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1页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2页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3页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崇仁三中 聂志远说明:本卷四道大题,共26道小题,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150分钟一、语言知识及应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飘悍 荫庇(yn) 迫不及待 锲而不舍(q)B.怅然 蝉蜕(tu) 眼花瞭乱 叱咤风云(zh)C.销蚀 阴霾(mn) 忘呼所以 参差不齐(cn)D.狂野 毋宁(w) 一拍即合 义愤填膺(yng)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被猎人追到伤心崖后,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B.昆明“3.01”暴恐事件中,恐怖分子被特警队员当场击毙,实在是死得其所。C.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D.当大批观众涌进后,原本寂静的展馆转瞬就开始人声鼎沸起来。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贝多芬的灵魂被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B.报告会以歌舞、情景朗诵、访谈等丰富多样,生动地揭示了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C.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D.全国上下要确保各项改革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谋划、统一实施、统一推进。4.在下面的横线上天上下列补充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制作麻糍的过程,叫做“打年糕”。主要有蒸、捣、打、牵、成型等工序,一个也不能少,光是蒸糯米饭就得花好几个小时。_。糯米饭蒸熟后,倒入洗净的石舀,大伙先用木头做的大锤子把糯米饭捣烂。这时,牵糕师傅需要用冷水大打湿双手,快速的插入石舀底部,瞬间牵拉、翻动石舀中的年糕,使其每个部位都被均匀击打。而在此之前,还得“吊碱”,就是用滤过稻草灰的碱性水浸泡糯米。年糕打好后,把年糕做成圆饼状,或搓揉成一个个“金疙瘩”,这就叫麻糍。接着几个壮劳力用木棰轮流击打糯米饭,这也许就是“打年糕”名称的由来吧。 A. B. C. D.5.下列句子转换的不正确的是( )A.贝多芬对客人说:“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改为间接叙述) 贝多芬对客人说,客人不知道他心里的感觉。B.看了斑羚飞度这篇文章,我们都被感动了。(改为反问句) 看了斑羚飞度这篇文章,难道还有谁不会被感动吗?C.他的话不无道理。(改为陈述句) 他的话有道理。D.从规划效果图来看,改造后的绳金塔在多彩灯光的照射下,富有梦幻般的神韵。(提取主干) 效果图富有神韵。6.对下面的语段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吉林省水利厅原厅长汪洋湖爱吃鱼,但在水利厅工作期间,大家都知道他不吃鱼,原因是他给自己的爱好“上了把锁”,自觉做到兴不沉溺、好不示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也是这样的人。他喜欢集邮,却一生隐藏自己的爱好,不给送礼者以丝毫借口,两袖清风、令人敬佩。清人和珅,仕宦后勤勉为政,26岁升户部侍郎,授军机大臣。30岁因成功查办李侍尧贪腐案,获升户部尚书。踌躇满志、年轻有为的和珅起初不受贿赂,后来因为嗜好古玩字画等,贪欲之门被慢慢打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身败名裂。 A.全国优秀共产党党员廉洁自律 B.领导干部不能有贪欲 C.领导干部要管好自己的爱好 D.爱好激发贪欲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听 弹 琴唐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注释】泠泠:行容琴声的清越。松风: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泠泠七弦上”直接描写了琴声的优美。 B、“静听松风寒”中,“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 C、“古调虽自爱”表达了诗人喜爱听古时曲调的高雅情趣。 D、“今人多不弹”的“多”字,突出了琴客知音很多。8、下列对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孤芳自赏 B热爱自然、 C、思念家乡 D、悲痛欲绝(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0分)后汉书曰:承宫少孤,年八岁,为人牧豕。乡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承宫过其庐下,乐其业,因就听经,逐请留门下。续识书,宫过徐子盛,好之,因弃其猪而留听经。主怪其不还,求索,得宫,欲笞之。门下生共禁止,因留之,为诸生拾薪执苦数年,勤学不倦。【注释】承宫:人名。后面的“徐子盛 是人名。豕:猪。庐:房子。笞:鞭打。拾薪执苦:上山砍柴,吃苦受累。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 A、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 B、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 C、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 D、以春秋经授诸生/数百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乐( )(2)好(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主怪其不还,求索,得宫,欲笞之。 12、文章记叙了承宫的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2分) 13、结合文意,说说承宫学习的经历给了我们哪些启发?(2分)(三)、古诗文积累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深林人不知,_。 (2)_ ,思君不见下渝州。 (3)_ ,野渡无人舟自横。 (4)当窗理云鬓,_。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矫健雄姿奔赴战场的诗句是:_,_。 (6)约客中借动作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诗句是:_ ,_。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 赶 鱼熊林宝 我家乡是喜庆和收获时与江湖共享的娱乐。 有休渔这一说法,所以春夏之交就是热闹的赶鱼季。水草长高了,湖水也漫起来,鄱阳湖的沙洲没入了水中,一片片绿色的水草在波浪中起伏,芦苇被风吹被浪搡,像在欢歌劲舞。“鄱阳湖里涨水,鲤鱼开始撒子”,连赣江里的鱼儿也会顺流下到鄱阳湖里去撒子,它们贴着水草、芦苇把一团团的鱼子洒在草边。这时候的鱼是最傻的,兴奋,甚至有点疯狂,在水草丛、芦苇里不停地拍打着尾巴,刮刮的水响此起彼伏,它们根本不在乎赶鱼人带来的危险,尽情的把体内的鱼子释放出来。而此时,十里八乡的年轻小伙子、姑娘们已经把小船儿整理妥当,带上粮食,备好几幅渔网,成群结伴顺流而下进入鄱阳湖,追赶着撒子的鱼儿也开始了它们最欢快的日子。 赶鱼是以自然村为单位进行的,每个村都有一条帆船领队,只要看见帆船领着一群小船朝鄱阳湖开去,就知道某个村赶鱼船出发了。其实,那条帆船是备用的。风大了,浪大咣了或是赶鱼船需要修补了,就回到帆船上。赶鱼的船是小船,船身短窄最多容纳三个人,加两三张渔网,横放一副竹或木的敲板。 小时候,看见赶鱼的队伍出发,岸上、船上鞭炮炸响时,我就特别羡慕。 12岁那年,我第一次跟细叔和细姑去赶鱼。帆船在一块水草旁泊下来,各家的小船便理顺渔网、敲板再沿着水草寻找。水刮刮地响,时不时地有条鱼在水草里翻起一团浪花,惹得我们这些初次赶鱼的人不停地尖叫:这里一条,那里一条,好大呵大人们全然不理睬我们,他们好像认准了目标,将船划到水草边,然后分散开来。各船都是一人划船、一人拿起两块敲板在自己的小船帮上用力敲打,“当当当” 咣咣咣”,边敲边将小船划成一个圆圈,团团地拢起来,然后敲帮的敲帮,撒网的撒网,水里开始荡起波澜,跃起银白的鱼儿鄱阳湖一望无际,而围绕着水草展开的赶鱼船却一团团地散布着,那敲船帮的声音互相呼应,此起彼伏竞赛似的。小船越划越拢了,拢到不能再撒网了才停住。像收割完一亩田大家欢快地散开,划起小船重新选择新的赶鱼点。这时会有人高声唱起歌来,接着一场斗歌开始了。两边的男女扯开喉咙唱,不着调没有关系,就是要唱得比对方的声音大。 与白天的紧张与狂热相比,晚上轻松中不乏浪漫。晚上用浸了油的竹篾做成的渔火纷纷放入到水中,每隔十几米放上一盏灯。在放渔火的时候也把丝网撒下去。丝网绕成一个大包围圈。等到深夜,女人或是男人便把菱角船搬出来放进水里,一路踩着去收网。划菱角船可是项技术活。每条菱角船只能载一个人,划时人要蹲下去左右两手各用一片竹瓦划动,而收网时人要站起来,两脚不停地踩动,使菱角船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摆动,不然就会翻船。白天看那踩船与收网的动作是绝妙的原生态舞蹈,手和脚配合得那么协调有韵律。即使在黑夜乌蒙蒙的湖上,渔火闪亮中也能感到那婀娜多姿的舞姿。据说不少在白天选择好对象的男女会在这个时候踩着菱角船,收着银丝网来相会。 后来,我远离 浪漫故事也远去了。因为没有了赶鱼的小船也没有了那样的群体.如果有条件,我真愿意去体味一下那种简朴而灵秀的赶鱼场景呢!15.结合文义,说说“赶鱼”的“赶”字有什么特殊意义。(3分) 16.文中哪些场景表现了赶鱼的热闹欢快?请简要概括。(3分) 17.作者为什么说在鄱阳湖中赶鱼的晚上却是“轻松中不乏浪漫”?(4分) 18.文中第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19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给马儿一片草原朱成玉 教导主任,他的严厉是出了名的。可是一帮坏小子,处心积虑地上演着一个个恶作剧,搅得学校鸡犬不宁,教导主任想尽了办法,都无济于事,只好把这些事都反应给了校长,希望校长可以找个理由将他们开除掉。 “那是几个害群之马,不能因为他们影响了整个学校。”主任说。 校长并没有点头默许,也没有摇头反对。 “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吧,害群之马谈不上,充其量是淘气的小马驹,免不了要撒欢儿尥蹶子的。” 校长的作风和教导主任完全两样。在校长看来,主任严厉得有些病态,而在主任看来,校长宽厚得有些不着边际。主任常常说校长这样是在宠溺学生,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而校长也常常批评教导主任的做法极端,不科学。两个人总会因为学生的事情争执不休。 不过有些事校长尽量不去插手,他既然放权了让主任来抓纪律,就不好太过于干涉。不过这一次,他还是决定亲自出马了。 校长决定先从屡禁不止的学生跳围墙这件事抓起。 因为离校门太远,有些同学放学了就想走个捷径,偷偷翻越围墙。学校有明文规定,翻越围墙者,一次罚款200元。尽管如此,依旧有很多同学抱着侥幸的心理,偷偷翻越围墙。有不幸者,就被逮到。有的就和父母撒谎,说学校又要交费,把钱骗来交了罚款,有的不敢和父母说,就向同学借。然后在每日的饭钱里往外抠,一点一点还债。碍于教导主任的严厉,很多学生都不敢再跳墙了,只有那几个小“古惑仔”还是屡次不改。 校长觉得这并不是个小事,必须认真对待。一连好几日,他都蹲守在围墙边上,果然,被他抓到了好几个跳墙的学生。他逐一进行了登记,那几个跳墙的学生心怀忐忑,心想,又要准备交罚款了。 可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不但没交罚款,还被校长亲自请到了办公室,校长对着他们竟然深深鞠一躬,说他们让他明白,学校还有很多没做到位的地方。这几个坏小子,见惯了校长的蛮横,冷不丁地见到这个软弱的姿态,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起来。一个个小声嗫嚅着 :我们知道错了,我们愿意交罚款。校长笑了笑,没说什么,让他们各自回去。第二天,他们看到,他们经常偷偷翻越的那个地方,竟然安装了一扇小门。那是一扇小木门,还没来得及刷上油漆,可是他们却看到它仿佛镀着阳光的金色,异常耀眼夺目。他们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掐灭了手中的烟。 推开门,阳光呼啦啦地闯了进来,泼给他们,满身黄灿灿的。 说来奇怪,从那以后,不见了那些调皮捣蛋的坏小子,学校的风纪也随着这个小集团的“覆灭”而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导主任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想不明白,自己绞尽脑汁累脱了发也没搞好的校园风纪问题,竟然因为一个小小的木门而轻易地解决了。校长笑着说:“栅栏里的小马驹如果尥蹶子,你就打开栅栏,给它一片大草原好了。等它绕着大草原尽情驰聘回来以后,它就会长大了。” (选自中国中学生报大视点)20.文中的主要人物是校长,可是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先写教导主任?(3分) 21.撒欢儿尥蹶子”是北方地区的一句俗语,文中多次出现这一方面俗语,请根据语境说说它的意思。(2分) 22.文章第三段话中,校长为什么没有点头默许,也没有摇头反对?(4分) 23.“阳光呼啦啦地闯进来,泼给他们,满身黄灿灿的。”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24.结合本文,说说“给马儿一片草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25 班级开展“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后面问题。【古之黄河】(1)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再写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作者(含上下句)(2分) 【近之黄河】(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材料一:1984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2分) 【今之黄河】(3)2014年3月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26、生活中,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想法和各种各样的心愿。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能或不敢说出来,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想法倾诉出来吧。请以“有时,我也想”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50分)要求:(1)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答案 一、1、D(飘剽,锲qi;B蜕tu,瞭缭;C霾mi,呼乎)(2分)2、B(“死得其所”是指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是一个褒义词)(2分)3、A(B“丰富多样”后加上“的形式”;C删除“约”或“左右”;语序不当,将“部署”与“谋划”互换)(2分)4、B(按照打年糕的工序来排列句子)(2分)5、D(绳金塔富有神韵)(2分)6、C(语段中列举的是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主要是告诉读者一个观点,作为领导干部,不能因为自己的爱好而打开自己的贪欲之门)(2分)二、(一)7、(D)“多”字,反衬出琴客知音稀少。(2分)8、(A) (2分)(二)9、(B)(2分)10、(1)以 为乐趣 (1分) (2)喜欢(1分)11、主人对他还没回来感到奇怪,便去找他的猪,看见承宫在听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12、为人牧豕 弃猪听经 拾薪执苦(2分)13、不仅要珍惜学习的机会,还要勤奋学习。(2分)(三)14、(1)明月来相照 (2)夜发清溪向三峡 (3)春潮带雨晚来急 (4)对镜贴花黄 (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6)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每小题各1分)三、(一)15、(1)人们成群结伴的从十里八乡赶往鄱阳湖;(2)人们把鱼从水草中赶出来,再网鱼。(每点2分,共4分)16、(1)十里八乡的赶鱼船一起出发去赶鱼,出发时岸上、船上鞭炮炸响,热闹非凡;(2)敲船赶鱼;(3)斗歌。(每点1分,共3分)17、(1)晚上赶鱼没有白天那么紧张与狂热,显得轻松;(2)晚上赶鱼常常会有男女相会,显得浪漫;(3)升起渔火,充满诗意;(4)划菱角船的舞蹈。(每点1分,共4分)18、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只点明主题,抒发了作者情感。(表达方式1分,作用2分,共3分)19、文章通过描绘故乡的赶鱼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无限怀念之情。(2分)(二)20、先写教导主任对校长这一人物形象起到衬托作用,衬托校长的教育艺术技高一筹。(3分)21、不听话,调皮。(2分)22、因为校长也认识到这几个调皮学生影响到学校,所以没有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