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FQ SYY DYPT DFDF06学年第二学期高职学区第二次模拟考语文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完整。一、基础知识(共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你这着真绝,先让他着慌,再让他感到毫无着落。B倘若不分好歹,为虎作伥,定然自作自受,受人作弄,死无葬身之地。C在当局者迷,处理事情不当的情形之下,便应该对他当头棒喝。D这位贪污受贿的副省长,如能早些幡然省悟,也不至于事到临头吓得不省人事了。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巧妙绝轮 因地制宜 英雄倍出 一筹莫展 B珠联璧合 功败垂成 相得益彰 漫不经心 C通宵达旦 任劳任怨 天花乱堕 趋炎附势 D潸然泪下 集思广议 直截了当 迫不及待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1)绍兴公交公司推出“有奖让座”措施, 用物质奖励改变当下的社会风气。 (2)用歪曲事实的历史教科书作为学校的教材,必然 日本年轻一代对本国历史的认识偏离事实。 (3)在全国野生动物园保障动物福利专题会上,有关代表在行业自律公约上 签字承诺:不当众向猛兽投喂大型家畜活体以招揽顾客。 A企图 导致 郑重 B试图 导致 郑重 C企图 引导 沉重 D试图 引导 沉重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换成括号中的虚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这次你报考高职院校,万一(如果)考不上,也不要灰心丧气。B在一片赞扬声中,他变得飘飘然起来,以至(以致)看不到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C对(对于)如影随形这部电视连续剧,我们都很感兴趣。D为了迫使他屈服,厂长停发了他的工资,从而(进而)切断了他的一切经济来源。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B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许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打扫卫生、护养绿化、管理设备器具的员工,大多不屑一顾。C他们因厂施策,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稳妥转变企业体制。D在南极,最困难的是上厕所,这个不登大雅之堂的话题,在那里可是极严肃的问题。 6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2分) A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B近期汇市美元对日元的比价有小幅攀升 C两位老太乐善好施 3年多捐助贫困学生6万多 D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7在下列场合中,服务员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 (2分)陈亮第一次走进储蓄所营业大厅,不知该走向哪一个窗口存钱,正在犹豫时,在柜台外的服务员见了问:A“你要存多少钱,先生?” B“你想取多少钱,先生?”C“我能为您服务吗,先生?” D“你有什么事情吗,先生?”8下列各句,认为所说的那本书是好书的一项是( ) (2分 )A难道你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吗?B难道你认为这不是一本坏书吗?C难道你不认为这是一本坏书吗?D难道你不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吗?9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不是所有的职称都表达才能,就像 ;不是所有的膜拜都表达虔诚,就像 ;不是所有的欢笑都表达高兴,就像 ;不是所有的掌声都表达欢迎,就像 。不是所有的名声都表达实情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痛苦不是所有的誓言都表达真诚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A B C D 10下列诗句中的内容不属于咏春的一项是( ) (2分)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D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1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丹阳送韦参军(严 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A这首七绝是作者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及送走之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情谊。B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一方面写出了时令,另一方面更表达人的愁绪。C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江水的阻隔。D这首诗妙语连珠,情景交融,善用比兴,具有民歌风味。12填空(8分)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任选两联对出下联: (2分)爆竹声声脆, 满园春色好,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面是2005年1月16日钱江晚报上刊登的“公众的文化利益2005我的文化诉求”大型系列调查中的一个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共有100位读者,有公务员、退休工人、文秘、技术工人、医院护士、待业人员等,年龄跨度从21岁至73岁。阅读这个调查结果,请说说你的结论(字数不超过20个):(3分) 2004年杭州人的文化消费状况用于文化休闲消费看过电影的场数看过书的本数其他娱乐方式100元以下12人0场12人0本4人打麻将30人100500元59人1场32人35本40人打牌20人500元以上29人5场或“经常看”20人5本以上38人上网游戏22人下面是诺贝尔立的遗嘱,请用不多于60个字的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意思: (3分) 我,签名人阿尔弗里德伯恩纳德诺贝尔,经过郑重的考虑后特此宣布,下文是关于处理我死后所留下的财产的遗嘱:在此我要求遗嘱执行人以如下方式处置我可以兑换的剩余财产:将上述财产兑换成现金,然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以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将此利息划分为五等份,分配如下: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二、阅读(四题,共6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15分)在许多人眼里,放弃权利是利他主义的表现,可歌可颂。例如,张三向李四借债治病;李四见张三无力偿债,便主动免除张三的债务。没有人会否认李四的品德高尚。但是,这一结论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在诸多情形下,放弃权利可能是利己主义作祟。几年前,某市的公用电话价格为打一次市内电话0.47元,但许多人打完电话后,便付0.5元,而且未等对方找回3分钱就匆忙离开,甚至主动说“不用找了”。这种现象多了,即使打电话的人没有说,公用电话的收费者也不找那该找的3分钱;久而久之,0.47元的电话费实际上变成了0.5元。一段时间后,该市的人民“觉醒”了:“明明是0.47元的,怎么无形中变成了0.5元呢?”我们当然不能否认公用电话收费者的责任,但我想,是不是也可以说是那些放弃3分钱的人,使得公用电话收费者“放弃”了备零钱与找零钱的义务呢?例如,倘若消费者不向伪劣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反之,则对生产者、销售者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同样,如果人们都善于使用正当防卫的权利,不法分子就不至于在光天化日之下肆意侵害他人利益、扰乱社会秩序。不难看出,行使权利,不只是保护了自己,也保卫了社会。我们由此看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即一些看来属于自己的权利的行为,实际上是对他人、对社会、对法律理念的义务。很多人放弃权利,恰恰是出于利己动机,而没有顾及他人与社会。就道德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言,放弃权利同样可能是自私自利的表现。以排队等车为例。假定人们在排队等候客车,客车只有40个座位;又假设排队的已有40人。此时,来了第41个人,他走到排在第21位的人面前,要插队上车。第21位的人没有阻止。结果,第41个人上了车,而原来排在40位的人则要等下一趟车。第21位的人之所以不阻止,是因为他本人不会因为有一个人插队而不能上车,可他根本没有或者不愿意考虑排在第40位的人能否上车。倘若有20人要在他前面插队,他一定会阻止。不难看出,排在前面的人,阻止1人插队,是对第40位排队者的义务;阻止2人插队,是对第39和40位排队者的义务。依此类推。那些不阻止、不拒绝的人,正是只想到了自己,而忽略了他人。这和插队者一样缺乏道德。当然,在许多情况下,主张权利的确是一件难事,甚至是对自己的折磨。为什么明明对方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却因为主张自己的权利而仿佛有罪人一般的感觉呢?因为我们常常认为,动辄主张权利的人,属于喜欢计较个人得失的人,与提倡利他的道德规范不协调。而且在许多场合,权利人与义务人相识,从熟人那里争取权利,很不光彩。即使权利人与义务人不相识,义务人也可能找到与权利人相识的第三人,从中进行各式各样的调和。结果是,权利人也不好意思继续主张权利。在熟人社会里,诉诸法律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这也许是中国人的传统。更何况,在不少情况下,人家侵犯你的权利,或许是“看得起你”。例如,报纸未经同意刊登你的文章,决不是出于恶意,而是看得起你呢,你何苦与人家过不去呢?其实,上述想法摆脱不了自私的阴影。在放弃权利者看来,与文章的发表权受侵犯相比,自己的“尊严”受伤害更为严重,为维持尊严、体现大度,于是不能计较发表权。放弃权利,给自己带来了更好的声誉;至于该报纸是否会更加肆意地侵犯他人的发表权,就不在自己的考虑之列了。放弃权利易,主张权利难。在此,我呼吁人们主张权利、争取权利! 13文章认为,使人们放弃权利,有“ ”和“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本质原因。 (4分)14原文中有“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现象”一句话,把它插回文章,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第段段首 B第段段首 C第段段首 D第段段首15根据第段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在现今的中国主张权利难的原因。 (3分) 16请结合亲身经历和体验,谈谈你对“放弃权利同样可能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这个观点的理解(文章所举例子除外,字数不超过80个)。 (4分) 17从选文论述的观点来看,下列短语用作文章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放弃权利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B行使权利,保卫社会 C放弃权利品行高尚 D放弃权利易,主张权利难(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1 题(12分,每题3分) 全球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简而言之,是 。作为太阳系的行星之一,地球总是在不断地接受来自太阳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为陆地、海洋和大气所吸收,另一部分能量则被反射到太空中去了。这个过程就叫地球能量的“收支平衡”。在影响地球能量收支平衡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温室效应”。什么是“温室效应”?玻璃花房在墙体的保护下室内温度要高于室外温度。地球的大气也像玻璃墙体一样部分地锁定从地球表层反射而出的能量。可以说正是由于地球大气的存在,地球的气温才得以维持生命体普遍能适应的温度平均为15摄氏度。假如没有地球大气,那么地球的平均温度可能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那些保护地球适宜温度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那么“温室气体”包括哪些?地球大气的构成主体是氧气和氮气,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高达99%(其中氧气约占21%,氮气则占78% 左右)。尽管它们在若干维持地球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们对气候变化却几乎没有直接影响。真正能够引发地球风云变幻的只是大气中剩余的1% 份额里的其他气体: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水蒸气及卤烃等。别看这些气体在大气中所占比重不大,它们却能够对气候变化产生巨大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含量显著增加,温室效应的效果才随之增强并最终导致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本身无可非议,许多温室气体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但人类的活动加大了它们在大气中的原有比重。专家估计,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由于大量化工燃料的使用,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之以前增长了30%左右。即使人类从现在起停止排放所有的温室气体,之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影响都可能持续数百年。这主要是因为温室气体的存在时间及影响力比较持久,通常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可能把积蓄在大气中的多余热量转移到海洋中去。另一个影响地球能量收支的重要因素是空气悬浮微粒。空气悬浮微粒包括所有悬浮在空中的液体及固体微粒。这些微粒可能是从烟囱或火山口排出的烟灰,也可能是海盐、花粉、细菌及其他微粒。空气悬浮微粒主要通过分散或聚集热辐射来影响地球能量的分配。换言之,空气悬浮微粒相当于冷却器。一方面,无数的微粒能有效地阻止过量太阳热辐射抵达地表;另一方面, 。地球生物圈是空气悬浮微粒的重要供给者。部分海洋生物也可能生成硫酸盐微粒,它们随海水受热蒸发后成为云朵凝结的核心物质。如果此类物质大量增多,更多微小的成云微粒将聚集。由这些成云微粒构成的云朵将具备更强的反射能力,可能阻碍更多太阳辐射抵达地球表面。在自然界,大气的构成成分在比例上十分精确,正是它们的通力合作才留住了维系地球生命活动所需的充足热能,也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促成了水的循环运动,例如降雨、水分蒸发等等。然而,人类活动导致空气中温室气体和空气悬浮微粒的变化,使大气厚度增加,锁定更多的热量,加强“温室效应”,最终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化异常。18请根据文章的说明中心,在第段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19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完“温室效应最终导致全球变暖”的全过程。 地球接受太阳的能量 地球大气阻碍了能量的反射 能量反射降低使地球变暖20在第段横线处,填入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们又能有效地转移地球表层的热量。B它们又能有效地分散热辐射的能量。C它们又能有效地分配热辐射的能量。D它们又能有效地锁定地球表层的热量。2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假如没有地球大气,地球的平均温度可能保持在零下18摄氏度。所以,作者认为“温室气体”对地球生命活动很有好处。B锁定更多的热量,加强“温室效应”,是人类保护环境的最重要的途径。C正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含量显著增加,温室效应才会对维持地球生命活动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D部分海洋生物也可能生成硫酸盐微粒,此类物质大量增多,将阻碍更多太阳辐射抵达地球表面,从而减轻了温室效应的程度。(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6题(18分)上上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朋友写信:“我拼命工作,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却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一位以“面壁写书”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啬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看“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做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它像一盆水泼醒了我,浑身打个激灵。我竭力去想像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偃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矗”和“伊始”,是富有动感、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充满了新的热力。“日出”是艺术,是大自然最重要的一幅杰作。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增添信心和热望的时候,也是最能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唤醒了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了梦想、光明、生机和道路。迎接晨曦,不仅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欣赏,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力量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认真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种被照耀和沐浴的仪式,赋予生命以新的索引,新的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按时看日出”,是生命健康与积极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透过那橘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的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与福楼拜相比,我们对自然又抱怎样的态度呢?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仔细想想,也许确实有过那么一两回吧。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某一天刚下火车的凌晨睡眼惺松,满脸疲态的你,被浩荡人流推搡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挤出车站的一刹那,一束极细的猩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拂了你一下,吹在你脸上你倏然意识到:日出了!然而这一闪念并没打动你,你早被沉重的身体击垮,眼皮浮肿,头昏脑胀,除了赶紧找地方睡一觉,你什么也不想,一刻也不愿意再多呆当然,也曾有过对“光明”超强重视的时刻。不知谁发明了“新世纪第一缕曙光”这个诗化概念,再经吸引投资和权威论证,竟打造出一个诱人的旅游品牌。一时间,媒体喧哗,山票陡涨,那峦顶便成了寸土寸金的摇钱树其实,大自然从无等级之别。而看日出,本是一种私人性极强、朴素而平静的生命美学行为,对一个习惯了对自然的漠视、又素无美学心理积淀的人来说,即使那一刻你花大钱购下了山的制高点,你又能领略到什么呢?又能比别人多争取到什么呢?爱默生在论自然中道:“实际上,很少有成年人能真正看到自然,多数人不会仔细地观察太阳,至多他们只是一掠而过。太阳只会照亮成年人的眼睛,却会通过眼睛照进孩子的心灵。”值得尊敬的成年人,一定是那种“直至成年依然童心未泯的人”。 22第、段中说,“我”被“每天看日出”这句话“猝然绊倒”,又说“浑身打个激灵”,根据文意说说“猝然绊倒”和“打个激灵”的含义。 (4分) _ _ 23用以下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3分)日出像含有神性的水晶球,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唤醒了体内某种沉睡的细胞,使我们看到远方的事物,看清了梦想、光明、生机和道路。 像 ,它 , ,使我们 。24为什么作者把福楼拜“按时看日出”,看作是“精神明亮”的标志?请简述其理由。(4分) _ _25文章末尾引用了爱默生的话:“太阳只会照亮成年人的眼睛,却会通过眼睛照进孩子的心灵。”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26. 下列对文章的评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不仅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日出”的象征意义,更把“按时看日出”看成是一种生活姿态,甚至是一种生活的理念和生命的向往。B作者认为普通人对日出的麻木、混沌是因为他们为生活所迫,应该同情他们。C“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这句话是对福楼拜“按时看日出”的生命哲学、精神美学意义的形象概括。D作者认为类似“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的炒作,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体悟自然,而是精神贫乏的表现。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1题(15分,每题3分)任延,字长孙,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原宪、伯夷之节。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生死备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信息技术冀教版八年级全册第四课 设计鼠标交互教案
- 2024内蒙古中国电信和林格尔县分公司招聘客户经理及客服专员约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中英语外研版 (新标准)八年级上册Module 3 Sports.Unit 2 This year we practise more carefully.教学设计
- 一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 3 11《项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
- 分泌性中耳炎护理常规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4.1.1《内战的爆发》教学设计
- 厂矿消防知识培训
-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5.4.2 影响光合作用因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隔物灸产品培训
-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培训成果
- (2024版)机动车查验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铁路机务知识培训课件
-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2024年智能工厂的新范式
- 2024智能AI中台白皮书
- 《万以内数的认识》大单元整体设计
- 铝加工(深井铸造)企业重点事项解读(米)
- 幼儿游戏与社会性的发展
- (医学课件)特应性皮炎
- 2024年安徽合肥文旅博览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小学各年级 小学一年级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弱点 主题班会
-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