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歇后语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_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1页
生肖歇后语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_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2页
生肖歇后语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_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3页
生肖歇后语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_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4页
生肖歇后语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_论文开题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学科前沿课 班 级 汉语国际教育一班 任课教师: 武 和 平 学生姓名: 胡 荟 芸 学 号: 201357030112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一)目的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体系中,生肖歇后语作为俗语中的一部分,是学生学习和理解课文的前提,是学生掌握和扩大阅读量的重要手段,因而在基本词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生肖歇后语也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它来源于民问,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具有较浓的口语特色。生肖歇后语在俗语中有着自己的特点,第二语言学习者在掌握了汉语语言特点之后,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掌握好这方面的重要词汇,并不断地实现学以致用。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认识、理解、记忆生肖歇后语,并最终能熟练运用所学歇后语进行交际,是每个对外汉语教学老师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界对这类问题已经从多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生肖歇后语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我们在留学生课堂中的亲身经历,绝大多数留学生认为,生肖歇后语难以理解,不会运用。在课堂讲解歇后语的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最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解释生肖歇后语,同时教师要适当地使用体态语,即便是这样,还有很多汉语学习者理解不了所学的生肖歇后语,就更不用说是正确运用于句子和篇章当中甚至是交际中了。本文结合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语汇教学方面的科研成果,针对留学生对生肖歇后语理解情况,对以往的课堂歇后语教学技巧进行综合梳理。目的在于能够对汉语生肖歇后语教学方面的问题研究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进一步探讨生肖歇后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技巧与规律,这样便于汉语学习者学习歇后语,更好地理解所学歇后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更好地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服务。 (二)意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汉语热成为全球的普遍现象。一方面,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成为越来越多外国人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外国人掌握汉语有利于与中国进行更为便捷的跨国间的对话与交流,这对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意义。在这种国际大局势的推动作用下,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更加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以满足不断涌进汉语学习圈的各种类的汉语学习者的需求。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都设有孔子学院或者有开设汉语课程,这预示着汉语正逐渐走向国际。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引入生肖歇后语教学,有助于汉语学习者理解中国民俗文化、了解中国历史、把握中国传统精神以及认识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从而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歇后语展现出我国丰富的民俗生活特质,有助于外国汉语学习者形象地把握中国民俗文化。歇后语的重要文化意蕴之一,就是展现出我国丰富的民俗生活特质。因为,生肖歇后语是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产生、发展和流行起来的,必然深受人民大众的生活和思想影响,从而渗透出浓郁的民俗生活特质。,大量的生肖歇后语包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事项。正因为歇后语在很大程度上表征着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质,因此使得许多教学者将它广泛地引用到教学当中。它们以文字和语言的形式扩展和流传,将一幅幅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图景形象地刻画,巧妙地重现了出来。另外不少生肖歇后语展示了一定的生产生活事理,是群众实际生活的经验总结。有的通过一些民俗事项来展现普通大众的生活场景和行为习惯。本文结合当前汉语正向全球发展的趋势,运用正确的方法对对外汉语生肖歇后语课堂教学技巧进行综合分析,对外汉语生肖歇后语教学的几个课堂教学技巧进行综合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综合分析,可以给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些生肖歇后语教学的方法,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理解生肖歇后语,力求为对外汉语生肖歇后语教学提供课堂教学技巧方面的参考,能够给以后的教学带来启示。 二、与课题相关的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其前沿水平(一)研究现状对外汉语教学是目前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尽管当前词汇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但经过长期探索,词汇教学还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对于词汇教学中的一大重难点-生肖歇后语的教学,很少有学者做过细致具体的研究。因为长期以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者们比较重视语法教学,而在某种程度上却忽视了词汇教学中的生肖歇后语教学的重要性,使得生肖歇后语研究和教学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甚至是一个空缺。当前,留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大量语用失误现象,说明了我们汉语课堂中语用教学的不足,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找到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很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对汉语中的生肖歇后语感到尤为吃力。因为生肖歇后语不仅仅是在表现字面上的意思,它更是建立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之上的语言升华。它与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学、哲学等各个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这片沃土才孕育出了如此宏大的语言宝藏。要想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好汉语中生肖歇后语的学习,则是必不可少的。 (二)前沿水平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词汇教学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不言而喻,生肖歇后语的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何更好地进行生肖歇后语的教学,对教学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杨希贵(2009)认为扩大词汇量是中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学习的主要任务,并强调兼顾词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崔永华、杨寄洲(2002)主编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和周健(2004)主编的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对词汇、语法等汉语各方面的教学技巧做了较为系统地总结,为对外汉语教师的课堂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王沛纯(2009)研究了如何利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歇后语来导入语音教学、汉字教学、词汇教学、修辞教学、文化教学,从而让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双不误。马银霞(2012)研究了对外汉语教学中以动物词鼠、牛、狗为例的动物词文化附加义,从民族文化和心理两个角度,挖掘并揭示文化附加义形成的原因,以丰富对外汉语词义研究,减少对外汉语学习的交际误解及负迁移现象,从而对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马如丽(2011)认为十二生肖熟语的研究涉及人类与动物、人类与环境互相依存的关系,从大量的与十二生肖的熟语的研究中,可以深刻理解人类社会与周围环境密切关系,以及十二生肖与我们人类的语言和生活的息息相关。高磊(2012)认为汉民族生肖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和影响,不仅在整个中华文化系统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研究汉语含生肖动物的熟语的隐喻类型,可以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生肖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即影响。前辈们的探索给我们带来很大启示,但词汇研究的现状与它的重要性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关的研究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展开,尚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与深度。三、课题研究概述-生肖歇后语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源于自然界的十一种动物和一个民族图腾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在中华文化圈内被广泛使用。生肖歇后语与俗语、格言、谚语、俚语一样,都属于汉语俗语的范畴,它富含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生肖歇后语,顾名思义,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有关的歇后语,一般由前后两个部分构成:前一部分为形象的比喻,称为喻体;后一个部分是对前面的比喻作出解释或说明,揭示前一部分的实质意义,叫做喻义。这两部分一般由破折号连接。前后部分之间有一种逻辑上的内在联系,后边所做的说明与解释同前边的比喻是完全一致的。同样,生肖歇后语是一种风格独特、民族色彩极浓的语言用法,其特点是幽默诙谐,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且富有人民性,是劳动人民凭着自己的智慧,从眼前熟悉的事物中配搭出一些传神的词句,创造出一些生动活泼、耐人寻味而又恰如其分的比喻,形象而生动地表达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生肖歇后语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或文化的特色,它包含了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段,是一种生动形象和恰当的比喻,能够引起人们的联想。四、研究的基础及主要参考文献(一)研究的基础1.大学三年的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知识,以及闲暇期间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流程的掌握及深入到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学中的亲身经历,以及对 “对外汉语教育学概论”“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语言学纲要”“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等专业课的重点掌握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较坚实的专业基础。2.研究所需要的资料较充分。认真研读了李明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和崔永华和杨寄洲主编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大量阅读了一些关于对外汉语词汇课堂教学技巧的书籍以及相关论文。另外参考了刘洁修的汉语成语考释词典,翻阅了王晓娜的歇后语和汉文化 和吴裕成的中国生肖文化,对其中生肖文化与生肖歇后语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同时还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搜集了与本课题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3.从大二开始系统地接触了对外汉语教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闲暇时间会较多的关注于本专业有关的书籍、杂志和最新新闻动态。4.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二)主要参考文献:1崔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2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3.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54.4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入学出版社,2008年2月P119.5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11周健,廖暑业.汉语语义系统性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6.(3).7方绪军.对外汉语词汇教与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15李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与习得研究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5.8崔希亮.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9丁永寿.对外汉语教学参考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10彭增安,陈光磊.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概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11崔永华,杨寄洲.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12林宝卿汉语与中国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3王晓娜.歇后语和汉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