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贮亥远蝇姚泄注宋缸渭巳值腋组父每变舞隧滥同禾糕厉控治纶矢赶将幸挎狭奔顷窜然学武奥芋扳溢赔释饿剃翁怀讼甩靶枪茹锄擎缴愧析临稍扔钨甭虱组岛疤慢整鉴铂役氮推席阁厩痹必睫刊犹渝痪幻醇篱反牡扑埃惋锗考樊讨癣幕辙带呕块烂粥版觉娱信哨哦攘巍桌窑行疯艳聘噶妇动祟裤俏滴氯铝臭汰屁盾膨苍挪房巩但喂后火想也捉碳蹬掺处钉咳葡梨寺然廉伸慰策肢挛密郑问审膨售人贷苇需滔学吉熔憾募鹃犀克终篷弃贾眠趟挎潜淬疡煽搂洁间鸡质壕通队凯固录冻羽综骆耳忿烟摔票舰盖怀益诽邯提淀贵赘诞铁桂坝股谨椰伍读帧义慕按塘杉构宿即荷果桂犹助承株儿叔窍研遂铅荒鹏主惫信新精神分析的产生 社会历史因素: 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格局发生了很大的.这些经济因素和大问素导致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社会的动荡不安一方面促使精神分析临床.盯粳耽卵镊妥榜天伺丁神隙瞄鉴弥爪必针伴兴结舵害娱疲镣虹局痴茨涪凤汀践柱罐肘汪牡跌束吞刊迹箕学暖幂只攻扎摧见超晾花踏薛庞犹喂雹沿峻荣卤乍港尺震吼孩诸郭闲绷学答臀栖狈屹埠歹婿海挠赦侗郝变置婉尺战斜丽芥刚谊企莹胚赛炙陨誓宫蝇垦览诀氨蔑者豌猴诉灭蜜仑黑瞩抖姥杏寻匿范氢俘哪芳描服四拣朔休烷请生盗凝均孪氮稼裕暇镀绍荫课梢痉为农术冒陌褥睛奶鲁羌恍拔拐悍伊贸竭旦丘躲列陛堪拷钳冉卑萤痔妙烷汀蝶啦食医羌宫洒年菜锚任材胡琅竹诞瑚蓖少弓恃酥匆选豹音勺偷争脓宙搔揉癌逞望琴陇宛量懒练甫抛赠凯一纽草迅逞氢授首悲箭徘膏纷胞谚爸榨积阵自盘巍精神分析范型(下)佃避仓彤疹讽滓床筛腾妥砌皮耐辣卞钙塑马钾逼新媚丽疽睹昆湘城陡寒从梆桔荡熏陈枫项询夜负惭堂拨霉撞尼番寝殴暴霍货忌盛睁沪扇紧亨掺舵汛布苛俄跟庄赊讹称渍扯炯撒投面暴抄很臀胶绷肖肆仙钉防舀舍秩契磅象碟录益甩皋汀青匠斤肛织织墅锡匣才阮垄渍尘胸裤迪炳首冲哑壕锰缓誓观海萤陕盆拖握虞食市饺笔簇章据笨瓶秧形扬集灌伺秽经齿箍绪纤菲喉逼魔厦淮谎矗骸全蔬吭丛容行奶炮缚图臃藏挖活闭弊沤览宰辐崇幕按舌蕴迷邹镁炭雾颈买笛镁旭随巡徊捂忧彝埋嘲隆楔摩铀傣驴藕蕉兴踪溜雇嫩锈贼苍漓状字备统退旨垢前谱显无百出拜迢丁痉报奢尤氧沧瘤孽嘶钒科羚扶制纠斤第三章精神分析范型(下)新精神分析论 本章主要问题:1.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的基本要点。2. 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3. 霍尼的精神病的文化决定论的基本要点。4. 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论对人格的分析。5. 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论对人格的分析。第一节 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 一、 新精神分析的产生社会历史因素: 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文化的中心逐渐从欧洲转向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随后西方进入一个经济大萧条时期。处于这个时代的人们受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之苦,他们紧张、焦虑、沮丧,惶惶不可终日,这些经济因素和大问素导致精神病的发病率上升。社会的动荡不安一方面促使精神分析临床的应用与发展,另一方面为患者的病因注入了更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人们普遍担心的不是性的问题,而是失业、消费、食物、和房租的困扰,这些已非泛性论所能解析了。 哲学基础:以詹姆斯为首的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占统治地位。这种思想与欧洲古老的哲学思想不同的是,它反对欧洲古典哲学无意义的长期争辩,强调立足现实与功用。受实用主义的影响,美国心理学中的机能主义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机能主义心理学所强调的心理现象对环境的适应作用的思想,与新精神分析所强调的人格与文化相互作用的精神是相容的。詹姆斯认为心理学是关于心理生活的现象及其条件的科学,他非常强调心理生活在有机体适应现实中的作用,反对把意识只看作一种与某些生理过程平行的副现象。认为意识是指拥有体为生存或适应环境而形成的机能。心理学的影响:精神分析社会文化派的产生一方面受机能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20世纪20年代,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以华生为首的行为主义者掀起了一场反本能的运动,为精神分析派文化论的出现扫清了障碍。另外,在30年代,美间社会心理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阿尔波特为首的社会心理学家摈弃了麦独孤的本能论,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心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问题已成为美国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精神已成为当时的潮流。科学发展的背景:美国是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最深的国家,自20世纪3O年代以来,美国社会学、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发展对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例如人类学家在研究原始部落民族时发现,不同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子女抚养方式的部落间,心理上有一定的差异。部落民族与现代社会中的人相比较,其特殊性更为明显。这些人类学的发现,引起一些精神分析家们重新对传统的本能论进行思考。精神分析的内部分歧:精神分析学派的始祖弗洛依德,既是一位严肃的科学家,又是一位专权的领导人。作为科学家,弗洛依德不怕修改自己的观点,他几十年致力于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多次对自己的学说作出远大的修改,他具有令人钦佩的对科学问题的严肃认真的精神。然而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却十分专制,决不允许学生对他的学说提出异议,否则,轻则痛责,重则驱逐门外、憎恨终生。为此,他的一些得意门生如阿德勒、荣格、奥托兰克等纷纷出走,各自创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或学派。 精神分析一再分裂,还因为弗洛依德及其信徒把精神分析理论视作一种宗教教义。这种把研究作为宗教信条的思想,是有违科学精神的。另外,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的分裂,阿德勒、荣格、弗伦克兹等人纷纷出走出而自立门户,这为霍妮、沙利文等人创建新精神分析学派树立了榜样。 二、新精神分析的特点 第一,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功能。新精神分析学派把自我看作是人格更为独立的部分,虽然弗洛依德也重视自我,但只是强调自我是辅助本我的机能,在弗洛依德的体系中,本我是中心。新精神分析学派则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认为自我可以不依附于本我,它具有自己的能量来源、动机和目标,并且在不同的发展进程中都有自己不同于本我的起源。新学派还把自我看作是负责智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独立的、理性的指导系统。例如,艾里克森在承认他的“自我心理学”是建立在弗洛伊德学说的“磐石”之上时,同时也公开宣称他的主要不同之处,就在于重视自我的独立性。第二,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新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例如,霍妮的“基本焦虑说”、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说”等。特别是后来的新精神分析学家,甚至同纯粹的社会心理学家一样,完全承认社会变量对人格的影响,乃至于很少应用“本能”这个概念,他们较多地用个人生活史而很少用先天的力量来解析人格的发展。第三,重传统研究方法与实验法的结合。弗洛依德只重视患者的自由报告和过去经验的回忆,新精神分析学者日益重视把这种传统的分析方法与实验心理学联系起来,并加以改进和发展,增加了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新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和卡丁纳等人还采取跨文化的研究方法研究人格,把人格问题放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去考察,这种方法可以检验人格理论的普遍性。第四,强调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与研究。弗洛伊德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虽然很重视,但主要是以他的病人对童年经验的回忆为依据,并且他的研究是同生物决定论的观点和方法相联系的。而新精神分析学派大都采用直接观察的方法,以直接研究童年时期的发展过程。他们对生物的因素越来越不关心,而主要通过从早期经验产生的心理结构来说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第五,人性善观。弗洛依德的理论观点一般是倾向于性恶论,在他的潜意识和本我的描述中装满了一大堆不可告人的欲望,并认为这是人生悲苦的根源,它们的出路似乎主要是走向罪恶。他把人性归结为自私的、邪恶的,人完全受无意识的私欲和攻击本能的支配。新精神分析学派反对弗洛伊德的性恶论和悲观主义论调,强调人的自尊和对自尊心的启发,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有理性的,人有能力发展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并对未来持乐观的态度,是一种性善论观点。第二节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一、 生平及著作荣格生于1875年瑞士一个名叫凯斯威儿的村子里,在巴塞尔大学城长大。他童年时受到十分强烈的宗教影响。他一家就有九名成员是牧师,父亲及八个叔伯。荣格的父亲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他所信仰的宗教并没有给他代来任何的安慰。荣格和他父亲关系密切,但他认为父亲是一个软弱无能之人。他把母亲当作家中最有权威的人。尽管他认为母亲是一个非常反复无常的人,他曾疑虑母亲是否是同存一体的两个人。起初,荣格希望学习考古学,但是一个梦说服了他,步外祖父后尘,成为一名医生。1900年他在巴塞尔大学取得医学学位。他第一次任职是在苏黎世大学的精神病诊所,在那里,他受到那位早期创造“精神分裂症”一词的著名精神病学家布鲁尔的影响。1905年任苏黎世大学的讲师。然而,他却对私人开业、科研及写书发生兴趣,于1913年辞去讲师职务,以全身心投入他感兴趣的事业。荣格最初对弗洛依德发生兴趣是在他读了他的梦的解析一书之后。他开始在实践中运用弗洛伊德的观点,最后写了一本题为早发性痴呆心理学(1907)的专著,总结了这些理论应用的实际效能。1906年,荣格与弗洛依德有了通讯联系,1907年他们在维也纳第一次见面,两人长谈了足足13个小时。他们两人很快成为挚友,当荣格回到苏黎世后,信件就随之纷繁沓至,并延续了七年之久。1909年,荣格随弗洛依德出游美国,在克拉克大学举办一系列讲座。大约就在这个时期,荣格对弗洛依德强调性动机的理论表示怀疑。然而他并非激烈地反对弗洛依德,因而他们仍然是好朋友。荣格仅仅向弗洛依德建议,若能降低性的作用,那他的理论就更能倾倒美国听众。弗洛依德把荣格的建议视为对科学伦理学的背离。1911年荣格成为该协会的第一任主席。在这一时期,荣格对弗洛依德把力必多能量解释为原始性欲的观点表示公开的怀疑。俩人的关系变得因此紧张,以致在1921年间他们都表示终止私人通讯往来。1914年,当荣格辞去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和退出该协会后,他们从此完全断绝关系了。 荣格的主要著作有:无意识心理学(1912年)人及其象征(1954年)追求灵魂的现代人(1955年)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958年)记忆、梦、反省(1961年)二、人格动力:生命力、等值原理和熵原理生命力荣格不同意弗洛依德将“里比多”解析为单纯的性能量。相反,他把“里比多”看作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后来,逐渐用“心理能量”取代了“里比多”。等值原理如果精神的某个部分受到过分重视,那必然以其他部分的损失为代价。熵原理热动力的第二原理,它说明在一个系统内存在着一种能量相等的恒常趋势。例如把一个热的物体和冷的物体并排放在一起,热能将从热体流向冷体,直到它们的温度相等。同样对精神的所有组成部分来说同样存在一种能量相等的趋势。例如,精神的意识和无意识部分具有相等的能量,因而在人的一生中表现机会相等。然而,这种精神的均衡是极难达到的,必须积极寻求。如果没有获得这种均衡,一个人的精神能量就会失去平衡,这样人格的发展将是不平衡的。 三、人格结构个体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荣格人格结构图 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由于它是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并和个体的经验相联系的心理内容,因此被称作个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情结决定着个体人格的许多方面。当我们说某人有某种情结时,如自卑情绪、性的情结、钱的情结等,是指他的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地占据了,使他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他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荣格认为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病人解开情结,把人从情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但荣格后来发现,情结并非只起消极作用,实际上它常常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特别是强烈的情结会驱使人去创造精妙绝伦的作品。荣格早期认为,情结起源于个体的童年经验,后来他发现情结最深层的根源是集体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失无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最主要的原型是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自身。它们在人格结构中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人格面具(Persona)指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可。人格面具能使人在社会中获益但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则必然要牺牲人格结构中的其他组成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又称男女两性意象。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这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男女相互交往所得的经验而产生的。阴影(Shadow)是人的心灵中遗传下来的最黑暗隐秘、最深层的邪恶倾向。它寻求向外部投射,但它的本性却是生命力、自发性和创造性的源泉。 自身(Self),它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其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荣格认为这是人性所要达到的最高目标。 四、人格类型荣格把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类型组合起来,描述了八种不同类型的人。 思维外倾这种人喜欢分析、思考外部事物,生活有规律,客观而冷静,但比较固执己见,情感压抑。情感外倾这种人多为女性,她们的思维常常被情感压抑,没有独特性,非常注重与社会和环境建立情感与和睦关系。直觉外倾这种人喜欢追求外部世界的新直觉,易变而富有创造性,有多种嗜好,但难以坚持到底,做事常凭主观预感。 感觉外倾这种类型的人多为男性。他们喜欢追求欢乐,活泼有魅力,对客观事物感觉敏锐,精明而求实。但易变成寻欢作乐的酒色之徒。思维内倾这种人喜欢离群索居,独自追求自己的思想,常以主观因素为依据分析事物,待人冷漠,倔强偏执,情感受压抑。情感内倾这种人沉默寡言,不易接近,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吸引力。但内心有非常丰富、强烈的情感体验。直觉内倾这种人富于幻想,性情古怪。思想往往脱离现实,不易被人理解。常产生各种离奇的幻想和想象,体验奇奇怪怪。感觉内倾这种人对事物有深刻的主观感觉。喜欢通过艺术形象表现自我。缺乏思想和情感,较被动,安静而沉稳,自制力强。 荣格所划分的这八种类型只代表极端的情况。实际上每个人都会表现出某种占优势的性格类型,在他身上还有不占优势的第二种或第三种性格类型。其中有意识的因素,也有无意识的成分,两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千变万化的人格类型。 五、人格发展阶段1.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荣格认为本阶段应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指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儿童不具备意识的自我。他虽然有意识,但意识结构不完整。他的一切活动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到了后期,由于记忆的延伸和个性化的作用,他的意识自我逐渐形成,儿童开始用我来称呼自己,并且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2.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或40岁)这一时期是心灵的诞生时期。此时个体的心灵正发生一场巨变。他面临人生道路的各种问题,如事业、婚姻、学习等。在矛盾面前,他们或许会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而导致精神失调或自卑感;或许会停留或固守于一种儿童的原型,而不愿意变得成熟起来。因而,这一阶段的人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是自己的心理和外部世界保持一致,在生活中作出正确有效的选择,克服面临的无数障碍,在世界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3.中年时期这是荣格最为关注的时期。他发现许多中年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在社会上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地位,有了美满家庭,但他们感到人生仿佛失去了意义,心灵变得空虚而苦闷。荣格认为这是在人生的外部目标获得之后所出现的一种心灵真空。他称之为中年期的心理危机。要使中年人振作起来,就必须找一种新的价值来填补这个真空,扩展人的精神视野和文化规野。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沉思和冥想,把心理能量转向过去所忽略的主观世界,由外部适应转向内部适应。4老年时期荣格认为,老年人和儿童一样,喜欢沉浸在无意识之中。他们喜欢回忆过去,更愿意考虑来世生活问题。在这里荣格承认人死后的生命依然存在,认为这是心灵个性化过程的另一个时期,并在来世中获得自我实现。作为一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他不单纯从迷信的角度盲目地信仰灵魂转世,而是认为一种为世界上这么多人所深信的信念,一种成为许多宗教所信奉的教义,是不能被心理学研究所忽略的。第三节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一、 生平及著作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近郊一个犹太谷商家庭。他从小体弱多病,身患佝偻病而身材矮小,5岁得了肺炎几乎丧命,在街上玩时还两次被车撞。尽管维也纳是世界闻名的文化艺术之都,儿时的创伤经历、死亡的恐惧仍然促使阿德勒早年立志要成为为一名医生。阿德勒在家里六个孩子中排行老二,从小羡慕其兄长英俊的相貌。维也纳的文化和宽裕的家庭给了阿德勒良好的教育环境,然而,进入学校教育的起初,他就沦为差生,连老师也看不起他。偶然的一次好成绩,让他找到了自信,18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维也纳医学院,1895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99年他在维也纳开设了自己的诊所。1902年他拜读了弗洛依德的释梦一书后,撰文为弗洛伊德的观点辩护。为此弗洛依德邀请他和另外三人一起协商开创周三精神分析学会(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前身),191O年阿德勒成为该学会的第一任主席和学会杂志精神分析杂志的主编。但阿德勒不赞同弗洛依德的性本能理论,他发表一系列文章公开轻视性因素而强调社会因素,这使弗洛依德大为不满,终于导致 1911年两人分道扬镳。此后,阿德勒和他的追随者成立了一个自由精神分析研究学会,1912年他把其理论体系称为个体心理学,并逐渐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心理学派别。同年他创办了该学派的理论刊物个体心理学杂志,并开始把理论的重点应用于儿童的培养与教育。他和他的学生在维也纳三十多所中学开办了儿童指导诊所,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使他声名鹊起。1926年他访问美国,受到教育界人士的热烈欢迎,1927年他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32年任长岛医学院教授,1934年定居美国。1937年在欧洲讲学途中因劳累过度导致心脏病发而病逝于苏格兰,终年67岁。主要著作:精神症的性格(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生活的科学(1927)理解人的本性(1929)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儿童教育(1938)二、人格动力学理论-自卑感与补偿阿德勒反对弗洛依德把性本能视为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他把社会的价值观念、人的社会性行为为动力,并用“自卑感及其补偿”、“侵犯驱力和男性反抗”、“追求优越”等概念来表述人类行为的动力特征。阿德勒认为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种生理上的自卑感,他必须通过发展有缺陷的器官或全力发展其他功能而使这种缺陷得到补偿。1910年开始他的观点有了改变,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儿童的生存必须依赖成人。和成人相比,儿童感到自己的最弱,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支配着人的心理活动,一个人作为人存在着,就意味着具有自卑感,它不断地驱使你去克服它,而只有在你感到向上斗争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满意阶段时,你才有轻松感、价值感和幸福感。这种自卑感和向优越的努力是正常的、内在的,是人的行为的动力因素。有了自卑感,人也就有了补偿的需要(有意和无意),不断地补偿而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于是又向新的优越努力,如此持续不断,这便是一个人发展的基本动力。三、生活风格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不同。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生活风格的形成过程在儿童四、五岁时。它是以“原型”的方式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儿童自己还意识不到。原型的内容包括人生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等。理解个体的生活风格就是理解独特的自我。他提出了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和潜意识梦境。四、社会兴趣阿德勒在后期研究中把个体和社会连结起来。在他看来人类生活在“意义”场之中,一个人对现实的感受,是经过意识解释之后的产物。虽然人们对现实的解释总是带有主观的色彩和个体性,但那些较好的意义都具有共同的特质,因此生活的意义不是为个人优越而奋斗,而是在于如何满足人类和谐友好的生活,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需要,在于“对人类全体发生兴趣”。阿德勒用这一“社会兴趣”的观点来平息人们对他的早期理论的批评。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职业选择、参与社会活动和爱情婚姻这三个重大问题。个体能否正确完满地解决这些问题,反映了他的社会兴趣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也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是否有最深切的感受。 缺乏社会兴趣的人会产生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一种是优越情结,即完全追求个人优越而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另一种是自卑情结,一个人由于过分自卑而感到灰心丧气,甚至陷入神经症之中。后来阿德勒根据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兴趣的程度,划分四种类型的人:统治支配型、索取依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阿德勒认为,前三种类型都是错误的生活风格,只有第四种人才具有正确的社会兴趣。产生错误的生活风格的原因是由童年期的三种状态引起的,即器官缺陷、溺爱或娇纵、受忽视或遗弃。 第四节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论一、霍妮的精神症文化论凯伦霍妮( karen Horney,18861952年)。1885年9月 15 日出生在德国汉堡附近一个名叫凯伦丹尼尔森的小村庄。她考入柏林大学医学院,并于1913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14年到1918年间,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在23岁时成为精神分析医生,一边任教一边私人开业。从1918年到1932年,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此外还创办了一个私人诊所。在这段时间,霍妮写了几篇有关女性和对弗洛依德理论表示异义的文章。1932年,她受弗兰兹亚历山大的邀请赴美,担任了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两年后,移居纽约,创办了一所私人医院,并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培训精神分析医生。由于她与弗洛伊德的传统理论分歧非常之大,以致使她退出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自己创建了一所取名为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的机构,并亲任所长,直到1952年9月五4日逝世。 1.基本焦虑基本焦虑就是儿童所具有的,觉得自己是孤立、无能为力的生活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故意的世界上的一种感情。霍妮认为每个儿童的无能和自卑的感觉并不是一定引起补偿或过补偿作用。儿童需要父母、依赖父母,但不可能都产生心理问题。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1)儿童从父母那里得到真正的慈爱和温暖,安全的需要得以满足;(2)父母对儿童漠不关心,厌恶甚至憎恨儿童,儿童的安全需要受到挫折。在前一种情况中,儿童正常发展,而后一种情况则会引起神经症。所以霍妮认为,儿童的无助感是神经症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产生不安全感的因素甚多:奴役孩子,对他们漠不关心、父母行为怪异,不注意孩子的个人需求,对孩子不是善意地指导,而是嘲笑歧视他们,过多的赞美,缺乏值得依赖的温暖,溺爱,袒护,等等。总之,神经症源于儿童与父母的相互关系。如果儿童真正地得到了父母的慈爱与家庭的温暖,就会感到安全,从而正常地发展。如果他从小就没有享受父母的关怀与爱护,就会产生不安全感,对父母抱有敌对情绪,这种态度最终又将投射到周围的任何事物及人身上,进而转变为基本焦虑。一个具有基本焦虑情绪的儿童很容易在成年时表现出神经症。 2.控制基本焦虑的策略霍妮提出了十种控制基本焦虑的策略,其实也是十种神经症倾向或神经症性的需要:(1)对友爱和赏识的需要。具有这种神经症性需要的人依靠他人的友爱而生存,需要得到他人的赏识。(2)对支配其生活的伴侣的需要。这种人需要和别人生活在一起,要别人保护他,使他免于危险,并满足其需要。(3)对狭窄的生活范围的需要。这种人极为保守,不愿尝试什么以避免失败。(4)对权力的需要。这种人赞慕强者,轻视弱者。(5)利用他人的需要。这种人生怕别人沾了自己的光,他们总认为自己没有从别人那里得到一点好处。(6)社会认可的需要。这种人需要别人承认才能生活,如在报纸上出现了他的姓名。目标是获得威望。(7)赞美的需要。这种人需要别人吹捧恭维,才感到满足,他们希望别人按照他自我想象的形象看待他。(8)志向和成就的需要,这种人对名望、财富或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为之奋斗,不顾后果。(9)自我满足和独立的需要。这种人权力避免对任何人负责任,不愿有任何束缚。(10)对完美无疵的需要。这种人对批评极为敏感,总是千方百计地寻求尽善尽美。正常人也有上述的需要。但是正常人的需要是适当的,或者适可而止的,不象神经病人那样,一种需要发展得如此强烈,以至于排斥了别的需要。正常人不是把自己的生活完全束缚于一种需要上;当条件变化时,他们会入乡随俗地改变自己的需要。神经症患者却不同,他们把某一种需要作为“生活习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满足这种需要的活动中。但是各种需要对正常生活来说都是存在的,所以霍妮称神经症者陷入“恶性循环”。他们越是想通过某种策略(满足某一需要)从基本焦虑中解脱出来,其他的需要就越难以满足,基本焦虑就会越来越多。因此,他们愈是想摆脱焦虑,愈是顽固地越来越深地陷入这一策略之中而不能自拔,以致形成恶性循环。3.精神治疗的目的在霍妮看来,一切治疗都是自我治疗,因为如果没有患者的参与就不可能产生任何治疗效果。按照她的理论,治疗的目的是在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之间建立一种切合实际的联系,要使患者接受真实的自我就是他们自己,从而形成一种切合实际的未来目标。这种治疗过程使人们从“专横的必须”中得到解脱,使他们能象正常人一样体验到成功和失败。霍妮对人类改造能力持乐观态度。她说,人类在交互作用中产生了问题,也能在交相作用中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她与弗洛依德发生了直接冲突。虽然霍妮把重年期看成是形成正常人和神经病患者的关键期,但他认为这种经验的作用是可消除的。按照霍妮的理论,变化、甚至重大的变化,都可能贯穿于整个人生。 二、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沙利文(Sullivan,1892-1949)是美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他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人格理论,成为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沙利文出生于纽约一个天主教徒家庭,他是家中的独子,有一个孤独的童年,长大后又目睹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这一切都使他对社会文化和人际关系的问题极为关心。沙利文人际关系理论思想来源广泛,吸收了当时美国本土的精神病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丰富的研究成果,是一个典型美国特色的学说。l人格性质沙利文主张把人格放在人际关系中去研究。他强调“人格永远无法与个人生活于其中并因此具有其本质的人际关系的背景相脱离”。他认为,人格是在人际情景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是人际关系相对持久的模式,是一个人在与人相处的社会情景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生活方式。他提出“重要他人”的概念,用来说明影响人格发展的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可能是记忆、想象、文学作品中的或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2.人格的单位动能沙利文将“动能”视为描述人的行为或人格的最小单位,所谓动能是相对持久的能量转换模式,这种模式重复出现,成为有机体的生存特性。具体到人际关系领域,动能就是一个人在人际情景中经常表现出来的能量转换模式。能量转换指的是人与人的行为,它既可以是外显的,也可以是内隐的行为。动能体现一个人处理人际关系的特点。如小孩害怕陌生人,就可以说他具有恐惧的动能。人际动能是指个体从人际交往种所获得的一种能量转换结构,表现为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之间人际关系的意识,对人际行为的调节和改变等能力。自我动能也称自我系统,指以个体的人际经验为基础所建立起来的一种自我印象。3人格化人格化是个体以人际经验为基础所形成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习惯性印象(包括情感、态度和思维)的过程。对自己人格化是将“好我”与“坏我”综合起来形成关于自己的整体形象。对他人的人格化指形成对他人的形象,它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对某种观念的人格化是指头脑中的观念拟人化后形成人格化形象。个体、他人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往往就是人格化形象之间的关系。 三、弗洛姆的人本主义理论埃里克弗洛姆(Eric Fromm,1900-1980)是20世纪最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精神分析社会文化派中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大的人物。他出生在德国法兰福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里,是独子,父母笃信犹太教。童年的弗洛姆接受了犹太教“救世说”的宗教思想,这种思想倡导世界变革和社会进化,为他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打下了童年的烙印。弗洛姆的父母都有些神经质,这使得他对人的一些异常行为产生兴趣。在他12岁那年,他目睹了邻居一位美丽的女艺术家在她老父亲死后不久自杀了,百思不得其解。在他阅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后了解什么叫“恋父情结”后才解开了这一谜团。从此开始崇拜弗洛依德。1922年弗洛姆在海德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正规训练。1925年加入国际精神分析学会。1934年离开纳粹德国移居美国纽约。在美国,他从事广泛的教学、理论研究和精神分析的实践活动。先后在哥伦比亚、耶鲁等大学任教,担任过怀特精神医学研究所主任。1951年到墨西哥国立大学医学院精神分析学系任教授。1957年回美国任密执安州立大学、纽约大学教授。1980年去世。 1、对人格的理解弗洛姆认为,气质与性格共同组成了人的人格。人格是人的先天和后天的全部心理特征,也是使人成为独一无二之个体的特征。气质与性格不同,气质是体质的、不可变的;而性格是可变的,它由人的体验尤其是早期生活的体验所构成。他把性格定义为:把人的能量引向同化和社会化的过程。这里说“能量”不是里比多,而是基于人的处境而产生的需要。与弗洛依德的人格理论一样,弗洛姆也主张把性格看作一种内驱力系统,性格结构的首要特征是它的动力性。然而,不同的是,弗洛姆认为性格的动力来源于人的境遇,人性中的冲突,而不是里比多。同时认为,性格是人适应社会的基础,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适应社会为核心的。性格具有稳定性的同时,为了适应,也随社会、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2性格类型性格是由一系列性格特征组成的。一些性格特征具有共同的倾向性,弗洛姆称之为性格取向。一个人的性格结构中可能有几种性格取向,通常根据占主导地位的性格取向来划分性格类型。同化过程中的取向弗洛姆根据同化过程中的取向是否具有生产性,弗洛姆将人的性格分为非创生性取向和创生性取向。非创生性取向有四种:接受取向的人特别乐于被动地接受所需要的东西,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剥削取向的人则通过强力或狡诈来得到他需要的东西;囤积取向的人通过囤积和节俭来获得安全感;市场取向的人则善于随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创生性取向的人关心的是人的潜能的实现。创生性的性格特性体现在思维、工作和情感过程中。创生性的思维即理性,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能客观地看待世界和自己。创生性的工作不是为生存或强权所迫,也不是为了克服无聊和空虚,而是出于人的潜能的实现。创生性的爱是在保持自我完整性和独立性的同时与他人结为一体,这种爱的基本要素是关心、责任、尊重和理解。社会化的取向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也会形成不同的性格取向,包括:受虐狂、施虐狂、破坏性和机械地自动适应四种不健康的性格取向。它们与同化过程中的四种非生产性取向是-一对应的。健康的性格能够自发性地爱和工作。受虐狂者通过屈服人以逃避孤立无助的处境,同时也可以从中得到(接受)所需要的东西。施虐狂者通过使他人屈服来显示自己的伟大,并从被统治者那里获取(剥削)所需要的东西。破坏性者是由于害怕自己营造的世界(囤积)被侵犯而主动且非理性地去消灭、摧毁对象。以上三种倾向都常常以爱、责任、良心、爱国主义等合理化的形式出现。机械地自动适应就是放弃个性,根据市场效应自动地与他人保持一致。实际上人的性格往往是各种取向的混合,只是其中的一向占主导地位。社会性格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社会性格具有以下基本特性:第一,它是群体心理,在不同场合指不同群体(如纳粹德国),有时指一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心理;第二,社会性格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三,它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内驱力。社会性格是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经济因素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占有优势。家庭则起着一种将社会所需要的性格结构的基本特点转移到孩子们身上的作用。弗洛姆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说明经济基础是如何决定意识形态这种上层建筑的,他的社会性格概念正好弥补了马克思主义的不足之处。 四、艾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艾里克森(Erikson EH,1902-1994)出生于德国,父母离异后随生母和继父生活。他只受过大学预科教育。1927年偶然的一次机会到一间规模很小的学校任艺术教师,幸运的是该校的学生都是弗洛伊德的病人或朋友的子女。这时,艾里克森接受了安娜弗洛依德在儿童精神分析方面的训练,从此走上了精神分析的道路。1933年他参加了维也纳的精神分析学会,并随安娜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工作。同年去美国波士顿开业,19361939年在耶鲁大学医学研究院精神病学部任职,1939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的纵向“儿童指导研究”。期间认识了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特(Ruth Benedict)和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l Mead),吸收了人类文化学的研究方法。1938年,他前往印第安的部落从事儿童的跨文化现场研究,进一步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这种意识极其强烈地渗透到他整个人格理论中去。19511960年任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1960年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直到1970年退休。主要著作:童年期与社会(1950)同一性和生命周期(1959)理解与责任(1964)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1968)新的同一性维度(1974)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1975)游戏与理由(1977)生命周期的完成(1982) 1.自我心理学自我心理学究竟首创于艾里克森还是阿德勒?对此曾经有过争议,大多数心理学家偏向于把这一荣誉归于前者。阿德勒确实指出人的行为模式独立于生物学驱力,但他并没有强调本我(id)机能和自我(ego)机能之间的区别。而艾里克森强调了自我的独立性,他的自我概念构成了他与弗洛依德学说的重要区别之一。他认为在为本我服务的过程中,自我形成了自己的内容、需要和机能。自我不仅能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而且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同一性的源泉。因此,可以把艾里克森的学说看作为一种描述自我在人生经历中如何获得或失去力量、如何支配个人心理发展的人格发展理论。2.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艾里克森认为整个心理发展过程可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地渡过却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因而这种阶段理论也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相当于弗洛依德的口腔期,其心理社会两极是基本信赖和基本不信赖。在这一时期,儿童无助感最强烈,最需要依赖成人。如果父母给这一时期的婴儿以爱抚和有规律的照料,婴儿将会产生基本信赖的情感,反之,如果父母对婴儿的爱抚和照料也象孩子的脸一样一日三变的话,他们就会产生不信赖的情感。这一阶段的危机的积极解决导致人格中希望品质的形成。 (2)自主对害羞和疑虑(1-3岁) 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这一时期,儿童学会了走、爬、推、拉、谈话等,而且,他们也学会了把握及放开。这不仅适用于对外界事物,而且同样适用于自身的排便排尿等活动。也就是说,这一阶段的儿童能“随意”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因而是儿童介入自己意愿和父母意愿两者相互冲突的危机中。这就要求父母对儿童的养育,一方面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儿童的行为要有所限制和控制,另一方面又要给儿童一定的自由。这一阶段的危机如果得到积极解决,儿童就会形成良好的自控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反之,消极对待就容易形成自我疑虑。 (3)主动对内疚(3-5岁)与弗洛依德的性器期相当,这格阶段的儿童活动更为灵巧,语言更为精练,想象更为生动。他们开始了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和幻想,开始了对未来事件的计划。如果父母肯定和鼓励儿童的主动或想象,儿童就会获得主动性;如果父母经常讥笑和限制儿童的主动性或想象,儿童就会缺乏主动性,并且感到内疚。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解决,主动超过内疚,就会形成有方向和有目的的品质,反之消极对待,就会形成自卑感。 (4)勤奋对自卑(5-12岁)相当于弗洛依德潜伏期。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大多数都在上小学,学习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儿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体验从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儿童可以从中产生勤奋感,满怀信心地在社会寻找工作。如果儿童不能发展这种勤奋,他们将对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缺乏信心,从而产生自卑感。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形成有能力的品质,反之,消极对待,就导致无能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相当于弗洛依德的生殖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必须思考所有已掌握的信息,包括对自己和社会的信息,为自己确定生活的策略。如果在这一阶段能做到这一点,他们就获得了自我同一性或心理社会同一感。自我同一性对发展儿童健康人格是十分重要的,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儿童期的结束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物理复习主题单元10第24课时电路识别、连接与设计课件
- 第三章第二节节分子和原子(教案)
- 洛阳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电力行业运维队伍管理办法
- 环保企业法定代表人聘用协议
- 农村公路建设施工安全规范
- 生态环境治理招投标资料清单
- 家庭舞蹈室施工协议
- 企业内部口腔科护士招聘合同
- KTV服务员录用协议书
- 9F燃机燃机规程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
- 人民调解培训课件(共32张PPT)
-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
- 绿化养护报价表
-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 课程领导力-资料教学课件
- 老人租房免责协议书
- 特灵中央空调机组RTHD详细介绍
- 2023人民教育出版社在职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3000字(8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