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毕业论文:前景诱人的海洋能.docx_第1页
新能源毕业论文:前景诱人的海洋能.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能源毕业论文:前景诱人的海洋能海洋能的概念海洋能,顾名思义,由海洋中的海水所产生的能量,都可视为海洋能。海水的涨落潮运动所携带的能量由两部分组成:海水的垂直升、降携带的能量为势能,即潮汐能;海水的流动携带的能量为动能,即潮流能。海面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波浪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波浪能。海洋中由于海水度、盐度的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海水密度和压力梯度,或海面上风的作用等产生的海水方向基本稳定的流动,称为海流能。在低纬度地区,海洋深层、表层海水之间的度差的形式所储存的热能称为差能。在沿岸河口地区,由流入海洋的江河淡水与海水之间的盐度差(溶液的浓度差)所蕴藏的物理化学能称为盐差能。海洋能究其成因,除潮汐能和潮流能是月亮和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产生的以外,其他均*于太阳辐射。海水是一个庞大的蓄能库,只要有海水存在,海洋能永远不会枯竭,所以人们常说海洋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而且开发海洋能不会产生废水、废气,也不会占用大片良田,更没有辐射污染。因此,海洋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被许多能源专家看好。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源,海洋能的全球储量达1500亿千瓦。例如,从南纬20度到北纬20度之间的海洋洋面,只要将其中一半用来差发电,海水水仅平均下降1摄氏度,就能获得600亿千瓦的电能,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所产生的全部电能。目前许多国家纷纷加快了对海洋能的开发利用研究,海洋能开发和综合利用已取得明显效益,其规模不断扩大,已达到或接近商业化应用阶段。有专家预计,在2020年后,全球海洋能源的利用率将是目前的数百倍。我国地处亚洲大陆东部,邻接太平洋,拥有18000多公里的大陆岸线。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可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沿海岛屿6500多个。在沿海地区有4亿多人口,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左右。随着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矿产资源开发,尤其近海、深水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以及海洋工程作业的扩大,能源消耗和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海洋能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海洋能的发展人类很早就利用海洋能了。11世纪左右的历史记载有潮汐磨坊。那时在大西洋沿岸的欧洲一些国家,建造过许多磨坊,功率在2073.5kw,有的磨坊甚至运转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20世纪初,德国在苏兴姆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潮汐电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研究、发展不同形式的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差能、盐差能等。从国外海洋能利用技术与发展来看,海洋能开发装置本身也经历了理论探索、试验与大规模开发这样一条发展之路。由于海洋能能量密度低,现有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提高转化效率方面。在装置容量上看,有逐渐增大并向商业应用推广的趋势。我国海洋热能主要分布在南中国海。潮流、盐度差能等主要分布在长江口以南海域。华东、华南等地区常规能源短缺,而工农业生产密集。至于众多待开发的边远岛屿更是不通电网、缺能缺水。在1亿千瓦时的潮汐能中,80%以上资源分布在福建、浙江两省。我国海洋能的分布正与上述需要相适应,可以就地利用,避免和减少北煤南运、西电东输,以及运送燃料的花费和不便。海洋能是很好的可以利用的资源。我国如果能从海洋能的蕴藏储量中开发1%,并用于发电的话,那么其装机容量就相当于我国现在的全国装机总容量。我国的海洋能利用经过了20世纪50年代末以及70年代初两次高潮,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洋能的开发处于充实和稳步推进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