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寿县职业中学解说词2.doc_第1页
灵寿县职业中学解说词2.doc_第2页
灵寿县职业中学解说词2.doc_第3页
灵寿县职业中学解说词2.doc_第4页
灵寿县职业中学解说词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职业龙头,领时代风骚腾飞中的灵寿县职业中学在连绵的太行山下,秀丽的横山湖畔,庄严的红色圣地,古老的幽居寺旁,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她,是一缕清风,启开莘莘学子的页页心扉;她,是一轮朝阳,映照姹紫嫣红的满园桃李;她,是一曲劲歌,吟唱激流勇进的铿锵乐章。她就是灵寿县职业中学,一艘职业教育的航母。灵寿县职业中学创建于1956年,前身为陈庄中学,2007年改制为职业中学,占地20234平方米,建筑面积8876平方米,开设有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畜牧兽医、旅游服务与管理、茶叶生产与加工、果树花卉生产技术6个专业。现有教学班14个,在校生715名。教职工78人,专任教师60人,专业教师30人,“双师型”教师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6人,一级教师46人,市级骨干教师10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教师本科达标率91%,达到省定高中教师配备标准。学校现有办公楼、实验楼、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工宿舍楼及三百米环形运动场,有微机室2个,微机110台,多媒体教室14个,电子电工实训室、餐饮旅游实训室、畜牧兽医实训室、心理咨询室、美术室、音乐室、电子备课室、文印室、档案室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图书室藏书2.3万册,阅览室有报刊杂志110种。多年来学校以“打造职业教育航母”为目标,以“团结和谐,拼搏奉献”为宗旨,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披荆斩棘,飞速发展。坚持以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有机统一,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走出了一条特色兴校,质量立校,就业强校之路。近年来,为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创建山区一流职业学校的目标,学校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投资16万元装修了办公楼、实训楼、教学楼,为学校甬路、学生宿舍区安装路灯13个。投资30万元更换了学生饮用水锅炉和冬季取暖锅炉。投资15万元安装多媒体16套,为每位教师发放一个8G 优盘,完善了电子备课室的设施。投资20万元装备了2个微机室,购置图书10000余册。在校园、教学楼布置张挂多块牌匾,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环境改变人。渗透在环境中的教育往往是富有影响力的教育。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环境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因此,学校十分重视环境育人的作用,拟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学生举目所及、举足所进的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文化教育的圣地。以优美的环境陶冶人,以高雅的环境教育人,让广大师生在审美愉悦中获得思想教育和感情升华。灵寿县职业中学布局精巧,环境优雅,清幽雅致似玲珑花园。绿草茵茵,杨柳依依,雪松苍苍,梧桐郁郁,草本木本错落有致,红花绿叶摇曳生姿,蜂飞蝶舞花香满园。每一朵鲜花都绽开了希望,每一片绿叶都摇曳出生机,每一扇门窗都打开了梦想的翅膀,每一个角落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漫步校园,各式各样的展板、展牌随处可见,内容丰富,形式各异。驻足时,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不仅实现了时时皆风景、处处有教育的环境建构,更为校园增添了许多诗情画意。为了营造多元、立体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不仅着眼于墙壁文化、楼道文化、橱窗文化,更注意了人文气息对教育元素的全方位渗透。草坪中,有“绿草青青,踏之何忍”的温馨警示;厕所旁,有“细微之处见文明,举手之间显公德”的善意提醒;开关处,有“节约用电,从我做起”的细心教导;楼梯口,有“擦去污渍,净化灵魂”的劝勉。教学楼内,日夜流淌出琅琅书声,闪耀着求知的目光。名人名言、德育警语、教室文化、安全卫生设施,无一不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无一不体现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指导。学生作品展示栏边、学校宣传窗旁、德育板报前、各实训室的布置中,无一不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氛围。人创造了环境,环境改变了人。学生们骄傲地说:“我们热爱我们的学校,犹如热爱我们的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学校铸就了我们的灵魂。”那弯腰的动作,拖地的背影,互助的场景,为装点如画的校园更添一分景致。滴滴雨露绽开满园春色,师资建设风景这边独好!“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政协委员、德育先进工作者、灵寿县职业教育的领军人物姚小平,这位从教育一线上成长起来的优秀校长,以其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业绩,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校长的荣誉(需要补充)?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针对学校中青年教师较多的情况,我们努力抓好校本培训,实施“1358”工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争取使他们“一年出样”,“三年像样”,“五年像模像样”,“八年榜样”。我校还以市级、省级、国家级培训为依托,加大教师专业培训力度,邀请农大、师大的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派出专业教师刘书海、徐建华、贡英丽、曹红竹、李超等二十余位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专业教师培训。霍青书于2010年参加省级畜牧专业教师培训。曹红竹于2012年6月至9月在内蒙古大学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畜牧兽医专业培训。张兰叶于2012年10月在北京首旅集团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培训。岁月如歌声声急,事业如棋局局新。经过艰苦砥砺和锻造,学校铸就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进取、甘于奉献的干部教师队伍。2010年马丽锦、刘净老师获市级优质课评比二等奖,2012年袁玉峰老师获石家庄英语教学设计一等奖。赵彦、刘芹玲老师在2012年河北省计算机表演赛活动中获得指导教师一等奖。15位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培训图片、获奖奖状、证书) 这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始终牢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给学生做着榜样。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他们既做活动的组织者,也做活动的参与者,既是各种道德思想的宣传者,又是种种道德思想的实践者。教学相长、科学安排、手段先进、成长快乐。学生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兢兢业业的身影,听到的是一句句赏识的话语,体会到的是一次次做学习主人的快乐。(文化课、实训课老师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电子备课室教师多媒体课件操作、学生实训图片、师生谈心情景) 这里,是广阔的舞台。在这里,学生拥有的是自由弛骋、自由表现的机会;在这里,学生弘扬的是自己隽逸奔突的才情;在这里,学生养成的是崇尚合作、创新的品质。有了春的耕耘,便有了秋的收获。2012年6月,高二学生李海芳在河北省计算机表演赛中荣获二等奖。2012年11月旅游专业学生参加石家庄市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近三年来,高考成绩也在逐年攀升,专科上线率100%,2012年畜牧专业冯梅、冯羽同学分别考取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和河北工程大学本科院校。(证书展示)特色就是个性,特色就是品牌。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原则,以德育为先导,以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形成了守纪乐学的校园气氛,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严格规范的军训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毅力。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每周第一节德育课。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学生们激情澎湃、热血荡漾、歌声嘹亮、誓言铮铮。学校的早操、课间操素有“灵寿第一操”之称,学生们精神饱满、步伐矫健、口号洪亮、斗志昂扬,如初升的太阳,信心百倍地迎向未来。为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抗大二分校纪念馆、陈庄歼灭战纪念碑、西柏坡等红色革命圣地参观学习。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为培养学生的爱心、孝心,苏家庄敬老院成为了我校“学雷锋”志愿者的主要活动场所,学生们不怕脏不怕累,尊老爱老,继承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优良传统。为了确保学校安全与稳定,健全各项责任制度,学校开展防火、防震安全撤离演练、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法制教育讲座等,被评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先进单位。在心理教育方面,学校培养了多名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开通热线,服务学生,已评为石家庄市中学生心理维护“二级站点”。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其中拔河比赛、队列队形体操比赛、田径运动会等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团歌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提高了学生素质。学校天天有量化,周周有评比,月月有总结,定期开展“文明宿舍”“优秀班集体”等评比活动,多次被评为市级“文明校园”。学校竭力为学生创设崭新的环境,提供有特色的成长舞台。做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是孩子的希望;让每一个从这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是我们的梦想。我校与石家庄市美华美术职业中学联合办学,成立了美术班;与“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合办了“力神班”;与“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合办了“歌尔班”;还与“石家庄市格力集团”合办了“格力班”。我校学生靳文杰、周强强、马超等20名学生已经在“石家庄市格力集团”实习3个月后直接就业。 灵寿县职业中学是经就业局批准的“灵寿县就业再就业定点培训机构”“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及“创业培训基地”。几年来,结合我县实际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为服务“三农”,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08年的“阳光工程培训”,为灵寿县多个大酒店培训服务人员;就业再就业与创业培训合格率100%,就业率达90%以上。2010-2012三年里,学校一直为天津市力神电池、“捷普绿点集团”、天津“LG”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山东省荣成市阿彼考电子有限公司、潍坊市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输送工人达1000人之多。 为进一步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率,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保证就业质量,落实顶岗实习与就业“一体化”进程,近几年来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2007、2008寒暑假,学校组织70名学生到山东省阿彼考电子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并成为“灵寿县职业中学荣成阿彼考电子人才培训基地”;20092012年暑假,学生分别到天津力神电池、阿彼考电子有限公司、天津捷普绿点集团、山东潍坊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顶岗实习。我校学生深受公司领导的重视,杨巧、于田同学晋升为线长,刘红涛、李江华等十余名同学晋升为班长,学生的平均工资达2300元/月。2009年毕业的聂贞拨现已成为石家庄聚和人力资源公司的总经理。2009年以来,“送教下乡”以想山区农民所想,送产业技术所需为导向,开设有果蔬花卉生产技术、茶叶生产与加工和畜牧兽医三个专业,四年来共招收学员1226名,遍布我县5个山区乡镇,50个行政村。 按省教育厅“五个一标准”的要求,配备了4部“送教下乡”专用车,购置10套多媒体教学设备,2个专业实训室,建立漫山、槐树沟两个茶叶生产与加工实训基地,杨树沟、沙岭沟两个畜牧兽医实训基地,大湾和南沟两个林果实训基地。今年我校又在苏家庄教学点开设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点,招收当村柴鸡养殖学员138人。 与山东农业大学茶学系合作,选派优秀教师到山东农业大学学习茶学知识,并邀请山东农业大学茶学系的优秀毕业生到我校任教。选聘了原市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我国“南茶北移”创始人张占义,有10年茶叶栽培经验的老茶农张国庆、马连山为我校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兼职教师。同时又选聘了原县直党委书记、号称“獭兔大王”的张玉刚,杨树沟村主任“八点黑”肉兔养殖大户付书平为我校畜牧兽医专业的兼职教师。 “送教下乡”课程教学时数既要达到“全日制”的要求,又要符合农村、农民生活的实际。为此,学校在“2+3”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地理环境特征、农产品生成特性,冲破传统教学意识,大胆创新,提出并成功实施了“QFDDQ”的教学组织模式:全学年(不分寒暑假)、分阶段(农忙与农闲)、定课程(基础与专业课)、达目标(课时与比例)、求实效(能力与评价)。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2012年4月我校被评为“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送交下乡先进单位”,校长姚小平代表石家庄市教育局在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送教下乡工作培训会中作了代表发言。 学员中也涌现出了许多改革发展的“领头雁”和科技致富的“领头人”。“种茶能手”苏建平,“养鸡大户”王利军,“獭兔大王”张二军。肉兔养殖户杨树沟村村主任付书平,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村办企业中,带领广大农户发展肉兔养殖,成为当地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付书平深有感触地说:“送教下乡”给我们带来了知识,带来了财富。 “送教下乡”活动不仅给当地农民送来了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而且按照规定开设基础文化课程,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