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人教新课标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人教新课标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人教新课标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人教新课标文言文翻译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翻译20101210 2课时一、考纲要求近几年的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的一个常规题。它是最本质、最综合、难度最大的一种考查方式,能最大限度、最真实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低。同时,考生在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中,既要顾及全篇,又要字斟句酌,因此,它又是检查考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较好方式。高考试题中的翻译语句一般处在卷起始位置,语句来自卷的文言文阅读文段,分值为十分。翻译,是以全面准确理解句子的含义为基础的,翻译时要“字字落实”准确到位。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实词、虚词的用法与意义,找出通假字 、古今异义词 、活用词等,并作准确解释,还要注意特殊句式和句子的语气。句子的翻译一般有以下几点要求:做到基本要求:信、达、雅;准确理解重要实词、虚词;理解全文及局部意思;补充省略的内容;还原特殊句式;对人称的把握;注重直译;字字翻译。二、命题特点与最近几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相比,2010年得文言文试题从文本选择 、题型题量 、设题角度及要点等方面都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高考试题中较为成熟,稳定性高,最具信度的一部分。从2010年的18套试卷也表现出了一种共性特点,体现了一定的趋向性。从文本的选择来看,18套文言文试题体裁以史传类作品为主,有15套试卷考查的是人物传记,大部分人物选自明史或宋史。这类作品以写人写事为主,故事性强,情节相对集中,人物性格分明,词语不要求藻饰,大都是比较浅显的文言文,考生读起来难度较为适宜。从文言文翻译的设题形式来看,这几年,文言文主观题设题形式稳定,一般是从文言语段中选择两处或者三处,以主观题的形式要求学生翻译。当然,还有少数省份的试卷考查了学生对文言短文的断句能力。翻译试题往往从实词 、虚词 、词类活用 、句式特点以及对文章的理解等多个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并能够考查考生深入认识文本的能力,文言文阅读综合素质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在文言文翻译的赋分方面,分值为10分。但也有一些变化,如北京卷,分值加大,变为15分,文言文翻译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结合文章观点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看法的思维能力,也附带考查考生的断句能力;再如重庆和广东卷,将文言文翻译和文言断句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体现出考查的综合性,在分值上保持为十分。三、复习建议1 、熟悉文言文试题的选文体裁。加大人物传记类作品的训练力度,及时总结做题方法,同时兼顾其他体裁,像诸子散文、序文、记、还有论说类作品,也要适当练习。2、了解翻译的基本要求。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主要还是对文言文实词、 虚词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固定结构、 通假字、 特殊句式的考查,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翻译的基本要求:信 、达、 雅 。对文句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将原文句中的字句落实到译文中,其语体色彩、 语言风格要与原文一致。无论是翻译句子还是文段,都离不开语境。翻译之前,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代词的所指,把握主要事件和人物,疏通事理,做到胸有全文。3、把握翻译的基本方法(1)一词多义要根据语境选择运用。在备考过程中,一要掌握一个词最常见的几个义项,二要因文定义,根据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在确定意义。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左右欲兵之”,“兵”,常见的义项有武器 、士兵 、军队 、杀 等,根据语言环境确定,前者为“武器”,“后者为“杀”。词类活用要根据语法特点来判断是否存在活用现象,注意要遵循现代汉语的习惯。如:“将军身披坚执锐 ”,“坚”和“锐”是形容词,但是它们做披和执的宾语,那这两个词就要活用为名词,分别翻译为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 “籍吏民,封库存”中的“籍”,本是名词,但它接了宾语,那就要活用作动词,译为“登记”。古今异义词要拆开翻译。遇到古今异义要掌握这种词是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还是词义转移。文言文翻译主要是以单音节词为主,古今异义词在翻译时要把它拆开来翻译,可以尝试组词法,变通法来解释词语。如:“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颜色”就属于古今异义现象,结合语境,“颜”就是面容,“色”即神色。(4)通假字的翻译要立足于句子的原意。我们可以根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来判断是否存在通假现象。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白者”意思是头发花白的人,“颁”是颁布的意思,所以“颁”通“斑”。特殊句式的翻译要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平时一方面我们要熟悉特殊句式的类型,一方面也要牢记特殊句式的固定标志,比如者,也表示判断,见于表示被动等等。我们可以看这个例子:“蚓无爪牙之利”如果拘泥原句顺序,就翻译成了“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述习惯,这个句子属于定语后置,翻译时就把后置定语提前,翻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其他常见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 、被动句、 省略句等也要注意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相符合。委婉说法要切合语境,保留原文句风格。如: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句中“拜君赐”就是“报仇”的委婉说法。如果翻译成“报仇”过于直露,为了保持文句风格,结合语言背景,译成“拜谢你的恩赏”。时间、 地名、 官职、 朝代 、人名 、年号等保留不译。固定结构要积累。常见的固定用法大致分为以下五种:表示陈述或判断的句式所以 (原因,用来)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二慎取之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之谓也 (说的就是啊 或 这就叫啊)如:此之谓失其本心。何如 何若(怎么样?)如: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如(奈若)何?(怎么办,分开时译为 对怎么办?) 表示反问何为?(还用干什么呢?)如:何辞为?不亦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表示感叹何其也!(怎么那么啊!)如:虽有君命,何其速也!亦哉! (也真是啊!)如: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表示揣度无乃乎?(恐怕吧?)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得无乎(耶邪) (该不会吧 莫非是吧)如: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表示选择孰与 (与比较,哪一个?)如:吾与徐公孰美?与其孰若? (与其,不如?)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新题解读】(2010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康保裔,河南洛阳人。祖志忠,讨王都战没。父再遇,从太祖征李筠,又死于兵。保裔在周屡立战功,及再遇阵没,诏以保裔代父职,从石守信破泽州,又从诸将破契丹于石岭关,领登州刺史。寻知代州,移深州,领凉州观察使。真宗即位,召还,以其母老勤养,赐以上尊酒茶米。诏褒之,为高阳关都部署。契丹兵大入,诸将与战于河间,保裔选精锐赴之,会暮,约诘朝合战。迟明,契丹围之数重,左右劝易甲驰突以出,保裔曰:“临难无苟免。”遂决战。二日,杀伤甚众,蹴践尘深二尺,兵尽矢绝,援不至,遂没焉,时车驾驻大名,闻之震悼,废朝二日,赠侍中。以其子继英为六宅使、顺州刺史,继彬为洛苑使。继英等谢曰:“臣父不能决胜而死,陛下不以罪其拏幸矣,臣等顾蒙非常之恩!”因悲涕伏地不能起。上恻然曰:“尔父王事,赠赏之典,所宜加厚。”顾谓左右曰:“保裔父、祖死疆埸,身复战没,世有忠节,深可嘉也。”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 服其妙。屡经战阵,身被七十创。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上知之,乃复厚赐焉。方保裔及契丹血战,而援兵不至,唯张凝、李重贵率众策应,遇契丹兵交战,保裔为敌所覆,重贵与凝赴援,腹背受敌,自申至寅力战,敌乃退。当时诸将多失部分,独重贵、凝全军还屯,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功,何面目也!”上闻而嘉之 节选自宋史康保裔传)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2)凝议上将士功状,重贵喟然曰:“大将陷没,而吾曹计公,何面目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考查对重要实词 、虚词 、古今异义词和特殊句式的能力,翻译时要联系上下文,做到“信 达、 雅”。第(1)句注意实词“贷 ”、“劳”、“ 鬻 ”、“没 ”和虚词“ 以”;第(2)句注意“ 吾曹”“ 喟然”“ 面目”等词语的落实。答案借了公家的数十万钱犒劳军队,死后,亲属和部下卖掉器物珍玩来偿还。 张凝建议上凑将士立功情况的文书,李重贵叹息说;“大将陷敌阵亡,而我们却计算功劳,有什么脸面呢.【能力锤炼】1.阅读下列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颜渊 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选自论语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译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译文:2.阅读下列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译文: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3,阅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孟尝君在薛,荆人攻之。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薛。而孟尝君令人体貌而亲郊迎之。谓淳于髡曰:“荆人攻薛,夫子弗忧,文无以复侍矣。”淳于髡曰:“敬闻命矣。” 至于齐,毕报。王曰:“何见于荆?”对曰:“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王曰:“何谓也?”对曰:“薛不量其力,而为先王立清庙。荆固而攻之,清庙必危。故曰:“荆甚固,而薛不量其力。”齐王和其颜色,曰:“嘻!先君之庙在焉!”疾兴兵救之 颠蹶之请,望拜之谒,虽得则薄矣。善说者,陈其事,言其方;人之急也,若自在隘窘之中,岂用强力哉? 战国策谓淳于髡曰:“荆人攻薛,夫子弗忧,文无以复侍矣。译文:人善说者,陈其事,言其方;之急也,若自在隘窘之中,岂用强力哉?译文:4,阅读下列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译文:曹沫投其匕首,下,北面就髃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译文: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译文:5,阅读下列文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译文: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译文: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张淳,字希古,桐城人。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吏民素多奸黠,连告罢七令。淳至,日夜阅案牍。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巨盗卢十八剽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淳刻期三月必是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及檄累下,淳阳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寝不行。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已出营赀以偿。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论者。永人贫,生女多不举。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甫就车,顾其下曰:“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 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淳曰:“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从之,事遂定。官终陕西布政。 明史张淳传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淳阳假笑曰:“盗遁久矣,安从捕。 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淳曰:“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以理卜,何神之有。”7.阅读下面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丛兰,字廷秀,文登人。弘治三年进士。为户科给事中。中官梁芳、陈喜、汪直、韦兴,先以罪摈斥,复夤缘还京。兰因清宁宫灾,疏陈六事,极论芳等罪,诸人遂废。寻言:“吏部遵诏书,请擢用建言诖误诸臣,而明旨不尽从,非所以示信。失仪被纠,请免送诏狱。畿内征徭繁重,富民规免,他户代之,宜厘正。”章下所司。进兵科右给事中。都督佥事吴安以传奉得官,兰请罢之。时命拨团营军八千人修九门城濠,兰言:“臣顷简营军,诏许专事训练,无复差拨,命下未几,旋复役之,如前诏何。”遂罢遣。迁通政参议。小王子犯大同,命经略紫荆、倒马诸关塞蹊隧可通敌骑者百十所。 正德三年进左通政。明年冬出理延绥屯田。安化王寘鐇反,兰奏陈十事,中言:“文武官罚米者,鬻产不能偿。朝臣谪戍,刑官妄引新例锻炼成狱,没其家资。校尉遍行边塞,势焰薰灼,人不自保。”刘瑾大恶之,矫旨严责。给事中张瓚、御史汪赐等遂希旨劾兰。瑾方忧边事,置不问。数月,瑾诛,进通政使。俄擢户部右侍郎,督理三边军饷。 六年,陕西巡抚都御史蓝章以四月寇乱移驻汉中。会河套有警,乃命兰兼管固、靖等处军务。兰上言:“陕西起运粮草,数为大户侵牟,请委官押送。每镇请发内帑银数万,预卖粮草。御史张彧清出田亩,请蠲免子粒,如弘治十八年以前科则。灵州盐课,请照例开中,召商籴粮。军士折色,主者多克减,乞选委邻近有司散给。”从之。 是年冬,南畿及河南岁侵,命兰往振。未赴而河北贼自宿迁渡河,将逼凤阳。乃命兰以本官巡视庐、凤、滁、和,兼理振济。河南白莲贼赵景隆自称宋王,掠归德,兰遣指挥石坚、知州张思齐等击斩之。九月,贼平。论功赉金币,增俸一级,召还理部事。部无侍郎缺,乃命添注。明年,大同有警,命巡视居庸、龙泉诸关。寻兼督宣、大军饷,进右都御史,总制宣、大、山东军务。令内地皆筑堡,寇至收保如塞下。寇五万骑自万全右卫趋蔚州大掠,又三万骑入平虏南城,以失事停半岁俸。 十年夏,改督漕运,寻兼巡抚江北。中官刘允取佛乌思藏,道兰境,入谒,辞不见。允需舟五百余艘、役夫万余人,兰驰疏极陈其害。不报。居四年,以事忤兵部尚书王琼,解漕务,专任巡抚。宁王宸濠反,兰移镇瓜州。十五年,迁南京工部尚书。 世宗即位,御史陈克宅劾兰附江彬。帝以兰素清谨,释勿问。兰遂乞休去。卒,赠太子少保。 明史丛兰传把下面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寻言:“吏部遵诏书,请擢用建言诖误诸臣,而明旨不尽从,非所以示信。译文:俄擢户部右侍郎,督理三边军饷译文:居四年,以事忤兵部尚书王琼,解漕务,专任巡抚。译文: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性宽仁恭爱。初辟丞相府史,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默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人曰:“往遗之耳。”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茂曰:“汝为敝人矣。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闲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数年,教化大行,道不拾遗。时光武初即位,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今以茂为太傅,封曪德侯。”论曰: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 后汉书卓茂传(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译文:_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何所措其手足乎?译文:_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论曰: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醒心亭记 (宋 )曾巩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科其所睹,耳新科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气而为名,取韩子退之北湖之诗去。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作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天下之学者,皆为才且良;夷狄鸟兽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东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若公之贤,韩子殁数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宾客,尚未知公之难遇也。后百千年,有慕公之为人,而览公之迹,思欲见之,有不可及之叹,然后知公之难遇也。则凡同游于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欤!而巩也,又得以文词托名于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欤!庆历七年八月十五日记。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译文:- 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译文:【参考答案】1我愿把我的车、马、衣服、皮衣,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没什么遗憾。安抚老年人,信任朋友,关怀年轻人.2管宁挥动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