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字音字形(1) 字音:略(2) 字形填空反(映 )意见 礼( 尚 )往来 (首 )屈一指 坐(镇 )主场 一( 筹 )莫展 走( 投 )无路 莫衷一(是 ) 各行其(是 )共商国( 是 ) 名门(望 )族 (备 )受欢迎 关怀(备 )至 艰苦(备 )尝 事半功(倍 ) 英雄(辈 )出 ( 和 )衷共济 ( 和 )盘托出 貌(合 )神离 再接再(厉 ) 变本加(厉 )(厉 )行节约 雷(厉 )风行 背(井 )离乡 土( 著 )居民 ( 适 )得其反 见( 异 )思迁 甘(拜 )下风 不可救(药 ) 明火执(仗 ) 永(葆 )青春 卑(躬 )屈膝 察( 言 )观色和(颜 )悦色 (部 )署已定 计日(程 )功 相辅相(成 ) 一脉相( 承 ) 迫不(及 )待 安排就(绪 ) 举止安(详 ) 绿草如( 茵 ) 真知(灼 )见 谈笑风(生 ) (倚 )老卖老 要言不(烦 ) ( 源 )远流长 精(简 )机构 步入正(轨 ) (贸 )然行事 融( 会 )贯通 ( 贻 )笑大方 ( 唉 )声叹气沉湎(缅) 荟(汇)萃 冷漠(寞) 偏僻(辟) 船舶(泊) 伶牙俐齿(利)改错出人投地(头) 珠丝马迹(蛛) 装黄门面(潢)众口烁金(铄) 明辩是非(辨) 中流抵柱(砥) 直接了当(截) 自曝自弃(暴) 张慌失措(皇) 仗义直言(执) 责无旁代(贷) 运筹帷握(幄) 欲盖弥张(彰) 营私舞敝(弊) 名记不忘(铭) 沓无音信(杳) 同仇敌慨(忾) 暗然失色(黯) 按步就班(部) 白璧无暇(瑕)别出新裁(心) 并行不背(悖) 不加思索(假) 退化变质(蜕) 文过是非(饰) 无耻滥言(谰) 相形见拙(绌) 消声匿迹(销) 形消骨立(销) 修养生息(休) 诩诩如生(栩) 暇思迩想(遐) 金壁辉煌(碧) 言简意该(赅) 挺而走险(铤)叹为观只(止) 如法泡制(炮) 磬竹难书(罄) 轻歌漫舞(曼) 前踞后恭(倨) 披星带月(戴) 披肝历胆(沥) 篷荜生辉(蓬) 弄巧成绌(拙) 激流勇退(急) 坚如盘石(磐) 金榜提名(题) 缠绵悱测(恻) 陈词烂调(滥) 惮精竭虑(殚) 耳儒目染(濡) 飞扬拔扈(跋) 愤发图强(奋) 蜂涌而至(拥) 富丽堂黄(皇) 肝脑途地(涂) 感人肺腹(腑) 膏梁子弟(粱) 鬼计多端(诡) 海角天崖(涯) 好高鹜远(骛) 轰堂大笑(哄) 目不交捷(睫) 脑羞成怒(恼) 凤冠霞佩(帔)历兵秣马(厉) 民生凋弊(敝) 坐想其成(享) 前扑后继(仆) 兵慌马乱(荒) 莫不关心(漠) 巾国英雄(帼) 日新月益(异) 如洪气势(虹) 空空如野(也) 淋漓尽至(致) 蛋丸之地(弹) 怨天由人(尤) 无可非异(议) 直言不诲(讳) 锋芒必露(毕) 故名思义(顾) 占了上峰(风) 包罗万项(象) 轻而一举(易) 不可明状(名) 当物之急(务) 彼彼皆是(比) 苇编三绝(韦) 炉火纯清(青) 自名得意(鸣) 胜气凌人(盛) 层峦迭嶂(叠) 涣然一新(焕) 精神焕散(涣) 道貌暗然(岸) 无精打彩(采) 浮想联篇(翩) 物及必反(极) 毋庸质疑(置) 及及可危(岌) 养尊处悠(优) 出类拔粹(萃) 受益非浅(匪) 不求慎解(甚)自立更生(力) 忧心重重(忡) 孩啼时代(提) 争争日上(蒸) 致关重要(至) 应辨能力(变) 珊珊来迟(姗) 人至义尽(仁) 义气用事(意) 余勇可估(贾) 举旗不定(棋) 无则加免(勉) 名思苦想(冥) 全宜之计(权) 立杆见影(竿) 大气晚成(器) 棉里藏针(绵) 大名顶顶(鼎) 乌和之众(合) 龙盘虎据(踞)一泄千里(泻) 嘻笑怒骂(嬉) 滥芋充数(竽) 吊以轻心(掉) 发聋震聩(振) 惩前必后(毖) 坐地分脏(赃) 历精图治(励) 留芳百世(流) 流言非语(蜚) 口密腹箭(蜜剑)二、近义实词、虚词辨析1.C(“必需”,一定要有的,不可少的;“必须”,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也表示加强命令语气。从句意看,句应为“必需”。“更加”,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数量上进一步。“固然”,副词,表示承认这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虽然”,连词,一般用于上半句,表示让步,下半句说出正面意思。)2C(“波及”,影响到;“涉及”,关联到。“特点”,人或事物具有的独特的地方,既可指抽象的,也可指具体的;“特征”,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 多指具体的特征。“安闲”,安静清闲;“悠闲”,闲适自得。)3A(“建立”,开始成立;“确立”,稳固而扎实地建立或树立。“剥落”,一片片脱落;“脱落”,掉下来(多指附着物)。“贯注”,精力集中;“灌注”,浇进,流入。)4D(“审订”,审阅修订;“审定”,审查决定。“补偿”,抵消损失、消耗或补充、供给弹药等其他物质。)5A(“敦促”,诚恳地催促;“督促”,监督催促。“收集”,使聚集在一起;“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熟悉”,知道很清楚(指人);“熟习”,(对某种技术或学问)学习得熟练,或了解得很深刻。)6A(句子中第一处应是转折关系,用“尽管但”。)7D(“限定”指在数量、范围上加以规定;“限制”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约束。“批评”较“抨击”程度轻,对象也属于内部的,“抨击”的对象是敌对的。“生僻”指不常见的,不熟悉的;“冷僻”指少有人问津的。)8A(“改善”有改得好一些的意思,“改变”重在“变”;“抚养”是上对下;“权利”是权力和利益两个方面。)9B(“导致”的程度重;用“接收”符合于“人”这一对象;“心率”指心脏搏动的频率,“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律。)10C(“营利”,谋求利润;“盈利”,企业单位的纯利润,获得利润。“原型”,特指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贬义)。“复议”,对已做决定的事再来讨论;“附议”,同意别人的建议,作为共同提议人。)11C(“侵吞”,暗中非法占有;“鲸吞”,像鲸鱼一样吞食,多指吞并土地。“起哄”,许多人在一起胡闹、捣蛋。“置疑”,怀疑;“质疑”,提出疑问。)12C(要考虑句间关系和语意的连贯。)13答案C 解析考查语句之间的关系,第一处为转折羌系, 第四处应为假设关系。 14. 答案D 解析第一个空前后是选择关系,据此可以排除B、 C两项。第二个空前后是转折关系,用“但是”表示转折语气偏重,选“而”更符合语言习惯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第三个空之间是递进关系,选“甚至”更符合语感,据此可以排除A、C两项。 15.答案 A 解析 第一空要填的词应连接第一、二句,而这两句是转折关系,因此选“但是”,先排除B、C。第二、三空所在的两个分句间是必要条件关系,因此选“只有”、“才”。最后一句的两个分句间应是并列关系,“也”恰当。3、 成语(熟语)运用1 C( A“杳无音讯”应改为“无影无踪” B“涣然冰释”指嫌隙误会消除D“不名一文”应改为“一文不值”)2A(B“始作涌者”是贬义C“本末倒置”应改为“背道而驰”D“疾恶如仇”指痛恨坏人坏事像痛恨仇敌一样,用在这里不恰当)3D(A“重整旗鼓”是褒义词,应改为“卷土重来”B“左右为难”指人不指事C“把人忧天”应改为“庸人自扰”)4.A(B“耿耿于怀”应改为“悔恨不已”C“瓜熟蒂落”改为“柳暗花明”D“见异思迁”应改为“左右不定”) 5.A(B“起死回生”用于形容医术高超或比喻手段高超,这里应用“死灰复燃”C“推波助澜”是贬义词D“栩栩如生”是形容文学、艺术作品表现非常逼真,好像话的一样)6.C(A“弹冠相庆”多含贬义B“夸夸其谈”改为“高谈阔论”D“如坐春风”应改为“满面春风”)7A(B“惨绝入衰”改为“惨无人道”C“不谋而合”改为“不约而同”D“情不自禁”改为“不由自主”)8D(A“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用在这里不合适B“评头论足”应改为“越沮代危”C“良奏不齐”改为“参差不齐”)9C(A“面目全非”是贬义词,应改为“面目一新”B“神机妙算”是褒义词D“肥头大耳”是贬义词,“面红耳赤”指因急躁、害羞脸上发红的样子,此处与语境不合)10A(B“蔚然成风”是褒义词C“飞黄腾达”指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D“面面相觑”用于人与人之间)11. D(A“长此以往”不能追述过去的事情B“参差不齐”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C“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不能形容人的关系)12.B(A“相敬如宾”只用于夫妻之间C“改头换面”比喻只换形式不变内容D“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13C(A“牢不可破”改为“无懈可击” B“洞若观火”改为“一清二楚”D“苦口婆心”指反复劝说,应改为“语重。心长”)14. D(A“漫不经。心”改为“漠不关心”B“不可思议”改为“不堪设想”C“责无旁贷”改为“毫不犹豫”)15. A(B“随波逐流”改为“放任自流”C“鱼目混珠”改为“混为一谈”D“炉火纯青”改为“淋漓尽致”)四、病句辨析参考答案:D.(其他几项搭配不当)A(“增长”的是人口数量,不是“结构”);B(“提高”的应是“作品”质量。);C(担负-使命感、责任感;使我有了-触动).2.B.(其他几项不合逻辑)A(并列不当:前面是以产地命名;后面是以质地命名。);C(成分赘余:都是国家,没有地区);D(“军旅”是区域,不能与“人民”并列。)。3C.(其他几项表意不明)A(逻辑混乱:第二句的主语应该是人类,而不是“大自然”。);B(词语赘余。“一发而不可收拾”局面混乱得不可收拾;“一发而不可收”是不可阻挡之意);D(赘余:“剥下画皮”本身就是“揭去伪装”的意思;“伪装”是赘余)。4C.A(表意不明:“一边放着一个”,可以是在同一边,也可以是两边各放一个);B(搭配不当:“这样”指代前面的内容。前面提到“不能压服”“不能搞文字狱”,后面说“没有一次好结果”。“没有好结果”是“压服”“搞文字狱”造成的,不是“不能”造成的。赘余:“对科学上的是非之争”或者对“科学问题”的是非之争。“上”是赘余。);D(“真知灼见”是正确而又深刻的认识和见解。后不能再有“意见”).5.C.A(搭配不当:“迎接”的“主力军”应为“预防”);B(成分残缺:应在“捏造”和加“的”,让“充满”有直接宾语。);D(“走出”“未来发展”搭配不当)。6C.A(搭配不当:应为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B(搭配不当。“络绎不绝”形容人多。应删掉。);D(搭配不当:“信息网”不能安排工作,必须将“的”改为“了”。).7.C.A(成分赘余:“2025岁”已界定了范围,再加上“左右”多余了。);B(成分赘余:“每双鞋”和“左右”都应去掉);D(赘余,应去掉“的原因”。).8.B.A(表意不明,应把“而且”改为“而”。);C(语序不当:应为“中国是最早出现文字和学校的”);D(搭配不当:既然“遇难”就不会再“被救”。).9.D.A(“不正当行为”作为任务、“一次”“任务”搭配不当;);B(搭配不当:“囊括”是全包括);C(搭配不当:“创造”后应为“环境”,而不是“问题”。).10. B.A“无法”应提到“把”前。C“不绝如缕”不妥。D“作者疯狂叫嚣”不对。11. BA“肤浅”“贫乏”与“丰富”“深刻”没有分别对应。C“侃侃而谈”不妥。D有歧义。12. B ACD均为主谓搭配不当。13. DA、B“既然”应“虽然”。C、关联词语不当,“因而”改“也”。14. DA“从”应置“中国人民”后。B“不可”累赘。C“这”应改为“那”。15. DA“果断”褒义贬用了,应“武断”。B“因为他”应置“不仅仅是”之后。C“用”应改为“把”。16. CA“一位农民,具有很高价值”不当。B“为赠献”搭配不当;“它”指代不明。D“其”与前文重复。17. BA语序不当:“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的中心”应为“教育中心和科学研究的中心”;成分残缺:自然成为“的院校”。C“才”前应有主语“他们”。D“等于”后应加 “这条弧”或“它”。18. BA “自己”多余;或在“自己”前加“与”。C“主要”和“及其他”不宜并存。D“不但而且”中内容应递进,不应“递退”。19. DA“亡”字坏事。B“问题”不能“做”,应“解决”。C先后连贯不好,“它的重量”应放在“耗电量”前。20. CA“语文”和“有经验”应换位。B“派人”和“一次又一次”换位。D“井井有条”为“清楚而有条理”,不妥。五、语言简明连贯得体1.【解析】本题题干明确提示这是一篇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这是规定了这一段文字的用途。其实还暗含着这样一些要求:词语不能太文诌诌的,要避免那些只能看字才能明白的,比如:“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依理或依礼,我都应该写一篇文章来纪念。” 这里的“依理或依礼”只能看才能明白,在口语中就会造成难解或费解。此外,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也不能使用,如省略号要用“等”或“等等”来表示,书名最好直接说出来而不用书名号。这都是口语的要求。本题(e )(f )为同音异义词,容易混淆造成误解,()为书面语,带文言色彩,语体不合乎语境要求,且理解费力。()处小括号在口语语流中读不出来,应改为“我厂原来已经捐赠衣服、物品,折款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2.【解析】本题是一位中学生写给博物馆馆长的一张便条。两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长幼关系,此外又是对他人有所要求,因而应该用语委婉而不失大方。这是语境的要求。本段中“光临”带有表敬意义,意思为“(您的到来)给增光”。这里用在自己身上,显然不合适。“现决定改期”,“决定”一词语气太重,这本不是什么重大事件,同时又是因自己而导致的结果,用上级对下级“通知”的口吻,也不合适。“磋商”一词一般用于重大事情上,带有庄重、严肃的色彩。这里是“大词小用”了。本题答案为:不得体的词:光临 决定 磋商应该为(参考答案):光临到(去、前往);决定只好(只得、只能);磋商(商量、商议)3.()“拜读”改为“费心一读”。 ()“雅趣”改为“爱好” ()“斧正”改为“修改” ()“教祺”改为“编安”4.用语不当的几处是:、5.(审判员题目)6.() 口语化。改为“需要”() “鼎力相助”一般指对方,不指自己() 口语化。改为“筹集到资金”() 改为“懂财务的人”。() 口语化。改为“技术帮助”。() “不吝赐教”改为“毫不吝惜”。() 去掉。() “好自为之”改为“慎重考虑”。7.本题考查对偶这种修辞方法的理解辨析。对偶的要求是出句、对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声调和谐、意义相关。就本题而言,字数、意义两方面都没有什么问题。只要从词性、语意结构上考察分析,就可以发现,“临窗”(动宾结构)和“院落”(联合结构)不合,且末字为“雪”,仄声,不合要求。“带水”(动宾结构)和“梨花”(偏正结构)不合。句“丁香”和“梨花”不合,“初绽”和“院落”不合。而句在各个方面都符合要求。本题答案为。8.本题结合古诗词名句的赏析考查对修辞作用的理解。句“合”“斜”都是状态的直述,并没有把山和树“人格化”,因此称为拟人不合适。“雨”本不能“知”,也不能“潜”(悄悄地),这是物的人格化。解说是正确的。“气蒸”与“波撼”确是夸张写法。湖水的波涛能撼动一座城,怎不是夸张?“笛”本不能“怨”,此处为拟人。本题答案为。9.本题为古诗词鉴赏题。考查点比较多,但是也牵涉到修辞。句考查对词语深层含义的理解。解说正确。句“绿”“红”是借代,用颜色特征代指本体“绿叶”和“红花”。“肥”“瘦”的解释也无误。句“知否知否?”确为设问。错误在于句,本词没有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本题答案为10.【参考】唯在清明,江南江北,共披一蓑细雨;或在春节,将一锅锅水饺,煮成万代永传的顺顺当当与和和美美。唯在春节,江南江北,共鸣一串爆竹;或在端午,将一只只粽子,煮成千年不变的香香甜甜与平平安安。唯在重阳,江南江北,共赏一抹菊黄;或在春节,将一串串鞭炮,爆出千年不变的美美满满与平平安安。 六、文学常识参考答案:1、C项错在对围城的表述上。这是一部以归国留学生方鸿渐从觅职、恋爱到失业、婚变的经历为线索,表现了抗战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彷徨无主、无聊空虚和酸涩的爱情等囿于精神“围城”的生活现实,并不是反映“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2、B 秋浦歌作者是李白,哈姆莱特的体裁是戏剧,欧根奥涅金的作者是俄国的普希金。3、C项错。元曲的种属关系是: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包括套曲和小令。4、D项中的这两位作家不是只写短篇小说。莫泊桑还写了一生漂亮朋友等六部长篇小说,契诃夫不但写有中篇小说第六病室农民在峡谷中等中篇,还写有许多戏剧,如三姊妹樱桃园海鸥等,是著名的戏剧大师。5、B 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西游记一样,都是文人采用民间创作而进行再创作的。6、D 莎士比亚是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7、B项是对的。A项中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是吴趼人(又名吴沃尧)写的,孽海花是曾朴写的,李伯元又名李宝嘉。C项中的孟子是属于经部的。四库全书的经部是儒家经典,孟子为亚圣,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故在经部;史部中收历史著作,但左传是注释春秋的,故收在经部;子部收集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则是文学著作。D项的悭吝人是法国莫里哀的。8、C项有误,洪昇的长生殿9、A项正确。山海经是先秦时代的作品,作者不详。淮南子是西汉时期的作品,编撰者是刘安。搜神记为晋朝干宝所著。水经注为南北朝时期的郦道元所作。10、D项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是世说新语。11、B项的“二十四史”的说法是在清代修四库全书的时候提出来的,那时还没有清史,从史记以后,都是国亡而修史,所以“二十四史”到明史为止。今人有加上清史称为“二十五史”的。12、C项正确. A项李有才板话是赵树理的作品;B项左传所记载的内容是春秋时期的,它的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不可能记录到他身后的事;D项悲惨世界的作者是法国的雨果。13、ABC三项都正确。D项的“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14、B项是对的. A项暴风骤雨反映的东北土地改革时期的社会现实;C项的“左联”成立于1930年;D项的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作品。15、B项正确;A项:是宋朝陆游的作品;C项:是唐朝张志和的词渔歌子中的句子;D项:李白的句子有三个,其中用了夸张。16、A 中姜夔是婉约派词人,中“四史”有后汉书无资治通鉴,中“元曲四大家”无王实甫,有马致远(其代表作是汉宫秋)。17、C 判断对联所写何人,要注意对联中所写的内容,对中学生来说,要想读懂对联中的所有含义,是有点困难,但我们完全可以就中学课本中提供的一些知识对能读懂的一部分来判断。联写司马迁,有“幽而发愤”的词语,这是报任安书中的句子;“著成信史”指他写的史记;“刚正不阿”“正气”等词语是指他为李陵犯颜进谏及在史记中所表现出来的批判精神。联写李白,其中“盛唐诗酒无双士”有杜甫的诗“李白斗酒诗百篇”为证;“青莲”“谪仙”都是李白的别号;“一身傲骨”有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句子为证。联写的是蒲松龄,“写鬼写妖”就是指的聊斋志异。联写的是荆轲,“狼邦”即指秦国,秦国在当时被称作“虎狼之国”;“萧寒易水”化用“风萧萧兮易水寒”句意;“心存燕国”就更明确了。18、A 本题也可以就中学生应该掌握的文史知识来判断。联有“新乐府”,指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及他所写的新乐府;“堤建西湖”指白居易在苏州刺史任上修建的白堤。联有“河东”一词的提示,柳宗元是河东人;另外,“贾傅以来”中的“贾傅”指贾谊,既是“贾傅以来”,就不可能是指贾谊本人。联参见第一联的说明即可。联既讲“继东坡”,就不可能是苏东坡本人;“美芹悲黍”,辛弃疾有美芹十论;“冀南宋”,说明作者所处的时代。联所写的是女性,这个不难判断,因为上句不是“淘尽万古英雄”而是“淘尽万古英雄汉”,下句明确点出“女儿花”;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湖南君山生态渔业集团有限公司劳务派遣人员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国投交通校园招聘47人(唐山有岗)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教师发展中心2025-2025学年度教师培训计划
- 医院劳动纪律规范管理办法
- 幸福园丁培训心得
- 五年级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 2025幼儿园多元化课程设置计划
- 初中外语角活动计划
- 学科带头人教学研究校本研修计划
- 25年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轻巧夺冠)
- 网约配送员培训课件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新疆文化网
- 《货币的前世今生》课件
- 3.1 贯彻新发展理念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 2025天猫服饰春夏趋势白皮书
- 设备的运行动态管理制度(4篇)
- 借款利率协议
- 电梯维保管理体系手册
- 《阳光心态》课件
- 《110kV三相环氧树脂浇注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 2019年7月13日下午云南省公务员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