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科研训练、毕业设计) 题题 目: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目: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 姓 名: 学 院:软件学院 系: 专 业:软件工程 年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校内): 职称: 指导教师(校外): 职称: 年 月 日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 摘要摘要 本文介绍了运用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开发出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 该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设计原理,详尽描述了图形用户界面与数据库的接口。目 前,不下百种的商用工作流管理系统业已问世,但在这些系统中仍存在着某些 不足之处.因此,一种基于数据库表示来设计实现工作流的想法便产生了。 所谓“基于数据库表示”是指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重心与基础为数据, 其中不仅流程定义、流程实例数据等信息都存储于数据库中,而且工作流引擎 也可直接利用数据库提供的过程化 SQL 实现。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简要的说明当前工作流的发展情况。并提出本文的主要工 作要点。开发可视化流程图设计的重要意义,以及其市场价值。 第二章介绍了工作流的总体架构。描述了用户、图形语义表述、数据库之 间的关系。 第三章介绍了可视化流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四章介绍了工作流的数据库表示。 第五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给出了本文的结论,并提出进一步工作的 设想。 关键词关键词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工作流 delphi 数据库流程定义 The System of Visual Flow Design Abstract This thesis introduces how to use object-oriented programing to develop the system of visiual flow design.Througn the principle of the system,we can learn the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and database interface.There are hundred commercial workflow products in the market nowadays, howerver the weakness or limitation of these system still exists. Therefore, the idea of using database representation to design and realize workflow came into mind. “Based on database representation“ means that database is the centric and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where not only process definition, process instances are stored in the database, but the workflow engine can be developed directly by using the procedure SQL language as well. The whole thesis is made up of the following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preface.It sh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kflow briefly,and this chapter gives the topic of the thesis.It shows the market value of developing the system of visual flow design. Chapter two puts formard the general architecture of workflow.It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user,the graphics and the database. Chapter three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of visual flow design. Chapter four describes the database representation of workflow.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ding remark.It gives some ideas of further improvement. Keyword Object-oriended programming,Workflow,delphi,Workflow Definition 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软件学院 王元林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1 1.1 引言引言.1 1.21.2 工作流的发展及现状工作流的发展及现状.2 第二章第二章 工作流的总体架构工作流的总体架构4 2.12.1 工作流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工作流的基本概念和定义.4 2.2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4 2.3 系统的软件构件系统的软件构件5 2.4 系统的数据分类系统的数据分类6 2.52.5 其他应用的调用其他应用的调用.6 第三章第三章 可视化流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视化流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7 3.13.1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的功能原理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的功能原理.7 3.23.2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的实现机制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的实现机制.7 3.33.3 W WINDOWSINDOWS 的消息处理机制的消息处理机制8 第四章第四章 工作流的数据库表示工作流的数据库表示10 4.14.1 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基础.10 4.24.2 工作流的数据库设计工作流的数据库设计.10 4.34.3 基于数据库的访问模式基于数据库的访问模式.11 4.44.4 逻辑关系在图形设备中的应用逻辑关系在图形设备中的应用.11 第五章第五章 结论结论13 致谢致谢1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5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1.1 引言引言 “工作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伴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 WfMC 的定义,工作流(Work Flow)就是自动运作的业务过程部分或整体,表现为参 与者对文件、信息或任务按照规程采取行动,并令其在参与者之间传递。简单 地说,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我们可以将 整个业务过程看作是一条河,其中流过的就是工作流。工作流管理(Workflow Management, WFM)是人与电脑共同工作的自动化协调、控制和通讯,在电脑化 的业务过程上,通过在网络上运行软件,使所有命令的执行都处于受控状态。 在工作流管理下,工作量可以被监督,分派工作到不同的用户达成平衡。 根据 WfMC 的定义,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WFMS)通过软件定义、创建工作流并管理其执行。它运行在一个或多个工作流 引擎上,这些引擎解释对过程的定义,与工作流的参与者(包括人或软件)相 互作用,并根据需要调用其他的 IT 工具或应用。 总体来说,实际企业中运作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人-电脑”结合的 系统。它的基本功能体现在几个方面: 定义工作流,包括具体的活动、规则等,这些定义是同时被人以及 电脑所“理解”的。 遵循定义创建和运行实际的工作流。 监察、控制、管理运行中的业务(工作流),例如任务、工作量与 进度的检察、平衡等。 业务过程(business process)就是活动的集合,这些活动均关联于特定 的托付事项(commitment) ,为过程的产出增值。相对于“工作流” ,业务过程 是一个更一般化的统称,而工作流这个词,则已经不能仅从字面含义或原理上 去理解,它已经被赋予了更深一层的特定含义专指基于信息技术规划、运 作、管理的业务过程。 “自动” (automate)是工作流的一个特征,但这主要是 指它自动进行的特征,而不是说没有人的参与。工作流实际上是一个人-电脑协 调的混合过程,在一个实际的工作流中,通常总有些步骤是人完成的。协调是 工作流管理的一个目标或者特征,这包括了人与人、人与电脑,电脑(软件) 之间等多种层面的含义。监察(Monitoring)与控制(Contorl)是工作流系统 的重要功能与特征。这不仅包括对正在发生的业务过程(工作流) ,还包括它的 定义或改变(比如 BPR 的过程) 。这是工作流系统带给我们的明显好处之一。 无论从理论、方法上,还是对象、内容上,我们都有理由将“工作流”看 作是企业工程的一部分。实际上,已有的关于工作流体系的描述,本身就是一 个通用的业务模型框架。仅仅囿于工作流是不够的,必须对整个体系的目标及 所有相关要素综合考虑这正是企业工程。 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真正的“人-机”系统,用户是系统中的基本角色, 是直接的任务分派对象,他或她可以直接看到电脑针对自己列出的“任务清单” 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软件学院 王元林 2 ,跟踪每一项任务的状态,或继续一项任务,而不必从一个模块退出,进入另 一个模块,搜索相应任务的线索。前者是面向功能或对象的,而后者是直接面 向用户的。这样,用户的任务分派和任务的完成状态,可以被最大程度地电脑 化和受到控制。 现在的典型工作流产品是客户-服务软件。而日益增长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万 维网界面,它可以令客户或远程的职员更好地参与。工作流的定义经常是借助 于图形化工具,依照业务过程实例的情况定义相应工作的安排。 1.21.2 工作流的发展及现状工作流的发展及现状 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部门)去完成的事情就是工作流程,就像我们 平常的办事过程。工作流程自动化就是现实业务流程的计算机化。我们知道, 许多单位现实上采用纸张表单的形式,用手工传递,由于大部分企业的组织架 构都有明显的层级结构,传统的办文程序,从文件起草、审阅、会签、签发、 下发到归档、借阅等各个环节,存在流程复杂,流转时间长,导致办公效率低, 决策缓慢等问题。 企业的组织架构是难以改造的,所以解决之道是由于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 网络技术,不仅将办文内容电子化,而且实现整个办文过程电子化,从根本上 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办文者可随时了解文件到达哪里,办理的情况怎样, 对逾期没有办理的文件,可以自动催办,文件办理完毕,可以自动归档,归档 后的文件可供借阅和调阅等,消除手工工作过程中的存在流转时间长,文件去 向不明以及不便于跟踪等问题。这样能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了组织管理、 实现了知识的积累,对于提高单位的战斗力起到巨大的作用。 工作流技术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取得一定的结果。但在实际应用 中,应用的企业还是较少,应用的范围窄,效果不理想。这里与产品的全面性、 集成性有关,也与企业应用的状况有关,具体有以下几点: 1 工作流底层环境的建立 工作流管理系统必须建立在底层通信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分布计算,这要 额外付出经费和精力进行构筑,这是企业所不希望的,从而限制了在企业中的 广泛应用。 2 标准化程度差 不同的厂商所提供的工作流产品具有独立的一套工作流模型、工作流定义 语言、API 函数。但难于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交互,集成的效果不理想,不能 方便地在不同系统间进行应用对象的重复利用和数据的方便交流。 3 系统的集成性不理想 工作流管理系统没有达到真正的集成,还是在自己独立地运行,处理一些 行政上简单的流程业务,不能很好将 OA、ERP、CRM、SCM 等具体事务处理系统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达到数据录入一次即可有效的目的。 4 实现的复杂性 实施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了解其他应用系 统的业务,进行流程处理分析、业务流程改造、管理规程和操作规范建立等, 并且还必须有不同软件供应商的全力配合。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 3 5 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中对于并发访问和异常错误缺乏正确和可靠的支持。一旦系统出现非 正常退出,如何恢复数据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还需要解决。 6 企业管理者的观念改变 一个系统实施的好与坏,与企业的管理者有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应用系 统实施成功标记就是:成功=使用。 目前工作流技术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大家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 工作流的理论基础,包括体系、模型、语言、接口等;工作流实现技术,包括 性能、可靠性方面的研究;工作流技术的应用,包括实施方法、应用集成等。 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软件学院 王元林 4 第二章第二章 工作流的总体架构工作流的总体架构 工作流的概念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他是针对日常工作中具 有固定程序的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是通过将一个具体的工作分解成多 个任务、角色,通过一定的规则和过程,约束这些任务的执行和监控,以达到 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工作流技术为 企业更好地实现经营目标提供了先进的手段。90 年代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 发展,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生产制造业领域,结合先进的 ERP 应用系统得到较好的应用。 2.12.1 工作流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工作流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1993 年工作流管理联盟成立,制定了相关的系列标准,同时给出了工作 流的定义:“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它根据一 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定义,但基本上都说明,“工作流是经营过程的一个 计算机实现,而工作流管理系统则是这一实现的软件环境”。 使用工作流来作为经营过程的实现技术,首先要求工作流系统能够反映经 营过程的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经营过程是什么(活动、任务)?怎么做(条 件、规则)?由谁来做(组织、角色)?做得怎样(监控)?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是:“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 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 例的执行。”工作流系统不同于 ERP 系统,但只有在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支撑下, 通过集成具体的业务应用软件系统(ERP、CRM、SCM 等),才能良好地完成对 企业经营过程运行的支持,在更广的范围内,不同的时间跨度上做好企业的经 营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2.22.2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为了实现工作流技术的标准化和开放性,对异构的工作流管理系统与其他 应用系统之间的集成,工作流管理联盟提出了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的参考 模型,该模型中规范了功能组成部件和接口。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 5 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图工作流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图 图 2-2-1 从图中的体系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出,工作流管理系统主要内容分三部分: 软件构件。完成相应功能的实现,包括流程过程定义,流程的发起、审批、 监控、结束等。 系统控制数据。存储本系统和其他系统进行逻辑处理、流程控制、规则、 约束条件、状态、结果等数据。 其他应用与应用数据。供工作流系统调用的外部应用和数据。 2.32.3 系统的软件构件系统的软件构件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软件构件是实现工作流管理 的基本构件,负责整个工作流管理的基本功能实现。它包括:工作流模型建立, 工作流执行服务,客户应用管理。 工作流模型建立:工作流模型描述了能够由工作流执行服务、执行的过程 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它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它可以利用第三方的建模工 具,形象化地建立流程模型,并通过接口关系,建立系统所需要的控制数据; 也可以通过系统本身的流程定义,直接生成控制数据。在流程定义中,要包括 流程、活动、转换条件、相关数据、角色、需要的应用等实体。 工作流执行服务:工作流执行服务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它是企业经 营过程的任务调度器。在过程建立完毕后,将由工作流执行服务进行全面管理、 监控和调度具体的实例执行。包括:过程的实例化和执行、为过程和活动进行 调度、与外部资源交互、处理相关数据。 客户应用管理:是客户操作具体任务和活动的管理模块,负责工作流任务 表中任务的分发管理。可以将一个工作流管理系统中的任务管理器提供给客户; 同时,也可以针对多个工作流产品或者是多个应用系统产品,编写通用的任务 管理器,进行系统的集成。 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软件学院 王元林 6 2.42.4 系统的数据分类系统的数据分类 工作流管理系统中存储的数据可以分成:工作流控制数据,它是工作流执 行服务对其进行控制,用于处理过程或活动实例;相关数据,控制过程实例状 态转换的条件,并决定相关的逻辑走向,可以被应用所修改;应用数据,是指 由应用程序操作的数据,反映的是具体业务的实际内容信息,它是在整个流程 中进行流动。实际上,前两个数据是工作流管理系统中本身需要的数据,第三 类数据是其他系统中的业务数据。比如,ERP 系统结构化的数据。 2.52.5 其他应用的调用其他应用的调用 工作流管理系统在设计和实施中,都必须提供足够的柔性,来满足不同 应用的需要。在与不同的应用系统进行交互时,要提供足够的灵活性。可以建 立应用接口规范和提供标准的 API 函数在不同的系统间进行交互;可以建立灵 活的调用通道,直接调用 ERP 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事务处理,这种调用可以在分 布和异构的系统间进行。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 7 第三章第三章 可视化流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视化流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3.1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的功能原理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的功能原理 作为工作流开发的一部分,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必须能够为用户定制比 较直观的工作流程。用户可以随时更改工作流程,因而还必须能够将流程以文 件的形式保存。总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通过一些图形接口,用户自定义自已的工作流程。在流程中包括结点 的相关信息以及结点间的流转信息。 2用户在操作完成时,将流程图信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 3用户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导出流程图。必要时可作修改。 功能描述图: 数据交换数据交换 终端输入 输入模块 导出模块 数据库 图 3-1-1 3.23.2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的实现机制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的实现机制 运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将节点、节点间的流转信息均看作是类的 对象,通过对类对象的实例化,来比较直观的表示流程图的设计思想。面向对 象的三大特征:封装、继承与多态。 Class Node private: int n_imageIndex; int n_x; int n_y; Attribute a_atribute; Public: Void setLocation(); Int getX(); 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软件学院 王元林 8 Int getY();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不同于普通的绘图工具,它不仅调用图形接口,实现 其绘图功能,它还要有与数据库的接口,以便用户能够方便的导入、导出数据 库。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过程中,类必须有能够记录图形信息的相关属性。 工作流举例: 图 3-2-1 在工作流的定制过程中,采用 Windows 的消息处理机制。人们可绘出工作 节点,并且输入节点的相关信息。也可以输入节点的流转信息。并且对工作流 进行检查,是否符合工作流的规范。 3.33.3 WindowsWindows 的消息处理机制的消息处理机制 本系统是基于 windows 的 delphi 7.0 平台下进行开发的。所有的图形设 备接口调用的是 Windows API.利用 Windows 的消息处理机制。可以大提高程序 开发的效率。Delphi 集中了 Visual C+和 Visual Basic 两者的优点:容易上 手、功能强大,特别是在界面设计、数据库编程、网络编程方面更有其独特的 优势。 消息是 Windows 发出的一个通知,它告诉应用程序某个事件发生了。在 Delphi 中,大多数情况下 Windows 的消息被封装在 VCL 的事件中,我们只需处 理相应的 VCL 事件就可以了,但如果我们需要编写自己的控件、截获或过滤消 息就必须深入研究 Win32 的消息处理机制。 消息处理就是定义应用程序如何响应 Windows 的消息。在 Delphi 中每一个 消息都有自己的处理过程,它必须是一个对象中的方法,且只能传递一个 Tmessage 或其他特殊的消息记录,方法声明后要有一个 message 命令,后接一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 9 个在 0 到 32767 之间的常量。前面我们提到的消息都是标准的 Windows 消息 (WM_X),除此之外还有 VCL 内部消息、通知消息和用户自定义消息。 VCL 内部消息通常以“CM_”开头,用于管理 VCL 内部的事物。如果改变了 某个属性值或组件的其他一些特性后,需要通过内部消息将该变化通知其他组 件。例如,激活输入焦点消息是向被激活的或被停用的组件发送的,用于接受 或放弃输入焦点。用户也可以自己定义消息、给自己发送消息和编写消息处理 过程。消息的常量值为 WM_USER+100 到$7FFF, 这个范围是 Windows 为用户自定 义消息保留的。 VCL 对象用于接收消息的方法叫 MainWndProc。它是定义在 Twincontrol 类 中的静态方法,不能被重载。它不直接处理消息,当消息离开 MainWndProc 后, 消息被传递给对象的 WndProc 方法,WndProc 方法是在 Tcontrol 类中定义的一 个虚拟方法,由它调用 Dispatch 方法。Dispatch 根据传入的 Message 来寻找 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果最后找不到,就继续向上到父类中寻找消息处理方法, 一直到找到为止,如果找不到则调用 Defaulthandler。Defaulthandler 方法对 消息进行最后的处理,然后把消息传递给 Windows 的 DefWindowProc 函数或其 他默认的窗口过程。 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软件学院 王元林 10 第四章第四章 工作流的数据库表示工作流的数据库表示 4.14.1 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基础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或称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 释。信息与数据是密线相关联的。为了提高信息的价值,就要用科学的方法来 管理信息,这种科学的方法就是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的其本模型包括:实体联系模型、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 面向对象模型。关系数据库是当今管理信息系统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 数据库。关系数据库模型由三大部分组成: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和关系的完整 性。关系模型的基本术语有:关系模型、属性、关系模式、主键和外来键。 传统的数据库体系结构-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是数据 库系统的一个总框架。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 图 4-1-1 4.24.2 工作流的数据库设计工作流的数据库设计 在数据库中,必须存储节点的有效信息。其设计如下: 变量名类型说明 Flow_id 文本流程 id 号 Node_id 文本节点 id 号 Condition_id 文本节点的流转条件 id 号 表 4-2-1 不难看出,在每一个流程中,都是由一些自定义的结点组成。每个结点, 都有相应的流转条件(除了终止结点) ,将结点 ID 与流转条件 ID 进行映射,就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 11 能很好的保存数据的相关信息于数据库中。 变量名类型说明 Flow_id 文本流程 id 号 Node_id 文本节点 id 号 Node_name 文本节点名称 Node_address 文本节点的地址 表 4-2-2 在上个表中,记录每个结点的信息。包括结内 ID、名称以及地址等。 4.34.3 基于数据库的访问模式基于数据库的访问模式 流程图反映着结点以及结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一个正确的流程图在理论上 应该对应一个文件(.wf) 。在这个文件中,记录着流程图的有效信息。其主要 用途就是方便用户在需要的时候导出。为了有效的对流程图知结点进行遍历, 对结点采用链式存储。这种逻辑上的链式结构,实际上就对应着一个流程图。 procedure TForm1.SaveToFile(tf: string); p:=head; for i=:=1 to n do /其中 n 表示在链表中的结点个数 begin p:=p.next; writeln() /写入结点信息 end 在流程图文件的打开过程中,也就是读取数据的过程。与保存过程完全相 反,此时我们就是要新建链表,将读取的有效信息存储在链表结点中。并调用 相应的图形处理函数。将流程图显示出来。 procedure TForm1.OpenFile(rf: string); while not EOF(readFile) do begin new(head)/ 新建链表头结点 head.next:=NIL; q:=head; for i:=1 to n do begin new(p); /新建一个结点 readln(readfile,s); p.x0:=strtoint(s); /对结点的属性进行赋值 q.next:=p; q:=p; end q.next:=NIL; end 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软件学院 王元林 12 4.44.4 逻辑关系在图形设备中的应用逻辑关系在图形设备中的应用 不难看出,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本身并不是一个链式结构。如图: 1 2 3 4 图 4-4-1 然而形式上的非链式结构可转化为逻辑上的链式结构。这个转变将有效的 将图形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有利于对数据的访问。也能够提高程序的效率。 转化如下: struct Node int n_imageIndex;/结点图像索引 Line ln_link; /线的实例 Line ln_link; / 线的实例,如果只有一个出口,其值为 NULL 数据的链式存储结构: head d 1 2 3 4 图 4-4-2 运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原则,很容易的实现数据之间的逻辑转化。比较 常用的数据结构有线性表,链表、栈、对列、树、图等。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 13 第五章第五章 结结论论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商业竞争,人们不再满足于独立、零散 的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而是需要综合的、 集成化的解决方案。作为一种 对常规性事务进行管理、集成的技术,WFMS 的出现是必然的。它可以带来以下 收益: 改进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工作效率; 实现更好的业务过程控制,提高顾客服务质量; 提高业务流程的柔性等。 工作流已经在企业工作中伴演着重要的角色,有着广阔的前景。因而开发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有着重要意义。在开发的过程,运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思想。调用 GUI 进行窗体的事件处理。从而完成基本的绘图工作。同时生成类 的实例,把各节点的信息记录起来,从而能够很好的与数据库进行连接。把有 效的图形信息与数据库联系起来。 工作流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技术,它的目的是为了让合适的人或软件 在恰当的时间执行正确的工作。在企业内部采用工作流技术,不但可以有效管 理企业中的事务,而且,可以起到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的作用。 在本论文中,我们在查阅大量工作流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工作流技术的 发展历史和相关概念,并运用工作流思想,提出了解决工作流现存问题的管理 方案,文章的最后给出了可视化流程系统的设计,并具体介绍了其是如何实现 的。从本论文中,我们可以得到对工作流技术的总体认识。 同时,由于工作流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目前还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商业 软件,也还没有一个很完善的建模工具,因此,本课题的工作流实现还是一个 粗浅的尝试,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我们将在后续的工作中继续完成这 部分工作。 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软件学院 王元林 14 致谢致谢语语 衷心感谢老师!在近两个月的毕业设计中,她为我开辟了一个良好的毕 业设计环境,她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执着务实的科研作风时刻影响着我。王 老师不仅传授给我很多宝贵的学习方法和专业知识,而且也尽量让我有许多 项目交流的机会。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王老师提出了大量的有建设性的建 议,在此谨向王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课题组的其他各位同学在 项目设计过程中所给予的关心和支持。 感谢该项目组的黄昭伟、阮小泉等同学。与他们的讨论使我得到了很多 想法与思路,他们的帮助保证了顶目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使我学到了很多知 识,以及树立了团队意识。 感谢厦门大学学院领导给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使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本 科毕业设计。在项目设计期间,本项目组其他成员热心地与我讨论了项目设 计的难点,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父母家人对我无私的关怀和支持。感谢好友们的理解和帮助。 最后感谢在近二十年学生生涯中帮助我、鼓励我的所有人! 可视化流程设计系统 1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1 侯顺发,工作流程例外处理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 1999。 22 杨婉秀,挖掘工作流程历史性资料以支援工作流程纲目设计,国立中山大 学信息管理研究所,1999。 33 黄俊英,多变量分析,中国经济研究所出版,五版,1995。 44 Notes的工作流技术剖析 池炜成 伍小明 著 2001 55 分布对象环境下工作流执行系统设计 石伟 范玉顺 吴澄 著 1998 66 工作流技术在高校OA 系统中的应用 姬风波 云红艳 高岭 等著 2001 77 基于文档安全性的工作流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金夏生 王珊华 张森 著 1999 88 面向对象工作流管理系统模型设计 王凯 白庆华 著1999 99 协同质量管理的工作流模型与应用 袁潜龙 吴朝晖 潘云鹤 著 1998 1010 一个支持复杂应用的工作流模型 曾春 宋宝燕 田文虎 等著 1999 1111 P. M. Berry, K. L. Myers, “ Adaptive Process Management: An AI Perspective, “ ACM Conf.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98), Workshop on Towards Adaptive Workflow Systems, Nov.,1998, also available at /klein/cscw98/paper28/. 1212 F. Casatii, M. Fugini, and I. Mirbel, “An Environment For Designing Exceptions In Workflows, “ Information Systems, Vol.24, No.3, 1999, 255-273. 1313 F. Casati, S. Ceri, S. Paraboschi, and G. Pozzi, “Specif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xceptions in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 ACM Transactions on Database System, Vol.24, No.3, Pages 405-451, 1999. 1414 F. Casati, “ A Discussion on Approaches to Handling Exceptions in Workflows, “ ACM Conf.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98), Workshop on Towards Adaptive Workflow Systems, Nov.,1998, also available at /klein/cscw98/paper26/. 1515 S.Castano, M. G. Fugini, I. Mirbel, and B. Pernici, Workflow Reference Models. Technical Report 3015-2, WIDE, Politencnico di Milano (1997). 1616 K.W.Chiu, K. Karlapalen and Q. Li, “Exception Handling in ADOME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op. Inf. System, 1998. 1717 P. Clark, and T. Niblett, “The CN2 Induction Algorithm, “ Machine Learning Journal, Vol. 3, No.4, Pages 261-283, 1989. 1818 W. Deiters1, “Support for exception handling through workflow management 厦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软件学院 王元林 16 systems, “ ACM Conf.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98), Workshop on Towards Adaptive Workflow Systems, Nov.,1998, also available at /klein/cscw98/paper19/. 1919 C. Dellarocas, and M. Klein, “A Knowledge-based approach for handling exceptions in business process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Journal, Pages 155-169, 2000. 2020 G. S. Gutierrez, “ The WIDE Project: F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脓疱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脂肪烃树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荧光灯灯具支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肉干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花生磨酱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耐腐蚀胶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节日贺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船舶零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自动栈板打包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精密不锈钢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GB 16246-1996车间空气中硫酸二甲酯卫生标准
- 驱动桥毕业设计
- 2023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PPT模板
- 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幼儿数字1-100字帖练习
- 细胞生物学-7细胞信号转导课件
- 搅拌站安全培训试卷
- 茶叶市场营销讲义
-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详细版课件
- 乙肝两对半ppt课件
- 锅炉空气预热器拆除安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