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威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课题:新闻两则 课型:新授课 执笔:龙庆海 审稿:李良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掌握新闻(消息)文体的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2)、了解新闻 语言的特点准确、简明、概括性强;同时又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3)、情感目标: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从中获得启示。学习重、难点:1、重点、掌握新闻的文体特点,理解课文中战争的主题2、难点、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炼的语言。3、了解新闻的特点,重点把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考点:如何给新闻拟标题。知识链接: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其文章诗词大都收藏在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诗词选、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课时安排:2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给下面加点的字词正音。区域( ) 溃( )退 锐( )不可当 歼( )灭 要塞( ) 绥靖( ) 阻遏( ) 管辖( )逃窜( )2、从以上词语中选取35个,写一段语义连贯的话。3、常识填空:新闻,又叫 ,它的结构通常包括 、 、 、 、 。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 、 。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 、 、 、 、 、 。4、分别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两则新闻的主要内容:第一则: 第二则: 二、合作探究。1、当一回播音员,模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语气和语速,反复朗读这两则新闻,体会读新闻时应怎样把握重音、语调、情感和节奏。2、精读第一则新闻,思考: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2)在第一则新闻中找出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三、达标检测:1、你能找出第一篇新闻的导语是什么吗?导语和主体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收获与疑问: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用所学新闻知识答题。学习重难点:学习比较新闻的不同写法。一、自主学习。1、1、成语填空(1) 不可当 (2) 不可测 (3) 不可摧 (4) 不可失 (5) 不可遏2、新闻通常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 二、合作探究。1、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自主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比较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2、新闻要求用词准确。你能从文中找出几个例子吗?3、用所学新闻知识答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在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1)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2)文中用“风平浪静”描述了_,用“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描述了_。(3)文中用哪些词语描述了我军的“英勇”和“英雄式的战斗”?请在文中勾画出来。(4)从结构看,这篇新闻包括了_这几个部分。三、达标检测:每人发一份报纸,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则新闻,并找出新闻结构几个部份。收获与疑问明威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课题:芦花荡 课型:新授课 执笔:龙庆海 审稿:李良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小说的人物刻画方法。2. 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品位文章语言,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通过体味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学法提示】1、人物刻画的方法:语言、外貌【文体知识】1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艰苦的对敌斗争生活的,赞颂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淀、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往事。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 2写作背景:白洋淀位于冀中平原,共有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达四十多万亩,淀中水道纵横,共的三千余道。孙犁长期在白洋淀生活,收集了一批抗日故事,这位老英雄的故事即是其中之一。孙犁以白洋淀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的优美故事,如荷花淀等。课时安排:2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苇塘( ) 竹篙( ) 疟子( ) 寒噤( ) 提防( ) 蹿( ) 仄歪( ) 飒飒( ) 泅( ) 转弯抹角( ) 2、从以上词语中选取35个,写一段语义连贯的话。3、 理清小说情节,组内复述故事。二、合作探究。1、感受人和事。美丽的芦花荡里生活着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自由细读文章,把自己对人对事情的感受写出来。 人物: 事件: 情感:2、找出最令你激动的句子,作简要分析。三、达标检测:1、芦花荡的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 、 、 。其中前两者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2、从文章中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收获与疑问: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体味传奇故事,感知英雄性格,激发爱国热情。2、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重点难点:1、 赏析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景物描写,感受作品的美。2、 景物描写的作用,人物刻画的方法。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自读课文,感知英雄形象。二、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画出课文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试着在原文处做批注。(学法指导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埋下伏笔。 4、突出主题。) 2、文章中人物刻画的方法有哪些,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 3、试揣摩藏在芦花下的二菱目睹老头子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并写出来。三、达标检测。1、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进行品味,然后再仿照它写写学校周围的景物。收获与疑问:明威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课题:蜡 烛 课型:新授课 执笔:龙庆海 审稿:李良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理解课文体裁,知道战地通讯也属于新闻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品位文章语言,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1、感悟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2、 老妇人为什么不顾生死去埋那个红军?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知识链接:题材介绍: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学法指导:通过朗读、小组探究,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瓦l ( )精疲力ji( ) f()晓 揣在怀里( )鞠躬( )2、用以上词语写一段语义连贯的话。3、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 之苦的老妇人 的动人事迹,赞美了 。二、合作探究。、作者对环境的描写非常多,请你在文中找出来这些语句,并说明作者为什么着重对 环境的描写? 、作者对老夫人掩埋烈士的每一步都作了详细的描写,突出了非常吃力的特点。请你 从文中找出这些描写的句子,并讨论这样写的好处。3、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提示: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年的结婚喜烛)彻夜守坟,陪伴烈士4、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三、达标检测1、体验感悟:文中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把你想像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字数不少于200字。收获与疑问:明威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课题: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型:新授课 执笔:龙庆海 审稿:李良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体会这封信精彩的语言。2、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3、了解反语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学习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文中精彩语言。2、仔细体味作者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质。知识链接:1.反语:用正面话来表达反面意思,或用反面话来表达正面意思的手法叫反语或正话反说。2.反语一般有两类:表示讽刺的反语。它在敌对性论战中用得较为普遍,多对敌人或不良风气、现象时运用,特别用在批判揭露方面,具有辛辣讽刺、幽默有趣的效果,使文章富有战斗性和嘲讽性。表亲昵、幽默的反语。它一般用于日常生活中,对待同盟者和自己亲近的人运用。还有用反语表示亲昵色彩,一般是用消极性词语来表现美好的感情。如,用“死丫头”、“淘气包”来称呼自己的子女,都是一种反语的昵称。写作中运用这种手法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1、快速默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理解成语含义。给予( )珐琅 ( ) 制裁( ) 赃物( )箱箧( )眼花缭乱: 荡然无存:不可名状: 独一无二:2、 从以上词语中选取35个,写一段语义连贯的话。3、 关于雨果 雨果(1802一1885), 作家。 的重要代表。生于军官家庭。代表作品有小说 4、整体感知:本文写了什么内容?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二、合作探究.1、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说说雨果为什么称赞圆明园是“世界奇迹”。2、找出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将自己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谴责说成“赞誉”。3.作者对圆明园的评价和对侵略者的嘲讽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性格特征?三、达标检测。下面是一则关于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闻,请你仔细阅读写出最合适的标题。 新华网北京5月30日电(石侨会)海内外百万中华青少年心系灾区“一对一”爱心相助活动,今日起在海内外同时启动。 由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办的这项活动,主要以思想、心灵、精神关爱为主,利用传统交流方式和现代短信、互联网等工具,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对灾区青少年进行经常性的精神慰藉,并为灾区组织“一对一”相助活动,吸引一批帮扶志愿者,为灾区的孩子提供学习经费和必要的生活用品。 收获与疑问:明威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课题: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型:新授课 执笔:龙庆海 审稿:李良使用时间: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的主题,体会人们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学习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了解描写、议论的作用。 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可从萨特的一段话入手,扣住“沉重”和“美丽”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中引述死者的遗言是抒情的高潮,对控诉法西斯罪行起到了反衬的作用,可反复朗读体会。思考德国,日本作家对这场侵略战争的不同态度对我们的警示。课时安排:1课时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 1、识记重点字词,给加点字注音。杀戮( ) 悼念( ) 屹立( ) 肃穆( ) 恍惚( )( )荒谬( ) 憧憬( ) 响彻云霄( )2、从以上词语中选取35个,写一段语义连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胃溃疡护理查房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试题+参考答案
- 食材供应合同协议书
- 计算机一级复习题+参考答案
- 植物学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 肺气肿合并感染护理查房
- 装修工程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跨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合同
- 船舶货物储存环境
- 能源建设项目劳务分包合同模板
- 区块链导论配套课件
- ALC轻质隔墙施工方案
- 入职劳动合同书
- 幼儿园园长一日三巡记录表实用文档
- 公司财务尽职调查报告范本
- 水稻育种课件 第八讲三系杂交水稻育种
- CTS-9006PLUS简易操作介绍
- 2023年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GB 25131-2010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安全要求
- 狗盲肠切除术课件
-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要点课件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