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虚词第二课时.doc_第1页
文言文虚词第二课时.doc_第2页
文言文虚词第二课时.doc_第3页
文言文虚词第二课时.doc_第4页
文言文虚词第二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虚词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掌握“于”“所”“若”“其”“为”虚词的用法一、复习“所”典型例题: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1、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2、 某所,而母立于兹3、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4、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5、 则以兵围所寓舍6、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7、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8、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9、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10、 所以遣将守关者1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2、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13、 父去里所,复还14、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教师明确:12名词,场所、位置;34“所”加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词组;56“所”字结构做定语;78“为所”表被动;910“所以”,表原因;1213“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13左右;14“座、套”。规律总结:1.所+动词表的人(事、物、地方)2.所以表原因 表凭借 3.为+所, 表被动 4作名词,表处所5表约数课堂训练判断“所”在文中的意义。“吾1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2所钦。以其3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4所言非伪饰耳。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5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6所以教人向上者也。答案: 1、可译为的原因 2、表示被动 3、“所+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4、“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5、“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6、可译为用来,靠他来,的方法(途径、手段)二、复习“于”典型例题: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1. 乃设九宾礼于庭。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3.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4.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5. 业精于勤、荒于嬉。6.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7. 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8. 君幸于赵王。9.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10.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11. 燕王欲结于君。12.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13.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14.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15.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教师明确:1-2句“在,从,到”;3-4句“在方面,从中”;5句“由于”;6-7句“向,对,对于”;8-9句“被”;10-11句“与,跟,同”;12-13句“比”。14句“在这件事上 ”15句“于是”,今天意思一样。规律总结:1.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1)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2)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课堂训练判断“于”在文中的意义。“黄鸟1于飞,差池(ci)其羽”,何其美也。然2于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3于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4于昔。吾乡之美已闻5于四方。世人皆欲老6于吾乡,此乃多人言7于我也,非吾杜撰耳。8于是吾等畅饮抒怀,陶然醉9于是,不亦乐乎?答案:1、 助词,动词词头 2、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 3、 介词,可译为到 4、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5、 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6、 介词,表示方位,可译为“在” 7、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或“向” 8、 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 9、 于:介词,可译为在是三、复习“若”典型例题: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3、 曾不若孀妻弱子4、 以为莫己若者 5、 亦使之若何? 6、 国其若之何?7、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8、 若属皆且为所虏 9、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10、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11、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12、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13、 夫晋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以为朝夕之急 14、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教师明确:12“如同、像、相似”;34比得上;56“怎么样”,与“何”配用,有处置的意思;78“你、你的”; 9“才”; 1011表假设“假如,如果”;12或、或者;13表选择;14表近指,“这样、如此”规律总结:1.用作代词。 (1)表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2、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3、复音虚词 “若何” “若夫、至若” 为句首语气词。用于引起下文,意思为“至于说到”。4、动词 如同、像课堂训练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2若人之思,3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4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5若龙之一爪也。6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答案:1、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2、 代词,可译为这样,这,如此 3、 动词,可译为像,如,及 4、 代词,可译为你 5、 连词,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6、 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四、复习“其”典型例题: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4、 童微伺其睡 5、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6、 独其为文犹可识 7、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8、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9、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10、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1、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2、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3、 其皆出于此乎? 14、 子其勉之15、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6、 国无主,其能久乎?17、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18、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9、 吾其还也 20、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png) 21、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2、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教师明确13第三人称的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它的”;46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7第一人称代词“我”;810指示代词“那”“那些”;11指示代词“其中的”;1213表示推测、估计语气“恐怕、大概”;1415表示祈使语气“应当”;1618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哪里”;19表示商量语气; 2122在单音节形容词和象声词之前,起强调作用; 22句中无实意,凑足音节; 规律总结:(一)代词,代第三人称,他(它),他(它)的代词,代第一人称,我,我的(二)作指示代词(三)作连词(四)语气副词课堂训练判断“其”中在文中的意义。人言,蔺相如徒以1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2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3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4其与之.”焉敢如此? 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5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6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7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英杰仅8其一二。9其是耶,其非耶?10其若是,则虽见霰(xin)雪纷11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12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答案:1、 代词,可译为他 2、 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可译为他 3、 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4、 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5、 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6、 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7、 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 8、 代词,可译为其中 9、 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11、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 12、代词,可译为我,自己五、复习“为”典型例题: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为wi1. 动词。做,干。例:事在人为|敢作敢为。2. 动词。制,造。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3. 动词。治理。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4. 动词。担任。例: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5. 动词。置。例:越海收东莱诸县,为营州刺史。6. 动词。当作,作为。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7. 动词。变成,成为。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8. 动词。属。例:不战而已为秦矣。9. 动词。唱。例: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10. 动词。奏。例: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11. 动词。写作。例: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12. 动词。是。例: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13. 动词。算作,算是。例: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14. 动词。以为。例:孰为汝多知乎?15. 动词。叫做。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16. 动词。装作。通“伪”。例:夫子为弗闻也17. 助词。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夫子何命(指教)焉为?又例:何辞为?18. 名词。姓为wi19. 介词。因为。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20. 介词。为了。例: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21. 介词。给,替。例: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22. 介词。与,对。例: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之奈何?23. 介词。被。例:若属皆且为所虏|适为虞人逐。24. 连词。如,若。例:为不能听,勿使出境。25. 连词。则。例:同于己为是之,异于己为非之。课堂训练判断“为”中在文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1为尧存,不为桀亡。”此2为至理,当3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