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文化学派与文艺心理学.ppt_第1页
社会历史文化学派与文艺心理学.ppt_第2页
社会历史文化学派与文艺心理学.ppt_第3页
社会历史文化学派与文艺心理学.ppt_第4页
社会历史文化学派与文艺心理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讲 社会文化历史 学派 与文艺心理学 一、 苏联的社会文化 历史心理学派 1)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一般 指心理学中苏联学派,这一学派 继承了俄国心理学的传统,又以 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这一学 派认为人的心理是受人的社会实 践制约,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历 史环境中形成的,它力求把心理 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 物主义的基础上 2)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维戈茨基(1896-1934):主要著作有 高级心理机能发展(1931年)、思维与 语言(1934年)、艺术心理学(1925年 ) 等; 列昂节夫(19031979):主要著作有 心理发展的问题(1959年)、活动。意 识。个性(1957年); 鲁利亚(1902-1977),主要著作人的 脑和心理过程(1963)、神经心理学基 础(1972)等。 3)决定论原则:社会文化历史学 派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历 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出发,他们所得 出的重要结论就是人的心理和人的 意识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是受社 会文化历史所制约的。显然,把作 家、艺术家的个性心理同社会历史 文化,同社会心理完全割裂开,是 无法探寻作家、艺术家个性心理的 全部奥秘的。 4)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每一个最简 单的人动作不可避免地同时也是某种心理动 作。人的心理在活动中形成,在活动中得到 表现,通过活动被认识。这一学派反对行为 主义心理学派把心理活动简单归纳为“刺激 反应”的模式,认为人的心理映象,主体的心 理和意识是主客体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不 能离开完整的活动系统来了解人的心理映象 。 意识和活动统一原则,对于我们认识创 作心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认识创作过程中 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在理论上是至关重要的 。 5)心理在活动中发展的原则 :心理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这一 观点确定了心理发展对活动、教 学和游戏的依赖关系。总之,外 部原因通过内部条件起作用,其 中内部条件是中介。这一原则, 对于认识作家、艺术家个性心理 发展的规律具有启示意义。 二 维戈茨基的文 艺心理学研究 题:维戈茨基如何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结构 的内在矛盾来揭示审美反应的心理机制? 他在艺术心理学中建构以文学作品 为自身研究对象的客观心理学理论体系。力 图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把文艺学和心理学有机 结合起来,关键是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结构的 内在矛盾来揭示美感反应的心理机制。通过 对克雷洛夫寓言、布宁短篇小说和莎士比亚 的悲剧这三种一个比一个高级的艺术形式的 分析,阐明自己的理论。分析作品的结构主 要是分析结构的内在矛盾,从心理基础来说 就是所谓“逆向感情”的运动。 例如以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莱特为 例,他认为悲剧的内容和悲剧的材料是讲哈 姆雷特如何杀死国王以报杀父之仇,而悲剧 的情节讲的却是他如何不杀国王,而当他杀 死国王的时候也并非由于报杀父之仇。这个 悲剧的基础就是这种情节的两重性,而这种 结构的内在矛盾的心理基础是“逆向感情”的 运动:悲剧仿佛在戏弄观众的感情,一开始 呈现在我们面的目标,可总使我们离开这个 目标。我们原以为两条路线走着相反的方向 ,可是最后却在国王被杀这场戏上相遇。 这种只通过分析作品来研究艺术心理学的 方法是有其局限的。 三 梅拉赫的文艺 心理学研究 1)背景:由于受庸俗社会学 的影响,苏联的文艺心理学研究 一度沉寂。20世纪60年代以后, 文艺心理学研究又活跃起来,出 现了一批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 研究文艺心理学的著作,涉及有 关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论 基础和研究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这方面的代表是梅拉赫。 2)BC梅拉赫(1909-1987)是前 苏联著名的文艺学家,他非常重视文艺心理 学的研究。梅拉赫是前苏联文艺心理学派的 代表。 主要著作:作为创作过程的普希 金艺术思维、创作过程和艺术接受( 1985)一书,是作者多年从事文艺心理学研 究和艺术创作综合带总结性的成果,也体现 了前苏联80年代艺术创作综合研究和文艺心 理学研究的新水平。 60年代以来,他开创和领导了前苏联 艺术创作综合研究这一新的科学方向,把前 苏联的文艺心理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3)问题:梅拉赫的文艺心理学研 究方法给我们哪些启示? 首先是综合研究方法。 艺术创作综合研究:是吸收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专 家、作家和艺术家共同研究艺 术创作问题,核心问题是艺术 创作过程和艺术接受过程的心 理机制问题。 运用综合方法研究文艺心 理学必须坚持哪几项原则? A要有共同的终极目标 ,要制定共同的研究大纲; B要明确各学科在综合 研究中的可能性和界限;最 重要的是充分考虑艺术的审 美特性。 梅拉赫所阐述的艺术创作综合研究的原 则对文艺心理家研究有何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 文艺心理学毕竟不同于心理学,文艺心理 学研究必须吸收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 成果,但不能机械搬用,而需加以改造,使 其符合文艺心理学学科本身的审美特性。文 艺心理学研究者需要学习心理学理论和心理 学史,汲取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也 需要从文艺创作心理和文艺接受心理的实际 出发,创造出一套符合艺术创作审美本性的 理论、概念和方法,建立文艺心理学本身完 整的理论体系。 其次是系统研究方法。 系统研究方法对文艺心理学有何重要意义? A系统方法的运用,揭示了在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再 现创作过程完整图景的可能性和从不同层次上研究创 作过程的可能性。 B系统方法可以运用于研究创作过程的艺术思维。 梅拉赫将艺术思维划分为三种类型:理性型、主观 表达型、艺术分析型。 理性型:理性逻辑思维较之具体感性思维占相对优 势,具有思想压倒形象的特点; 主观表达型:描写的感情和激情色彩浓重,分析和 概括的倾向性相对薄弱一些; 艺术分析型:创作具体感情因素和分析因素相结 合,思想和形象相结合 第三,系统方法的运用使得 我们有可能按照新的方式来阐明 幻想、直觉、下意识、联想和其 他一些艺术思维因素,也就是不 把艺术思维的各种因素同一化、 简单化,而是通过系统分析的方 法指出不同作家在不同创作方法 、流派、体裁和创作个性作用下 产生的独特表现形式。 第四,梅拉赫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另一个 值得重视的特点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 就是抽象理论层次和具体描述文学创作过程 的经验层次的结合。 梅拉赫在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接受 (1985)中,对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 契诃夫艺术思维的系统分析,是文艺心理学 研究中少见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确范例。 他认为普希金的创作特点:“灵感的真诚” 、“明晰的思想”和“感情真实”。普希金的艺术 思维是明晰的、和谐的。 他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思维体系是矛盾 复杂的。 艺术家的任务就在于抓住最尖锐、最折磨人的 问题,揭示当代最隐秘的现象,看到普通人发现不 了的东西。 他还分析了契诃夫的总是把严整的逻辑和对世 界的诗意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