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点例析讲座.ppt_第1页
2011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点例析讲座.ppt_第2页
2011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点例析讲座.ppt_第3页
2011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点例析讲座.ppt_第4页
2011高考语文复习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点例析讲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问号使用注意点 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即:选择性的问句,中 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即:倒装性的问句,问 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c.你干什么去?小张。(问号应放在“小张”后。) 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即:特指性的问句,每 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 你不能去吧? 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即: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 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 不能打问号。 例: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 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问号的运用的三个难点: 1、在一个句子中用了疑问代词但全句是陈述语气的,句 末不用问号。 2、选择问句中间的停顿不能用问号,要用逗号;但选择 问句句群(3个以上)的每一问都要用问号。 3、问话中含有称呼语的,无论称呼语是在前还是在后, 问号用在句末;成分前后倒置形式的问句,问号不能跟着 倒置到句中,仍然用在全句末尾。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爱国主 义?什么是共产主义? 什么是资本主义文明?如何防止精神污染? 先生到底是称赞我什么呢?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勇气可 嘉?什么都敢画?或者根本就不是称赞?只是一种对于失败者 的无可奈何的安慰?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解析这是一个陈述句,带疑问词“什么”、“如何”的部分 是“使他们懂得”的宾语。因此,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 个问号改为句号。第一个问号正确,是有疑而问,想寻求回 答。“是还是”构成两选的选择问句,“勇气可嘉”与“什 么都敢画”是一个意思,即属同一问,因此,第二、第三个问 号改为逗号,第四个问号正确。“或者只是”构成两选 的选择问句,因此第五个问号改为逗号,最后一个问号正确。 引号内是一个句子,只不过采用了倒置形式,而作为句末点 号的问号应用在句末;因此,问号改为逗号,引号前的句号改 为问号。 二、分号使用注意点: 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如: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 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 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并列分句间的停顿是用逗号还是用分号: 1、凡是用逗号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 分句间的停顿用逗号。 2、凡是用逗号不能清楚地表示并列分句的并列关系时 ,分句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应该 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 “海尔波谱”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 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解析分号改为逗号(规律1)。 最后一个逗号改为分号(强调层次,规律2),另还要 去掉引号(不是强调的对象)。 分号使用错误点: 1不是并列关系却用了分号 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 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这一复句表示 的是递进关系,所以中间不用分号。) 2.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要发动群众;二要找准目标;三要 速战速决。(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 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 的分号。) 3.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 学习贵在刻苦。要有模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三、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 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句号改 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4.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 分号 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 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 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分号表示的是 复句第一层的关系,而这里却用作第二层的标点。) 三、顿号使用注意点:三、顿号使用注意点: A A、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 “和和”“”“及及”“”“与与”“”“或或”“”“或者或者” ”等等 就不必用顿号。就不必用顿号。 B B、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 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 ,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 而用逗号。而用逗号。 例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例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 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 例如: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例如: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顿号的运用的难点: 1、并列词语结合得紧,中间不用顿号;但表序数时要 用顿号。 2、表示约数的两个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 3、并列词语中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中的停顿用逗 号,内部小并列中的停顿用顿号。 4、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较大的,不用顿号,用逗 号。 5、并列的短语作定语时要用顿号;而作主语、谓语、 补语等表强调时,并列的介宾短语用作状语时,不用 顿号,用逗号。 6、并列的短语之间带有语气词时,不用顿号,用逗号 。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这篇文章至少有三、四个病句。 第三四组的同学下午体检。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 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 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 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装备的整理、民众条件的配合等 等,都要包括在领导者们的过细考虑、切实执行和检查执 行程度的工作之中。 他的准确,清新,形象的语言,使球迷们感到仿佛自己 就坐在体育馆里亲眼目睹这场比赛。 发挥“能人效应”,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转 换脑筋、增强本领、参与竞争、尽快致富。 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 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到诱人的 香味。 解析去掉顿号(规律2)。 “三”“四”之间加顿号 (规律1)。第一、第二、第四个顿号分别改为逗号( 规律3)。除最后一个顿号外,其余的顿号分别改为逗 号(规律4)。前两个逗号分别改为顿号(规律5,作定 语时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号)。四个逗号分别改为逗号 (规律5,这五个并列的短语作“农民”的谓语)三个顿 号分别改为逗号(规律6)。 顿号和逗号: 1.分句之间用逗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 煌的明天飞去。(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 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2.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逗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 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越剧、沪剧、淮剧, 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组成联合词组, 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 第二层次应改用逗号。) 市一中学的校长、主任、第三中学的校长、主任都来开会 了。(此句混淆了并列词语的大小层次。第二个顿号应改 为逗号。) 3包容关系之间用逗号 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24幢”和“396套”之间是包含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 间却用了顿号。) 评委会用无记名投票选举,选出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105 人,其中中央级出版社32家、34人,地方出版社65家、71 人。(“家”和“人”之间也不是并列关系。) 4.连词前面用逗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 、“和”,还是“及”、“与”,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 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5.概数不用标点符号 看上去她只有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订的样子。(“十七八岁 ”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 顿号。因为概数无须停顿;一加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 了。) 6.集合词语内不用标点符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 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 ”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 开来。如“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 人员”等这些词语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 7.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即: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 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 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 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 等资源。 8.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顿号。即:并列性的谓语之 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要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例: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四、四、引号使用注意点引号使用注意点 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 回”。 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 斯。” (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 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者的。上 句李白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下句“火 的普罗米修斯”,只是句中的宾语部分,句末点号则应放在 引号外。一般来说,凡前面用了胃号,便是提示下面的引文 是独立成句的。) 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 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 ,依次类推。,依次类推。 例如:(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 ,獾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獾肉七斤油 啊。”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 号里面。例如: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 知处。” 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 ,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如: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齐,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 见色”。 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 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 时,不用引号。 引号和其他标点连用: 1如果引者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那 么为了保持引语的完整独立性,末尾的标点应该放 在引号之内。 如:总之,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记住:“虚心使人 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 部分,那么末尾的标点必须放在引号外面。 如: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火种犹存。共产党人“ 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 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前引号处如有逗号、冒号等,一般来说后引号用 在其他标点外面。前有后内,前无后外 五、冒号使用注意点: 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 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管几句话或一段话 ,一般用序次语或引号注明。 使用“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间,用冒号;放在引用 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同志们!”区委书记说,“这是” “真不凑巧,店里已经坐满了。”老板娘来着歉意说。 冒号的运用难点: 1 冒号一管到底,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例:(21)本省三位中年作家:叶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在 一起畅谈往事。 解析 冒号应一管到底,可是这里只能管到三位作家“叶 蔚林、韩少功、彭建明”,却不能管到最后一句“在一起畅谈往 事”。所以,冒号改为破折号,起局部解释作用。 2 同一句中不能有两个冒号。 例:(22)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 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省里表扬,二是 解析 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 后用逗号。 3部分引用(引文不独立)前不能用冒号 。 例:(2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 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 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解析 此句引文仅作句子成分,冒号删。 4同一人话语未完不用冒号。 例:(24)“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 切,确实很有道理。”(04天津) 解析因为句中“张老师”的话分前后两部分说的,前部分 话还没说完,“二字”后不能用句号,改为逗号。冒号管的应 是一句独立完整的话,这里如果用了冒号,只能管后面的话 ,却不能管前面的话,故不能用冒号,改为逗号。 5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 风生。(“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 词组,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 ,只宜用破折号,让王、王、程作“三位女杰”的说明词语。 ) 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句中不能用冒号,应 删去。) 6“某某人说”放在说的话的中间,“说”后不用冒号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 关,作最后的冲刺。”(冒号的作用是提示下文,中间用了 冒号,前面的话便不知是谁说的了。) 7不是提示下文不用冒号 比赛的结果出人预料:老年队竟打败了青年队。(没有特 别提示,冒号应该改为逗号) 8冒号后面揭示范围不清(误1) 这种惊人产事实证明:人如果老想着钱,看不到敌人 的腐蚀进攻,就会走入歧途,可见这些事实是可以作 为活教材的。(句中冒号只提示到了“歧途”,不包括 后边,所以用错了。应把“歧途”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 。) 六、括号使用注意点: A、括号里的注释应紧挨着要注释的内容 B、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 ,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中最后一个标点(问号、感 叹号除外)应去掉。 C、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 号。句外括号注释中的句末标点可去可不去。 D、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作用,但用法有所区别 。一般来讲,解释说明的词语比较重要,需要读出来 的用破折号,否则括号。 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的运用的难点: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1、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句子中的部分词语或部分句子 (局部)时,括号用在点号前;不需停顿时括号后不用点 号。 2、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全局)时,括 号用在点号后面。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 ,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 想的读物) 倘必如实物之真,则人物只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 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就无法绘画(鲁迅全集 第六卷,第23页)。 解析括号移到句号前(规律1)。括号移到句号 后(规律2)。 括号和其他标点连用: 1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它必须 紧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前括号前不用点号),点号 要放在后括号外面(后括号内不用标点)。 如:唐朝懿宗的时候,有一个“优人”(相当于外国的 fool),名字叫李可及,最会说笑话。 这一个笑话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敷”和“夫” 同音,“而”和“儿”同音(唐朝妇女自称为“儿”-) 。第二部分 2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内的注 释补充如果与前文关系特别密切,用法相同于句内括号; 如果与前文关系不是特别密切(作为一个单独的句子存在 ),前括号前用标点,后括号内用标点。 如:但是今天,假如时代能尖叫的话(我们的时代当然像 是能尖叫的),那么机器时代正尖叫着要停下来。 文字流传到各地,在长远的期间发生了区域性的差别。( 例如在今天广东还有“冇”字和“乜”字之类。) 前有后内,前无后外。 七、省略号使用注意点: 1滥用省略号 商店门前的告示牌,全是“大减价”“大甩卖”“跳楼价”云云 ,好像他们都在做赔本生意似的。(“云云”表示这样的告示 牌有很多种,因此例举后不需要用省略号。) 2省略号和“等”“之类”连用 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 计算机等等。 错例:春花什么都没带,所需的日用杂品全都是娟姐到小卖 部替她买来的:热水瓶,脸盆,毛巾,香皂,牙刷,手纸, 镜子,剪刀之类。 (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两者不能并用。) 3、用了省略号就不能在省略号后再用其他的点号。 例:下列标点运用哪些有错?请改正。 孔乙己低声说道 :“跌断,跌,跌。” 解析去掉引号后的句号(规律)。 省略号前后的标点: 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问号(句末点号)、冒号 ,说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号、叹号、冒号应保留 。 如: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但是,谁来制约? 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系列问题需 要深入探讨。 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句中点号),要省 掉。 如:一群马,在公孙龙子眼里是“非白马”,是黑马、青马 、黄马、棕马的综合。 省略号后的点号一般应去掉。因为连文字都省了,点号 自然也不必保留。 如: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著名的建筑之 那壮丽的廊柱,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 筑立面,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 八、破折号使用注意 1.破折号和括号都有表明补充说明的作用,但是破折号 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是正文的一部分,比较重要,需 要读出来,而括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不是正文,一 般可以不读出来。如:每当肝疼发作时,他就采取自己 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 顶住肝部,从来没有因为肝疼影响工作。 2.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 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如:太阳系除了九个大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 星和冥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为数众多的小行 星、彗星和流星体等。如: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 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1.破折号和括号都有表明补充说明的作用,但是破 折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是正文的一部分,比较 重要,需要读出来,而括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 不是正文,一般可以不读出来。如:每当肝疼发作 时,他就采取自己的“压迫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