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年居民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农村老年居民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农村老年居民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农村老年居民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老年居民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摘 要:目的:以江苏农村地区老年居民作为对象,进行健康状况调查,进而分析影响老年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江苏农村地区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550名老人,回收有效问卷484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村老年人的一般人口情况、健康状况、参保状况、就诊情况、住院情况。所有获得数据通过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龄、家庭收入、患病状况、参保情况等均对农村老年居民的自评健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 下载 关键词:农村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11-147 -03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日益进步,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老龄化趋势愈发凸显。与此同时,农村的老龄化程度相较于城市又更为严峻。据统计,在我国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转移至城市等发达地区进城务工,导致农村老龄化速度相较于城市增速明显。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特殊之处,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特别是对于农村老年居民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农村地区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城市而言相对较弱,同时农村老年人大部分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基本的医药常识,其出现的健康问题相较于城镇老年人而言更具研究意义。 从江苏省的情况来看,截至2014年底,江苏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79.23万人。全省老龄化比例居全国各省区之首。根据江苏省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南通、苏州、无锡等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24%,进入深度老龄化,相当于发达国家老龄化水平,是未来20年以后的全国老龄化水平;苏北农村地区的空巢村现象也比较严重。 因此,本研究针对江苏省农村老年居民进行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了解其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其改善健康状态,提供方便、可行的卫生服务,促进江苏农村健康老龄化的发展,不论是国家政策的支持还是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江苏省农村地区具有农村户籍的60岁以上老年居民。 数据来源:调查选取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南通、盐城、徐州等地农村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收集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了5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7%。为保证调查质量,调查员全部选用有问卷调查经验的在校大学生,并在准备阶段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规范调查员的调查过程。为保证所收集信息的准确性,问卷调查由调查员采取面对面结构式访谈的方式进行,有部分老年人由于语言交流存在一些问题而不能做出有效回答,则请家属参与帮助作答。 统计分析:将所有资料数据整理后运用EpiData软件录入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x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情况,健康自评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门诊就诊和住院情况等。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江苏省农村老年居民,其中男性220人,占总人数的45.5%;女性264人,占总人数的54.5% 。年龄最小为60岁,最大为98岁,其中60-69岁占比为38.8%,70-79岁占比为37.0%,80岁及以上的占比为24.2%。受教育程度中,文盲半文盲为229人,占47.1%;上过小学私塾的有178人,占36.8%;初中及以上的为77人,占15.9%。参保情况中,有23人没有医疗保险,占比为4.9%,有461人参加医疗保险,占比为95.1%。婚姻状况中,有配偶共同居住的有301人,占比为62.2%;没有配偶共同居住有183人,占比为37.8%。个人年收入小于等于5000元的占总人数的54.2%,占一半以上;5000-10000元的占总人数的8.2%;10000-50000元的占总人数的32.8%;大于50000元的占总人数的4.8%,比例最低。 (二)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 1. 农村老年居民健康自评情况 健康自评分为好、一般、不好三项。被调查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好的比例占41.7%,自评健康一般的比例占36.8%,自评健康不好的比例为21.3%。 2. 农村老年居民患慢性病率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83%。从年龄上,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性病患病率明显上升(x2=19.207,p值为0.000),80岁及以上的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达95.7%,70-79岁为81.6%,60-69岁为76.6%。 农村老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前八类由高到低有高血压、关节炎或风湿病、糖尿病或血糖升高、眼部疾病、血脂异常、心脏病、胃部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最高,多达36.7%,其次是关节炎或风湿病,占比为28.5%,然后就是糖尿病,占比为20%。 3. 农村老年居民的日常生活情况 本研究将农村老年居民的日常生活情况分为两部分共11项,第一部分是躯体生理自理能力(ADL),包括六个项目:吃饭、穿衣、洗澡、起床下床、上厕所、控制大小便;第二部分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包括五个项目:做家务活、做饭、去商店买东西、管钱、吃药。每个项目选项分为没有困难、有困难但仍可以完成、有困难需要帮助、无法完成4个等级,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4. 农村老年居民门诊与住院情况 在对484名农村老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一个月内生病的人数有274人,患病率为56.7%。其中,去看病的人数有249人,占52.1%;一个月内去门诊一次的人数有156人,占32.2%,去两次的有70人,占14.5%,三次的有25人,占5.2%,看四次及以上的人数有37人,占7.6%。门诊就诊费用的均值为804.03元。 另外,对其住院情况的调查显示,近一年内住过院的人数为128人,占26.8%;住院一次的有97人,占20%,住院两次的有31人,占6.4%;住院三次及以上的人数有20人,占4.1%。最近一次住院费用的均值为7668.64元。 三、农村老年居民健康自评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变量的选择 本文选择多项式Logistic回归计数对于农村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确定因变量为三值响应变量,即农村老年人的健康自评状况分为好、一般和不好三项,并将健康自评状况不好作为研究对照;自变量的选择涉及到个人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疾病状况、参保情况等方面,具体选择及赋值见表2。 (二)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 本文以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好、一般和不好作为因变量,以健康自评状况不好作为对照组,通过多项式Logistic回归来分析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的影响因素。检验显示,模型总体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参数估计结果来看,年龄、性别、家庭年收入、最近一次住院费用、患病状况等都具有显著影响。(表3) 首先,从人口学特征来看,年龄和性别因素都对健康自评状况产生显著影响。从年龄上来看,年龄越大,越倾向于选择健康自评状况不好;从性别上看,男性的健康自评状况要比女性差。 其次,从社会经济状况来看,家庭年收入对健康自评状况产生显著影响。结果显示,家庭年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健康自评状况越好。因农村老年人的收入较低,所以其家庭收入对于其疾病治疗和健康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收入越高的家庭,越有能力用于支付老年人的疾病治疗费用,相对而言,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也会较好。 再次,从患病状况来看,相关变量都对健康自评状况产生显著影响。没有慢性病的老人比有慢性病的老人自评健康状况明显要好;最近一个月内没有生病的老人比最近一个月内生病的老人健康自评状况也更好;过去一年没有住院过的老人也比住院过的老人健康自评状况更好;从住院老人的住院费用来看,住院费用越高,其健康自评状况越差。这也反映了患病状况是对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的非常明确的影响因素,同时也反映出健康自评状况能够比较合理的反应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最后,从参保情况来看,没有参加医保的老年人比参加医保的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要好,这也说明,有些没有参保的老年人可能自身身体健康状况较好,所以并没有参加医保的意识或迫切性。 四、结论与政策讨论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我们发现调查地区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整体健康水平不高。同时,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分化也较为明显。通过对农村老年居民健康自评状况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显示,年龄和性别因素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高龄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更差,男性的健康水平要比女性更差。而家庭收入则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的重要因素,家庭收入水平更高的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更高。另一方面,患病状况更能反映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患慢性病的农村老年人以及近一个月的患病情况和近一年的住院情况都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况产生显著影响,患病老年人尤其是住过院的老年人其健康自评状况明显更差。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参保的老年人比参保者的健康自评状况要好,这也反映了农村老年人的保险意识相对较弱,身体健康状况较好者可能还不倾向于购买保险。 以上研究结论表明,当前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政策应该以整合养老服务政策与健康政策为基本导向。一是需要提升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向老年人提供康复、照护、转诊服务的能力,重点开展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少老年人带病带残生存时间,更好地实现健康老龄化。二是依托社区发展医养结合式的基本养老服务,提高农村老年人尤其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利用水平,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由单一功能向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等多重功能转变。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的新农合制度,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保险宣传,实现农村地区新农合的全覆盖。对于经济能力较强的家庭,鼓励其参与商业保险,通过多层次的保障减少重大疾病对家庭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四是探索农村地区长期照护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对解决农村地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的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