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陈情表的孝.doc_第1页
分析陈情表的孝.doc_第2页
分析陈情表的孝.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陈情表的孝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於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卒保馀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话说陈情表是一篇至孝之文,然而现在有很多人读李密的陈情表时,看不出李密的孝,那不禁要回到什么是孝的范畴?古人的孝可谓和现在的孝是一脉相承,读一读这篇文章会对孝道有所悟。开篇就是李密的孝,开篇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啥意思呢?正所谓不怨天,不尤人,李密宁可怨天也不尤人,李密把自己的不幸归到了命不好,也不愿说是自己父母的不是。至于,父亲是怎么死的也没说,但说是自己的错,说是自己的命格不好,这也就为全文奠定了一个基调,那就是一切的不幸都是我李密的命不好,不怪父母亲人。古人的这份性情,现在有几多现代人做得到,多少人怪父母给自己的太少,怨天尤人的不在少数。不怨天,不尤人,此乃大性情也。宁怨天,不尤人,此乃大孝也;此孝一也。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才出生六个月,老爹就挂了,你怎么就知道是一个慈父,不是一个严父,不是一个虐待儿童的父亲?才六个月你知道一个屁啊,现在却说是慈父,这就是孝啊!此孝二也。 “行年四岁”这句话就不得不说,李密的不厚道了,舅舅怎么样说也是舅舅,做的事是为了自己的妹妹好,居然说是舅夺母志。在宋代以前的社会规范中,是提倡守贞,而不是强制,可以说是约束力小的可怜,想嫁人这种事也没有逼迫的说法,再提到的行年四岁,才舅夺母志,是才哦,这完全不符合逻辑,如果是舅夺母志,何必等到四年以后才出招,何必等到四年人老珠黄再逼她改嫁。明明是母亲想改嫁,舅舅作了一回媒人,正是李密的不厚道,才使他的孝道体现的淋漓尽致,不愿说父母的不是。此孝三也。 老爸挂了,老妈改嫁了,这对于李密来说是多大的打击,不过算好李密才四岁,不知道意味着啥,说白了,直系基本挂完了。当时可是没有婚姻法的,老妈改嫁了,是对小李密没有抚养义务的,继父也是没有这个义务的。说白了,李密同学基本就只剩下祖母了。在李密的陈述中,再三强调了自己的不行,我们不难看出祖母是如何含辛茹苦的抚养李密的,李密对祖母的感激没有说,但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得到。 本来老爸挂了,老妈跑了,抚养自己的就是祖母的任务了,但李密却说是“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不得不说是一神来之笔,对祖母的感激酣畅淋漓。此孝四也。 至于祖母抚养李密多艰难,看看“既无叔伯”,说明祖母没有儿子了,她自己都没人赡养,却还要抚养孙子,而且不难看出李密是接受过教育的,换而言之,祖母不仅要管吃喝,还要管教育,都要钱啊!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貌似说的是自己,其实说的是祖母的情况,我要是不在了,祖母就是叫他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从前文不难看出,祖母是累病的。以前是祖母照顾我,现在是该我照顾祖母了。“臣侍汤药,未尝废离”,不难看出李密是如何尽心尽力照顾祖母的,古语有之曰: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李密毫无怨言数年,值得一提的是“臣侍汤药”,汤是热水的意思,换而言之应该是祖母的卫生都是自己在搞。如果还看不出孝,那只能是瞎子。此孝五也。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这两者都是有联系的,“圣朝”二字提到两次,说的应该是真心话,原因却是我朝以孝治天下,和李密的为人之道暗合,所以用了圣朝一词,而且是多次用到。而圣是圣明的意思,说的是以孝治天下的圣明,此孝六也。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这几句是李密说的轻巧,其实其中凶险不小,都知道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做事不过三,这是古人做事的原则,也是儒家的基本要求。第一次推辞做官可能是谦虚,或者嫌官太小,第二次推辞可能是为了给自己赚些脸面,希望有人重视自己,第三次一般都是要么直接接受,要么翻脸,可是李密在第三次还是拒绝了皇帝的好意。这已经违背了儒家的准则,也不符合古代的基本道德规范。换句话说,就是这时候,皇帝把李密杀了,也没人能说什么。前两次,直接是以供养无主拒绝了。冒着生命的危险,拒绝别人的好意,拒绝当官,其中任何一条都不是一般人做得出来的,只有对祖母至纯的爱与孝才是他say no 的原因啊。大多数人看见了拒绝,却没看见其中凶险,也没看见这是违背古人做人法则的,直到第四次才写了这篇文,此孝七也。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臣欲奉诏奔驰”,情势已经到了十万火急的时刻了,但却因为祖母的病,李密选择了守护祖母。“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为了祖母,李密连一个文人的名节也不要了,如果他是一个官迷,就不会有关不做了,连“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这种话都说出来了,为了祖母,可以舍去文人的气节,为的只是打消皇帝的疑虑。此孝八也。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馀年”,真心话。“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李密开始以天地发誓了,古人对天地始终是一种敬畏的态度的,愿以天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