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85院校投档线河南.doc_第1页
2010年985院校投档线河南.doc_第2页
2010年985院校投档线河南.doc_第3页
2010年985院校投档线河南.doc_第4页
2010年985院校投档线河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河南一本分数线 理工5522010年985及部分关注院校投档线北京清华大学 654北京大学651中国人民大学636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611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27北京邮电大学607北京交通大学598(目前拥有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铁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有“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电磁兼容”国家级认证中心1个,已建成全光网与现代通信实验室、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发光与光信息技术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运输自动化与通信实验室、铁路信息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实验室、光纤技术及铁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等5个铁道部重点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与控制、通信与信息系统、现代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等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复旦大学642上海交通大学642同济大学623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南开大学627天津大学613中国民航大学566(重点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和工商管理学等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重庆重庆大学590浙江浙江大学637江苏南京大学633东南大学606南京邮电大学573陕西西安交通大学620西北工业大学59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589辽宁东北大学584大连理工大学602湖南中南大学594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591四川四川大学593电子科技大学591吉林吉林大学591福建厦门大学607山东山东大学598中国海洋大学581湖北武汉大学566华中科技大学610广东中山大学608华南理工大学601深圳大学569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35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619甘肃兰州大学585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清华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自强史,也是一部爱国奉献史。清华,自她诞生之日起,就担负起民族振兴、中国崛起的重大责任和使命。清灵秀丽的清华园前身是1911年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后曾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西南联合大学。世人皆知,清华一向以理工科著称,且不说梁思成教授所在的建筑学系,也不说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的物理学系,只是新近组建的医学部就足以令世人仰视。其人文科学其实也很出色,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可谓无人不晓。经济管理学系也被世界著名的财富杂志誉为“中国最好的商学院”。而清华大学在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建筑工程等一大批学科上的实力,在全国更是无人能敌。北京大学一如“北乔峰,南慕容”的侠名远播,我国高校中能与清华大学相媲美的非北京大学莫属。同样光辉的历史,同样超群的实力,同样是中国最具代表性高校,不同的却是北大那厚重沧桑的性格。前身为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北京大学,见惯了封建末年的世态百象,数量众多的国家重点学科分布于文史、理工、农医、经管等各个领域,其中久负盛名的中文系保持了她一如既往的谦逊,依然定名为中文系。厚重凝练的她还是我国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深邃悠远的未名湖、庄严精致的博雅塔、亚洲藏书最多的图书馆而北京大学所拥有的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大气科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等一大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及大量的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更是足以证明其在学科建设上的非凡实力。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红色传统的大学。在1937年抗日战争烽火中诞生的她,也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二轮一级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的学科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总数位居全国第一位。在中国大学评价2009年排名中,法学列第一,经济学列第二,社会科学列第二,哲学列第二,文学列第五,管理学列第六,历史学列第11。学校拥有独立的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与北航、北科同属京城理工“三剑客”的北京理工大学,被誉为“培养国防高级人才的摇篮”。其前身为延安自然科学院,是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向联合国备案的中国14所著名大学之一。北京理工大学在兵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重点学科颇有造诣,尤其是兵器科学与技术,在2002年和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京城理工“三剑客”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由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和四川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大学,有“航空第一校”之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中国大学评价2009年排名中,工学列第八,自然科学列第18,管理学列第21。学校拥有独立的研究生院。其开设的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在全国堪称独到。北京科技大学京城理工“三剑客”的另一位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北洋大学等五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学校的冶金、材料、机械、矿业等学科蜚声中外;管理、科技史等学科享有盛誉;控制、热能、力学等学科具有雄厚实力。北京邮电大学有“信息界黄浦军校”之称的北京邮电大学,创建于1955年,为新中国第一所邮电高等学府。她是以天津大学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为基础组建的。她隶属于教育部,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学校拥有独立的研究生院。北京师范大学“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恩如父,师情如母”,从古至今,颂扬教师的名句可谓不计其数。北京师范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堪称“师范同城双子星”。作为新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堪称我国教育界的先驱。与北京大学渊源极深的北京师范大学,溯源于1902 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并先后与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辅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原燕京大学的教育系科合并。极具人文精神的氛围中,梁启超曾在这里指点江山,鲁迅曾在这里激扬文字,钱玄同、李大钊曾在这里开坛讲学复旦大学如果用广博宽厚来形容北京大学的话,复旦大学就是乐观开放的代名词了。已逾百岁高龄的她,原名复旦公学,是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复旦一直是仅次于清华、北大、中国科大三所学校的出国大户。复旦的物理、材料、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专业就业形势非常好,每年这些专业的同学会收到三家以上不同单位的合同。设立于此的“新闻馆”,有着“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的对联。文学系更在全国首屈一指,素有“北有北大,南有复旦”的说法。同济大学坐落在上海的同济大学,同样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综合型大学,也是招生标准最严格的中国大学之一。同济大学由德国人在1907年创办,与德国和欧洲联系紧密,交流频繁,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采用德语教学。同济大学是民国时期最早建立的一批国立大学(1927年),也是中国近代历史较早的真正意义的综合大学(包含医学院),“同济”也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名牌大学。在土木建筑领域,无论从规模来看,还是从专业设置的全面性来看,同济大学均属国内一流。作为研究型大学,学校是首批被国务院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上海大学虽不比北京大学名声响亮,但上海大学的实力同样不容小觑。上海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并被列入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大学科研实力在全国高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现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上海国际企业孵化器、还有各种研究所、研究中心100余个。学校近五年科研经费一直位于全国高校前20位,2008年科研经费为6.5亿,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近4000万,文科科研经费也突破千万,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位列上海第二位。上海交通大学拥有110多年历史的上海交通大学从不缺乏王者风范,她是中国交通院校之源头,后经上海农学院、交通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更是如虎添翼。上海交大强大的工科、生命医学学科和管理学科是她的绝对后盾。船舶、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通信、管理科学皆属全国一流。近年来,生物技术的声名鹊起,使得其他同类院校只能望尘莫及。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含金量高,名列中国十大管理学院之一。文科虽然比不过同城的复旦,但是科学技术哲学独领风骚,艺术设计无出其右。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奉贤校区、金山科技园区,只要你早晨起得够早,一定就能在三处校园中看到华东理工大学的学子捧书晨读的身影。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全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学校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化工过程机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上述的相关专业,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很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身为二本院校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强校如林的上海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但其却因为不懈的发展,踏实的作风,而深得学子的认可和喜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地方高等学校。学校由松江新校区、仙霞路校区、新村路校区和逸仙路等六个校区组成。学校为适应华东地区经济建设需要而开设的能源科学与工程、天然源农药化学工程、现代汽车运用工程、社会保障、服装设计与工程等学科,深受各地学子的认可。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同样可以称为“师范同城双子星”。两所院校每年都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教育人才。华东师范大学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创办的。施蛰存、史存直等教授为中文系留下深厚的国学家底,历史系的许纪霖教授享誉海内外。近年来,在保持人文社会科学传统优势的同时,学校积极发展新兴学科,如信息科学与技术、新材料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生态学、经济学等,形成了兼有教育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综合性新格局。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融合了欧陆风情和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素有“花园大学”之美誉。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属三所重点大学之一,是一所以人文学科见长,教师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为特色,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多年来,上海师范大学坚持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倾力保持文科优势,快速提升理工科实力和整体水平,凸现教师教育学科特色,强化艺术教育和旅游教育。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和建设专业,新增专业数主要用于社会发展急需、体现学校特色和错位竞争优势的目录外专业,对社会需求不大的长线专业实施隔年招生甚至停止招生,这些创新的办学举措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阵阵喝彩。上海财经大学上海是国际著名的金融中心,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上海的金融动向如今已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而上海财经大学每年均向上海财经界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上海经济的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开设的会计学、金融学、财政学等专业为全国同类专业的翘楚。学校拥有我国第一个国家级会计研究基地;财政学设资产管理与评估方向,在房地产大热的背景下,在房屋中介机构也大有所为;上海的财经新闻、财经杂志空间巨大,上海财经大学所设的经济新闻可谓术业有专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金融、商贸异常发达的上海,具有高级会计资格的人才自然炙手可热。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虽然是所二本院校,却让大批有志于从事会计职业的学子有了良好的学习之所。该校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会计命名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隶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学院前身为立信会计高等专科学校,由“中国现代会计之父”、会计学专家、教育家潘序伦先生始创于1928年。会计学专业是上海市教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开放经济与贸易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培育学科。华东政法学院在上海这座多元文化相交融的大都市中,民事的、刑事的、外贸的纠纷随处可见,于是,华东政法大学应运而生。1952年,华东政法学院由原圣约翰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合并成立。建校后的她,“藏身于闹市,归隐于层林”,居于圣约翰大学的旧居,灵动欲飞的吊脚屋檐、木质轩窗,处处昭示着江南秀色。在专业设置上,其法学实力在上海仅次于复旦,但是法学人才输出量却高于同城的任何学校,这让其在沪的律师事务所和司法系统中拥有为数不少的知名校友。上海外国语大学 在上海,“不懂外语,犹如耳口失聪”的说法绝非危言耸听。这块土地上,不管是英语、日语,还是德语、法语,“一个都不能少”。上海外国语大学34个本科专业中,有20个语言学专业,特别是如今炙手可热的小语种专业,更令其他文科专业相形见绌。上海外院最有特色的是其先进的培养模式。除在本科教育设立导师制外,她的一个特色为培养复合型(语言+专业)人才。如国际新闻专业,同学既要学习新闻传播的有关理论,精通新闻业务,又要求学习英语,并且能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另一个特色是双语型(少数语种+英语)人才培养。她的朝鲜语专业,毕业生不仅要求具备坚实的朝语基础,英语能力也必须达到专业英语四级水平。上海中医药大学创立于1956年的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诞生后国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高等院校之一。学校实行研究院与学校合署的管理体制,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是全国七大中医药研究中心之一。专业设置上,中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方向)、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中医学专业(医药结合方向)、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英语班)为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东华大学上海是个引领时尚潮流的都会,各式的时装展示常常令人目不暇接。婀娜多姿的东华大学正是一所以服装蜚声国内的全国重点高校。其前身为中国纺织大学,她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是国内唯一的服装类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学士学位的此专业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被批准为纺织学会会员,并获国际纺织教育界权威组织英国纺织学会的认可。上海缤纷的霓裳羽衣及前卫的穿衣文化离不开对纺织材料的认知,学子们在校期间就可以前往服装贸易公司、大商场进行兼职工作,或是为设计室挑选布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