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双城市兆麟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命题人:吴洪星于洪玲何光玉贾齐王莹叶枫马锡侠校对人:高一语文组全体教师2011.4.21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文学因何而伟大 李建军对托尔斯泰而言,艺术就是为了生活而存在,为了现实生活中的人而存在,所以,它天然地有着“功利主义”的性质-只有对生活有效用,只有成为人们之间交流情感的有效手段,它才是有价值、有生命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艺术。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是巨大的,他的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包含了作者终其一生都不曾放弃的“对真理和博爱的渴求”。无视真理、博爱、苦难和拯救等重大问题,仅仅追求“文学”价值的文学,是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的。事实上,文学没落和破败的显著标志,就是作家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文学”上,只追求技巧的新奇和形式的完美,或者,都放在自己身上,只满足于对肉体快感的叙写和阴暗情绪的宣泄。在那些褊狭、平庸的作家看来,文学与他人是没有关系的,与政治是没有关系的,与道德是没有关系的,与苦难的历史、沉重的现实、茫远的未来,都是没有关系的,总之,文学只为“文学”本身而存在。文学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是人的生存境况。真正的作家把文学当做讨论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关心、同情弱者。他把写作当做帮助人们摆脱苦难的伟大的伦理行为。他大胆地抨击罪恶,无畏地追求真理,执著地探寻生活的意义。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文学的这些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常常被当做一种陈腐的教条和失效的纪律。为他人而写作,而不是仅仅为自己而写作;为真理而写作,而不是单单为荣利写作;敢于对抗邪恶而不是与之同流合污;勇于直面苦难,而不是视若无睹;充满拯救不幸者的焦虑,而不是陶醉于掉臂而泳的逍遥-这就是俄罗斯文学的精神传统,也是俄罗斯文学显得伟大和高贵的根本原因。对比起来看,中国文学则呈现出与俄罗斯文学完全不同的精神气质。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文章被视为“经国之大业”,诗歌则被当做“观风俗”的镜子和“正得失”的手段。我们的文学被夸大了政治作用,写文章的人反倒失去了自由感和余裕心,而统治者则因为多疑和恐惧,常常通过“文字狱”等手段,来控制写作者的灵魂,长此以往,很多作家便恂恂然如辕下驹,完全失掉了灵气、朝气。然而,大地上总有巨石压不住的竹笋,总有野火烧不尽的春草。从批判精神和责任意识的角度来看,中国也有与俄罗斯大师一样伟大的作家。我们的优秀作家-例如司马迁、曹雪芹和鲁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高贵气质,他们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经验,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作家和作品相比,都毫不逊色。对那些被市场绑架、被欲望劫持、被时尚裹挟的作家来讲,司马迁和俄罗斯文学意味着方向和出路。只有像太史公和俄罗斯大师那样勇敢地生活,那样无畏地写作,我们才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才有可能使自己时代的文学显得高贵而伟大。1、关于托尔斯泰所理解的“真正的艺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为了生活和现实中的人而存在的艺术。B具有以追求功力为目的的性质艺术。C成为人们交流情感的有效手段的艺术。D对生活有效用的有价值有生命的艺术。2、对俄罗斯文学和中国文学的“精神气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俄罗斯文学为了他人和真理而写作,而中国文学在传统领域常常被夸大了政治作用。B俄罗斯文学敢于对抗邪恶、直面苦难,中国文学创作者往往缺失自由感和余裕心。C俄罗斯文学不为自己和荣利而写作,充满了拯救不幸者的焦虑。D中国历史上许多统治者控制写作者的灵魂,很多中国作家失掉了灵气、朝气。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托尔斯泰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其作品包含了作者终其一生都不曾放弃的“对真理和博爱的渴求”。特别是对 “文学”价值的追求。B文中说“我们的文学被夸大了政治作用”,其意在否定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对政治的积极作用。C在作者看来,文学必须面对人的生存境况,是讨论生活的一种方式,作家应追求真理,探寻生活的意义。D文章从托尔斯泰的可贵谈起,肯定了俄罗斯文学的精神传统,全盘否定了中国文学的精神气质,强调作家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9分)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地名)。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帝又进访龙骧将军。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性谦虚,未尝论功伐。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振作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 收留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 前往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愉快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因家庐江浔阳焉/弘因阵乱突围而出B、与:时有与访同姓名者/与贼战,斩首数百C、以: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访作长岐枨以距之D、于: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又破之,奔于临贺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杨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C、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D、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拾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7、翻译下面文中画线句子(1)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2)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 9题。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8、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意境?(5分)9、这首诗的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诗人借此含蓄地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10、名句名篇默写(6分)(1)此情可待成追忆, 。(2) ,此时无声胜有声。(3)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木笛南京乐团招考民族器乐演奏员,其中要一名木笛手。 应试者人头攒动,石头城气氛热烈这是一个国际级乐团。它的指挥是丹麦音乐大师,这位卡拉扬的朋友长期指挥过伦敦爱乐乐团。 招考分初试、复试和终试三轮。两轮过后,每一种乐器只留两名乐手,两名再砍一半,二比一。 终试在艺术学院阶梯教室。 房门开处,室中探出一个头来。探身者说:“木笛。有请朱丹先生。” 声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之间站起一个人来。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走进屋门,朱丹站定,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之后,抬起头,他看见空蒙广阔之中,居高临下排着一列主考官。主考官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那个态势,与其说是艺术检测,倒不如说是法律裁决。主考席的正中,就是那位威名远扬的丹麦大师。 大师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打量朱丹。那种神色,仿佛罗丹打量雕塑。 半晌,大师随手从面前的一叠卡片中抽出一张,并回头望了一下坐在身后的助手。助手谦恭地拿过卡片,谦恭地从台上走下来,把那张卡片递到朱丹手中。接过卡片,只见上面写着在以下两首乐曲中任选一首以表现欢乐: 1、贝多芬的欢乐颂;2、柴可夫斯基四小天鹅舞。 看过卡片,朱丹眼睛里闪过一丝隐忍的悲戚。之后,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抬起眼睛,踌躇歉疚地说: “请原谅,能更换一组曲目吗?” 这一句轻声的话语,却产生沉雷爆裂的效果。一时,主考席有些茫然失措起来。 片刻,大师冷峻发问:“为什么?” 朱丹答:“因为今天我不能演奏欢乐。” 大师问:“为什么?” 朱丹说:“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 大师问:“12月13日是什么日子?” 朱丹说:“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久久 ,久久,一片沉寂。 大师说:“你没有忘记今天是什么考试吗?” 朱丹答:“没有忘记。” 大师说:“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前途应当懂得珍惜。” 朱丹说:“请原谅” 没等朱丹说完,大师便向朱丹挥了挥手,顽强果决而又深感惋惜地说:“那么,你现在可以回去了。” 听到这句话,朱丹顿时涌出苦涩的泪。他流着泪向主考席鞠了一躬,再把抽出的木笛小心谨慎地放回绒套,转过身,走了。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没有目的,也无需目的,朱丹追随雪片又超越雪片,开始他孤独悲壮的石头城之别。朱丹鬼使神差一般走到鼓楼广场。穿过广场,他又走向坐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 临近石碑是一片莹莹辉光,像曙色萌动,像蓓蕾初绽,像彩墨在宣纸上的无声晕染。走近一看,竟然是一支孩子的方阵。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们高矮不一,衣着不一,明显是一个自发的群体而不是一支组织的队伍。坚忍是童稚的坚忍,缄默是天真的缄默,头上肩上积着一层白雪,仿佛一座雪松森林。一个孩子手擎一支红烛,一片红烛流淌红宝石般的泪。 纪念碑呈横卧状,像天坛回音壁,又像巴黎公社墙。石墙班驳陆离,像是胸膛经历乱枪。顷刻之间,雪下大了。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伫立雪中,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取出木笛,轻轻吹奏起来。声音悲凉隐忍,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这个声音,火焰温暖这个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孩子们没有出声,孩子们在倾听。他们懂得,对于心语,只能报以倾听。 吹奏完毕,有人在朱丹肩上轻轻拍了一下。 回头一望,竟然是那位丹麦音乐大师。朱丹十分意外,他回身向大师鞠躬。 大师说:“感谢你的出色演奏,应该是我向你鞠躬。现在我该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参加终试,但你已经被乐团正式录取了。”朱丹问:“为什么-” 大师略作沉默,才庄重虔敬地说:“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说完,大师紧紧握住朱丹的手。朱丹的手中,握着木笛。(1)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写朱丹穿“一身黑色云锦衣衫”的用意是为了说明他富有个性,与众不同。 B.文中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说明他对木笛的珍爱,而木笛是一种中国民族的乐器,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C.“孩子方阵”的自发出现,表现了像朱丹一样具有民族精神的人并不是少数,孩子们的背后暗含着一股强大的力量爱国主义的教育,使朱丹的举动更具有典型的意义,从而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D.朱丹流着泪离开终试教室后,大师明白了当天是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于是决定正式录取朱丹,并来到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前找到了朱丹,把正式录取的消息告诉了朱丹。 E.这篇小说告诫我们要不忘民族的耻辱,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的有用之才,成为时时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卫士。 F.“为了一种精神,一种人类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一句,揭示了文章中心,深化了文章主题。(2) 阅读全文,从朱丹的角度概括小说情节,把空格补充完整,使其连贯。(每处不得超过6个字)(6分) 请求更换曲目 伫立纪念碑前 终被乐团录取。 (3)文中多次出现对“雪”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请分条陈述?(6分)(4)请你说说这篇小说在艺术构思上的特色。(请分点回答)(8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中华民族是崇尚学习的民族,历史上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B从身边的细节做起,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低碳理念,长此以往,全民低碳的时代指日可待。C著名导演张艺谋说:“我们希望能有更多出类拔萃的女性导演破门而出,成为这个新领域的佼佼者。”D对于上海“1115”大火灾,我们应该痛定思痛,仔细考虑今后如何来预防高楼火灾,这也是对逝者的一种告慰。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曲“青春和爱情”的悲歌,威尼斯商人是富有讽刺意味的喜剧,但就其流播之广而言却毫不逊色。B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其难度究竟有多大?能否得到准确的统计数据?随着人口普查时间的临近,一系列问题正引发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C随着猪肉价格的上涨,农贸市场上各类商品的价格都有所上涨,除各种应时的蔬菜外,肉类、蛋类、鱼、虾等海鲜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D身患恶性脊髓瘤的麻城女子魏霞离开了人世,却将生命与希望留在人间,成为全国人体综合捐献第一人。她的善举感动了很多的人,久久不能平静。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闲时读书,汉字为友。每当我面对眼底并肩为伍、列队成阵的汉字,点撇钩捺间, ;平平仄仄中, ;方方正正里, 透出纸背。 民族的端庄、民族的品德、民族的性情 犹见民族五千年的风霜 犹闻东方古国洪钟大吕的流韵A B. C. D.15根据王维的诗句“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写一个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70字。(5分)答: 16.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对其进行修改。(6分) 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情感是调节师生关系的精神纽带。教育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很大程度上决定师生情感的融洽程度。师生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二者相互信任并尊重,教育的内容在情感的传输带上才能顺利进行。否则,教学效果不但不能够得到保证,进而还会降低。 处,修改: 处,修改: 处,修改: 17、作文(60分)有一条鱼儿很小的时候便被打捞上岸,打鱼的人看她太小,而且很美,便把她当作礼物送给了女儿。小女孩把她放在一个小鱼缸里养起来,鱼儿每天游来游去总会碰到鱼缸的内壁,她心里便有一种不愉快的感觉。 后来鱼儿越来越大,在鱼缸里转身都很困难了,女孩就给她换了个更大的鱼缸。鱼儿又可以游来游去了。可是每次碰到鱼缸的内壁,她畅快的心情就会黯淡下来,她讨厌这种原地转圈的生活,于是,索性静静的悬浮在水中,不游也不动,甚至连食物都不吃了。女孩见她可怜,便把她放回了大海。 鱼儿回到了大海,在海中不停的游着,然而她的心却仍然快乐不起来。因为这个鱼缸太大了,她游不到边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兆麟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答题卡第I卷 选择题 (27分)题号123456121314答案第II卷 非选择题 (123分) 二、 7(10分)(1)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译文: 。(2)人有小善,鲜不自称。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译文: 。 8(5分)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9(6分)这首诗的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诗人借此含蓄地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此情可待成追忆, 。(2) ,此时无声胜有声。(3)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现代文阅读(25分)11、(1)( )( )(5分)(2)(6分)请求更换曲目 伫立纪念碑前 终被乐团录取。 (3)(6分) (4)(8分) 五、文字表述(11分)15、(5分) 16、(6分) 处,修改: 处,修改: 处,修改: 六、作文1、 B 原文第一段中的“功力主义”加了引号,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功利主义。2、 C “俄罗斯文学不为自己和荣利而写作”的表述不当,原文是“不是仅仅为自己写作” “不是单单为荣利写作”。3、 C A、原文说的是“无视真理、博爱、苦难和拯救等重大问题,仅仅追求文学价值的文学,是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的”,该选项后半句的意思与此不符。B、第二段中说“在那些褊狭、平庸的作家看来,文学与他人是没有关系的,与政治是没有关系的”,可见此处表述不合文意。D、没有“全盘否定”,文章对“司马迁、曹雪芹和鲁迅”的肯定就是例证。4、C (A振,通赈,救济。B收,捉拿,逮捕。D悦服,心悦诚服) 5、A (A于是,就/趁着。B都是介词“跟,和”C都表目的“来”D都是介词“向”“朝”)6、C(A厉武将军不是封周访的B周访性格是谦而能让。皇帝赏识他也并非因为他“决不会忍气吞声”D王敦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是“惮其强”。周访字叫士达,原本是汝南安城人。汉末时期逃避战乱到了江南地区,到周访已经是第四代了。吴地平定后,就在庐江寻阳安家(因:于是,就。家:名词做动词,安家。)周访年轻时沉稳坚毅,谦逊而且礼让,行事果断,周济穷困的人(振:本意,救济,赈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产。做了县衙的功曹(功曹: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吏,周访推荐他做了主簿(省略句,荐之。),与他结为好友(相:代词,他),把女儿给了陶侃的儿子陶瞻做妻子(妻:名词做动词)。周访被察举为孝廉,然后被任命为郎中、上等甲令,都不去就任这些官职(倒装句)等到元帝渡过长江,命令周访参与镇东的军事。当时有一个与周访同姓名的人,犯罪应当处死,狱吏误会扣留周访,周访奋起还击扣留他的人,几十人都逃散了,然后自己到元帝跟前自首,元帝没有怪罪他(倒装句)。不久任命他做扬列将军(寻:不久。省略句。),讨伐华轶。周访统领的厉武将军丁乾与华轶统领的武昌太守冯逸勾结(交通:古今词。)周访逮捕丁乾并杀了他。冯逸来攻打周访,周访率领军队迎击打败了他。华轶的将领周广烧毁城池来响应周访,华轶军队溃败,于是平定了江州。元帝任命周访为振武将军,命令周访和各路军队共同征伐杜弢。杜弢制作桔槔(“桔槔”(jigo)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也泛指吊物的简单机械)攻打官军的战船,周访制作长岐枨(枨 chng 木柱)来抗拒他(“距”通“拒”),桔槔不能够成为祸害。周访又乘小战舰前往湘城,军队抵达富口。于是杜弢派遣杜弘出军海昏。周访徒步登上柴桑,偷偷渡江,与敌人交战,斩掉首级几百个。敌军退守庐陵,又在庐陵包围了杜弘(倒装句)。杜弘扔到城外许多宝物,士兵争着捡宝物,杜弘趁阵前混乱突围逃出城。周访率领军队追赶他,获得鞍马铠甲武器不可胜数。杜弘逃入南康,太守率领士兵迎面痛击,又打败杜弘,杜弘逃向了临贺。元帝又一次晋升周访为龙骧将军。周访到了襄阳以后,致力于农业生产和训练士卒,勤于选拔人才接纳谏言。王敦以之为患(患:意动用法),但是害怕他的强大,不敢有异心。周访的威严风范树立之后,远近的人都愿意归附(形容词活用),智慧勇气超人,成为中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