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过关检测试题[其它]0.doc_第1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过关检测试题[其它]0.doc_第2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过关检测试题[其它]0.doc_第3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过关检测试题[其它]0.doc_第4页
(鲁人版)高中语文第三册过关检测试题[其它]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按照2007年山东高考考纲草案拟制高中语文第三册过关检测试题(鲁人版)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一、(18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诎(q)体 髡(kn)刑 羑(yu)里 赭(zh)衣 B缧绁(xi) 剌(l)谬 缑(gu)王 阏(y)氏 C煴(wn)火 汤镬(hu) 廪(ln)食 赏赐(ch)D怯懦(ru) 俯(f)仰 倜傥(dng) 苛(k)求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详 揣摹 耸人听闻 踌躇满志 B蹊跷 缥渺 宁缺毋滥 望风披靡 C频临 蔑视 人心惟危 如履薄冰 D笼络 瑕疵 负隅顽抗 融会贯通3依次填写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韩剧成功在哪里?首先是题材贴近生活, 观众的收视心理。近年来,我先后收到小读者来信8000余封,从中对他们的文学作品的阅读 多少有些了解。对于不少参加考试的人来说,考试已经 为过关的“敲门砖”,因此不惜代价,唯考是举,考了就丢,缺乏学习兴趣和高尚动力。A契合 诉求 异化 B.契合 诉求 变化C符合 要求 变化 D.符合 要求 异化4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下苦功夫,我们在学习上更要提倡这种钻牛角尖的精神。B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姑娘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C张华勇敢地与歹徒搏斗,虽全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自己的岗位,在闻讯赶来的同伴的帮助下抓获了歹徒。D目前某些国有企业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生产经营上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基本属于“老死不相往来”的格局。5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9月初,第四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如期在北京举行,与会各代表团交换了广泛的意见。B进城务工人员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近来被屡屡曝光,面对新闻媒体,一些用人单位的老板还在口口声声欺骗那些雇工。 C很多家用电器,国产的并不比洋货差。质量不仅能与之抗衡,而且价格也很便宜。D学生在这次事件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使我们看到思想教育工作薄弱所造成的影响还很严重。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俗话说“瑞安出才子,乐清出戏子”,然而现在经济发展,两地均出现了一批有眼光、有胆识的经济巨子。B“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的离开人世了。” 1986年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在其积7年之力的辉煌巨著随想录的序言中写到。C语文要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三个方面:分别是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D在树下他拾黄花,伤岁月;在河边他临清流,感时光;在山顶他瞰大地,渺人生:这一切真可谓是“远山近水皆有情”。二、(12分)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皭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 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缞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罪于令,收将杀之 收:拘禁 B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矜:怜悯 C诸公多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 D恢谢不与通 谢:感谢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后永以事被考 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C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D请托无所容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9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皭然不污于法 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弟子 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 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让县令动了恻隐之心,最后父亲得以释放。 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窦宪兄弟放纵,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故不与他们交往。 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乐恢还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第卷三、(16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皭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 (3分)译文: 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 (2分)译文: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 (3分)译文: 12将下列名句名段补写完整。(8分)(1)人固有一死, , ,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荀子天论)(3)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4)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四、(20分)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庄周的燕子格致今天的燕子,两千多年前就已飞入庄周先生的视线,并引起他的注意。看来他不仅仅喜欢蝴蝶。他看着围着茅屋飞进飞出的燕子,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鸟都怕人,所以巢居深山、高树,以免受害;但燕子特别,它就住在人家的屋梁上,却没人去害它,这便是处世的大智慧!庄周先生说到这儿就不说了,其实,这后边是有一大段空白的。庄子惜墨。几千年前,庄子辞了那个小官,生活可能十分困难,头脑里的思想又像春天怒放的花,一层层一簇簇,一齐挤着向外怒放。庄子写不尽它们,手里钱少,买笔买墨都要算计,有个思想,只能几笔画个轮廓,细节就顾不上了。像采花的蝴蝶,它要去光顾下一朵花。所以,庄周的身后是狂草的墨迹,存在着大量的飞白。那是庄周的思想一路飞奔留下的空白。庄周的燕子直到今天还活着,仍重复着庄周时代的伎俩,未被人类识破。人类是见着什么鸟都举枪便射,却对身边萦绕的燕子视而不见。燕子的叫声可谓婉转,却没一个人将燕子放到笼子里,以听它的叫声取乐。有许多珍禽异兽在人类的追杀中灭绝了,这也怨不得人类,实在是因为那些物种比人类还要愚蠢。燕子智慧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距离。人类是一种你不能离他太远,又不能离他太近的动物。比如珍禽猛兽害怕人,躲得远远的,人便结伙去深山猎捕它们,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远。家畜因完全被人豢养和左右,人便可随意杀戮,这是因为离人类太近,近得没有了自己的家园。只有燕子看懂了人类,摸透了人类的脾气。又亲近人又不受人控制,保持着自己精神的独立。于是人便像敬神一样敬着燕子。说到底,燕子是最狡诈的动物,它控制人类的第一招就是信任。信任是对付多疑的人类的最尖锐的武器。因为人类不信任别人,对来自别人的信任受宠若惊。燕子将自己最脆弱的那一环巢及卵放到了人居住的屋檐上。你一抬手就可以捣坏,这是最彻底的信任。没有任何一种鸟敢于这样信任人类,于是人类被感动,像从人海中找到一个相知的朋友一样对待燕子,就差不能同燕子握手拥抱。但燕子第一招奏效之后,马上智慧地拉开了同人类的距离。它马上把自己从同人类的亲密接触中抽身出来,落到了人类够不到的树枝上,保持着自己的独立。因为它知道,人类能容忍它把巢建在屋梁上,却未必容得了它在人类生活空间里长时间地没大没小。它绝不嬉皮笑脸地落到人家的饭桌上、手上、肩上做亲昵状。这样小心还不够,它在人类的私生活领域求生存,担心这样时间长了会出问题,于是,住上几个月,便举家搬迁。人类刚刚有些厌烦了燕子的飞进飞出,乳燕动不动声嘶力竭的大叫,正要发作,想不到燕子就在这时知趣地搬走了。于是人的所有怒火平息了,又念起燕子的好来。你看它们也不伤害小鸡,也不啄食园子里的菜。过了几个月,人类已经开始思念燕子了,燕子也就在这个时候又回来了。燕子巧妙地循着人类情绪的起落而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律。还有一种敢于亲近人的鸟是麻雀。它也将巢建在人的屋檐下。但它们的蛋被顽童任意毁坏,成鸟被大量捕杀。原因何在?其一,麻雀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却又不远离人类,这不是找死吗?它进进出出很小心,怕被人发现,这种做法激怒了人类:小小的鸟,竟敢在我的眼皮底下玩花样,你以为我是瞎子?麻雀的这种做法,极大地伤害了人的自尊心。其二,既防着人,又不远离人,整天围着人聒噪,而且一旦住下,就再也不走了,惹得人烦不胜烦。是有人将燕子比做剪刀的,这是就外形说的,可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它一刀插入人类精神深处,游刃有余地在人的精神脉络中出神入化地游动,既不伤人类,也没让人类坚硬的骨骼碰伤自己,在不知疼痛的情况下,人类已被小小的燕子大卸了八块。13从全文看,庄子从燕子的身上领悟到了什么样的“处世的大智慧”?(4分)答: 14结合第二自然段,理解“庄周的身后是狂草的墨迹,存在着大量的飞白”这句话的含意?(4分)答: 15同样是与人类一起居住,燕子和麻雀有哪些不同?(6分)答: 16根据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1) 分析文中加点的“伎俩”“狡诈”表达的情味和效果?(3分)答: (2)怎样理解“燕子从形到神都是一把锋利的刀”这句话的内涵?(3分)答: 五、(6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歌词绿叶对根的情意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须纠缠在一起。 艾青树 根深叶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熟语 请以“根”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六、(24分)选修部分(从下面四个大题中任选两个完成)(一)语言知识及语言运用部分18某地公路旁有一块标语牌,上面是醒目的大字:“让出平安,抢出祸端。”意在告诫司机朋友要互谅互让,不要抢道行车,否则容易出事故、惹祸端。但这个句子却有歧义,容易使人把“平安”让出去,把“祸端”抢过来的误解。请你帮助修改这条标语,使语意明确。(注意:可增换词语,但不能改变愿意,要求使用对称句)(4分)答: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 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北岛的诗歌回答中的诗句,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不得增删或改换词语)。(4分)例:“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应是这样的: 2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消息的主要信息。 (30个字内)(4分)日前,在对贺兰山深处山嘴沟石窟壁画进行调查时,在地表浮土中发现零星西夏文佛经残片,研究人员顺藤摸瓜,竟从几十厘米的浮土中清理出数百页西夏文献,据专家介绍,这是继1991年贺兰山拜寺沟西夏方塔后,我国境内最大的西夏考古发现之一。山嘴沟石窟于20世纪80年代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一直未明确其具体年代。9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贺兰山西夏寺院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在对山嘴沟石窟壁画进行清理时意外发现了西夏文献,从而明确此处为西夏石窟。当年发现的山嘴沟西夏时期石窟壁画,填补了在西夏都城兴庆附近没有发现石窟壁画的空白。 答: (二)诗歌与散文部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2123题。(12分)苏武庙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注】甲帐:汉武故事载:武帝“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错杂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非甲帐”意指汉武帝已死。丁年,,壮年。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封侯:苏武持节归来,汉宣帝赐他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21这是一首吊古诗,是诗人瞻仰苏武庙时所写。诗人见到了些什么?想到了些什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4分)答: 22颔联追思苏武当年,用工整的句子绘成了两幅画面:一是望雁思归图,二是 。(2分)23这首诗借凭吊古迹而致慨,遥念先贤,启迪后进,感情极为真挚。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6分)答: (三)新闻与传记部分 阅读下面一篇新闻,回答2426题。(12分)举世聚焦的一瞬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侧记公元1997年6月30日,23时18分。雄踞于维多利亚海湾展翅待飞的香港会展中心新翼,晶莹亮丽;五楼大会堂里,华灯齐放。香港交接仪式就要在这里隆重举行。敞亮的大厅里座无虚席,双方军乐团交替演奏着欢快的乐曲。4000余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嘉宾身着盛装,仪态凝重。主席台设在大会堂北端的半圆形前厅。前厅北面30米高的蓝色玻璃幕墙中央,并列悬挂着中、英两国国旗。中英两国主要领导人各5个座位并排设在主席台中央的主礼台上。主礼台前方按照中英相应方位设置了两个棕红色讲台,讲台正面分别镶嵌着两国国徽。讲台的东西两侧各矗立着高矮两根旗杆。此时,中方的旗杆正待升旗,而英方的蓝底米字旗处于待降位置。23时46分,中英双方主要领导人入场。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步入大厅,步履矫健地登上主席台,在中方主礼台就座。23时47分,双方仪仗队同时齐刷刷地施举枪礼。23时48分,查尔斯王子走向英方一侧的讲台致词。他说,仪式标志着香港在英国管制150多年后,根据1984年签署的联合声明而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队进场。23时59分,随着英国国歌的旋律,那面蓝底米字旗和英国统治下绘有皇冠狮子、米字图案的港旗缓缓垂落,在场的英国官员肃立。米字旗降落了。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历史的时针终于指向了7月1日0时0分0秒这一刻!这是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人期盼的庄严一刻;这是本世纪进步人类欢呼和平、理性与正义的胜利一刻。为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领导亿万人民历经浴血奋战,在改革开放中终于找到一条以“一国两制”完成国家统一的必由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国旗之畔,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同时徐徐升起,犹如紫荆花开,迎风怒放。0时3分,江泽民主席走上讲台,以洪亮的声音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江泽民主席的讲话,6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讲话结束时,场内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掌声,与南京静海寺的钟声遥相呼应,与北京天安门广场10万群众的欢呼汇作中华民族的强劲声音!积淀在国人心底的期待和激情像熔岩一样迸发。记者注意到,参加交接仪式的东江纵队老战士习惯地举起颤巍巍的右手,向神圣的国旗行军礼,脸颊上老泪纵横。他们曾经在这块土地上辗转奋战,血染疆场。嘉宾席上的庄世平先生仰视着五星红旗,说:17年来我一直坚持在香港升国旗,最早和我一起升旗的伙伴们都已经去了。如今我已八十有六,终于亲眼见到祖国收回香港,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告慰伙伴们在天之灵:夙愿已了!0时9分,交接仪式结束。钱其琛外长礼送查尔斯王子一行走出大厅主入口处。查尔斯王子及刚刚去职的香港最后一任总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在茫茫夜色中离开,启锚处正巧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百年一瞬,沧桑巨变。当年,列强瓜分,骨肉离散;如今,金瓯补缺,同胞团聚。这是何等悲怆而又何等壮丽的史诗!此情此景,迅即传至全中国,传至全世界(1997年7月1日人民日报)24作者要写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为什么开头花了很大的笔墨,去描写会场的布置情况?(4分)答: 25如何理解“一段被鸦片和炮火熏黑的历史永远完结了”这句话?(4分)答: 26这则新闻在文体上有怎样的特点? “启锚处正巧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璞鼎查登陆的地点”有怎样的含义?(4分)答: (四)小说与戏剧部分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回答2729题。(12分)杀 羊 端坐门诊。来了一病人,诉说鼻塞、流涕,稍有头痛、咳嗽,可能是感冒了。 我问姓名、年龄、职业。病人稍稍一迟疑,说:我是杀羊的。 我说:杀羊?那钱不少挣吧? 病人说:还行,基本上杀一只能赚一只。 我说:那钱确实不少挣。 我说:杀羊也有诀窍吧? 病人说:那当然,给羊放不放血就有门道呢!放了血,分量就轻了,不放血,把血憋进肉里,分量就轻不了。 我说:噢。心想可怜的羊们哪。 忽然想起一个问题,问:听说杀羊,有的羊会哭? 病人说:是呀,有的确实会哭,还下跪呢!病人的表情显得兴奋。那是一只母羊,很肥,我绾着绳扣靠近它时,它就朝我流泪了。我挺惊疑,但还是把绳扣套上它脖子,这时候它跪下了。我心一软,放了它。然后我到饭店去催账,钱没到手,反而挨了一顿揍,我那个气呀!回来就把母羊给杀了,一剖开它肚子,俺的娘呀,它的肚子里有3只小羊!我那个后悔呀 我说:是呀,太可怜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病人说:是呀,我当时恨自己呀,干嘛非杀母羊呢?等它生下3只小羊,我又能另外赚多少钱呀! 我口里说,噢。心理想,狠心的你真是钻进钱眼里了。 我给病人试脉,观舌苔,量体温,测血压,慢慢地我的脸就变得凝重,我说先查个血,然后拍几张片吧。 病人遵从我的医嘱查了血,验了尿,拍了X光片,做了心电图,还有B超和CT,然后捧着一摞单子又坐到我面前。我一一验看,眉头一会儿紧,一会儿松。然后我就开始摇头,把病人的脸色摇得青一块紫一块,缓和着口气说:慢慢调养吧,先给你开点药。 病人战战兢兢地捧着一叠处方去划价,交款,取药。我想他回去后可以开药铺了。我洗了手,慢慢坐回椅中长长地吁气:这个月的任务又超了,等着发奖金吧! 下班时,有同事来问:杀了几只羊? 我说:就杀了一只,羊毛却不少挣。 同事说:那人大款吧? 我说:不,那人是杀羊的。 同事又问,啥病? 我说:感冒。27小说以“杀羊”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答: 28分析文中处文字的作用?(4分)答: 29就这篇小说在艺术构思上的特点作简要分析。(4分)答: 高中语文第三册过关检测试题参考答案1A(B项“阏”应读yn,C项“煴”应读yn,“赐”应读c;D项“懦”应读nu“傥”应读tng。)2D(A项“摹”应为“摩”,B“渺”应为“缈”,C项“频”应为“濒”。) 3A(“契合”较之于“符合”,更突出两者相合程度之“切”;“诉求”义为诉说理由并提出请求,更符合前句提供的语境;“异化”比较“变化”,带有贬义。)4D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和使用熟语的能力。A项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东西,贬义,与赞扬的语境不合。B项使用对象错误,“楚楚动人”姿容秀丽,使人心动。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用于小姑娘不妥。C项 “遍体”与“全身”重复。) 5D (本题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应为“广泛地交换”。B项 “待遇”与“曝光”动宾搭配不当;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口口声声”指多次重复的话。C项语序不恰当,“质量”与“不仅”要交换位置。)6C(冒号与后面的“分别是”三字重复。)7D(谢:谢绝)8A(A因为,介词因为,连词。B和、同,介词。C趁、趁着,介词。D助词,与后边动词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9D(叙述的不是乐恢,而是窦宪兄弟;写乐恢死后人们对他的凭吊。)10B(“乐恢恨他们不依附自己”有误,说反了。)11 (焦永的)各位弟了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惟独乐恢保持白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关键字:系、皭、污)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因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关键字:数、毁、由是)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关键字:以、乃、乞骸骨)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乐恢字伯奇,京城长陵人。他的父亲是县里的小吏,得罪了县令,(县令)拘禁了他,准备把他杀了。乐恢十一岁,常常伏在官署门前,白天黑夜号哭。县令听到这个消息,同情他,就放出了他的父亲。长大后,乐恢喜好经学,跟随博士焦永学习。焦永做了河东太守,乐恢跟随他到了官府,(他)闭门精心诵读,不与(外界)人物交往。后来,焦永因事被劾查,其他弟子都因为替焦永疏通关系被拘禁,惟独乐恢保持自己的清白而不玷污法律,于是矢志成为有名的儒生。性情廉洁正直,孤高独立,那些品行不与自己相投合的人,即使尊贵也不肯与他们交往。信阳侯暗中接近乐恢,多次送礼请乐恢,乐恢拒绝他,不予应答。 后来在本郡做官,太守因犯法被杀,朋友中没有谁敢前往奔丧,只有乐恢为他服丧。回来后,又做了功曹,推选、举荐从不偏袒,别人的请求、托付也从来没有接受。同郡的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乐恢,后来(乐恢)举荐了杨政的儿子做了孝廉,因此乡里的人都归附他。被征辟到司空牟融的府中。正赶上蜀郡太守第五伦代替牟融做司空,乐恢因为与第五伦是同乡,(乐恢)不肯留下来,在举荐了颍川杜安之后辞去官职。许多人都称赞他的行为,朝廷接连几次征召他,他都没有答应。 后来征召他做了议郎。正赶上车骑将军窦宪要出征匈奴,乐恢多次上书谏争,朝廷称道他的忠心。入朝担任尚书仆射。这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和窦宪关系密切,放纵家人胡作非为。乐恢弹劾王调、李阜以及司隶校尉。众多指责、荐举(的事实),令(他们)无法回答,无从逃避,显贵的外戚们非常厌恶他。窦宪的弟弟夏阳候窦瑰想要问候乐恢,乐恢谢绝了他,不与他交往。窦宪兄弟两个行为放纵,又愤恨乐恢不依附自己。妻子常常劝谏乐恢说:“古人有保全自身躲避灾祸(的说法),你何必用自己的言论来招致别人的怨恨呢?”乐恢慨叹地说:“我怎么能够容忍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之人呢?”于是上书劝谏说:“我听说众多帝王的过失,都是由于权利下移造成的。国舅们不应该干预王室的政务,以此显示天下是个人的天下。政治有了过失,如果不加补救,其结果不可预测。当今应该做的,帝王应以大义为重,断绝这种联系,国舅应以谦逊为主自我反思。”上书没有得到朝廷回复。 此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没有亲政,乐恢因为主张没有能够施行,于是称病回乡。窦宪趁此机会,迅速而又严厉地告知各州郡对乐恢进行逼迫、威胁。乐恢最后饮药而死。(死后,)穿丧服守丧、哀悼的弟子有几百人,广大百姓非常悲痛。后来,窦氏被诛杀,和帝开始主持朝政,乐恢的门生何融等上书陈述乐恢的忠心、气节,(和帝)任命乐恢的儿子乐己担任郎中。12(1)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13亲近人又不受人的控制,保持自己精神的独立。14庄子惜墨,只用几笔来勾画思想的轮廓;庄子飞奔的思想不会去顾及细节的表述。15虽然都和人类相处,但它们在“距离”的处理上有着不同:燕子对人类是彻底的信任;而麻雀是鬼鬼祟祟,不信任人类,又想占人类的便宜。燕子注意拉开和人类的距离,保持自己的独立;懂得循着人类情绪的起落安排自己的生活。麻雀不远离人类,爱占人类的小便宜,不考虑人类的情绪,一旦住下来就再也不走了。16(1)这两个词语是贬词褒用,突出了燕子的睿智,赞扬了燕子对自由与尊严的维护,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这是比喻的说法,从形来看,燕子像一把剪刀;从神来看,燕子在与人相处的时侯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它摸清了人类的心理和情绪,其智慧就刀一样深入到人类的灵魂深处。17略18让三分带来平安,抢一秒惹出祸端。19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20宁夏发现数百页西夏文献,确定山嘴沟石窟为西夏石窟。21诗人见到了苏武庙的古祠高树。先是想到了苏武“魂销汉使前”的故事,想象当年苏武骤然见汉使的情景,将其羁留匈奴十九年的种种难以言状的情感,尽写入“魂消”二字。本诗“见”是发端,而后全是想象,追思历史。抒发了对苏武的崇敬之情和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提示:苏武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他被扣留匈奴期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十九年如一日,爱国挚情丝毫未减,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的英雄气概。苏武庙一诗是温庭筠在凭吊苏武庙时的临风怀想之作,咏叹了苏武坚贞不屈的壮举,赞颂了苏武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22荒塞牧归图。23 (1) 在有关时、空描写方面,诗篇深得纵横捭阖、驰骋自如之妙。(2) 灵巧、活泼的用典,使诗歌更加情思隽永,耐人寻味。(3)灵巧的对仗,增加了诗歌的绘画美。(参考赏析)这首诗在写作上的特色如下:其一,在有关时、空描写方面,诗篇深得纵横捭阖、驰骋自如之妙。从时间角度讲,第一句落笔突兀,波澜骤起,极写了苏武生前见到汉使时的激动情景;第二句是写其身后的寂寞;第三、四句是追述他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