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ppt_第1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ppt_第2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ppt_第3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ppt_第4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五 专 题 第 15 课 识记知识必备 理解文本研读 探究片段赏析 应用体验之旅 整体感知 重点揣摩 写法借鉴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ln p xi tu pin zh sh z du ch m jin xin 夥 黟 够 圮 杞 妃 返回 糜 靡 摩 槐 魄 愧 绮 倚 畸 棹 掉 悼 返回 本意 本意 平心而论 平心静气 返回 四、熟语释义 1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2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 形容多而密集。 3风靡一时:事物风行一时。 4舍本逐末:放弃事物的根本和主要方面,追求细枝末 节。形容本末倒置。 5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 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排列。 6胼手胝足:手上脚上都是老茧,形容劳作十分辛苦。 返回 返回 一、走近作者 王振忠,1964年生于福州,1982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 1986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9年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所硕士毕业,1992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并留所任教。1995年破 格晋升副教授,1998年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起担任历史地理 专业博士生导师,时年35岁,是当年国内历史地理学界和中国 古代史专业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 中心专职教授,兼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明清社会文化史方向博士 生导师。 返回 二、相关背景 “老房子”在这里特指徽州一带的皖南古民居,它是典型 的徽派建筑风格,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现特征,以砖雕 、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 集中反映了古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它 伴随明清时期徽商演绎出“无徽不成镇”的传奇,成为我国建 筑史上有名的一大流派。其中,黟县的西递、宏村作为皖南古 村落的杰出代表,于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填补了 我国在此类遗产上的空白,标志着徽派建筑以其重要的历史、 艺术和科学价值,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珍贵财富。 返回 本文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王振忠所作,王 教授主要从事历史人文地理及明清社会文化史的研究,他关注 地域文化差异及区域社会之变迁,尤其专长于“徽州学”的研 究,同时又擅长于学术散文随笔的写作,这篇老房子就选 自他的学术散文集斜晖脉脉水悠悠。 三、主旨把握 课文围绕徽州古老民居的历史、文化、审美、功用等方面 展开了详尽的描述,把老房子的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以优美典雅、富有感伤气息的语言,描绘了徽州古民居的历 史沉浮与变迁,在时代的更替中,老房子的颓势已不可避免, 作者对即将逝去的昨日之花表现出由衷的无奈与感叹。 返回 四、结构图示 返回 1为什么“潜口民庄”对作者而言,“从未激起过太多的 兴趣”? 明确:因为它是“人为集成的”,作者更看重的是“在荒 烟蔓草的村僻之地看到一幢幢孤零零的老房子”,是“那种独 特的风致”。然而作者也能理解“对于老房子,人们总是交集 着种种复杂的情感”,它们是历史与乡土文化的见证。 2徽州老房子有哪些实用功能?它的美主要表现在哪几方 面? 明确:功能:(1)防火。“由于地狭人稠且聚族而居,徽州 返回 民居,星罗棋布,为了防止邻人失火殃及自家,普遍采用了 高低错落、富于变化的封火山墙。” (2)防盗。徽州老房子多是以天井为中心的内向封闭式组合 ,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增强了房子的防盗功能。 (3)防湿防洪水。防止居人与上升的地气直接接触,另外也 为了预防洪水的骤然而至。 优点:结构精巧别致、色调明快淡雅、富有韵律感。 返回 3结合课文思考,徽州老房子传达出哪些乡土文化信息 ?乡土文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文中五叠式的马头墙称为“五岳朝天”,以天井为 中心的封闭式结构称为“四水归堂”,老房子的窗子很少,反 映出一种古老的风水观念。雕花梁架、楹联字画表现出当地丰 富的乡土艺术语言。 原因:特定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明 清时期对民间营建制度的严格规定。 返回 1思维缜密,思辨色彩浓郁 作为一个人文学者,作者长期致力于人文历史的研究。长 期的治学经历,形成了他严谨的思维作风,对徽州古民居的历 史、现状、文化传承、审美价值分析得丝丝入扣,并且以其思 想的犀利深邃,追究其辉煌与没落的原因,令人折服。 2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和个性特征 作者针对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长年累月地对徽州民居进 行实地考察,专业特点十分明显,从文章中,我们可以明显地 感受到作者对明清时代徽州一带的思想状况和生活方式的熟稔 返回 与洞察。同时,文章又体现出作者鲜明的个性特征,他对社会 历史的认识,他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慨,在作品中都有较多的 流露。 3语言清晰、准确,分析细致、透彻,富有感伤气息 这篇散文描写对象是徽州老房子,作者有对老房子外观的 描摹,有对它内部结构的刻画,语言准确精当。同时,作者还 把老房子的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优美典雅、富有 感伤气息的语言,描绘了徽州古民居的历史沉浮与变迁,表达 出作者对即将逝去的昨日之花的无奈与感叹。 返回 返回 阅读老房子选段,完成14题。 老房子在徽州随处可见,每一幢房子都是一段遥远的故事 。 八十年代初,在皖南的紫霞峰下,筹建了一处“明代民居 博物馆”,号称“潜口民庄”。庄内采用原拆原建的办法,将 散落在徽州各地的十幢老房子集中于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明 代山庄。主要建筑内部陈设有明代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力图 再现几个世纪以前徽州人的生活方式。 尽管曾多次参观此处山庄,但平心而论,我从未激起过太 多的兴趣,这倒不完全是因为山庄崭新雪白的外墙缺乏一种历 返回 史感。说真的,我宁愿在荒烟蔓草的村僻之地看到一幢幢孤零 零的老房子,尽管有时显得十分残破,残破得让人惨目伤心, 但那种独特的风致却是任何人为集成的山庄所无法比拟的。 然而,我也清楚地意识到,对于老房子,人们总是交集着 种种复杂的情感。许多老房子在乡间之所以一直保留到现在, 往往不是因为房屋的主人真的能从审美的愉悦中得到心理的满 足,而是由于它们曾一度远离现代生活的尘嚣。如今,随着时 光的流逝,乡土文化的日渐逸散,点缀于村野间的老房子,或 是倒塌,或是被拆得七零八落。于是,在屯溪老街,在西递巷 口处处都能看到从老房子上拆下的精美部件:雀替,窗棂 ,雕花栏板,等等等等。 返回 记得数年前第一次踏上徽州这块土地,但见烟树葱茏,掩 映着栉比而立的黛瓦粉墙,将徽州民居衬托在山光水色之中, 呈现出一派清新野逸的田园风光。犹如丹青妙笔在用枯笔淡墨 ,勾勒出疏树寒村的山水胜境。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牵 人情思,强烈地吸引着我深入画境,寻幽探胜而陶然忘返。此 后,我又多次走访徽州,看到了历史与现实的诸多侧面,激情 与冲动,渐次转化作平静的思考。 “徽式新屋”曾是一种非常时髦的民居型式,在徽州高移民 输出的特殊时代里风靡一时。然而,一旦时过境迁,徽派老房 子便愈来愈显现出它的弱点。早在清代中叶,抑郁满腹的汪士 返回 铎就曾写道: 绩溪不佳之处雕镂房舍,屋皆楼,室太暗宫室制 太雷同,太晦暗,房窄狭,黑暗如狱,如地狱无窗。(汪悔翁 乙丙日记卷一) “乙丙”是咸丰乙卯(一八五五年)和丙辰(一八五六年)的 简称。当时正值咸丰兵燹期间,作者为避太平军之难从金陵返 归故里绩溪。半个多世纪以后编纂的民国歙县志,对徽州 老房子的缺陷更是直言不讳: (徽州)屋庐之制,因居山国,木植价廉,取材闳大,坚固 耐久,今元代所营之室,村之旧者犹数见焉。然以山多田少, 病居室之占地,多作重楼峻垣,屋中空地太少,开窗亦隘,严 返回 密有余,而光线不足,乃其短也。 老房子是徽商如日中天时期精雕细琢而成的,它表达了久 远的历史,成为明清时期高层次地域文化的积淀。但从总体上 看,内向封闭式的建筑隔断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不能提供有效 的通风、采光条件,更无法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所以从现实 生活功利的角度来看是有严重缺陷的。 老房子,作为一个生活舞台,人们生活的各种内容都要在 这里一幕幕地上演。多数老房子都是数百年前由缙绅富商所建 ,他们大多衣食无忧,优哉游哉庭院之中,石台石桌,或 设鱼池,或置盆景,将丘壑林泉浓缩于壶天之中,藉以营造 返回 梦境般的绚丽空间,排遣文人雅士诗书之外的闲情逸致,在俗 务萦怀的内心深处,留存山林隐逸的净土一片。时至今日, “舞台”早已“尘封”,随着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老房子已 愈来愈不能适合新主人的需要了! 徽州人“世治则出而贸易,世乱则归家”,(汪悔翁 乙丙日记卷一)当国内战乱频仍,交通梗塞,徽州商人文化的 没落便是一个必然。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州人如何还能保持不 变的生活方式? 是啊!和我一样,不少人都曾赞美、并陶醉于老房子 返回 厚的文化积淀,确实展示了落花的矜持与自尊,但其间却又夹 杂着多少的落寞与无奈!?数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徽州乡土建 筑,与节奏徐缓的田园生活方式相适应,但如今这种节奏同现 代社会已拉开了长长的距离。那么,该如何实现历史与现实的 兼容? 在新安江东岸的南溪南,有一幢老房子矗立于荒烟蔓草中 习见的粉墙黛瓦,岁月的印痕给墙体涂上了斑驳的黑色, 倾欹的屋顶让人看到了房子的内部。村民告诉我,这曾是清代 一位吏部尚书的旧宅 不知怎的,近年来每次到徽州,我总要抽空渡过烟雨迷蒙 返回 的新安江,去看看这幢老房子是留恋最后的一线风景?还 是有老屋将倾之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看到附近的公路从脚 下蜿蜒而过,便想起老房子揖别当代的日子已为时不远了 由此,我也体会到潜口民庄设计者的一片苦心。 作者曾多次走访徽州,“激情与冲动,渐次转化作平静的思考 ”。“激情与冲动”和“平静的思考”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答: 1 返回 答案:“激情与冲动”是指陶醉于山光水色中的徽州民居那样 清新的田园风光;“平静的思考”指作者对徽州老房子缺陷的 认识,和关于徽州乡土建筑文化的渐趋没落,以及未来徽州建 筑如何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兼容的思考。 徽州老房子有哪些缺陷?请根据上面的文字简要概括。 答: 答案:形式雷同,阴暗,狭窄,隔断人和自然的联系,无法营 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2 返回 作者为什么说对“潜口民庄”“从未激起过太多的兴趣”,又 说“体会到潜口民庄设计者的一片苦心”? 答: 答案:作者对潜口民庄缺少兴趣是因为那儿的房子缺少历史感 ,缺少一种荒凉寥落的独特风致。他能体会到潜口民庄设计者 的一片苦心,是因为随着时代发展徽州建筑文化必然走向没落 ,从这个角度看,民庄设计者把老房子集聚一处,可免于自然 的和人为的毁损,为今人为后人提供一个实在的了解、观察、 研究的标本,还是有意义的。 3 返回 你如何评价作者关于徽州建筑的思考?或者,你对类似于徽 州建筑的问题有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