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考试题.doc_第1页
历史中考试题.doc_第2页
历史中考试题.doc_第3页
历史中考试题.doc_第4页
历史中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毕业班历史质量综合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很多同学平常爱吃米饭,稻米种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米饭的先民是( )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2.右图所示器物制作于( )A. 夏朝 B. 商朝C. 西周 D. 西汉 司母戊鼎3采取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鲜卑族同汉族融合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 B. 孝文帝改革 C. 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4福州于山戚公祠是为纪念明代一位抗倭民族英雄而修建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A.郑成功 B.康熙帝 C.戚继光 D.林则徐 5规定清政府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 瑷珲条约 D.马关条约6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某校学生会拟开展设计“重走长征路”线路活动,当年红军长征没有经过的地点是 A. 遵义 B. 广州 C.泸定桥 D.会宁7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的主要成就是( )A编著海国图志 B译述天演论C创办新青年 D编写狂人日记8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英勇抗击日本舰队的是( )A左宗棠 B林则徐 C李宗仁 D邓世昌9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是在( ) A.1949年 B.1956年 C.1971年 D.1976年10明清两代立春前数天,福州百姓会前往庆城寺闽王祠前取土,捏制春牛,准备春耕,以答谢闽王开发福建的功绩,闽王指的是 ( )A无诸 B王审知 C黄乃裳 D严复11中国东南沿海一带重要的、具有浓厚闽文化色彩的代表性文化遗址是位于闽侯县的 ( )A. 昙石山文化遗址 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 壳丘头遗址12古代文明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以下四个古代文明中,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巴比伦 D.古希腊 13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内战1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A.英德矛盾的激化 B.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15创立生物进化学说的英国科学家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居里夫人16国际歌词作者是( )A狄盖特 B托尔斯泰 C贝多芬 D鲍狄埃 17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实施了效果显著的“新政”,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叙述,正确的是()A 新政使美国逐步由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B 新政彻底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C 新政后,美国实力大增,积极对外侵略扩张挑起了世界大战D 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恢复,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18标志美苏冷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苏联解体 19下列现实生活中涉及的科技发明,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是( )A蒸汽机的发明 B.汽车的研制 C.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D.火车的制造20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下面关于经济全球化表述,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B.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弊无利。C.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D.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二、判断正误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内,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2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了唐太宗统治时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的盛世景象。( )22.民国时期,政府官员之间一律以“大人”、“老爷”相称。( ) 23. 在“爱我家乡”知识竞赛中,主持人问:“福州是著名的侨乡,蜚声海内外的新福州垦场是谁主持创建的?”红红回答:“黄乃裳。”( )24. 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历尽沧桑的香港、澳门分别回到祖国的怀抱。( )25.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 )26.我们今天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是古代阿拉伯人创造的。( )271689年,美国大陆会议通过了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28.文学艺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面了解历史的镜子。下面是小毛做的一份作业。( ) 莎士比亚 蒙娜丽莎 贝多芬 罗密欧和朱丽叶 达芬奇 英雄交响曲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29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一战后世界新秩序。( )30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三、材料解析题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新华网2004年4月28日电,位于山西平遥文庙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日前举办“中国科举史展览”。展览分为科举的由来和沿革、院试、乡试、会试与殿试等部分,还展示了古代科举考试作弊用的各种夹带等。展览真实反映了科举考试取士制度的产生、发展、消亡过程,展示这一制度下读书人考秀才、中举人、成进士乃至有幸摘取鼎甲桂冠的艰辛。 材料二:宋代在科举考试中采取了一系列防止舞弊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有“锁院”制度,即主考官、副考官等人选确定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之中,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避免出现考官向亲朋好泄露试题的现象。此外,还有“弥封”制度,即考生在考试结束后,由专人将考生试卷上的姓名、籍贯等部分用纸糊起来,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后统计成绩时,才能拆封公布姓名,否则即为作弊等请回答:(1)从材料一出发,请你提出一个与科举制度有关的问题,并作出该问题的答案。问题:答案:(2)材料二提出了哪些防止舞弊的措施?考试存在舞弊现象仍是我们现今不应回避的问题,请你就如何杜绝此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上述材料提及的措施不再予以考虑)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从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一系列变法令。主要内容有: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创办报刊,开放言论;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训练新式军队等等。材料三: 材料四: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内容分别出现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哪个时期?请将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材料一 _; 材料二 _;材料三 _; 材料四 _。(2)简要写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历史作用。 (3)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33材料一: 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明信片万隆会议材料二:1955年4月18日,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50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 “万隆精神”不但没有失去其意义,在全球化的时代,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却更昭显其超越时代的光辉。 请回答:(1)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什么?(2)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3)在全球化的时代,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你怎样理解万隆精神?四、综合题34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拟出一期纪念专刊黑板报,请你推荐两个典型历史事件作为专刊中“情景再现”栏目的内容,并写出推荐理由。要求:推荐理由应从历史角度进行阐述。理由阐述必须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 (1)典型历史事件1: 推荐理由:(2)典型历史事件2: 推荐理由:35拿破仑是迄今为止争议最大的历史人物之一。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教材,写出拿破仑在历史上的主要活动。(2)结合史实,评价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参考答案1D2B3B4C5D6B7B8D9B10B11A12D13C14C15B16D17D18C19C20D2122232425262728293031(1)例:科举制度产生于哪一朝代?答案:隋朝。 (答案依据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锁院”制度、“弥封”制度。可从对舞弊行为进行批评;考试制度本身的不足;应试者舞弊的目的;舞弊得手与失手的价值等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建议如:加强自律、诚信教育;法律介入;完善考试制度等。32(1)材料一:洋务运动时期、材料二:戊戌变法时期、材料三:辛亥革命时期、材料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3)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历程经历了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三个阶段等。(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3(1)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