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部分“曾奇峰”语录的简要解读.doc_第1页
我对部分“曾奇峰”语录的简要解读.doc_第2页
我对部分“曾奇峰”语录的简要解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对部分 “曾奇峰”语录的简要解读(一)首先声明,虽然读过曾奇峰的书,而且非常喜欢。但这篇语录不是我亲自从曾奇峰的书上摘得,而是从网络上搜到了材料。我不能肯定这些句子就是曾奇峰写的,而有些句子可能因为断章取义,我也不是很能理解或者接受。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去解读,这里就选我能够理解的来解读一下,希望大家一起来获得一些启发。很多人,常常问我,自己的有些行为,自己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希望在这里,你能有一些答案。我也愿意在这里跟大家探讨。(因为豆瓣也没有编辑文字的功能,为了区分原文和我的解读,我用破折号引出我的解读。)1心理治疗不是治疗一个人,而是治疗一个家族链。 人的很多问题和困扰,都是在成长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有时候是错误的思维模式,有些是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而成长的环境,家族的教育方式,是促成这些的最大元凶。如果要彻底的解决问题,得往根儿上捣。所以,这也要求了很多心理问题的咨询治疗过程,需要来访者对咨询师完全信任,需要咨询师有慢慢深入挖掘的耐心,更需要双方的良好配合。2逆反心理是父母亲的问题而非孩子。 逆反几乎是人的天性之一,但为什么有人严重些,有些则很轻微。这就跟父母或者教养者的教育方式大为相关了。比个喻,如果像挖渠引流来对待雨季里的河水那样去对待孩子,他的所有合理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和顺通,而不是被压抑和扼制,他不可能成为一个非常逆反的人。逆反往往是对过度束缚和压制的反抗。到了后期,甚至变成一种习惯。3催眠是给治疗者以暗示,精神分析是挖掘潜意识的东西。 现阶段国内的催眠,更多地还是用于深度放松,不要跟影视剧里那些神叨叨的催眠、让被催眠者跟梦游一般不自知而无法控制自己,是不一样的!我只见过一场现场催眠,有点魔术的样子。但毕竟见得太少,不便多做评论。4精神分析是研究关系的学问,研究的对象是爱恨情仇,如果说它不是科学,那么它一定高于科学。 这个把精神分析说的太牛逼了,不是我的言论,请注意!但是每一个理论的倡导者都必须抱着无比信仰该理论的心态,才能持久而深入对其进行研究并宣扬。精神分析有时候真的蛮神的。但凡事没有绝对,辩证地看吧。5精神分析揭示了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互残杀的关系。 这个太残酷,划掉!大众接受不了!6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的内心世界向外投射的结果,而他的内心世界又是在早年的时候与其父母亲的关系中形成的。 人在六岁之前形成人格,六岁之后的经历是六岁前的强迫性重复。 一切心理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一切心理障碍都是关系的障碍。内心世界阳光明朗的人,人际关系往往也和谐顺畅,反之亦成立。没人天生内心灰暗,不幸的是,这又跟成长的经历有关,与跟自己的父母亲的关系的形成有极大的关联。我没见过一个跟父母亲关系和睦亲密的人内心是阴冷的。说到这里,会觉得有些无奈,我们可以选择伴侣、选择朋友、甚至选择周围的邻居,却没有选择父母的自由。但还是要说,凡事没有绝对,没有不可改变的事,通过后天的努力,内心的正能量也可以培养!心理学的价值不就是在这儿吗?! 7享受自由的代价是忍受孤独。 这句话送给那些纠结是选择单身还是结婚的人们。再补一句,能真正享受孤独的人,很牛!因为哲人说,人生而孤独。跟你单身还是结婚也没多大关系。8永远不分析别人,只说自己的感觉。越是本能的,越可靠。 不解释,这个非常好理解。9女人让自己漂亮是吸引男人的,女人让自己皮下脂肪增厚是准备生孩子的,女人让自己肥胖是对性的拒绝。同理,男人过度肥胖是拒绝自己吸引女性。 这一点很多胖姑娘和胖小伙,肯定不会太认同。我加一个定语可以会更全面一些“放纵自己发胖而毫不在意外形的脂肪丰足人士,是对性的拒绝。”有人会说,屁咧,胖子也有性需要的好么。那我再补充,胖子比瘦子的性需求更少!这样够严谨了吧!严谨表示好累。10我们对一个人的态度、看法、情感和行为,部分地是被这个人教会的。 别人怎么看你,本质上是你去决定的。11一个人早年的时候被不喜欢,就在后来勾引别人不喜欢。 有人小时候在家不被长辈宠爱,长大后遇到爱自己的人,就会自然地逃避,甚至会做出自己都不理解的行为,去让对方变得讨厌自己。这是童年的创伤,是对他人的不信任,是保护自己。不曾得到的,就不用担心失去。其实他/她又何尝不想得到爱呢?12胃溃疡是内心有孤独和依赖的冲突,是“吃不消了”。 13哮喘是内心孤独和依赖的严重冲突。 14回避自己的很多想法,可能是成病的原因。 这是心理学里一个公认的观点,也被现在的社会大众所接受长期心理状况的紊乱不协调会引发生理问题。有些看上去可能有明显的关系,比如睡眠障碍,比如偏头痛等,有些则看上去没什么关联,但却藏着关系的暗流。节奏非常紧张而且需要单打独斗的工作,哪怕你三餐稳定吃、健康吃,还是会容易胃疼的话,不妨可以考虑下是否存在长期的心理冲突矛盾。其实,仅仅“节奏紧张压力大”这一项就足以引发胃溃疡了,所以心理工作者往往劝工作忙碌人士要适当自我调节、劳逸结合,不过总有回应是“太忙,身不由己”。那么生理的疾病归根结底就不是起源于生理本身的不良了。哮喘是胃溃疡的升级版,但是生理因素占的比重应该是更大些的。普遍性低很多。最最令人无奈的,往往不是人们不知道原因,不知道自己的情况,而是太多人会选择逃避和压抑,选择视而不见,选择掩耳盗铃或者是以为暂时的搁置,问题就会自行消退,也或者干脆就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15说出对病人的诊断就是对病人进行贴标签暗示。 嗯,所以我们轻易不会说XX是抑郁症,XX患有社交恐惧,XX是反社会人格障碍。这种标签一旦贴上,很多人就不打算再给自己摘下来了。意念隔空取物那是bull shit,但这种因念力而一语成谶的心理诊断却很有可能发生。心理诊断的那些标签,可以借来辨别一下来访者问题的类别,便于咨访双方对问题的把握,比如我习惯说“你的情况可能是有些抑郁的倾向,但是还远不能构成抑郁症。”而这也恰恰就是事实,可能我遇到的重症真的比较少吧,我用CCMD-3诊断来访者的时候,没有遇到一个能真正意义上的“达标”。要恭喜大家没有达标。我是这么认为的,只要你自己觉得你不是,就没有谁有资格给你贴标签。当然,举着标签当盾牌阻挡一切外部世界的人除外。有些人的标签压根就是自己给自己贴的保护牌。 16总是让自己不平衡就容易让自己生病。 这句话好理解吧。心态不好的人,不开心,不开心的人就会渐渐产生慢性病,各种各样的慢性病。世事不可能尽善尽美,人生总有不如意、不顺遂,关键看你关注点落在哪里。人人都如此。大多数人习惯把伤口自己躲着舔,只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光鲜亮丽。所以常常给人这样一种错觉怎么别人都过得挺好,就我这么倒霉呢?其实拉倒吧大家各有各的倒霉,没告诉你而已。这样是不是平衡多了?但是,我更要说,真正健康的状态不是靠这样的对比去维持平衡,而是能从内心出发,感恩拥有的一切,对生活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健康。这需要认识,需要感悟,需要境界,需要修为。这不容易做到,但可以知道这个方向,并且朝这个方向努力。17欲望得不到宣泄叫憋着,应该有的欲望而没有叫压抑。 欲望是正常现象。过度膨胀和彻底没有,都不健康。欲望受社会影响非常大,这个时代背景下,国人的物质欲望已经到了空前的膨胀。时代发展到这个阶段,要发达而未发达的当口上,分配的不均与不公,社会文化发展上的混乱与自我缺失,等等,催发了很多扭曲的现象。人啊,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判断能力,就会在这样的大潮中随波逐流,所以啊,我觉得现代人的欲望往往都不是憋着和压抑的问题,而且过度膨胀了。当然,完全没有欲望也不好,那样容易陷入抑郁情绪。我们看一些得道高僧,你看他们,那么淡定从容,却也不是没有欲望的,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一种欲望,一种自我实现的欲望。微博上曾经红极一时的延参法师,为什么要开微博,为什么接受媒体采访,乐此不疲,因为他的欲望就是传播他的思想和价值观。嗯,这一段就是谈一谈对欲望的看法。人皆有欲望,引导其方向,并控制其不过度膨胀,健康满足欲望,是我们的目标。18过度上网是在现实层面的攻击性被压抑的结果。 网络是个大千世界,非常有趣,可以看到好多现象,其实就包含着人性的种种。我认识很多沉迷于网络中的青少年。他们在现实世界里往往木讷而寡言,但是在网络的世界里,尤其是游戏的世界里完全就变成另一副模样。作为成熟而冷静的旁观者,我们都清楚,如果在现实世界里如鱼得水、骁勇善战的话,谁还需要去网络世界里逞那个虚拟的威风?攻击性本能,也是人人皆有,健康的发展方向是将其升华为奋斗的动力,与困难做斗争。而错误的方向,是与世人为恶。那么,相比之下,逃到网络世界的选择,就是最简单又不用负责任的表达攻击性的方式了。很多成年人很喜欢在网络上与人辩驳,不论你说什么,他都能站到你的对立面上去驳斥批评你一番。我们很难看出他的立场,或者说,大家的对立面就是他们的立场。遇到这种人,我们能做的最好的回应就是沉默。因为我们懂得,他们只是在依靠这种“战斗”的方式来释放自己的攻击性本能。每一次这样的攻击,都是一次我们自我修炼的机会。19看一个人就看他是如何保护自己的。 是躲起来用逃避的方式自我保护,还是自我成长变得更强更有力量的方式,亦或是找一个他人来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这个人做人的态度和风格。20好的精神分析师必须具备保持沉默的能力,坚决不先说第一句话。关系,是课题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 21慢,语言才有渗透力。 22在快节奏的社会提供慢节奏的享受似乎很奢侈。 23心理咨询中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就是快。 以上几段,是讲心理咨询节奏的。事实上,很多人难以接受沉默,沉默让他们焦虑,甚至窒息。非常多的人,希望从我这里找到快速的解决方案,就好像去医院找医生看病,说“医生,给我一粒药,要立马见效。”那么我就告诉你,所有期待心理问题一次性解决,希望带着几个建议走就从此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注定要失望。所有问题的背后往往都牵扯着千丝万缕的背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