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专项应急预案.doc_第1页
桥梁专项应急预案.doc_第2页
桥梁专项应急预案.doc_第3页
桥梁专项应急预案.doc_第4页
桥梁专项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梁施工安全专项应急预案一、 总则1.1项目工程简介本合同段为湖南龙山至永顺高速公路项目第二十一合同段,位于永顺县灵溪镇东鲁村境内,起点桩号为K75+200,终点桩号为K77+605,全长2.405km。项目地貌主要为中低山和丘陵地貌,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地形受岩性和构造控制极为明显,形成一系列北向东平行相间排列的雁形式山地和盆地,沿线岭谷相间、切割深密。地表溪流切割剧烈、水系发育,呈树枝状和格状分布,沿线山高林密,乡村水泥路只能到达部分路段,施工条件相对较难。本项目工程含有六座桥,主线上有两岔河大桥(左线)、分别为两岔河大桥(右线),A匝道上含有AK1+347.946 A匝道桥、AK1+955 A匝道桥,D匝道上含有DK0+365.96高架桥,E匝道上含有EK0+180.76高架桥。1.2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高速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较大事故,及时采取应急控制措施,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公路桥梁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预案。1.3工作原则统一领导,分工协作。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依法确定应急工作程序,有效处理突发事故和紧急情况,密切配合,保证事故灾难信息及时报告、准确传递、快速处置,采取有力措施,控制事故危害范围的扩大。1.4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1.5使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桥梁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隐患和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以及发生等级以上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二、应急事故领导小组1应急救援的责任和原则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施工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由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统一指挥抢险救灾工作。当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预案要求,履行各自的职责,做到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快速、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2应急救援的安全组织机构总指挥:吕龙明副总指挥:谭兵、张立明、张福麟成员:向飞宇、黎正威、李康、江永福、王卫锋、唐敬祥成员部门(1)应急救援演练组:黎正威任组长1、根据工程项目生产的特点,施工场区人员的构成情况,以及施工场区周围环境状态,按照已确定的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应急内容,制订培训和演练计划;2、按照应急预案和计划安排,按时按计划组织各应急反应队伍进行各种应急反应技能的学习和培训,适时组织各应急反应队伍进行应急反应技能的演练;3、协助组织各施工班组建立各项应急反应机制;4、通过培训和演练,及时修正应急反应的不足和缺陷,逐步完善项目经理部的应急反应实施机制,培训演练内容的措施;5、收集和整理在应急反应技能演练和实施中所获得的信息,及时反馈反应操作副总指挥,作好应急反应的人力资源资料和应急能力资料档案的归档。(2)工程技术服务组:李康为组长1、根据本项目工程的施工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2、接收办公室传达的上级下达的安全防患指示和相关文件指令,再传达各施工队伍,宣导安全知识并对现场安全隐患进行排查。3、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3)应急救援办公室:江永福为主任1、及时接收上级领导下达的安全防患指示和相关文件指令,传达给工程技术服务部并对相关文件进行归档;2、接收现场事故信息,及时汇报上级领导。3、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汇报事故情况。事故中有人员伤亡的,及时联系当地医疗机构(永顺县人民医院),同时派遣救援车辆进行救援物资运输和伤员运输。(4)现场医疗组:唐敬祥为组长1、负责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紧急疏散;2、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临时抢救工作,并营救到安全地带。3、协助外援机构对重危伤员的转移救治工作,作好伤员的善后处理工作。(5)抢险救援物资供应组:王卫锋为组长1、事故发生后,迅速调配抢险救援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2、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是否按照预案中的规定;3、及时提供后续救援物资的到位。4、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5、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救援人员手中。(6)机械救援组:刘敢为组长调动相关救援作业车对发生事故的场区内财产进行抢运至安全地带,在工程技术服务部确定有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三、桥梁施工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故及应急响应措施1.高处坠落事故(1)预防措施为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同时,工程技术服务部对员工进行高处作业安全和技术的知识教育,使员工在施工作业过程中能熟练操作工序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确保安全生产。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潜在坠落事故等特定的危险作业,施工环境。在施工作业前,制定预防措施,并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落实。1、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2、严禁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从事高处作业,严禁在高处作业中嬉戏、打闹;3、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按类别有计划地、醒目地张挂于现场各相应部位;4、从事高处作业前,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防护措施逐项检查及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高处作业;5、高处作业平台、楼梯口两侧,必须设置1.2m高的临时护拦或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6、墩身施工支架搭好后,项目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使用班组共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特别是台风后,要检查支架是否稳固,发现问题及时加固,确保使用安全;7、高处作业使用的梯子要牢固,梯子不得缺档和垫高,与地面成6070度,同一梯子不得两人同时上下。在通道外或平台使用梯子应设置护拦;8、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9、夜间施工作业,若照明亮度不足时,不得从事高空作业。(2)应急措施1、高空坠落事故发生后,现场施工员及时通知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急办公室人员接收事故信息后,第一时间通知现场医疗组和抢险物资供应组进行现场救援,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2、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等伤害进行处理。3、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进行急救(心肺复苏法)。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4、 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5、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好后及时送医院。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骨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腿或单肩背运。6、 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骨折部位应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防止断端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7、 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措施如下: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止血。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0.51分钟。8、 动用最快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医院抢救。运送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9、 当现场不具备条件时,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中心或医院电话进行求助。2.机械伤害事故(1)防范措施1、培训措施。对各类机械操作手加强机械常识、安全操作堆积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自我防护意识。教育培训可采用培训班、宣传栏、知识竞赛、安全会议、班前会等形式。2、各类机械操作手,特别是特种作业操作手,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培训,达到全部持证上岗的要求。3、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各级各使用单位、部门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完善各类安全部件,对国家强制要求检测的设备经权威部门检测,对外严格检查检测合格证,从本质上消除机械安全隐患。4、做好机械设备专项检查,设备管理部门定期对所有机械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设备安全部件、检测情况,设备完好状况,清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对查出设备安全隐患督促有关部门维修、整改、力求各类机械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各安全职能部门和现场安全员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检查,安全职能部门定期检查,现场专职安全员应有专人日常巡查,发现设备事故隐患,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定人定责确定整改时间,消除一切设备安全隐患。6、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消毒药品和急救用品,确保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应急所需。(2)应急措施1、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向应急救援办公室告知事故情况。应急办公室人员接收事故信息后,第一时间通知现场医疗组和抢险物资供应组进行现场救援和联系医疗机构,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2、现场医疗组对伤者同时进行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临时措施。3、尽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防感染和防破伤风处理,或根据医嘱作进一步检查。4、如有断肢等情况,及时用干净毛巾、手绢、布片包好,放在无裂纹的塑料袋或胶皮袋内,袋口扎紧,在口袋周围放置冰块、雪糕等降温物品,不得在断肢处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同时迅速拨打120求救和送附近医院急救,断肢随伤员一起运送。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6、事故后处理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应急领导小组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工程技术服务部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3.人员物体打击事故(1)物体打击事故伤害是施工行业常见事故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件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2)物体打击事故预防的基本安全要求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2、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3、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4、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5、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6、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7、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8、 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9、 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3)应急措施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1、物体打击事故发生后,现场施工员及时通知应急救援办公室,应急办公室人员接收事故信息后,第一时间通知现场医疗组和抢险物资供应组进行现场救援和联系医疗机构,并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情况。2、现场医疗组立即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四、应急救援物资、机具储备一览表序号器材设备名称用途数量备注1救护药箱临时救护42担架转运伤员43方木、脚手板临时支护1004小车交通运输2对讲机通讯联络46绷带止血、包扎若干8止血药物 止血若干9温度计 测量体温1011面包车运送人员212越野车救援用轿车113汽车起重机起吊重物114皮卡车运输物资115挖机临时救护1五、通讯联系医疗急救::120 匪警 110 火警 119 交警 112工地现场值班电话目负责人: 吕龙明 手机:全负责人: 张福麟 手机: 全 员 : 向飞宇 手机:急办公室:江永福 手机、应急结束事故应急救援结束程序:1、如属于本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管理机构自救的,当应急事故得到控制,危险源险情得到排除,或伤亡人员已得到有效的救护,事故现场已经恢复后,由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2、如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部门启动应急,则由安全生产科组织配合安全生产监督局局,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进行安全检查。当检查结果表明,事故隐患得到排除后,由总指挥长报告政府及相关部门(安监局等),并宣布事故危险全面解除。七、后期处置后期处置包括现场清理、人员清点和撤离、善后处理和事故调查等。应急结束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组织人员进行应急预案评审,总结预案中存在的不足,重新修订应急预案,进入新的应急准备阶段。1、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警戒及现场保护工作由矿保卫科负责进行。(1)事故发生后,在对事故处理期间,由保卫科对警戒区各入口实行警戒封锁,禁止非抢险人员进入。(2)事故处理完毕,人员撤离后,事故发生岗位实行警戒,未经抢险指挥部批准,所有人员禁止进入事故现场。(3)事故现场的拍照、录像应经过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的批准。未经批准,禁止任何人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录像。2、事故调查处理(1)轻伤事故发生后三天内,由施工队负责填报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给安全生产科。发生重伤事故后,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原因,明确性质,分清责任,提出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拟定防范措施,撰写事故调查报告书,分别上报。(2)在查清伤亡事故情况后,必须对事故进行责任分析。通过事故调查所确定的事实,根据事故发生的物质原因、人为原因和管理原因,按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追究其所负的责任,并按事故所造成的影响和经济损失大小,提出恰当的处理意见。(3)事故发生后,当有关部门已将事故调查清楚,对事故责任者进行了处理,拟定并落实了改进措施,该起事故应予结案,事故结案的审批权限如下:a)轻伤事故由安全生产科审批。b)重伤事故由项目经理审批,安全生产科备案。c)死亡一人以上的伤亡事故报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审批。八、应急救援保障措施1、应急救援物资装备保障(1)、常备应急使用药品品 名适 应 症品 名适 应 症发放内服药发烧等紫药水消毒防腐创可贴小创伤出血万花油烧烫伤京万红软膏烧烫伤风油精虫咬伤碘酊(2%)局部消毒清凉油关节痛、驱暑醒脑防治虫咬酒精(70%)局部消毒红药水清毒止血棉垫、崩带外伤出血氧气袋急救输液器具急救止血胶带止血云南白药散瘀、止痛、止血医用固定夹板骨折时使用(2)、备用应急救援设施担架:2副;药箱:1个;呼吸氧气瓶:1个;灭火器:若干;专用车辆:2台。2、通信与信息保障为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地联系,事故应急反应小组建立一个有效的通讯体系。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应急人员之间;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在以上机制的同时,我们项目经理部高、危、频事故危险源施工场区设置了直接的无线对讲机。一旦在遇到紧急情况可以直接呼救。3、救援经费保障 应急救援专项资金不得挪作他用,财务科必须保证24小时任意时间1小时内可以提取现金1万元以上。8.4其他保障 当事故发生单靠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队伍本身力量无法控制事态的扩大时,应急救援管理小组领导应请求当地政府启动对应的应急预案,并请求政府协调相关的公安、消防、抢险、医疗等专业队伍帮助控制事态的发展。九、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应急反应培训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项目经理部和下属各施工队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反应任务需的知识和技能。一级应急组织每年进行一次培训,二级应急组织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新加入的人员及时培训(1)培训的内容:a)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b)个人的防护措施;c)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辨识;d)事故报警;e)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f)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g)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2)、培训目的: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2、应急反应演练(1)、应急演练总则a)针对施工作业过程容易出现的应急事故类型、严重程度以及项目部资金状况,确定应急演练项目、演练时间、演练地点、参与人员、演练频次。b)根据施工生产进度要求、施工生产安排、施工作业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实况,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相关部门部署。c)应急演练计划应提早一周或多10天时间,向相关部门发放应急演练计划、演练要求、参与人员/部门、演练设备/设施等演练文件及演练实施流程。d)应急演练的项目或演练内容应与施工作业环境变化、施工作业状况相结合(如潮汛多发季节前,进行防汛应急预案的演练)。(2)应急演练方案在进行演练前,应针对本项目部的实际需要,确定应急演练项目;由安全生产科负责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应急演练方案应包括:演练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支援物质(包括演练物资、演练车辆、交通或其他急救设施与器具等)。演练参与的部门及人员。演练时间及演练行动计划。演练指挥者、分项管理者、演练参与人员。演练要求及相关的注意事项。(3)、应急演练评审a)应急演练结束后,原则上由应急工作小组、各项目部相关部门主管、专(兼)职安全员及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OSH工作小组等组成应急演练评价小组。b)由安保科或项目部管理层组织应急演练评价小组的成员,针对演练过程实况、演练效果及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演练需要改进或资源投入等要求、整理成本次应急演练报告。c)应急演练报告应向项目部全体人员公布,并为应急预案的修改提供依据。d)按照公司程序文件的要求,对应急演练报告予以保存及管理。(十)奖惩制度和措施1、项目部设立安全奖,由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员工的安全绩效进行奖励。2、对预防、杜绝、处理安全事故有突出贡献者,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元。3、对项目施工中的一般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人,根据损失的大小给予一次性罚款200至1000元。4、对违反以上安全管理措施的员工,第一次处以100元罚款,第二次处以200元罚款,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