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doc_第1页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doc_第2页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doc_第3页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doc_第4页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教案 江苏金湖 林芳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文本的学习,了解传统的内涵、本质意义,从而正确的对待传统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3、学生能够了解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这些论证方法以提高议论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教学重、难点:传统、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一些概念的把握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方法:讨论与归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文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庞朴针对这种种现象,写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从文化学的角度,作出了分析。二、作者简介: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人。主要著作有,沉思集、稂莠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公孙龙子研究、儒家辨证法研究等等。三、字词积累:(略)四、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2、理清思路: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第二部分(第47段),传统文化的内容、范围、特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方针和态度。第三部分(第813段),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相比较,从而揭示出文化传统的特点,探讨其诞生、成长、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文化得以交流的基础。第一层(89段)是对于概念的界定。第二层(10段)分析文化传统得以形成的条件和过程。第三层(11段)说明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第四层(1213段)分析文化传统的变化及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第四部分(第1419段),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的两重属性。全文是总分总结构。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着重探讨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提问:课文作者阐述了一个怎样的基本观点?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五、文本研习:1、作者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持什么看法?在阐述这两个问题时为什么把“文化传统”作为重点?作者认为,传统文化的落脚点在“文化”,是相对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包括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等,简言之就是文化遗产。有形的。(4节)文化传统的落脚点在“传统”,它不可捉摸却无所不在,产生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与民族的反复实践,从而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言之就是民族精神。无形的。(8-9节)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这两部分中,文化传统也就是民族精神对现实的影响,在现实中的作用,对民族趋向的关系,都比传统文化重要得多。基于此,作者也就用较多的篇幅来论述这个问题。2、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者各有什么特征?传统文化 时代性(应运而生)、民族性(影响)(5-8节)文化传统 惰性(11节)3、结合以上两个问题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花较大的篇幅来阐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因为作者的意图(中心论题)就是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便读者能够正确的看待传统。4、那我们应该怎样去正确的看待传统呢?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财富和包袱”部分。“财富和包袱”即传统的两重属性,财富泽被后世,包袱惰性力量。分析第17段服装和文物的比喻,得出结论传统是财富但财富不在于它的惰性;传统也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是时装,所以我们应辨证的去认识传统,运用它而不被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与千里之外。(分析第17段的过程中解决传统为什么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问题)让同学们自己找出文中运用了正反论证、比喻论证等说理方法的句子、段落,加以讨论分析)问题探讨:问题: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文章论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明确:传统存在着两重性,既有其保守的一面,不易变化的一面,也有其与时俱进的一面,尽管这种变化是渐进的,相当缓慢的。保守的一面,是由传统本身的惰性所决定的,而可变的一面,是指不同文明之间不断接触、碰撞,从彼此拒斥,相互攻讦,到最终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成为新传统,带来新变化。如果一味迷恋传统,认为祖上传下来的一点也不能动,就会排斥外来文化,传统就成了包袱;如果正确认识传统,能辨识其积极的有意义的部分,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传统就成了财富。问题的关键是能否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六、课文总结:1、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节选作者学识渊博,学术选诣颇深。本文所论述亦颇深,我们却并不感到晦涩难懂。选取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谈谈理由。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文章多处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段。 从论证的角度看,文章在使用修辞手法,援引事例时使用了类比的论证方法,这使说理形象、生动,使人容易理解和接受。2、体会议论文语言的特点。文章用词严谨,体现了其论证的严密性,譬如第4、6段中的“一般说来”“大体说来”的使用,就排除了以特殊情况来推翻作者观点的可能性,使论证无懈可击。3、文章第一部分的最后一段中指出:“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请结合当前被人们褒贬不一的流行的东西比如流行歌曲,超级女声作一分析。当前流行的东西被人接受肯定有其夸理的东西。新事物的产生往往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