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运动障碍病》PPT课件.ppt_第1页
课件:《运动障碍病》PPT课件.ppt_第2页
课件:《运动障碍病》PPT课件.ppt_第3页
课件:《运动障碍病》PPT课件.ppt_第4页
课件:《运动障碍病》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障碍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万新华,运动障碍病的定义,锥体外系疾病:Extrapyramidal diseases 由于脑基底节或黑质结构功能紊乱导致的以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运动障碍疾病:Movement Disorders 发生于意识清醒病人的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组疾病,运动障碍病的特点,通常与基底节或多巴胺神经递质传导功能紊乱有关; 临床上导致运动调节功能障碍,而非运动能力本身;故肌力、感觉和小脑一般不受影响;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 所致的异常不自主运动和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所致的运动贫乏两大类; 所有不自主运动受病人精神状态影响,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运动障碍病分类,运动增多类 腹部异动症(Abdominal dyskinesias) 静坐不能性运动(Akathitic movements) 协调不能/共济失调 (Asynergia / ataxia) 手足徐动症(Athetosis) 投掷症(Ballism) 舞蹈症(Chorea) 辩距不良(Dysmetria) 肌张力障碍(Dystonia),运动增多类 偏侧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 惊跳症(Hyperekplexia 睡眠源性异动症 (Hypnogenic dyskinesias) 肢残跳动 (Jumpy stumps 痛肢趾(指)多动症 (Painful legs-moving toes / fingers syndrome) 肌阵挛 (Myoclonus),运动增多类 肌蠕动 (Myokymia) myorhythmia(Whipples disease) 发作性异动症(Paroxysmal dyskinesias , PKD 和PNKD) 不安腿 (Restless legs) 刻板症 (Stereotypy) 抽动症 (Tics) 震颤 (Tremor),运动减少类 运动不能/运动迟缓(Akinesia / bradykinesia, parkinsonism) 失用(Apraxia) 阻滞性抽动症(Blocking tics) 紧张症,精神运动性抑郁和强迫症性迟缓 (Catatonia, psychomotor depression, and obsessional slowness) 冻结现象( Freezing phenomenon) 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迟缓 ( Hypothyroid slowness) 僵人综合症(Stiff-person syndrome),THE PREVALENCE OF MDs ENCOUNTERED IN MD CLINICS,THE PREVALENCE OF MDs ENCOUNTERED IN MD CLINICS,THE PREVALENCE OF MDs ENCOUNTERED IN MD CLINICS,THE PREVALENCE OF MDs ENCOUNTERED IN MD CLINICS,THE PREVALENCE OF MDs ENCOUNTERED IN MD CLINICS,帕金森病,我国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中早已对震颤麻 的症状有所描述。 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 思邈在千金方中也曾报 道一例震颤麻痹患者。,AN ESSAY ON THE SHAKING PALSY CHAPTER I DEFINITION-HISTORY-ILLUSTRATIVE CASES SHAKING PALSY. (Paralysis Agitans.),Monograph by James Parkinson 1817,1817年,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报告6个病例,首次提出“震颤麻痹”,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发病率 全世界:5-24/ 105 (美国: 20.5/105) 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患病率 全世界:57-371/105 (美加 300/105) 未诊断率:35%-42% 北京、上海和西安调查:65岁2.1%,约4070%未诊断 发病年龄 平均 62.4 岁 30岁前少见; 40岁前 4-10%,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 TRAP,三大症状: 静止性震颤( resting Tremor) 肌强直( Rigidity) 运动不能( Akinesia) 姿势反射障碍(Postural instability): (随病情进展出现,也是PD的核心症状),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步态和轴位姿势 轴位上的姿势改变 在床上翻身困难 步态缓慢,拖步 慌张步态 上、下肢远端症状 小字症 精细动作损害 静息性震颤 足趾肌张力障碍,头部症状 面具脸 说话犹豫、语调低平及 构音障碍 瞬目减少 眼球调节障碍 强迫性闭眼 吞咽困难 流涎,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精神和睡眠 运动症状前的人格改变 抑郁 焦虑 非常逼真的梦 断续的睡眠 感觉 麻木和刺痛感 感觉异常:如温热感 静坐不能:感觉不安 嗅觉缺失 视觉集中敏感性受损,植物神经 直立性低血压 胃肠运动受损 膀胱功能障碍 体温调节障碍 瞳孔对光反射减弱 脂溢性皮炎 体重减轻 性功能障碍,定义,帕金森综合征:以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和平衡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症侯群 帕金森病:病因不明的帕金森综合征 继发性帕金森病:由已知原因所致的帕金森综合征,如脑炎或MPTP引起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或非典型性帕金森病:具有帕金森综合征和其它症状的一组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综合征分类(1),原发性帕金森病(Primary) 继发性帕金森病(Secondary) 药物引起(抗精神病药) 感染(脑炎、梅毒) 代谢性(肝脑变性、缺氧、甲状腺功能紊乱) 结构性(脑肿瘤、脑积水、脑外伤) 中毒性(CO、二硫化碳、锰、氰化物、MPTP) 血管性(动脉硬化),帕金森综合征分类(2),帕金森叠加综合征(Parkinsonism-plus syndrome)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PSP)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 纹状体黑质变性(Striatonigral degeneration,SND) Shy-Drager综合征(SDS)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 皮层基底节变性(Corticobasal degeneration,CBD) 弥散型露易小体病(Diffuse Lewy body disease,LBD),临床诊断标准,临床诊断标准,PD与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的鉴别,0=不发生, +=少见, +=常见, +=很常见 Goetz CG, et al. 1995,PD 的病因,不清; 与老化有关但不是单纯的accelerated aging 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家族发病 阳性家族史、双胞胎研究 环境 大部分病例为散发性,支持环境因素的作用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基底神经节,Parent et al 1993,帕金森病病理改变,帕金森病的病理生化改变,黑质和蓝斑核含黑色素的多巴胺神经元大量丧失(50-70%) 以及胶质细胞增生。 路易氏(Lewy)小体:胞桨内园形嗜酸性致密包含体 ,周围呈晕轮状。含大量共核蛋白 。 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80-99%),生化异常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进行性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和死亡 。,帕金森病病理诊断标准,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 (50%)和黑质中存在胶质细胞 在黑质或蓝斑中至少存在一个路易小体(在这些区域的34张病理切片,不重叠 ) 没有能产生其他原因帕金森症的病理证据,Braak 临床分期(2003),运动障碍前期: stage 1:(IX,X运动神经背核) 嗅觉; stage II:(延髓) 睡眠,头痛,运动减少,情感; stage III:(桥脑被盖) 体温调节,认知,抑郁,背疼; 运动障碍期: (致密部) stage IV:四主症; 运动精神障碍期: stage V:(新皮层) 运动波动,频发疲劳; stage VI:(新皮层) 错乱,视幻觉,痴呆,精神症状,帕金森病疾病临床分期,Hoehn-Yahr 疾病分期评分 I 期 : 单侧受影响 II 期 : 双侧受影响但无姿势平衡障碍 III 期 : 出现姿势平衡障碍 IV 期 : 病人日常生活明显受限 ,但在他人帮助下仍可进行 一定活动 V 期 : 病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必须卧床,疾病严重度评估,UPDRS:创建于1980s 新修订的UPDRS 日常生活的非运动症状 日常生活的运动症状 运动检查 运动并发症 新修订的UPDRS的附件 建议的进一步评估量表,例如:认知/SCOPA-cog,白天思睡/SCOPA-sleep,帕金森病的治疗,左旋多巴时代前后PD病人的存活率,PD治疗目的,改善病人的运动和非运动症状 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减少药物治疗后的并发症 治愈疾病,帕金森病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 促多巴胺释放药物 左旋多巴类制剂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BI)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I) 脑保护剂,外科治疗 毁损术(苍白球或丘脑) 脑深部刺激术(DBS) 干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治疗PD药物的分类,Dopaminergic agents Levodopa 美多巴、息宁 Dopamineagonists 泰舒达、溴隐亭 、协良行、普拉克索 COMT inhibitors 恩托卡朋 MAO-B inhibitors 司吉宁 Others Anticholinergics 安坦 Amantadine 金刚烷胺,Diagram of LD Metabolism,一、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机制:直接作用突触后多巴胺受体 使用:对早期病人可单用,也可与多巴制剂合用治疗中、晚期病人。不易引起异动症和症状波动,并可推迟和减少多巴制剂的使用。 用法:小剂量开始,缓慢增加剂量,使用剂量应个体化。 副作用:消化道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幻觉及意识模糊等。注意嗜睡发作。,二、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机制:抑制多巴胺的氧化降解,减少氧化自由基的生成。神经保护作用? 使用:对早期病人可单用,也可与多巴制剂合用治疗中期病人。不易引起异动症和症状波动。 用法:司吉林(seleegiline)、丙炔苯丙胺(deprenyl);5-10mg, 两次日。 副作用:消化道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失睡多见,故不宜晚上用。,三、左旋多巴制剂,机制:补充外源性多巴胺前体 左旋多巴合并多巴脱羧酶抑制剂是目前最有效的 药物。 作用:对各期病人均有效。多主张出现姿势平衡障碍或工作受到影响时使用。它对运动迟缓和肌强直疗效好,对震颤亦有效。 药物:左旋多巴+苄丝肼 =美多巴 左旋多巴+ 卡比多巴= 息宁,左旋多巴制剂剂型,普通剂型: 美多巴: 200mg 左旋多巴 + 50mg 苄丝肼 复方左旋多巴:100mg左旋多巴 + 25mg苄丝肼 左旋多巴控释剂:息宁 200mg左旋多巴 + 50mg 卡比多巴 左旋多巴弥散型制剂或水剂 100mg 左旋多巴 + 25mg 苄丝肼,左旋多巴制剂治疗原则,小剂量开始,个体化调整(病人需求和生活质量),求长效,而不求全效。 一般62.5-125mg bid,每2-4天后,加125mg/天,以达到能维持一般生活质量的最低剂量为维持剂量。 饭前或饭后1小时服用,四、儿茶酚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机制:抑制外周和或中枢多巴的降解代谢,使血浆或脑内多巴胺明显增加; 作用:增加左旋多巴的生物利用度和作用时间,而不增加左旋多巴的峰值血桨浓度;可增加左旋多巴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 适用症:出现剂末效应或“开-关”现象,与左旋多巴同时服用; 药物:恩托卡朋(entacapone,comtan) ;100 200 mg 副作用:肝脏损害,五、其它对症治疗:抗胆碱能药物,1867年Ordenstein首先使用 作用:只对以震颤为主的早期病人有效 机制:胆碱能抑制剂 药物:安坦 (2-4mg tid) 副作用:口干、排尿障碍、扩瞳、心动过速、记忆减退、意识模糊等。对岁 以上和认知障碍者不用。,五、其它对症治疗:金钢烷胺,1969年Schwab等使用 作用:早期病人的运动迟缓和震颤、或与左旋多巴联合用药,可出现耐受性。 机制:弱兴奋性氨基酸受体阻断剂。 药物:金钢烷胺 (50-100mg, bid or tid) 副作用:恶心、眩晕,可加重精神症状。肾功能减退时不用。忌急撤药。,L-dopa 的并发症,药效,并发症,病程,5 年,剂未现象,开关现象,异动症,僵住现象,DA储存,2.0,1.37,认知功能障碍,1.47,随疾病进展出现的并发症,治疗相关的运动并发症 运动波动、异动、运动不能危象 (2) 疾病发展相关的症状和并发症 冻结、姿势平衡不能、言语困难、吞咽困难、认知障碍 、睡眠障碍、情绪异常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体位性低血压、多汗、便秘、性功能障碍,运动并发症,运动症状波动 (Motor Fluctuations) 剂末效应(Wearing-off) “开-关 ”现象 (On-off) 僵住(Freezing) 异动症 (Dyskinesia) 关期肌张力不全 (Early-morning dystonia) 峰期不自主舞蹈样运动 (Peak-dose dyskinesia) 剂初和剂未期异动症 (Onset and end-of-dose dyskinesia),症状波动原因,外周原因: 胃排空速度减慢 饮食中蛋白太多 血中半衰期缩短 中枢原因: 对多巴胺受体脉冲式刺激 多巴胺贮存能力下降 多巴胺受体的变化,年轻发病 疾病程度严重 左旋多巴剂量高 病程长,出现运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持续性多巴胺能刺激(CDS),概念: 给予长半衰期的多巴胺能药物或者改进多巴胺能药物的给药模式,提供更加持续的多巴胺受体刺激。 概念的核心 优化多巴胺能药物的药物代谢动力学 使纹状体多巴胺浓度保持基本稳定 纹状体多巴胺受体受到持续激活 目的: 预防/治疗运动并发症,帕金森病的外科治疗,舞蹈征(chorea),在希腊文中指跳舞 表现为快速、不规则的、主要影响肢体远端的不自主运动,常为双侧性 常伴有肌张力低 多见于小舞蹈病、Huntington病、肝豆状核变性等病,肝豆状核变性,诊断 血清铜兰蛋白100微克,血清铜不准 MRI:底节、脑桥、中脑,延髓不受累 警惕 儿童不明原因肝病 神经精神症状原因不明 家族史,肝豆状核变性,治疗 分期、分型,终身间断维持治疗 症状前治疗最好用锌剂,起效慢,可用于妊娠 青霉胺治疗前青霉素皮试,7501000mg/d(1030不能耐受,过敏反应) 24小时尿铜:200500微克,或较前增加一倍 1年(24小时尿铜达300400微克),间断用药,肌张力障碍(Dystonia),最常见的运动障碍病(Movement Disorders)之一 定义:一种不自主、持续性的肌肉收缩引起扭曲、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