实施结构升级战略.doc_第1页
实施结构升级战略.doc_第2页
实施结构升级战略.doc_第3页
实施结构升级战略.doc_第4页
实施结构升级战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施“结构升级”战略成都经济区发展战略构想摘要:成都经济区具有率先发展的良好条件,该区应实施“结构升级”战略。即:以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带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通过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核心区域。为强化区域经济纽带,应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装备制造业分工协作和岷江水环境保护作为内部协作重点。为加快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要采取统筹城乡改革,突破体制障碍,统一办事规则,健全补偿机制和建立协调机构等积极措施。成都经济区包括成都、德阳、眉山三市的全部,绵阳市(平武县除外)和乐山市(马边县、峨边县和金口河区除外)的大部,以及资阳市(简阳市和雁江区)和雅安市(雨城区、名山县和荥经县)的部分区域,共计52个县级行政区。幅员面积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1.1%。人口3001.3万人,占全省的34.0%。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为2466美元,非农就业比重为62.1%,城镇化率为45.9%,已在整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该区工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人才聚集、城镇密布,具有率先发展的良好条件。一、发展条件1.有利条件一是人才资金聚集。2007年,成都经济区内的科技活动人员占全省的72%左右。57位在川两院院士中,成都和绵阳就有55位。同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的61.1%,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90.2%。二是科技教育发达。全区科技机构数占全省的69%左右,成都和绵阳各设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乐山建有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德阳正在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全省76所普通高等院校,绝大多数分布于成都经济区内。三是交通设施完善。区域内每万平方公里等级公路密度达到6731.9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4倍,也是川内高速公路网覆盖面最广的区域。已开工建设的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将形成区域内的客运快速通道。此外,该区还拥有西部最大的航空枢纽双流国际机场。四是产业基础雄厚。成都经济区三次产业之比为13.3:47.0:39.7,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约占全省的80%。该区既是国内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又是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地区。五是自然条件良好。成都经济区平均海拔低,地形以平原为主,兼有丘陵和少量山地。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水丰沛。辖区内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高,动植物资源丰富。六是旅游资源丰富。区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众多,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金沙遗址享誉世界,拥有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多项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项目。2.约束条件一是土地资源短缺。成都经济区以占全省九分之一的土地,承载了全省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和二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随着经济吸引力的不断增强,土地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人口和产业聚集的主要约束条件之一。二是水资源不足。目前,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3388立方米。在成都经济区中,只有乐山、雅安的人均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资阳(592立方米)、德阳(816立方米)、成都(863立方米)、绵阳(2167立方米)和眉山(2187立方米)的人均水资源量,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成都,已被列为我国缺水城市之一。三是环境容量有限。成都经济区是全省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工业结构的重型化和城镇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消耗成倍增长,环境污染明显加重,部分地区环境容量已达到控制极限。二、发展战略成都经济区应充分发挥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要素资源的优势,正视土地及水资源相对短缺和环境容量有限的约束条件,适应进入工业化中期的阶段特点,坚定不移地实施“结构升级”战略。即:以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带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通过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核心区域。一是突出交通枢纽建设。经济中心之争实际是交通枢纽之争。成都经济区应当抓住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契机,以成都铁路枢纽和航空枢纽建设为重点,打造成都主枢纽和若干次级枢纽,形成四通八达的出川大通道,带动西部经济中心的形成。二是着力打造三中心。以搭建物流信息平台为重点,建成西部物流中心的核心区;以发展大型批发贸易为重点,建成西部商贸中心的集散区;以增加金融机构、拓展金融交易、活跃金融市场和推进金融后台服务为重点,建成西部金融中心。三是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资源环境约束,成都经济区应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结构升级的力度,以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重点,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克服资源环境约束的同时,抢占价值链的高端和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尽快把成都经济区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核心区域,引领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产业定位根据市场需求、资源条件、环境容量和产业基础,成都经济区应重点发展以下优势特色产业。一是装备制造业。以发电设备、重型装备、石油钻采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工程机械为重点,发展若干大型产业集群。二是农产品加工业。以白酒、粮油、肉类、果蔬和饲料为重点,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三是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成都和绵阳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和核技术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步伐。四是生产性服务业。以研发设计、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现代会展和中介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使之成为引领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结构升级的主导产业。五是旅游业。以人文历史、风景名胜为重点,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六是现代农业。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着力点,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以绿色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为重点,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四、协作重点为强化区域经济纽带,成都经济区内部应明确以下协作重点。一是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围绕成都的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建设,在交通建设的统一规划、资金筹措和征地拆迁等方面,加强各市之间以及各县区之间的协作配合。二是装备制造业分工与协作。装备制造业是成都经济区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具有生产过程可分性强和零配件多的突出特征。随着市场交易成本的不断下降,特别适合扩大社会协作。根据产业基础,成都经济区要着力扩大装备制造业的分工与协作,尽快形成:德阳发电设备和重型装备产业集群,广汉钻机产业集群,成都工程机械和轿车产业集群,资阳机车和农用车产业集群,眉山铁路货车产业集群。三是岷江水环境保护。成都经济区的大多数城市都沿岷江布局,应就岷江水电的适度开发、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水环境的有效保护及上下游的利益补偿建立协调机制和办事机构。五、对策措施为推动成都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建议采取以下对策措施。1.统筹城乡改革抓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机遇,按照“土地换社保,农民变市民”的思路,加快城镇化步伐。通过深化改革,在释放潜在需求、扩大就业机会、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和增加建设用地来源的同时,促进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实现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2.突破体制障碍积极发展“飞地经济”,突破“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约束,支持生产要素跨行政区域合理流动,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必要条件。3.统一办事规则在户籍、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联手构建统一的制度架构和实施细则。在税收优惠、工商登记、年检认证、金融服务、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才流动、技术开发和信息共享等方面,营造无特别差异的政策环境,大幅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制定一系列共同遵守的区域“公约”,使经济区内标准统一、权利平等、管理规范、相互承认。4.健全补偿机制就岷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开展水权和排污权交易,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建立交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