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ppt_第1页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ppt_第2页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ppt_第3页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ppt_第4页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设计阶段 的工程造价管理 v主要内容:限额设计;设计方案的评价和优 化;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 v学习的目的:了解限额设计的方法;熟悉设 计方案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掌握设计概算和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和审查。 v重点:限额设计的概念;设计方案的评价方 法和途径;设计概算的内容;施工图预算的 内容。 8.1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 v一、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P218 v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程序 v1、方案设计阶段工程造价估算 v2、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概算 v3、技术设计阶段修正概算 v4、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预算 v5、设计交底和配合施工工程价款调整 v三、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和方法 v方法: v1、优选和优化设计 v2、限额设计和标准化设计 v3、加强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管理和 审查 8.2 限额设计 v一、概念: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控 制初步设计,按照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 计,各专业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设计,控制技 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不合理变更,保证总投资 限额不突破。 v二、限额设计的程序 见P222 v三、限额设计的控制 v1、纵向控制:按照限额设计过程从前向后依次进 行控制 v2、横向控制:对设计单位内部各专业、及设计人 员进行考核,实施奖惩,保证设计质量的控制。 v8.3 设计方案的评价和优化 v一、工程设计方案评价的原则 v二、工程设计方案的评价内容 v民用建筑设计评价 v1、公共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使用 面积;辅助面积、有效面积、平面系数、 单位指标、建筑密度等 v2、居住建筑:平面系数;建筑周长指标; 建筑体积指标;平均每户建筑面积;户型 比。 v三、设计方案评价的方法 v1、计算费用法(最小费用法):在各设计方案的 功能相同的条件下,项目全寿命费用最小的方案 为最优方案。 v1)、静态法 C年=K*E+V C总=K+V*T v其中: C年年总计算费用 v C总项目总计算费用 v K总投资 v E投资效果系数,投资回收期的倒数 v V年生产成本 v T 投资回收期,年 其中:PC费用现值 COt第t年的现金流出量 ic基准折现率 AC费用现值 v2)、动态法: v寿命期相同方案:净现值法;净年值法;差额内 部收益率法。 v寿命期不相同方案:净年值法 v 【例】某建设项目有三个可行而互斥的投资方 案,三个方案的投资回收期均为6年,行业基准 收益率为10%。三个方案的现金流量如表。用 净年值法进行方案比选。 v表 三个方案的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 方案初始投资年经营 成本 A67035 B73615 C56555 v【解】: v(1)静态计算法费用法 v由: C年=K*E+V v C年A=670/6+35=146.67 v C年B=736/6+15=137.67 v C年C=565/6+55=149.17 v因为C年B最小,故方案2最优。 v(2) 动态计算费用法 v1)净年值法 v ACA=670(A/P,10%,6)35=188.85万元 v ACB =736(A/P,10%,6)15=184万元 vACC =565(A/P,10%,6)55=184.74万元 v根据计算结果可知,B方案的净年值最小,所 以B方案最佳。 v2)净现值法(NPV)。 vPCA=67035(P/A,10%,6)=822.43万元 vPCB =73615(P/A,10%,6)=801.33万元 vPCC =56555(P/A,10%,6)=804.53万元 v根据计算结果可知,B方案的净现值最小,所 以B方案最佳。 v2、投资回收期法:通过比较各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来比选设 计方案。既投资回收期越短的方案越好。 v3、多指标评价法:通过对反映建筑产品功能和耗费特点的 若干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分析、比较,评价设计方案的经 济效果。分为多指标法对比法和多目标优选法。 v1)多指标法对比法:使用一组适用的指标体系,将对比方 案的指标列出,再进行一一对比分析,根据指标值的高低分 析判断方案的优劣。 v优点:指标全面,分析确切。 v缺点:不便于考虑某一功能评价,不便于综合定量分析。 v 2)多目标优选法:首先对设定若干评价指标,并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及评分标准。然后就各设计方 案对各指标的满足程度打分,最后计算各方案的加 权得分,得分最高者为最优方案。 v S v v其中:S设计方案的综合得分 v Si各设计方案在不同评价指标上的得分 v Wi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v n评价指标数 v例:某建筑工程有四个设计方案,选定评价指标为:实用性 、平面布置、经济性、美观性思想。各指标的权重几个方案 的得分(10分制)见表,试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v 多指标综合评分计算表 评价指标权重 方案A方案B方案C方案D 得分 加权得 分 得分 加权得 分 得分 加权得 分 得分 加权得 分 实用性0.493.683.272.862.4 平面布置0.281.671.481.691.8 经济性0.392.772.192.782.4 美观性0.170.790.980.890.9 合计8.67.67.97.5 8.3.4 工程设计优化途径 v(1)通过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优化设计方案。 v(2)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 v(3)推广标准化设计,优化设计方案 v价值工程:1)价值工程的原理。价值工程是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 ,可靠地实现必要功能,并着重于功能分析的有组织的活动。价值、 功能和成本三者的关系如下: v v 价值 v 其中:价值寿命周期成本投入所获得的产品必要功能 v 功能必要功能 v 成本寿命周期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 v一般可以通过以下5种方式提高价值: v提高功能和降低成本同时进行; v保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功能水平; v保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 v成本略微增加,但功能水平大幅度增加; v功能水平略微下降,但成本大幅度下降。 v价值工程一般工作程序如下: v对象选择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功能分析功能评价方案 创新与评价 v2)运用价值工程方法对项目设计方案优化的步骤。 v主要利用加权评分法,计算不同方案的综合得分(价值系数),反映 方案功能和费用的比例,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效果评价。 v基本步骤如下: v 确定各项功能评价系数。功能评价系数又称功能权重,确定功能 权重的方法由01评分法(两个功能相比,相对重要的得1分,相对 不重要的得0分)、04评分法(两个功能相比,相对很重要的得4分 ,相对不重要的得0分,相对较重要的得3分,相对较不重要的得1分 ;同样重要的得2分)、环比评分法等。功能评价系数计算公式为: v某功能评价系数 v计算方案的成本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v 某方案成本系数该方案成本各方案成本之和 v计算方案的价值系数。计算公式为: v某方案价值系数该方案功能评价系数该方案成 本系数 v比较各方案的价值系数。以价值系数最大的方案 为最佳方案。 v进行效果评价。 v。 各功能的重要性分析如下:f3相对f4很重要,f3相对f较重要,f相对f 同样重要,f相对f同样重要。如建设规模为12000m2,甲、乙、丙三 个方案的单位造价分别为1685元m2、1585元m2、1750元m2。试运用 价值系数法选择最优方案,并评价效果 v【例】某住宅工程项目设计人员根据业主的要求,提出甲、 乙、丙三个方案。邀请专家进行论证。专家从五个方面(以 f1f5表示)对方案的功能进行评价,各方案的功能得分如 表 功能名称方案功能得分 甲乙丙 f18710 f2999 f31056 f4688 f59910 【解】:根据各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04评分法,得出功能评分如下表: v然后再计算功能系数:将各方案的各功能得分与该功能的权重相乘,汇 总后得到该方案的功能加权得分。 vW甲80.2590.125100.37560.12590.125=8.75 vW乙70.2590.12550.37580.12590.125=6.875 vW丙100.2590.12560.37580.125100.125=8.125 vW= W甲 W乙 W丙=8.756.8758.125=23.75 f1f2f3f4f5得分权重 f131331010/40=0.25 f2102255/40=0.125 f334441515/40=0.375 f4120255/40=0.125 f5120255/40=0.125 合计401.000 v各方案的功能系数为: vF甲8.75/23.75=0.368 vF乙6.875/23.75=0.289 vF丙8.125/23.75=0.342 v成本系数: vC甲1685/(168515851750)=0.336 vC乙1585/(168515851750)=0.316 vC丙1750/(168515851750)=0.349 v价值系数: vV甲F甲/ C甲=0.368/0.336=1.095 vV乙F乙/ C乙=0.289/0.316=0.915 vV丙F丙/ C丙=0.342/0.349=0.980 v由于甲方案的价值系数最大,所以甲方案为最佳方案。 8.4 设计概算 v一、概述 v1、设计概算的含义和作用 v1)设计概算的含义。 v 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阶段 ,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 初步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设备、材料预算 价格、各项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指标)、建设地区自然、技 术经济条件等资料,编制和确定的建设项目从筹建直至竣工 交付使用(或生产)所需全部费用的文件。包含静态投资部 分和动态投资部分 v2)作用:见P237 v2、设计概算的内容。设计概算按照编制对象的 不同可分单位工程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和 建设项目总概算三级。 建 设 项 目 总 概 算 单项工程综合概 算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概 算 预备费、贷款利息、投资方向调 节税 单位建筑工程概 算 单位设备及安装工程概 算 图 单位工程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和建设项目总概算的关系 v1)单位工程概算。是确定各单位工程建设的 费用文件,是编制单项工程综合概算的依据 。单位工程概算分为建筑工程概算和设备及 安装工程概算两大类。 v2)单项工程综合概算。是确定一个单项工程 所需建设费用的文件,是由各单位工程概算 汇总编写而成的,是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组成 部分。其组成如图 单 项 工 程 综 合 概 算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单位工程概算 一般土建概算 通风、空调工程概算 给排水、采暖工程概 算 电气、照明工程概算 弱电工程概算 特殊构筑物工程概算 设备及安装单位工程概算 机械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 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 热力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 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概算 3)建设项目总概算。是确定整个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 工交付使用全过程的总费用的文件。它由单项工程综 合概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固定资产投资 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流动资金组成。其组 成如图P238 v二、设计概算的编制 v1)单位工程概算。 v单位工程概算分建筑工程概算和设备及安装工程概 算两大类。 v建筑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有:概算定额法、概算指 标法、类似工程预算法等; v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有:预算单价法、 扩大单价法、设备价值百分比法和综合吨位指标法 等。 v建筑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 v(a)概算定额法。概算定额法又叫扩大 单价法或扩大结构定额法。它是采用概 算定额编制建筑工程概算的方法,类似 用预算定额编制建筑工程预算。 v一般当拟建项目初步设计达到一定深度,建 筑结构较为明确,并能根据设计图进行项目 划分和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量计算时,就可 采用此方法编制概算。 v(b)概算指标法。概算指标法是用拟建的厂房 、住宅的建筑面积(或体积)乘以概算指标得 出直接工程费,然后按规定计算出措施费、 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等,编制出单位工程概 算的方法。 v一般当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准确计算工程量,但工 程采用的技术较为成熟且有类似概算指标可以利用 时,可采用此种方法编制概算。概算指标法一般以 建筑面积、建筑体积或万元为单位,以整栋建筑物 为依据而编制的指标。 v案例见P241 v(c)类似工程预算法。类似工程预算法是利用 技术条件与设计对象相类似的已完工程或在 建工程的工程造价资料来编制拟建工程设计 概算的方法。 v一般当拟建项目尚无完整的初步设计方案,或是概 算定额与概算指标不全,而拟建的工程于已建的工 程相似,如建筑、结构等特征基本相同时,可采用 此种方法。 v单位工程设备及安装概算的编制方法 v包括设备购置费概算、设备安装工程概算两大部分。 v(a)设备购置费计算。设备购置费包括设备原价和运杂费两 部分。 v设备原价: v国产标准设备:原价可根据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材质 、数量及附带的配件,向制造厂询价或向设备、材料信息部 门查询或按主管部门规定的现行价格逐项进行计算。 v非主要标准设备和工器具、生产家具:原价可以按主要标准 设备原价的百分比计算,百分比指标一般按主管部门或地区 有关规定执行。 v设备运杂费按有关部门规定的运杂费率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 v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运杂费率 v(b)设备安装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 v预算单价法。当初步设计深度较深,有详细的设备 清单,则可以直接采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单价编制 安装工程概算,概算编制程序与安装工程施工图预 算程序基本相同。 v扩大单价法。当初步设计深度不够,设备清单不齐 备,只有主要设备或只有成套设备的重量时,一般 可采用主要设备、成套设备的综合扩大安装单价来 编制概算。 v设备价值百分比法,又叫安装设备百分比法。当初 步设计深度不够,只有设备出厂价而没有详细规格 、重量时,安装费可按其占设备费的百分比进行计 算。一般百分比值由主管部门制定或由设计单位根 据已完类似工程的资料总结确定。计算公式如下: v 设备安装费=设备原价安装费率() v综合吨位指标法。当初步设计提供了设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