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制度.ppt_第1页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制度.ppt_第2页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制度.ppt_第3页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制度.ppt_第4页
南京临时政府的政治制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南京临时 政府的政治制度 一、湖北军政府和 鄂州约法 1,武昌起义及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v(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10月11日 下午成立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但由于黎元洪 的观望态度,不能立即展开工作,于是又成立组织 谋略处。 作为军政大计的决策机关。 v(2)10月11日晚,谋略处办公会议作出决议,宣 布中国为“共和的中华民国”,废除清王朝年号,宣 布“永久建立共和政体”;湖北革命机关定名为中华 民国军政府湖北都督府;军旗为十八星旗;开始实 际建立民主共和体制的创举。 v(3)10月25日,改订了由汤化龙等人起 草的军政府暂行条例。规定:军政府 统辖军务;军政府都督府所发布的命令凡 关系人民权利自由者,要由军事参议会议 决施行;军政府设立稽查员,以稽查各部 、各行政机关和军队,稽查员由起义人员 公举。 v(4)军政府成立后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发 表了布告全国电、宣布满清罪状檄、 免税公告;发布谕湖北各府州县政务及 自治公所电宣布湖北全省各地方一律改为共 和政体,还宣布设立江夏临时审判所和临时上 诉审判所。在江夏临时审判所暂行条例中 明确规定 “司法独立”、“用合议制组织”和 公开 的原则。把三权分立在民主原则具体贯彻到政 权中。 2,鄂州约法的内容及意义 v鄂州临时约法分为总纲、人民、都督、政务委 员、议会、法司、补则 2 章,共 7 条60。其基本内 容如下: v(一)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 v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鄂州人民,以已取得之 鄂州土地为境域,组织鄂州政府统治之。将来取得 之土地,在鄂州域内者,同受鄂州政府之统治;若 在他州域内,亦暂受鄂州政府之统治,俟中华民国 成立时,另定区划 (第一条)。 v中华民国完全成立后,此约法即取消,应 从中华民国宪法之规定;但鄂州人民关于 鄂州统治之域内,得从中华民国之承认, 自定鄂州约法 (第三条)。这些规定, 包括了约法适用的范围和期限,但更主要 是强调了要由中华人民来组织自己的政府 ,完全建立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 的中华民国。 v(二)按三权分立原则组织湖北军政府的 国家机构 v第一章,“总纲”,规定:鄂州政府以都督 及其任命之政务委员与议会、法司构成之 ;但议会得于本约法施行后三月内开设 (第二条)。这里规定了鄂州军政府的行 政机关是都督和政务委员,立法机关是议 会,司法机关是法司;三权分立,行使统 治权。 v第三章,“都督”,规定: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 三年,续举时得连任;但连任一次为限。都督有 以下职权:(1)代表鄂州政府,总揽政务 (第 二十三条)。(2)其在议会未开设前,暂得制 定法律(第二十三条)。(3)公布法律;但对 于议会议决之法律有不以为然时,得以政务委员 全体之署名,说明理由,付议会再议,以一次为 限(第二十四条)。(4)于紧急必要时,得以 政务委员全体之署名,发布可代法律之制令;但 事后仍须提出议会,归其承诺(第二十五条)。 (5)于法定议会开闭时期外,遇有必要时,得 召集临时议会 (第二十六条)。 v(6)于议会开会时,得出席,或命政务委员出席 发言 (第二十七条)。(7)于外国宣战媾和缔 结条约;但缔结条约须提出议会,经其议定(第 二十八条)。(8)统率水陆军队(第二十九条) 。(9)除典试院、官吏惩戒院、审计院、行政审 判院之官职及考试惩戒事项外,得制定文武官职 官规 (第三十条)。(10)依法律给与勋章及其 他荣典 (第二十三条)。(11)依法律宣告戒严 (第三十三条)。(12)宣告大赦、特赦、减刑 、复权(第三十四条)。 v第四章,“政务委员”,规定了政务委员的任命 及其职权(详细内容见后)。 v第五章,“议会”,规定:议会由人民于人民中 选举议员组织之 (第四十条)。于议员中自选 举议长(第四十八条)。议会的职权有:(1 )议决法律案(第四十一条)。(2)议定条 约及会计预算募集公债与国库有负担之契约; 但基于法律之支出,议会不得减除(第四十一 条)。(3)审理决算(第四十二条)。(4) 得提出条陈于政务委员(第四十三条)。(5 )得质问政务委员求其答辩(第四十四条)。 v(6)得受理人民之陈请,送于政务委员(第四 十五条)。(7)以总数员四分三以上之出席, 以出席员三分二以上之可决,得弹劾政务委员之 失职及法律之上犯罪 (第四十六条)。(8)得 自制定内部诸法规,并执行之(第四十七条)。 v议会为了实行上述职权,还规定了会议制定:于 每年法定时期自行集合开会闭会 (第四十九条) 。除第四十六条所载外 ,有总员三分二以上之出 席,始得开议(第五十条)。议员议事须公开之 ;但有政务委员之要求及出席议员过半数之议决 ,得开秘密会议(第五十一条)。 v议会为了实行上述职权,除了规定会议制 度外还规定了议员身份保障制度:议员在 会内之发言表决提议,在会外不负责任; 但用他法表示会外者,不在此限 (第五十 三条)。议员除关于内乱外患之犯罪及现 行犯外,在会期中,非得议长许诺,不得 逮捕(第五十四条)。 v第六章,“法司”,规定:法司以都督任命之法 官组织之。法司之编制及法官之资格以法律定 之(第五十五条)。法司的职权是:以鄂州政 府之名,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但 行政诉讼及其他特别诉讼不在此例 (第五十 七条)。法司之审须公开之;但有认为妨害安 宁秩序者,得秘密审判(第五十八条)。为了 保障依法独审判的职权,法官非依法律受刑罚 宣告,或应免职之惩戒宣告,不得免职(第五 十六条)。 v(三)实行政务委员制度 v第四章,“政务委员”,规定:政务委员依都督之任命而产生 (第三十五条)。政务委员的职权是:执行政务,发布命令 ,负其责任(第三十五条)。提出法律案于议会,并得出席 发言(第三十六条)。编制会计预算、募集公债及缔结生【 由】国库负担之契约时,须提出议会,经其议定(第三十七 条)。遇紧急必要时,得为非常财政之处分及预算外之支出 ;但事后须提出议会,经其承诺(第三十八条)。于都督公 布法律及其他有关政务之制令时,就于主管事务,须自署名 (第三十九条)。同时,第三章,“都督”,其中也规定有政 务委员的一些职权:都督公布法律;但对于议会议决之法律 有不以为然时,得以政务委员全体之署名,说明理由,付议 会再议(第二十四条)。都督于紧急必要时,得以政务委员 全体之署名,发布可代法律之制令;但事后仍须提出议会, 归其承诺(第二十五条)。 v鄂州临时约法这些规定,显然与湖北军政 府成立之初,于 1911 年 10月 17日颁布、25日 修订的中华民国军政府暂行条例中华民 国军政府改订暂行条例有不同之处:条例 规定的是一种都督集权制度。鄂州临时约 法虽然规定了“都督代表鄂州政府,总揽政务 ”,以及任命政务委员之权,但不是都督集权制 度,而是政务委员制度,“政务委员执行政 务、发布命令,负其责任”,政务委员可以执行 分散、缩小都督权力的政务权;同时,政务委 员可以行使牵制都督权力的副署权。这种政务 委员制度,近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责任内阁 制。 v(四)规定了人民的权利与义务 v第二章,“人民”,首先规定了“人民”的概念: 凡具有鄂州政府法定之资格者,皆为鄂州人民 (第四条)。确定了“人民一律平等”的原则( 第五章),接着具体规定了人民享有的各项自 由和权利:言论、著作、刊行、集会、结社、 秘密通讯、信教、居住迁徙的自由;保有身体 的自由,非依法律所定,不得逮捕审问处罚; 保有家宅的自由,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搜索; v人民得诉讼于法司,求其审判;其对于行政官 署所为违法损害权利之行为,则诉讼于行政审 判院;人民得陈请于议会;人民得陈诉于行政 官署;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人民有选举投 票及被投票选举之权(第六至十九条)。同时 又规定对以上所载人民之权利,于有认为增长 公益、维持公安之必要,或非常紧急必要时, 得以法律限制之(第二十一条)。在规定了以 上人民自由权利之后,还规定了人民依法律有 纳税之义务、有当兵之义务(第十九、二十条 )。 v鄂州临时约法规定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固 然局限在“鄂州”地区,也有条件“限制”,但基本 上体现了“共和国家,其责任在于人民,人人具 有共和国民之资格,人人能受共和国民之幸福” ;“共和国民之权利,以自由之权利为最著 各国皆在宪法,加意尊重”的精神。 v鄂州临时约法关于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规 定,在法律面前 “人民一律平等”原则的确定,在 中国法制史上是破天荒的创举,对于培育中国人 民的民主与法制意识,促进中国人民的民主主义 觉醒,推进湖北地区以及其他各省民主革命,有 着重大的积极作用。 v(五)规定了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原则 v第二章,“人民”,规定:人民自由保有财 产 (第十条)。人民自由营业(第十一 条)。这个规定,首先为发展资本主义工 商业,提供了合法保障,有利于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的发展,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的意志和利益要求。与此同时,这个规 定也包含了封建地主、官僚“保有财产”与 “营业”的自由,这是民主革命不彻底的一 面。 v鄂州临时约法的意义和局限 v鄂州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运动高涨的产物 ,是中国资产阶级拟定的第一个具有宪法性质 的地区性重要文件。它以资产阶级“自由、平 等、博爱”和“天赋人权”论为理论基础,突出 地强调了人民的各种权利义务,仿照西方国家 三权分立的原则,设计了都督和政务委员会、 议会和法司的权限与相互关系,试图建立有效 的制衡机制,以防止独裁专制。它的出现,既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也摒弃了君主立宪 制度,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湖北地区的 死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在湖北地区的诞 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件破天荒的大事。 v过去,中国同盟会仅通过其三民主义政纲 和 革命方略勾画出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笼统图案。而现在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将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第一次以根本法的形 式确定下来。这部约法,对动员人民摆脱 清朝封建专制统治、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在湖北以及其他地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 作用。 v同时,它也为以后其他独立各省组建政府、 制定约法树立了样板,如江西省临时约法 江苏临时约法浙江临时约法广西 临时约法蜀军政府政纲贵州宪法大 纲等! v再有,鄂州临时约法虽属地方性的宪法 性的文件,但它也是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公布 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蓝本,也可以说 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雏形。 v但是,鄂州临时约法是有严重缺陷的:首 先由于它是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的负责人宋教 仁起草的,而他拟定的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 章程,仅“以推覆清政府,建设民主的立宪政 体为主义”而舍去了同盟会纲领中的 “平均地权 ”这一民生主义,“因而被讥为二民主义者”。 因此,在这个具有根本大法性质的 鄂州临时 约法中,没有规定“平均地权”和实行民生主 义的政策。 v其次都督权力规定也过大:总揽政务,制定法 律 (议会未开设前),统率军队。虽然规定了 都督权力要受到政务委员的一定牵制,但没有 规定人民有罢免都督的权力、议会有弹劾都督 的权力。 二、南京临时政府 v1,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v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抵达上海,12月29日,在南京的 各省代表开会选孙中山为大总统。 v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布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和告全国同胞书。 v在孙中山的就职宣言中,宣告了南京临时政府的建国方针是 :“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 旨,完国民之志愿”。同时规定了具体的内政外交方针。 在 内政方面,要求实现民族统一、领土统一、军政统一、内政 统一、财政统一,反对民族压迫和分裂割据。在外交方面, 主张海关自主和反对领事裁判权。 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 v中華民國締造之始,而文以不德,膺臨時大總統之 任,夙夜戒懼,慮無以副國民之望。夫中國專制政 治之毒,至二百年來而滋甚,一旦以國民之力踣( bo三声)而去之,起事不過數旬,光復已十餘行省 ,自有歷史以來,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國民以為 於內無統一之機關,於外無對待之主體,建設之事 更不容緩,於是以組織臨時政府之責相屬。自推功 讓能之觀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務盡責之觀 念以言,則文所不敢辭也。是用黽勉從國民之後, 能盡掃專制之流毒,確定共和以達革命之宗旨,完 國民之志願,端在今日。 v敢披瀝肝膽為國民告: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 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 、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 武漢首義,十數行省先後獨立,所謂獨立,對 於清廷為脫離,對於各省為聯合,蒙古、西藏 意亦同此,行動既一,決無歧趨,樞機成於中 央,斯經緯周於四至,是曰領土之統一。血鐘 一鳴,義旗四起,擁甲帶戈之士遍於十餘行省 ,雖編製或不一,號令或不齊,而目的所在則 無不同,由共同之目的以為共同之行動,整齊 劃一,夫豈其難,是曰軍政之統一。 v國家幅員遼闊,各省自有其風氣所宜,前 此,清廷強以中央集權之法行之,遂其偽 立憲之術;今者各省聯合互謀自治,此後 行政,期於中央政府與各省之關係,調劑 得宜,大綱既挈,條目自舉,是曰內治之 統一。滿清時代藉立憲之名,行斂財之實 ,雜捐苛細,民不聊生,此後國家經費取 給於民,必期合於理財學理,而尤在改良 社會經濟組織,使人民知有生之樂,是曰 財政之統一。 v以上數者,為政務之方針,持此進行,庶無大過 。若夫革命主義為吾儕所昌言,萬國所同喻,前 此雖屢起屢躓,外人無不鑒其用心,八月以來, 義旗飆發,諸友邦對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態 ,而報紙及輿論,尤每表其同情,鄰誼之篤,良 足深謝。臨時政府成立後,當盡文明國應盡之義 務,以期享文明國應享之權利。滿清時代辱國之 舉措,與排外之心理,務一洗而去之,與我友邦 益增睦誼,持和平主義,將使中國見重於國際社 會,且將使世界漸趨於大同,循序以進,不為幸 獲,對外方針,實在於是。 v夫民國新建,外交、內政,百緒繁生,文 自顧何人,而克勝此!然而臨時之政府, 革命時代之政府也,十餘年來從事於革命 者,皆以誠摯純潔之精神,戰勝所遇之艱 難,遠逾於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之精 神,一往而莫之能阻,必使中華民國之基 礎,確定於大地,然後臨時政府之職務始 盡,而吾人始可告無罪於國民也。今以與 我國民初相見之日,披布腹心,惟我四萬 萬同胞共鑒之!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v1911年11月7日,湖北都督黎元洪电请独立 各省军政府派代表到武昌组织临时政府,11 月11日, 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 联名致电沪军都督陈其美,提出在上海召开 会议,筹建政权。13日,陈其美通电各省代 表来沪。 v11月23日,各省代表联合会正式决定迁鄂开 会。 v11月30日,独立11省代表在武汉开会,即“各省 都督代表联合会”,共商建立统一的中央政府。在 第一次会议上,议决在中央临时政府为成立前, 暂以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军政府的职权。 v12月2日,议决先制定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又议 决如清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反正,当公举为临时 大总统。 v12月3日,通过了王正廷等人起草的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共4章21条。其基本精神 是决定新政府采取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v12月1日,革命党人占领南京,各省代表会议迁 往南京,14日,会议在南京召开。 v(一)南京临时政府的宪政体制 v辛亥革命在短短两个月内南方各省 和北方少数省份即宣布独立,各省都 督府代表会议于12月2日通过了中 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筹组中 华民国临时政府。 v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正式选 举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以16票对1票( 到会者共17省45人,每省一票)的绝 对多数当选,并于1912年1月1日从 上海去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 大总统。 v孙中山就职后立即着手组织临时政府,鉴 于组织大纲未设副总统以及行政只设五部 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要求,代表会议于1 月2日修正了该组织大纲。这样,南京临 时政府就是依据修正后的中华民国临时 政府组织大纲来筹建和运作的,因此, 该大纲是中华民国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省宪除外)。 v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将行政权赋予临时 大总统及国务员,将立法权赋予参议院, 而对司法权并未作出具体规定,只是在第 六条中提到,“临时大总统得参议院之同 意,有设立临时中央审判所之权。”1可 见,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司法权并未独 立,很大程度上附属于行政权的。 v对于立法与行政两个部门之间的制约平衡关系 ,该大纲规定了两个方面:一方面, v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若有不同意见 ,可于十日内交参议院复议,但如到会参议员 2/3以上仍执前议则照前议执行;另一方面,临 时大总统任命国务员及外交专使、宣战媾和及 缔结条约须得参议院之同意。换言之,临时大 总统拥有对立法部门有限的否决权,而参议院 对总统的任命权和部分外交权保留了同意权。 v这是一种总统制的宪制设计,两个部门之 间的制约关系是基本平衡的,这种制衡机 制可以在体制内化解两个部门之间的一些 潜在冲突。但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并没 有规定这两个部门之间冲突的终极解决办 法,临时大总统无权解散参议院,而参议 院也无权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倘若 出现立法与行政两大部门之间持续的政治 僵局,并且无法达成妥协,那么双方都无 法通过合法的终极途径来解决冲突。 v(二)如何评价南京政府这一政权体系 v首先,它是当时在中国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完整 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的政权体系。 v其次,这个政权在其建设中所实行的三权分立 原则及所贯彻的民主共和精神本身,就是对中 国长期封建专制、封建思想的根本否定。这是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伟大进步。 v其三,这一政权的建立,对改变中国社会面貌 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v1)颁布法令,宣布废除封建主义的法律和等级制 度。南京政府内务部声明:“前清政府颁布一切法 令,非经民国政府声明继续有效者,应失其效力 。”它提倡“天赋人权”,把清朝法律中所谓的贱民 等全部开放,“许其一体享有公权私利”,规定从 此以后,“不得再有主奴名分”。它颁布命令,严 禁人口买卖,尤其明令禁止贩卖华工到海外,保 护侨民。通知各地政府,革除清朝官厅中的“大人 ”“老爷”称呼,官厅代之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为 “先生”“君”。 v2)保护人民财产,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宣布凡在国民政府管辖范围内之人民 ,其所有私人财产均为个人所有,国家 予以保护,不受侵犯。同时特别强调“人 民营业权,亟应保护,”在振兴实业的指 导思想下,鼓励投资,兴办企业,奖励 农垦,并通过国家给有困难的企业以帮 助,对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起来很多 作用。 v3)改革吏治,改革教育,培养人才。制 定了新的选拔考试制度,颁布了一系列 关于改革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法令, 要求废除读经,教科书内容要“合乎共和 民国宗旨”,在社会教育中,其内容要“ 专注此次革新之事实,共和国民之权利 义务及尚武实业诸端,尤注重国民之道 德”。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v1,临时参议院的成立 v1912年1月28日, 林森为议长,王正廷为副议长。 v2,南北议和,清帝退位 v1912年2月9日,议定清帝退位优待条件。2月12日,清 帝颁布退位诏书。 v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推 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 v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25日,唐绍仪抵 南京组织新内阁,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大总统职。5 日,临时参议院决定政府迁往北京。 v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v1912年2月7日起,召集临时约法起草委员会,3月 8日三读通过,3月11日由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 公布。 v临时约法: v(1)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确认了主权在民的 原则和民主共和的原则. v(2)规定了人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v(3)按照三权分立原则,规定了临时政府的组织 。 v(4)规定了修订程序。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九一二年) v第一章 总 纲 v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v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v第三条 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 古、西藏、青海。 v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 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v第二章 人 民 v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 别。 v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 v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 、处罚。 v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 v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v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v五、人民有书信秘密之自由。 v六、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 v七、人民有信教之自由。 v第七条 人民有请愿于议会之权。 v第八条 人民有陈诉于行政官署之权。 v第九条 人民有诉讼于法院,受其审判之 权。 v第十条 人民对于官吏违法损害权利之行 为,有陈诉于平政院之权。 v第十一条 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 v第十二条 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v第十三条 人民依法律有纳税之义务。 v第十四条 人民依法律有服兵之义务。 v第十五条 本章所载人民之权利,有认 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 时,得依法律限制之。 v第三章 参议院 v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 行之。 v第十七条 参议院以第十八条所定各地方 选派之参议员组织之。 v第十八条 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 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 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 v参议院会议时,每参议员有一表决权。 v第十九条 参议院之职权如左: v一、议决一切法律案。 v二、议决临时政府之预算决算。 v三、议决全国之税法、币制及度量衡之准则。 v四、议决公债之募集及国库有负担之契约。 v五、承诺第三十四条、三十五条、四十条事件。 v六、答覆临时政府咨询事件。 v七、受理人民之请愿。 v八、得以关于法律及其他事件之意见建议于政府 。 v九、得提出质问书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 。 v十、得咨请临时政府查办官吏纳贿违法事件。 v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 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 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v十二、参议院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得 以总员四分三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二以上之可决 弹劾之。 v第二十条 参议院得自行集会、开会、闭会。 v第二十一条 参议院之会议,须公开之;但有国 务员之要求,或出席参议员过半数之可决者,得 秘密之。 v第二十二条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 公布施行。 v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 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 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 三分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v第二十四条 参议院议长由参议员用记名投票 法互选之,以得票满投票总数之半者为当选。 v第二十五条 参议院参议员于院内之言论及表 决,对于院外不负责任。 v第二十六条 参议院参议员除现行犯及关于内 乱外患之犯罪外,会期中,非得本院许可,不 得逮捕。 v第二十七条 参议院法由参议院自定之。 v第二十八条 参议院以国会成立之日解散,其 职权由国会行之。 v第四章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v临时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 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 v第三十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 揽政务,公布法律。 v第三十一条 临时大总统为执行法律,或 基于法律之委任,得发布命令,并得使发 布之。 v第三十二条 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海陆军 队。 v第三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得制定官制、官 规,但须提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