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铁路局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管理办法.doc_第1页
哈尔滨铁路局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管理办法.doc_第2页
哈尔滨铁路局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管理办法.doc_第3页
哈尔滨铁路局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管理办法.doc_第4页
哈尔滨铁路局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管理办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铁路局无缝线路养护维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进一步规范无缝线路、无缝道岔的技术管理工作,明确无缝线路、无缝道岔的管理内容、管理标准,提高无缝线路、无缝道岔的管理水平,结合铁路线路修理规则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第二章 基本要求第2条保持锁定轨温准确可靠,符合设计要求。无缝道岔单元内各组道岔和线路锁定轨温必须相同,并与相邻单元的锁定轨温差应5,且无缝道岔必须在固定区内。第3条缓冲区的钢轨接头螺栓要经常保持紧固状态,扭矩达到1100 N.m;轨枕扣件保持正、靠、紧,弹条扣件达到三点接触(一般情况下扣件扭矩应达到100 N.m,曲线半径不大于800m时扣件扭矩应达到120-150 N.m),防止长轨节爬行及过量伸缩。第4条线路方向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无缝线路铺设后,应及时全面地进行检查并矫直钢轨硬弯。矫直后应在轨腰上做好标记,以便观测。第5条焊接接头轨顶面凸凹不平必须打磨、焊补。整治后用1m直尺测量平直度不超过0.5mm(容许速度超过120km时,不超过0.3mm,容许速度超过200km时,不超过0.2mm)。工务机械段或工务段应把好钢轨接头的焊接质量关,严格执行钢轨焊接技术条件(TB/T1632.1-TB/T1632.4)的有关规定。验收时要准确详细地记录钢轨踏面及工作边的初始矢度值。养护维修过程中插入的短轨不应短于11米。第6条 冻结接头钢轨顶面高低差不得超过0.5mm,工作边错差不得超过0.5mm。胶接时轨腰厚度差不得超过0.5mm。第7条 冻结后的接头要求平顺无错牙,用1m直尺测量,线路允许速度120km/h,轨顶面垂直方向最大偏差0.4mm (不允许低于钢轨母材轨顶基准面) 轨头侧面工作边水平方向最大偏差0.4mm。线路允许速度120200km/h,轨顶面垂直方向最大偏差0.3mm (不允许低于钢轨母材轨顶基准面) 轨头侧面工作边水平方向最大偏差0.3mm。第8条检控工区每半年应对钢轨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及平直度,全面检查一次。 第9条道床经常保持饱满、密实、排水状态良好。断面保持规定尺寸,要注意曲线外股、桥头及道口附近保持足够的道床肩宽。第10条路基冒泥、下沉、冻害及其他影响线路稳定的病害有计划安排整治。第11条缓冲区必须安设减震夹板,螺栓采用12.9级高强螺栓。第12条 站线碎石道床轨枕配置根数为1680根及以上时,结构形式应采用温度应力式普通无缝线路;混砂道床或碎石道床轨枕配置根数为1680根以下时,结构形式应采用放散应力式普通无缝线路。在轨条与道岔之间应设置24节标准缓冲轨,伸缩区一般应为50100m。第三章维修计划安排第13条无缝线路应根据季节特点、锁定轨温和线路状态合理安排全年维修计划。一般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安排锁定轨温较低或薄弱地段进行综合维修。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安排锁定轨温较高地段进行综合维修。第14条高温季节应不安排综合维修和影响线路稳定的作业。如必须进行综合维修或成段保养时,应有计划地先放散后作业,以后要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重新做好放散和锁定线路工作。其他保养和临时补修,可采取调整作业时间的办法进行。第15条无缝线路、无缝道岔综合维修计划,以管理单元为单位安排。遇有跨工区的单元轨条时应由两工区协同安排。无缝道岔应以一组或相邻多组道岔和岔间线路及两侧100m线路做为一个维修管理单元。大桥上、隧道内、曲线、大坡道等薄弱地段的无缝线路综合维修,应尽量安排在一个工作日或短期内连续完成。第16条无缝线路保养工作应根据其特点适时安排作业项目,确保无缝线路设备质量经常处于均衡良好和受控状态。第17条按季节特点安排保养内容。春季:应力放散和调整,焊复处理插入短轨,综合整治接头病害,全面复紧扣件,扣件涂油,撤出超厚垫板,整治几何尺寸超限,打磨飞边等;夏季:补充均匀石碴,矫直钢轨硬弯,疏通路基排水设备,整治翻浆冒泥,打磨焊补钢轨,保持轨面平顺等;秋季:应力放散和调整,加固处理伤损钢轨,加强防爬锁定等,复紧接头螺栓和扣件等;冬季:加强钢轨检查,及时处理伤损钢轨,整治钢轨病害,冻害整修等。第四章作业要求第一节普通无缝线路作业要求第18条各项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修规表4.6.6-1和4.6.6-2规定的作业轨温条件。第19条进行无缝线路维修作业,必须掌握轨温、观测钢轨位移、分析锁定轨温变化、依据作业轨温条件作业,严格执行“两清、三测、四不超、五不走”的制度。 “两清”:维修作业半日一清,临时补修作业一撬一清,“三测”: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测量轨温,“四不超”:作业不超温,扒碴不超长,起道不超高,拨道不超量,“五不走”:扒开道床未回填不走,作业后道床未夯拍不走,未组织回检不走,线路质量未达到作业标准不走,发现异常情况未处理好不走。同时还应做到:(1)在维修地段按需要备足石碴;(2)起道前应先拨正线路方向;(3)起拨道机不得安放在铝热焊缝处;曲线地段起道机应放在上股外侧和下股内侧。(4)列车通过前,起道、拨道应做好顺坡、顺撬;(5)扒开的道床应及时回填、夯实。(6)作业后要组织全面回检,在炎热天气或作业地段方向不良时,要留人看守,发现异状及时采取措施。第20条综合维修应采用机械化捣固,做好道床夯拍,提高作业质量,尽快恢复道床阻力。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采取捣垫结合、以捣为主的方式,作业中坚持扒、起、垫、填、夯流水作业,紧密衔接。第21条在作业中随时观察线路方向变化,注意列车运行情况。发现起道省力、方向不良、碎弯增多、拨道拨不动或拨好一处附近又鼓出,出现高低水平不良、连续空吊、枕头石碴离缝等胀轨预兆时,立即停止作业,迅速采取回填夯实道床、堆高碴肩、浇水降温等稳定线路的措施,必要时设置慢行和停车防护,确保行车安全。第22条作业后要全面回检,重点是线路方向和扣件、螺栓扭力矩。在作业地段或高温季节出现方向不良时,要派人看守,观察线路变化,发现异状立即采取果断措施。第二节跨区间无缝线路维修作业要求第23条跨区间及全区间无缝线路的维修管理应以一次锁定的轨条为管理单元,无缝道岔应以单组或相邻多组一次锁定的道岔及其间线路为管理单元。第24条跨区间无缝线路一经锁定,因其超长而不易改变其锁定状况。锁定轨温不准、轴向力分布不均时,只能进行局部调整,几乎无法进行整体放散。因此,锁定轨温准确,对跨区间无缝线路来说格外重要。为此,必须对位移进行定期观测。如发现两观测桩之间有位移,核定后进行局部应力调整,使之均匀。第25条跨区间无缝线路和无缝道岔上的绝缘接头必须采用胶接绝缘接头。因此,必须注意并加强胶接绝缘接头的养护,做好轨端飞边打磨和捣固工作。当胶接绝缘接头拉开时,应立即拧紧两端各50米线路的扣件,并加强观测。当绝缘失效时,应立即更换,进行永久处理。暂不能进行永久处理的,可将失效部分清除,更换为普通绝缘或插入等长的普通绝缘接头钢轨或胶接绝缘钢轨,用夹板联结进行临时处理,并尽快用较长的胶接绝缘钢轨进行永久处理。进行永久处理时,应严格掌握轨温、胶接绝缘钢轨长度,确保修复后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不变。第26条跨区间无缝线路内铺设的道岔必须设在固定区。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和无缝道岔上的绝缘接头必须采用胶接绝缘,其质量应符合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技术条件(TB/T2975)的要求。不同类型的钢轨应采用异型轨联结,所用异型轨应符合异型钢轨技术条件(TB/T3066)的要求。第27条龙口前后150m范围内按最不利轨温条件作业,即:高温季节以实际锁定轨温较低的线路段为标准,低温季节以锁定轨温较高的一段线路为标准。第三节无缝道岔维修作业要求第28条 日常管理要求1. 每年应使用仪器对整个岔区及其前后100m线路方向进行测量,根据测量资料对整个岔区及其前后100m线路进行拨正。2. 砼枕道岔养护维修严禁手工捣固,全部使用机械捣固。3. 加强道床清筛工作,做到排水良好,无翻浆冒泥,保持道床饱满,符合道砟的粒径级配。4. 应有计划地安排钢轨、尖轨、辙叉的打磨、焊补及硬弯整治工作,提高道岔轨面的平顺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5.对联结零件每月检查、整修一次,对松动螺栓要及时复紧,有损坏、丢失的要及时更换、补充。各种联结螺栓及销钉每年安排涂油不少于一次。6.加强对道岔地锚拉杆养护,使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有效控制岔区方向。第29条 无缝道岔作业条件:无缝道岔作业必须携带无缝线路作业日志及轨温计,假定在第i号道岔作业,则取与i号道岔有关的各段轨温,确定最不利的实际锁定轨温:防胀季节取最低值,防断季节取最高值。根据作业项目、作业方式、作业范围、最不利的实际锁定轨温等,确定该组道岔进行作业的限制轨温,作业轨温条件见铁路线路修理规则。无缝道岔尖轨及其前方25 m范围内进行综合维修时,按实际锁定轨温l0 进行作业。作业时要经常观测轨温,执行“两清、三测、四不超”。第30条 由于无缝道岔内存在温度应力,当其损坏部件需要更换时,宜在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更换影响锁定轨温的零配件时,最好结合应力放散、调整一并进行。更换不影响锁定轨温的零配件时,可以随时更换,但更换时轨温超过锁定轨温5时,必须在适当时间安排应力放散或调整。1. 尖轨更换:更换尖轨时宜在锁定轨温范围内进行更换或胶接,使限位器子、母块居中,否则应组织重新调整。2. 基本轨更换:当基本轨损坏而不能继续使用时,根据损坏部位,可采用部分或全部更换基本轨的办法,根据需要再决定是否插入短轨,再进行原位焊复。例如,原来基本轨两端使用小型气压焊接,可在更换新基本轨时,将基本轨连同气压焊头一并切掉,然后插入新基本轨,两端各预留25 mm轨缝,用铝热焊焊接,不需要插入短轨。3. 其它要求:更换伤损辙叉时严禁切割其母材,只能切割与其相邻的钢轨。锯轨点必须选在两岔枕之间,焊缝距岔枕边缘的最小距离为40 mm。锯轨点距离绝缘接头不得小于3 m。(4)轨件更换、焊接后,应对无缝道岔进行全面整修。第31条 及时消灭病害1.消灭线路不良轨向,对线路轨向大于6mm以上处所,要采取有效的整治方法进行整治,对于硬弯轨要在天窗点内进行整治。2.高温期间线路轨向超过经常保养标准要及时进行整治。第32条 无缝道岔在执行现行道岔养护维修作业方法的同时,要参照无缝线路养护维修有关规定执行。第33条 无缝道岔必须加强检查,建立完善的检查制度。1.月度检查。结合月度设备检查,由工长组织完成。2.季度检查。结合季度评定,由车间组织,对所有无缝道岔全状态检查一遍。3.状态评定。每半年,由段组织对管内无缝道岔全面检查评定一次。第34条 日常检查的主要项目。1.钢轨位移情况。重点检查尖轨位置,限位器的状态。2.冻结接头的状态(轨缝是否拉开、绝缘接头轨端是否出现飞边等)。3.钢轨、尖轨、辙叉状态。4.防松螺母的位置、扭矩和上下螺母的间隙,螺栓扭矩是否符合标准。5.线路及道岔扣件是否紧固。6.道岔拉杆、连杆与岔枕间距离。第35条 要及时组织进行钢轨修理,做到勤检查、早发现、早处理。第36条 为了保持无缝道岔的整体稳定性和平顺性,维修中起道作业要用两台起拨道器同时操作,两台起拨道器相距不大于5空,两股道要同时起平,以免一股起道影响另一股,形成空吊板,影响道岔的整体平顺。同时,要做好道岔前后及道岔曲股的顺坡,保持道岔的整体平顺性。道岔维修要坚持使用手持电镐捣固,对每根岔枕均应在其两侧通长捣实,尤应注意绝缘接头,辙叉和尖轨弹性可弯部分。第37条 为保持无缝道岔基本稳定,在日常养护中,小坑要用垫板找平,不宜轻易起道捣固。垫板数量不超过一块,厚度不超过9mm。垫板作业后,应对作业地段松动过的扣件做好复紧工作,使扣件保持均衡紧固状态。第38条 为保证改道后的轨距,改道时应先调整不同号码的轨距块,调整量不足时可加垫片调整。改动轨距块时,不准用锤敲打,以防损环。在转辙器及护轨部分改道时,应先退出弹片销钉,待改道完毕再将弹片销钉打入。对木岔枕严禁用改移螺纹道钉的方法改道。第39条 发现冻结接头轨缝拉开2mm以上、尖轨尖端相错20mm以上、限位器位移量超过10mm时,要及时记录并上报工务段技术科,技术科必须及时派技术人员到现场检查分析,提出整治方案,及时处理。第40条 对解冻的接头,在温度适宜的季节采取拉伸钢轨,重新冻结后锁定线路。第41条 无缝道岔部件的更换后造成锁定轨温发生变化的,应在气温适宜时重新进行调整。第42条 无缝道岔应力放散要求1.应力放散应以每组道岔为一单元,除道岔间的夹直线外,应力放散单元轨条长度不宜超过200m。2.道岔中心和辙叉咽喉的位置不变。3.直、曲基本轨应力放散应彻底、均匀、准确。4.基本轨、辙叉前后的扣件全部拆除,辙叉部分固定不动。5.放散应力锯切钢轨宜选择在原有焊接接头处,不宜新增工地焊接接头。第43条无缝道岔的辙叉、尖轨、及钢轨伤损或磨耗超限需要更换时,可更换为普通辙叉、尖轨、及钢轨,采用冻结接头进行临时处理,并尽快恢复原结构。第44条导轨、辙叉、心轨、翼轨的扣件扭矩应保持120-150N.m;尖轨及其前后各25m范围内的基本轨扣件扭矩应保持60-80N.m。第45条对可动心无缝道岔,高温、低温季节,工区每日巡检一次,每周工电联合检查一次,车间每周检查一次位移情况,并分别做好记录,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调整。加强日常维修保养,确保各部螺栓、配件齐全紧固,达到规定的扭力值要求;钢岔枕、尖轨、可动心轨位置正确,各类转换杆件与钢岔枕上滑床板、耳板、钢岔枕边缘缝隙适中;道岔各部几何尺寸良好。第46条无缝道岔及其前后100m范围内综合维修,按实际锁定轨温10作业。第47条为确保无缝道岔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无缝道岔上的钢轨扣件必须经常保持紧固。尤其是无缝的可动心轨辙叉道岔,加强尖轨跟端及可动心轨辙叉前后钢轨接头的锁定十分重要,它是保证道岔正常工作的基础。因此,对其导轨、辙叉、心轨及翼轨扣件的扭矩应保持在120150 N.m。在锁定轨温下,限位器间隙应符合(7.01.5)mm(非无缝道岔时,限位器的A、B块应尽量居中)的要求。限位器如有卡死现象,将增加对基本轨的附加作用力,甚至影响尖轨的正常工作。因此,间隙小于0.5mm时应进行调整。60kg/m钢轨12号提速道岔可动心轨辙叉的长心轨尖端至翼轨趾端的距离(简称尖趾距离),其容许误差为+010mm。因此。为确保可动心轨辙叉正常工作,对这一距离必须加强检查、维修。另外,拧紧混凝土岔枕立螺栓应使用专用板手,禁止使用柄长过长的扳手,以防损坏混凝土岔枕中预埋的尼龙套管。绝缘接头处的扣件,要注意检查弹条和轨距块不得顶住夹板,以防连电。第48条为保证改道后的轨距,改道时应先调整不同号码的轨距块,调整量不足时可加垫片调整。改动轨距块时,不准用锤敲打,以防损环。在转辙器及护轨部分改道时,应先退出弹片销钉,待改道完毕再将弹片销钉打入。对木岔枕严禁用改移螺纹道钉的方法改道。第49条日常应加强下列部件的检查与整修:(1)防松螺母的位置、扭矩和上下螺母的间隙。对各种螺栓的螺母按规定扭矩进行复紧。采用防松双层螺母时,应先松上螺母,后拧紧下螺母,最后拧好上螺母,复紧作业严禁上下螺母一起拧紧。上螺母不宜拧得过紧,上、下螺母端面间应有少许间隙,数值如下表:螺母直径M20M22M24M27下螺母拧紧扭矩(N.m)150190250380上下螺母间隙mm0.50.81.21.5注:(1)上螺母拧紧扭矩为下螺母的5080。(2)防松螺母安装位置:尖轨顶铁、限位器及护轨轨撑。(3)滑床板及护轨垫板的弹片、弹片销钉、短心轨转向轴线顶铁的位置、方向和间隙。检查滑床板及护轨垫板的弹片和弹片销钉时,要注意弹片是否正面朝上置于台板槽内,销钉是否正常 就位,发现有问题应及时整正。顶铁顶靠如不密贴,其间隙不得大于2mm。(4)对钢岔枕要注意检查塑料垫板和胶垫有无串动,立柱螺栓的扭力矩是否符合250300N.m的标准。(5)心轨与拉板的联结螺栓的位置、扭矩和间隙均应保持规定的标准,钢枕上各垫板的位置应按设计图纸保持;要加强对长短心轨联结螺栓的扭矩日常检查。(6)钢枕的位置要保持正确,钢枕内侧与拉板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以保证尖轨或心轨转换灵活。(7)无缝道岔的辙叉、尖轨及钢轨出现伤损或磨耗超限时,先临时处理,暂用冻结的办法联结,后最终修复,尽快做好焊接准备,恢复原结构。若尖轨发生伤损,伤损的尖轨应与基本轨同时更换。如单独更换尖轨,更换前应校核尖轨的几何尺寸,使之与基本轨匹配,更换后还应进行基本轨与尖轨的顺坡打磨。钢轨组合式可动心轨辙叉磨耗超限或伤损而更换时,必须整组更换。对于锰钢组合式可动心轨辙叉则可分件更换,换后应打磨顺坡。第四节桥上无缝线路维修作业要求第50条按照设计文件规定,保持扣件布置方式和规定扭矩。第51条单根抽换桥枕,在实际锁定轨温1020范围内进行,允许起道量60mm。第52条上盖板油漆、更换铆钉或成段更换、方正桥枕等需要起道作业时,允许在实际锁定轨温515范围内进行。第53条对桥上钢轨焊缝应加强检查,发现伤损应及时处理。第54条桥上无缝线路应定期测量长轨条的位移量,并做好记录。固定区位移量超过10mm时,应分析原因并及时整治。第55条长度超过200m的无碴桥,两端桥头50m范围内线路作业轨温与桥上相同。第56条对桥上伸缩调节器的伸缩量应定期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并整治。伸缩调节器的尖轨与基本轨出现肥边,应及时打磨。第五节桥上伸缩调节器养护维修作业要求第57条伸缩调节器养护维修标准轨距:尖轨尖端至1100mm处,轨距允许偏差为+6、-2mm,其余范围内不超过+3、-2mm。水平:4mm。轨向:13.5m弦检查,尖轨尖端至1100mm处,轨向容许偏差4mm,其余范围容许偏差2mm。尖轨与基本轨轨撑的螺母扭距分别达到150 N.m和70 N.m,接头螺栓的螺母扭距达到并保持900 N.m。垫板、轨撑及各种连接配件齐全。尖轨尖端至1100mm范围内,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其余部分允许有不大于0.5mm的间隙。伸缩调节器大垫板范围内设置的导向轨撑与轨腰及轨底之间有0.75-1mm间隙,以利于基本轨自由伸缩。尖轨轨顶宽20mm断面及35mm断面处分别低于基本轨轨顶1.5-2.5mm,0.4-1.4mm,尖轨与基本轨高低差符合修规要求。尖轨与基本轨轨底与台板和底板密贴。第58条伸缩调节器养护维修要求及分工线路工区负责:伸缩调节器的轨距、轨向、水平及技术状态按维修标准要求,线路车间每月检查一次,工长每月检查2次,并作记录。观测结果发现异常时,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调整。养护维修中,必须防止调节器异常伸缩及尖轨爬行,避免导致调节器的轨距发生变化。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应按要求保持密贴。调节器的轨距、轨向、水平不得超过养护维修标准。调整轨距前,必须同时量测调节器的轨向、轨距,根据量测结果,决定调整方法和调整量。如尖轨或基本轨顶面、轨端出现压溃飞边,必须及时铲除打磨,防止轨头掉块。尖轨或基本轨轨头擦伤或低塌可采取焊补处理。工区每年将各种螺栓清除污垢,并涂油一遍。桥梁工区负责桥梁巡守员每日测量一次伸缩量及气温、轨温,并形成记录。在明桥面上的伸缩调节器范围内,进行钢梁维修或上盖板油漆时允许移动桥枕,移动后安装齐全钩螺栓和轨撑螺栓,并要求桥枕移动后桥枕中心间距不超过55cm,个别情况的桥枕中心距不超过60cm,接头处的桥枕净距不超过21cm。在伸缩调节器范围内更换桥枕或其他作业时,必须纳入“天窗”内进行,必要时进行封锁施工。第59条检查位置要求检查人员对伸缩调节器进行检查时,自基本轨前端焊缝至尖轨后部轨端12m范围内,用轨距尺每隔1m检查轨距和水平,同时检查轨向及其他维修标准要求项目。第60条其它要求伸缩调节器有下列缺陷时,应报废:基本轨垂直磨耗超过6mm或在尖轨轨头顶面宽度50mm以上断面处,尖轨顶面低于基本轨顶面2mm。基本轨或尖轨轨头剥落掉块长度超过30mm、深度超过8mm,影响列车的平稳。尖轨尖端轧伤长度超过200mm。轨头侧面磨耗,影响调节器的轨距调整,轨距偏差超过允许限度。尖轨或基本轨达到修规规定的重伤钢轨的标准。 第七节大机维修作业 第61条 大机在无缝线路地段作业时应执行大机维修作业管理办法。第五章应力放散与调整第一节应力放散与调整第62条无缝线路锁定轨温必须准确均匀,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应力放散或调整:(1)实际锁定轨温不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或左右股轨条的实际锁定轨温相差超过5。(2)锁定轨温不清楚或不准确。(3)跨区间和全区间无缝线路的两相邻管理单元的锁定轨温差超过5,同一区间内单元轨条的最高、最低锁定轨温相差超过10。(4)铺设或维修作业方法不当,使轨条产生不正常伸缩。(5)固定区或无缝道岔发生严重不均匀位移,如锁定轨温变化大于5或局部位移量大于10mm,需要进行应力调整。(6)夏季线路方向严重不良,碎弯多。(7)处理线路故障或施工需要,改变了原锁定轨温。(8)低温铺设长轨条时,拉伸不到位或拉伸不均匀。第二节作业标准及注意事项第63条应力放散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专用滚筒配合撞轨法,或滚筒结合拉伸配合撞轨法。无缝线路应力调整,宜采用列车碾压法。第64条应力放散作业时,应每隔50100m 设置一个位移观测点,及时排除影响放散的障碍,达到放散均匀。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或调整后,应按实际锁定轨温及时修改有关技术资料和位移观测标记。第65条垫滚筒时需撤下胶垫并清理轨底,滚筒间隔810m。第66条放散应合理设置撞轨点,直线地段一般不超400m,曲线地段不超300m,避免撞轨造成的应力不均匀。放散区段内有曲线时应注意曲线拉直对放散应力的影响。第67条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应组织调查无缝线路的长度及技术参数,召开施工预备会,制定安全措施,搞好作业分工,对影响钢轨伸缩的障碍物应提前安排清理(如拆除道口、处理锈死及脱扣螺栓等)。第68条原锁定轨温与放散轨温相差较大时要考虑配轨;放散时轨温与放散设计锁定轨温相差较大时要考虑拉伸器最大拉力,禁止拉伸器超范围工作;放散轨条较长或拉伸位移量较大时,可考虑双机串联拉伸。第69条现场必须有应急措施,出现拉伸器无法卸下或拉伸不能合拢情况时,应能保证按时开通线路。第六章胀轨跑道的预防及处理第70条 执行哈尔滨铁路局防止胀轨跑道管理办法。第七章伤损钢轨及断轨处理第一节钢轨伤损处理第71条对伤损钢轨应加强检查,当轻伤有发展时,应进行加固并适时进行永久处理。对桥上、隧道内轻伤钢轨,应按重伤轨及时进行永久处理。第72条无缝线路钢轨发生重伤和折断应按修规第4.6.10条规定进行处理。第二节钢轨折断处理第73条钢轨折断的处理要求如下:1.紧急处理当钢轨断缝小于50mm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在断缝处上好夹板或鼓包夹板,用急救器固定,在断缝前后各50m拧紧扣件,并派人看守,限速5km/h放行列车。如断缝小于30mm时,放行列车速度为1525km/h。有条件时应在原位焊复,否则应在轨端钻孔,上好夹板或鼓包夹板,拧紧接头螺栓,然后可适当提高行车速度。2.临时处理钢轨折损严重或断缝大于50mm,以及紧急处理后不能立即焊接修复的,应封锁线路进行临时处理。沿断缝两侧对称切除伤损部分,两锯口间插入6.0m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10.9级螺栓拧紧。在短轨前后各50m范围内,拧紧扣件后,按正常速度放行列车。临时处理或紧急处理时,均应在断缝两侧3.8m处轨头非工作边上作出标记,并准确丈量两标记间的距离和轨头非工作边一侧的断缝值,做好记录。3.永久处理钢轨断缝处紧急处理或临时处理后,在接近或低于实际锁定轨温时,插入不短于11米短轨重新焊接修复。(1)采用小型气压焊时,插入短轨长度应等于切除钢轨长度加上2倍顶锻量。先焊好一端,焊接另一端时,先张拉钢轨,使断缝两侧标记的距离等于原丈量距离减去断缝值加顶锻量后再焊接。(2)采用铝热焊时,插入短轨长度等于切除钢轨长度减去2倍预留焊缝值。先焊好一端,焊接另一端时,先张拉钢轨,使断缝两侧标记的距离等于原丈量距离减去断缝值后再焊接。第六十七条在线路上焊接时的轨温不得低于0。放行列车时,焊缝处轨温应降至300以下。进行焊复处理时,应保持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不变,并如实记录两间钢轨长度在焊复前后的变化量。为了不影响锁定轨温,跨区间无缝线路钢轨折断时,最好原位焊复。如配合使用宽焊筋、定时预热、自动浇注技术,焊接质量将会提高。采用小气压焊法修复时,应考虑整修端面的清除长度和焊接时的顶锻量对锁定轨温的影响,并根据影响程度确定局部应力的调整范围,适时进行应力调整并修订锁定轨温。第74条胶接绝缘接头维护按修规第4.6.11条办理。第75条无缝道岔的辙叉、尖轨及钢轨伤损或磨耗超限需要更换时,可更换为普通辙叉、尖轨及钢轨,采用冻结接头进行临时处理,并尽快恢复原结构。第三节无缝线路恢复第76条无缝线路恢复是无缝线路维修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按照焊接工艺分为铝热焊、小型气压焊和现场接触焊。第77条无缝线路恢复工作必须由专业队伍承担,钢轨焊接人员必须经铁道部统一组织的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人员必须严格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实行焊接质量负责制。第78条工务处线路科负责全局无缝线路恢复管理工作,协调解决无缝线路恢复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79条工务机械段、工务段是无缝线路恢复工作的组织实施单位,组建专业焊接队伍,实行专业化管理,承担无缝线路恢复工作。第80条由工程施工造成的无缝线路断轨恢复由施工单位负责;其它无缝线路断轨恢复由工务机械段负责。工务机械段施工能力不足时,非提速线无缝线路恢复可委托所属工务段。第81条 无缝线路断轨恢复用钢轨原则上采用同类型钢轨。工程施工造成的无缝线路断轨恢复,所用钢轨由施工单位提供。其它无缝线路断轨恢复,所用钢轨由工务段提供。第82条焊缝间的最短距离为6m,提速线路为11m,特殊情况不小于6m。第83条京哈线(160km/h以上区段)应在72小时内完成;其它线路应在六个月内完成。第84条工务段应建立无缝线路恢复台帐(台帐格式见附表10-11),每年年初制定全年无缝线路恢复计划,于1月31日前上报工务处。工务处汇总各段数据后,建立路局无缝线路恢复台帐。12月底前对当年恢复的处所进行销号,并进行滚动式管理。工务处于每年2月末前制定路局本年度无缝线路恢复建议计划。3月末前下达恢复计划。第85条 工务机械段、工务段必须共同对所有无缝线路恢复工作进行验收。对焊缝、钢轨质量不达标的,应在恢复时限内重新焊复,工务处负责对焊缝质量进行抽验。第86条 焊缝恢复工作纳入考核项点。由工务机械段负责恢复的,如工务段没按规定严格把关,使不合格焊缝按合格焊缝进行交接,每发生1处上述情况,在每月逐级负责制考核中扣工务段和工务机械段各2分;工务段负责恢复的,使不合格焊缝按合格焊缝投入使用,每发生1处上述情况,在每月逐级负责制考核中扣工务段2分。第八章无缝线路技术管理第一节位移观测及分析第87条 无缝道岔位移观测桩的设置1.单组无缝道岔观测桩设置。布置5对观测桩,即在岔首、限位器、岔尾处各设1对,在距岔首、岔尾100m处各设1对。2.无缝道岔的一端与区间无缝线路相连接,根据岔首(岔尾)至区间无缝线路首桩的距离设置:当距离150m时,只设岔首桩,不设岔首前100m桩。当距离150m时,既设岔首桩,也设岔首前100m桩。3.两组无缝道岔相连接,视岔间夹直线长度设置观测桩:当夹直线长度100m时,在两组道岔岔首(岔尾)处各设1对观测桩,不设中间桩。当夹直线长度100m且300m时,在两组道岔岔首(岔尾)各设1对观测桩,并在中间设置1对观测桩。当夹直线长度300m时,在两组道岔岔首(岔尾)各设1对观测桩,并在两组道岔岔首前100m处各设1对观测桩。第88条 每条站线无缝线路应埋设位移观测桩5对(受站台影响无法埋设位移观测桩的要在站台墙上做固定标记),在无缝线路的起,终点各设一对,距离起、终点50100m处各设一对,在中间点处设一对。位移观测桩要埋设牢固,标记清楚,便于检查,并经常保持状态良好。除起、终点的观测外,其余的观测桩不得几条站线共用,必须分别埋设,以防止在观测或标记时因线路繁忙压车,而影响到观测和标记。第89条 无缝道岔位移观测1. 使用准直仪进行位移观测。2. 以每个管理单元建卡、设桩、观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计算实际锁定轨温,报工务段和线路车间各一份。3. 每月观测一次,并填写记录。发现固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