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走进学生心灵(教材处理篇).doc_第1页
让语文课走进学生心灵(教材处理篇).doc_第2页
让语文课走进学生心灵(教材处理篇).doc_第3页
让语文课走进学生心灵(教材处理篇).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让语文课走进学生心灵(教材处理篇) 天津二十一中 卢津榕作为语文老师,总觉得语文这门学科是一座开满了奇葩异卉的大花园,未入已觉芳香扑鼻,身处其中则更是眼花缭乱。但是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语文没有什么好的感觉,认为训斥说教充斥其中,觉得枯燥乏味甚至反感。为了转变学生的这种错误观念,我大力提倡语文的人文性、审美性,力图廓清语文的本真面目,力求让语文走进学生的心灵。下面以名人传序这课书为例,阐述一下我的语文教学观念。名人传序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课书,是一篇表明写作目的和宗旨的序言,又是一篇语言精简、激情洋溢、思想深邃的抒情散文。而本书名人传是一部独具魅力的人物传记,著者罗曼罗兰倾注他全部激情,成功地让读者在传记中跟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列夫 托尔斯泰三位大师接触,分担他们的痛苦、失败,也分享他们的诚挚、成功。我们没先不看内容,只看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这几位主人公,就已然被他们震撼,他们都是人类精神领域的大师,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对当时欧洲的社会状况和三位名人是很陌生的,这就造成了在感情及理解上的隔阂。所以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三人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以及作品蕴涵的意义,这样才能使学生不只是浮皮潦草的理解文章,而是深入进去,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受到人类优秀精神作品的陶冶,同时感悟大师们的卓越精神品质。这里我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直观的展示米开朗琪罗的著名雕塑及绘画作品,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介绍列夫 托尔斯泰,改变把语文课上成纯语言知识的训练课或政治说教课的状况,而是突出语文的文学性、审美性、文化性,注重对人文因素的挖掘。与此同时我又考虑如果所有东西都是我给学生,即使讲得天花乱坠,那还是我的东西,真正进入他们心灵的又有多少呢?怎样让他把所学变成自己的,自己对所学就加以珍爱并且能烙在心里,在说的奢望一些,像这种凝结这人类优秀精神的作品,我希望能影响他们的爱好,有意识让自己的兴趣更上一个等级,甚至通过他自己的深层思考影响他们的对人生的看法。这样这篇作品才变得鲜活起来,才能说走入到学生心灵。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在让学生初读文章后,布置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或书籍分别搜寻三位主人公及作者的资料并加以整合再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分别演示,试图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资源共享来把有关的东西内化到学生心理。针对学生习惯于你说我听,你写我记,不愿用自己头脑思考的阅读习惯,我设计了三遍阅读法,即出读文章,了解大意;解读文章,弄清背景;品读文章,把握深意。这是以接受美学及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建构主体发展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重视还学生以“发现”、“探究”的过程,重视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来判断,我深挖他对文本的第一印象,在他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去引导、点拨,激励学生勇于形成并表达创新见解的过程。鉴于此,我对这一课进行里这样的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和领悟罗曼罗兰的英雄观。 2、把握作者创作名人传的目的和原因。能力目标: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培养阅读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其探究能力。德育目标:1、体会“英雄”的精神力量,学习“英雄”的品质。树立正确的英雄观。2、通过三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及思想陶冶。教学重点:1、了解和领略罗曼罗兰的英雄观及创作名人传的意图。 2、透彻理解文中意味隽永的语句。教学难点:由于学生不了解当时欧洲社会背景和三位名人所造成的理解上的隔阂。教学方法:展示感悟的审美化教学方式和点拨、涵咏的探究式教学过程:首先是导入环节让同学说说自己最崇拜的伟人的名字(注意区分伟人与明星),由此引入本课,看看罗曼罗兰所推崇的名人是些什么样的人。行了不屈的斗争。 第二是初读课文 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根据设题了解文章大意,谈谈第一印象。用课件打出所设题目:1、通过阅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给传主令拟一个称呼。2、题记的含义。3、在作者看来,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4、作者认为,最伟大的英雄是谁?原因是什么?5、作者为什么要写名人传?6、哪些人需要英雄、呼唤英雄?一、 以“英雄”为契入口,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解决有关问题,但未必有深入领悟或是受到感染,所以要进入下一环节二、 第三是解读文章1、对当时背景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与腐败的气氛中昏迷不醒。的解读2、对让我们来摧毁时间的阻隔,使英雄的种族再生。“的解读 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来提供有关资料。 第四是品读课文1、 由译者傅雷的一段话导入三、 2、由学生简介三位传记主人公及作者四、 a了解罗曼罗兰第一组展示罗曼罗兰像及简介。“罗曼罗兰,法国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因约翰克利斯多夫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名人传分别为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5)、托尔斯泰传(1911)。本序为合传总序。” “1915年,为了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术风格时,罗曼罗兰表示,除了诚恳二字,他不希望别人承认他有什么别的优点。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4、 b了解贝多芬惟其痛苦,才有欢乐!贝多芬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德国古典主义最伟大的音乐家,是这样一个不幸而坚强的人:在青年时期就开始耳聋了。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谁又能想象他在漫长的酷刑中的心情和痛苦?上帝真是残忍,把最美的音乐赋予了贝多芬却剥夺了他欣赏音乐的权利,他听不到自己的音乐,人们都在尽情享受他的音乐带来的欢愉的同时,他却必须独自忍受无声的折磨!而就是这个人,写出了那样大量的乐曲,而且往往是欢乐的乐曲从天国发出的,传播到人们内心的欢乐!他扼住了命运的喉咙,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苦斗的成果,是胜利的标志。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惟其痛苦,才能欢乐!”5、 c 了解米开朗琪罗大卫用他的弹弓,我用我的弓箭。米开朗基罗贝多芬的痛苦来自病痛的折磨,米开朗基罗的痛苦来自他充满矛盾的灵魂:他既无残疾,也不贫穷。他出身高贵,是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他的祖国多灾多难,外族入侵,人民被奴役,他的心血之作一次又一次被毁于战乱。他非常富有,每完成一部作品,他都会获得一大笔酬劳,但他却过着像穷光蛋一样的生活,只吃面包,喝点葡萄酒,每天只睡几个小时;他惊人的长寿,一生渴望爱情,写出大量火热纯洁的十四行诗,但他却终身未婚,孤单到老;他的家族从未给他任何温暖,总是一次又一次从他身上榨取金钱,利用他的名誉到处炫耀,而他根深蒂固的家族观念和光宗耀祖思想却使他出手大方;他骄傲固执,目空一切,他在艺术上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不惜和教皇闹翻,但他又软弱可笑,总是在关键时刻选择妥协投降,做出种种与他名誉不符的可笑举动;他的艺术天分惊人,雄心勃勃,创作出大卫像、奴隶、摩西等惊世杰作,但他又不得不为教皇奔波卖命,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又有新的任务在催促着他,因此他计划中最伟大的作品都半途而废。他一生都在超负荷的工作,同时还要为那些没完成作品忍受内心的谴责;到了老年,他已经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后一位艺术大师,人们对他像对上帝一样敬重,无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但他却越来越虔诚,在上帝面前惴惴不安。尽管米开朗基罗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尽管他一直没能实现自己最伟大的计划,可谁也不能否认他的艺术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人文精神,从大卫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的理想,人的尊严,人的意志;从摩西和奴隶身上看到了人与命运的抗争米开朗基罗塑造的是神灵,但他表现的却是现实中人的苦恼和感情! 6、d了解列夫.托尔斯泰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他是贵族出身,地位优越,衣食无忧;他身体健康,婚姻美满,有深爱的妻子儿女;他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评如潮,他是巍然耸立的文学高峰,他不仅为读者展示了俄罗斯近代历史的广阔画面,还精彩地谱写了俄罗斯民族之魂,他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每一个都让人们点点头说:“是的,俄罗斯人就是这样的。”总之,他是一个一般人看来什么也不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他天性善良,悲天悯人,他为城市贫民的凄惨处境感到震惊,为农民的生活贫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自己物质富有,生活优裕而内疚,为自己不忍心摆脱家庭羁绊去过苦行生活而苦恼总之,他的博爱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难,他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他希望所有人都能过上幸福安详的生活。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首先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让自己和农民生活劳动在一起,他在自己的庄园里实行改革,解放农奴,把土地分给佃户,他推行“爱的宗教”,提倡“不以暴力抗恶”,甚至提出“敌人要打你的左脸,要把右脸也伸出去”,到了晚年,他的想法更加变本加厉,他甚至打算捐出自己的所有财产,想法遭到家人的拒绝之后,他以八十二岁高龄离家出走,最后孤独地死于出走途中。以上是学生的课堂实录。3、设置问题,品读课文1、罗认为怎样的人才是英雄? 理解“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2、罗认为功业的成败重要吗?理解英雄主要“在于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3、除了品质外,罗认为成就英雄必备的因素是什么? 理解“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大,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大。”四、探讨此传记对于当代的意义板书: 名人传序 罗曼 罗兰贝多芬 封建专制-资产阶级 人的平等、自由,正义 英雄:心灵伟大-承载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