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doc_第1页
kV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doc_第2页
kV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doc_第3页
kV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doc_第4页
kV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0kV 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竣 工 环 境 保 护 验 收 调 查 表(报批稿)建设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调查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2017 年 9 月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表项目名称:220kV 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 委托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调查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 年 9 月1目 录表 1 项目总体情况1表 2 调查范围、因子、目标、重点2表 3 验收执行标准4表 4 工程概况5表 5 环境影响评价回顾9表 6 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11表 7 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监测13表 8 环境管理状况及监测计划15表 9 公众意见调查17表 10 调查结论与建议18表 1 项目总体情况建设项目名称220kV 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建设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法人代表联系人周明东通信地址甘肃省兰州市西津西路 628 号联系电话09312952152传真093129521521邮编730500建设地点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和白银市白银区项目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电力设施D44环境影响报告表名称220kV 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初步设计单位甘肃省电力设计院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部门甘肃省环境保护厅文号甘环核表2012时间2012 年 12 月32号文初步设计审批部门甘肃省电力公司规文号甘电评审20122时间2012 年 1 月划评审中心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单位甘肃省电力设计院环境保护设施施工单位甘肃诚信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环境保护设施监测单位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局投资总概算1918.17其中:环境保护35实际环境保护1.82(万元)投资(万元)投资占总投资实际总投资其中:环境保护2407.2123比例(%)3.89(万元)投资(万元)设计生产能力新建线路建设项目开工日期2012 年 9 月27.90km实际生产能力新建线路投入试运行日期2013 年 12 月27.95km(1)2011 年 4 月,甘肃电力科学研究院完成了220kV 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2)2011 年 5 月,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甘发改能源2011746 号文对本工程进行了核准批复;项目建设过程简述(3)2012 年 12 月,甘肃省环境保护厅以甘环核表201232 号文关于 220kV 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立项试运行)批复对本工程予以了批复;(4)2012 年 1 月,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评审中心以甘电评审20122 号文对本工程初步设计予以了批复;(5)2012 年 9 月开工建设;(6)2013 年 12 月投入试生产运行。1表 2 调查范围、因子、目标、重点验收调查范围验收调查范围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致,并用新规范进行校核。调查项目和范围见表21。表2-1 调查项目和范围调查项目调查范围(环评评价范围)新规范校核调查范围调送电线路边导线外100m以内区域。送电线路边导线外100m以内区域。查生态变电站220kV出线侧围墙外100m以内区变电站220kV出线侧围墙外100m以范域。内区域。围工频电磁场线路边导线外45m的带状区域。线路两侧40m带状区域。无线电干扰线路两侧2000m带状区域。/线路边导线外45m的带状区域。线路两侧40m带状区域。声环境变电站220kV出线侧围墙外100m内变电站220kV出线侧围墙外100m内区域区域/(1)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值(不作要求)。0 (2)声环境 查0 等效连续 A 声级。 0 (3)生态环境 调查线路施工期植被破坏和恢复的情况,工程占地(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 类型与恢复情况、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环境敏感目标环序号敏感点名称距线路边导线距离人数境环评情况实际情况敏1红星村(白银区王岘乡)线路西侧 100m线路西侧 62m640感2废品仓库(下土龙川)跨越线路西侧 430/目0 注:表中距离仅供参考。 调(1)核查实际工程内容及方案设计变更情况查(2)生态环境重0 工程的塔基区、塔基施工临时占地、施工简易道路、人抬道路、牵张场地等临 2时占地的恢复情况,并对已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有效性评估。 (3)电磁环境影响 重点调查工程附近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受工频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的影响程度,分析对比工程建设前后的电磁环境变化,调查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电磁防治措 施的落实情况,对电磁超标的敏感目标提出降低影响并达标的整改措施。(4)声环境影响 重点调查线路噪声的影响程度,分析对比工程建设前后的噪声变化,调查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噪声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对超标的环境敏感点提出防治噪声 影响的整改措施。(5)公众意见调查 对本工程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存在的公众意见进行调查汇总分析,重点关注有无公众投诉情况。3表 3 验收执行标准环境质量标准项 目评价标准标准校核标准环境空气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GB30952012)环境质环境噪声1 类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量标准地表水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评价标准标准来源校核标准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居民区 4kV/m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工频范(HJ/T24-1998)电场电磁环境控制限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值(GB8702-2014)0.1mT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污染物范(HJ/T24-1998)工频排放标磁场准53dB(V/m)(睛好天气条无线电件下,0.5MHz、变电站围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无线/干扰墙外 20m、线路边导线外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20m)厂界昼间60dB(A);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噪声夜间50dB(A);(GB12348-2008)中 2 类标准总量控/制指标4表 4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220kV 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项目地理位置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和白银市白银区主要工程内容及规模由于 220kV 龙银一回送电线路运行近 40 年,线路导线、地线及金具等锈蚀严重,已不能保证安全经济运行,且该线路为大峡电厂电力输送通道,安全运行意义重大,供电可靠性要求高,为保障线路运行安全及提高供电可靠性,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于 2012-2013 年实施了 220kV 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实际工程量及工程建设变化情况,说明工程变化原因:本工程实际建设与环评内容基本相同。由于避让了白银区榆树庄新农村住宅小区和 白银区王岘乡红星村,后期设计中对线路路径进行了微调。由于,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 工程通用设计无对应模块与本工程相匹配,需要自行设计一套铁塔,故本工程在后期设 计过程中采用了新型的大档距设计,减少了全线和平地塔基数量,减少了对当地农业的 影响,同时提高了跨越高速公路绿化带和树木的跨越高度,使工程投资增加了 488.51万元。生产工艺流程:本工程的工艺流程与产污环节见图 4-1。图 4-1 本工程工艺流程与产污环节图工程占地及平面布置(1)线路路径5线路利用原 220kV 龙银一回(现阶段运行名称:220kV 银龙一线)(龙川变10#号)出线后,在 10#塔大号侧新建线路右转向东北走线。在土龙川火车站西侧铁路跨过 109国道、包兰铁路后向东走线至石门子川。然后左转钻过 330kV 和银一线后向东北走线,在榆树庄以东 2 公里处钻过 330kV 和银二线,到达青石岘子,跨过兰白高速公路后左转 跨过四条 110kV 线路,然后钻过 330kV 靖银三回线,到达高家台东侧白银区王岘乡红星村接至 110#铁塔。改造后 220kV 银龙一线全长 30.271 公里,其中新建线路长度为 27.947 公里,曲折 系数为 1.03。其中,220kV 龙银一回 10#青石岘子,线路路径长约 24.964 公里,地处兰州市皋兰县境内,青石岘子110#,线路路径长约 2.983 公里,地处白银市白银区境内。(2)本工程新建线路路径与原有线路的关系本工程新建线路基本沿原有线路平行走线,为安全计,大部线路路径与原线路平行 距离大于 30m;其中,线路 5960#塔(档距 1021 米)受榆树庄新农村住宅小区限制, 与原线路有所交叉,距离最近敏感点大于 120m;同时,线路受兰州至白银高速公路绿化带限制,新建线路从原有线路下方穿越而过。本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明细见表 4-2。表 4-2本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明细表项 目环评费用实际费用备注1、环保投资合计3593.62、工程总投资1918.172407.21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823.89与项目有关的生态破坏和污染物排放、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一、主要环境影响1、施工期环境影响:施工期的施工扬尘、运输扬尘、车辆尾气会对大气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加强对高噪声施工机械的管理,夜间尽量不施工或施工时采用低噪声设备等措施,将施工期的声环境影响降至最低。施工挖土、水土流失及废弃物对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新建线路对应的原有线路塔材、电缆和金具、建筑垃圾(包括建筑施工余泥和废弃材料)与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其中新建线路对应的原有线路塔材、电缆和金具会被建设单位6全部回收,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进行了分别堆放,并委托当地环卫部门妥善处理,及时清运或定期运至指定的地点进行安全处置。2、运行期环境影响线路在运行期间,有一定强度的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噪声影响。二、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生态环境1)牵张场地尽量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且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同时尽量避开了 经济作物区、林地;牵张场地满足机具布置占地面积要求,现场设立指挥区、休息区、 临时厕所、临时仓库等。2)尽量选择现有的道路开展施工,施工完成后对所经过的道路进行检查,对造成 的损坏予以修复。对塔基处及个别地带影响线路运行的零星树木的砍伐均严格按设计要 求进行,并按国家有关政策和环保要求做好了补栽或赔偿。3)铁塔组立以现场实际地形、地貌为依据,科学、合理制定施工技术措施,减少 了临时占地面积,施工完毕恢复原有的地形、地貌。现场机具、材料按照定置图放置在 临时仓库内。(2)声环境 施工期噪声影响主要为施工运输车辆噪声和各类机械作业产生的机械噪声,由于线路居民区较远且全线为丘陵、山地和高山地形,无夜间施工条件,单个塔基工程量又很 小。故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较小。(3)水环境 1)基础施工场地中的土石方、机具、材料按现场实际情况制定的定置图放置。砂、石分类集中堆放,机械设备下部铺垫隔离,防止漏油污染农田土壤。 2)对各类施工场地和施工生活区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强了管理,防止无组织排放。 (4)大气环境施工期由施工开挖、运输而产生的粉尘,施工单位在施工开挖时采用了湿式作业, 个人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措施;部分裸露且易引起扬尘地面采取了勤洒水,增加土体湿 度的办法抑尘。施工过程中经常清洗运输车辆,减少了扬尘影响。(5)固体废物 开挖后的泥土及垃圾及时运走或就地在塔基处推平垫高。设置了一定数量的生活垃7圾箱,统一堆放生活垃圾,由施工单位集中收集后送至垃圾场处理。 (6)其他1)项目部对基础、铁塔、架线工程按施工队进行了区域化分配管理,各施工队对 自己区域内的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质量、环境保护负责。项目部对各施工队实行统一 管理、统一调配。2)施工过程中,在注重工程质量、安全教育的同时,注重全体施工人员的环境保 护教育,增强了职工自觉进行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工作中严格按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 法规及本工程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执行,确保施工和生活过程中不对工地及工地周围的环 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对于业主和监理提出的环保要求,及时组织了落实。上述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工程建设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对施工起到了较好的指 导作用。3)本工程线路塔基占地范围内的林木均予以砍伐,工程在施工期均严格按照设计 要求进行树木砍伐、施工基面清理,杜绝了一切不必要的树木破坏、植被破坏和土地破 坏,将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降低到了最小程度。本工程施工期共砍伐林木约 500 棵,主 要是杨树和刺槐。4)与环评要求相比,本工程由于采取了拉高导线对地高度、削枝和优化路径方案 等措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降低。5)通过项目所在区域群众的走访和公众意见调查结果表明,沿线群众认为本工程 施工期对农业生产基本无影响,施工结束后的生态恢复也基本满意。 2、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1)运行管理单位定期对线路进行巡视,对于安全隐患和不利环境影响及时进行处 理。对当地群众进行有关超高压输电线路和设备方面的环境宣传工作,帮助群众建立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意识。(2)及时进行土地恢复、植被保护和恢复等措施,减少工程带来的不利生态影响和 水土流失。试运行期,需要对已采取的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有效维护,以保证其功能正常,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3)加强环境监测,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处理。居民点工频电磁场强度有超标的应予拆迁并查明原因。8表 5 环境影响评价回顾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环境影响预测及结论(生态、声、大气、水、电磁、固体废弃物等):1、生态环境220kV 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在施工期采用护坡、放边坡、护面等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的影响。施工活动对植被的破坏是暂时的、可逆的。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自然植被的恢复而消失。2、电磁环境通过类比分析和理论计算预测,本工程 220kV 架空线路下,在满足导线最大弧垂处对地距离不小于 7.5m 时,各监测点处的电磁环境影响预测值均可满足工频电场强度小于 4 kV/m、磁感应强度小于 0.1mT 的国家标准限值要求。对于无线电干扰水平,经预测,虽然当线路导线最大弛垂离地为 7.5m 时,在距边导线外 20m 处、80%时间概率下的 0.5MHz 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可满足 53dB(/m)的国家标准限值。理论预测结果表明,当线路导线最大弛垂离地为 7.5m 时,距线路边导线20m 范围内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可能超标,线路则应对此范围内的环保目标进行避绕,或提高架线高度。当线路导线最大弛垂离地为 13m 时,无线电干扰场强值达标范围为距边线 15m;或者提高架线高度,当架线高度不小于 17m 时,无线电干扰场强值达标范围为距边线 10m;当架线高度不小于 19m 时,无线电干扰场强值达标范围为距边线 5m;而当架线高度不小于 20m 时,线下各处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均能满足标准要求。另外,本工程线路在设计阶段已确定了新建线路距原线路的 30 米的安全平移距离的原则,而当遇到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时,线路平移距离将控制在 30200 米之间(实际距离将在终勘阶段根据具体地形而定)。总之,线路在施工时,要参照上述关于无线电干扰影响的预测评价结论,保证一定的架线高度及线路与敏感目标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线路运行对敏感目标的不良电磁影响。3、声环境本工程线路走廊下的噪声水平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1 类标准值,对线路走廊两侧的居民住宅的声环境影响小。4、水环境本工程为 220kV 送电线路改造工程,新建路段未跨越水体,线路施工期及运行期对9附近水体的水环境无影响。要求塔基施工时应尽量选在雨水较少的季节,在塔基基础开挖时,应注意土石方的堆放,并对开挖的土石方采取护拦措施,或对裸露部分及时恢复。施工过程中需严格监控对施工活动对水环境可能的影响。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需集中收集处理,防止外溢。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国家、省、行业):甘肃省环保厅关于 220kV 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甘环核表201232 号)中的对本工程的意见如下: 一、该项目在落实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及污染防治措施后,可以满足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我厅认为项目可行。 二、项目建设要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在工程投资中必须保证环境治理资金足额及时到位,确保电磁环境、噪声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有效减轻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三、严格落实防治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等的环保措施,确保线路边相 导线投影外 20m 处,测试频率为 0.5MHz 的晴天条件下无线电干扰值符合高压交流架 空送电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 46dB(/m)的限值要求。线路走廊 两侧居民区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必须满足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 4kV/m 和 0.1mT 的推荐限值要求。重视 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确保线路沿线敏感点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标准要求。四、工程走线跨越电力线、通信线、铁路、公路等,要严格按110-750kV 架空输 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建设,控制各种交叉跨越最小 距离及导线对地高度,合理选择塔型、塔高及档距,尽量减少线路走廊树木砍伐量。五、工程设计、施工中要落实具体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措施,并加强 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工作,施工过程上,要合理安排工期,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面积和 对植被的破坏,采取有效防尘、降噪措施,防止施工扰民。工程完成后,要及时恢复临时施工用地原有土地功能,并做好相应的生态恢复与补偿工作。拆除后的铁塔及导线应及时回收,防治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项目竣工后项目须书面报请我厅检查同意后方可投入试运行,并按规定程序报经我厅环保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10表 6 环境保护措施执行情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及审批文件中要求的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效果环评批复文件要求落实的情况甘环核表201232 号落实情况1、项目建设要严格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在工各项环保措施已基本落实。环境治理资程投资中必须保证环境治理资金足额及时到位,确保电磁环金已足额到位,并已发挥作用。由于试境、噪声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有效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行期在冬季,故植被恢复效果较为缓慢。2、严格落实防治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等的环已落实各项电磁和无线电干扰等的环保保措施,确保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 20m 处,测试频率为措施。根据验收监测报告,本工程工频0.5MHz 的晴天条件下无线电干扰值符合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噪声监测值均低电线路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 46dB(/m)于验收标准值。由于实际建设中抬高了的限值要求。线路走廊两侧居民区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线路对地高度,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 20m感应强度必须满足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处,测试频率为 0.5MHz 的晴天条件下无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 4kV/m 和 0.1mT 的推线电干扰值符合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荐限值要求。重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确保线路沿线敏感点路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标准要求。46dB(/m)的限值要求。3、工程走线跨越电力线、通信线、铁路、公路等,要严格已落实。本工程在其生命周期全过程设按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计中严格按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建设,控制各种交叉跨越最小距离及导计规范(GB50545-2010)要求进行了设线对地高度,合理选择塔型、塔高及档距,尽量减少线路走计和施工建设,严格控制了各种交叉跨廊树木砍伐量。越最小距离及导线对地高度,设计了新的塔型,减少了线路走廊树木砍伐量。4、工程设计、施工中要落实具体的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措施,并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理工作,施工过程上,已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水土保持和污要合理安排工期,尽量减少施工临时占地面积和对植被的破染防治措施已落实,由于试运行期在冬坏,采取有效防尘、降噪措施,防止施工扰民。工程完成后,季,故生态恢复较为缓慢。原有线路的要及时恢复临时施工用地原有土地功能,并做好相应的生态铁塔及导线正在分段加紧安排人力和物恢复与补偿工作。拆除后的铁塔及导线应及时回收,防治对力进行拆除和回收。周边环境产生影响5、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项目竣工后项目须书面报请我厅检查同意后方可投入试运行,并按规定程已严格执行。序报经我厅环保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11山区高低腿配置配合削坡和坡面硬化等水土保持措施塔基区绿化情况撒播草籽进行绿化塔基区水土保持措施多余土方抬高基面无弃土 照片 6-1 本工程绿化及水土保持情况12表 7 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监测验收调查期间,调查单位委托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局于 2014 年 4 月 3 日对 220kV龙银一回送电线路改造工程的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噪声水平进行监测。1、监测布点经现场踏勘,环境保护目标中距线路较近的电磁环境敏感监测点情况见表 7-1。表 7-1 本工程电磁环境敏感监测点情况敏感点名称方向杆塔号距边导线的线高红星村情况(户、房型、距离(m)(m)结构、朝向、地形)王岘乡红星线路西111112#6212约 148 户,640 多人,一、二层坡顶房、村敏感点 1侧(原线路塔号)平顶房、砖瓦和砖混结构、缓坡地。2、监测内容与频次线路监测断面内容与频次见表 72。表 7-2 送电线路监测点位布设及监测因子以线路中相导线弧垂最低处对地投影点为起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监测, 工频电场(V/m) 测点在边导线外 10m 内间距为 1m,10m 之外测点间距为 5m;测距地面 1.5m 工频磁场(T) 高处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顺序测至距中相导线对地投影外 55m 处为止,另应加测边导线垂直投影处值。以线路边导线弧垂最低处对地投影点为起点,沿垂直于线路方向进行监测,测无 线 电 干 扰距离地面 2m 高处,0.5MHz 下 0m、2m、4m、8m、16m、边导线对地投影 20mdB(V/m)处、32m、64m 处无线电干扰值。噪声dB(A)线路噪声监测点位布设同工频电磁场监测方案,但噪声监测仪距地面应为 1.2m,且应监测线路昼间和夜间噪声。3、监测方法(1)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3)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DL/T 9882005);(4)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GB/T 73492002)。 4、监测仪器监测仪器见表 73。表 7-3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监测仪器一览表监测项目方法来源名称测量范围有效期工频电磁场HJ/T10.2-1996EFA-300 型电磁分析仪0.1v/m200kV/m2014年1月13日13HJ/T24-19981nT20mT2015 年 1 月 12 日无线电干扰GB/T7349-2002PMM9010 全数字式接收机0120dB(V/m)2014年1月15日10Hz30MHz2015 年 1 月 14 日环境噪声GB3096-2008AWA6228 型实时信号分析20110dB(A)2013年6月17日仪2014 年 6 月 16 日5、监测负荷按规范要求,输变电工程验收调查需要在工况稳定、运行电压正常时即可进行。本工程监测期间输电线路相电压为 233239kV,线路运行电压与设计值 220kV 属同一电压等级,达到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 6、监测结果分析(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环境敏感点影响分析敏感点电场强度值低于居住区 4kV/m 的验收标准。敏感点磁感应强度低于 0.1mT 的验收标准。敏感点 0.5MHz 频率,好天气条件下,无线电干扰限值低于 53dB(V/m)的验收限值,同时也低于 46dB(V/m)。衰减断面监测结果分析线路衰减监测断面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监测值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线路衰减监测断面无线电干扰值低于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0.5MHz 频率,好天气条件下,53dB(V/m)的限值要求,同时也低于46dB(V/m),且监测值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综上所述,线路衰减监测断面和环境敏感目标处的电磁环境监测值和无线电干扰水平均能满足相应验收标准要求。(2)声环境影响分析环境敏感点影响分析线路敏感点噪声监测值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 类验收标准。衰减断面监测结果分析线路衰减监测断面昼间噪声监测值低于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 1类验收标准。综上所述,输电线路声环境敏感目标、衰减断面监测结果均低于相应验收标准要求。14表 8 环境管理状况及监测计划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分施工期和运行期):1、施工期的环境管理与监督 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和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制定的各项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并组织各参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标准与制度,保证环保措 施的落实。环境管理机构人员及工程监理人员应对施工活动进行全过程环境监督,通过 严格检查确保施工工序满足环保要求,使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在工程的承包合同中明确环境保护要求,并严格监督承包商执行设计和环境影响评 价文件中提出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影响防治措施、遵守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施 工人员的培训,做到施工人员知法、懂法、守法,使环评和设计中的环保措施得以实施。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对各种环境问题进行了收集、记录、建档和处理工作,并根据问 题严重程度及时或定期向各有关部门汇报。2、运行期间的环境管理与监督为了贯彻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和 管理,建设单位对环境保护工作非常重视,本工程由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 院负责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公司设有专职环境保护人员负责环境管理工作,从管理上保证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情况:环境监测由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局统一负责,具备完善的监测能力。环境影响报告表提出的监测计划及其落实情况: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中提出了监测要求,根据现场调查可知,工程已配备了 专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并按照制定的环境管理计划对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巡视环境保护对象等。验收调查阶段对工程的工频电磁场、无线电干扰和噪声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环境管理状况分析与建议:通过现场调查发现,本期所有工程环境管理机构设置完善,环境管理制度齐全,执行环评中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工程运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建议:15(1)建立环保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的专项规章制度。(2)经常对职工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16表 9 公众意见调查为了解本工程施工期、建成后受影响区域居民的意见和要求,了解工程设计、施工 和试运行过程中的遗留问题,以便提出解决对策建议。本次验收调查在线路周边进行公众意见调查工作。采用文件核查与走访咨询相结合的方法,评述工程建设的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调查方法有两种:1、问卷调查:通过发放调查表格,调查工程周边受影响的居民,调查表格见表 9-1。2、走访咨询:听取相关管理部门、运行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并请被调查者回答需要调查的内容。调查内容分为施工期和试运行期两个阶段。施工期主要调查噪声、生态、固废和水环境影响。运行期主要调查电磁、噪声、生态、固废和水环境影响。3、公众意见调查结论通过公众参与调查,100%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本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总体感到满意。0 投诉意见收集 本次验收调查期间走访了工程所在地的环保部门和规划部门,调查表明本工程施工期管理比较规范,基本落实了环评及其批复要求。调查人员在现场调查时未接到有关本工程的环保投诉。17表 10 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