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发散风热药.ppt_第1页
中药学课件--发散风热药.ppt_第2页
中药学课件--发散风热药.ppt_第3页
中药学课件--发散风热药.ppt_第4页
中药学课件--发散风热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 发散风热药 特点: 1、性味辛凉,质轻升浮,归肺 走表,有疏散风热之功,适应于风 热表证 2、性较缓和,发汗力较弱。 薄荷 薄荷新修本草 n处方用名:苏薄荷 、薄荷叶、薄荷梗 n性能:辛、凉、香、归肺、肝经。 n散风热、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毒、疏肝郁。 功效分析: 归肺走表,则疏散肺经之风 热以解表透疹利咽。 以辛香凉散为功 归肝经以疏散肝经之风热而 清头目疏肝郁。 气香又可祛秽之邪. 故有诸功。 应用: 风热感冒 n1、用于外感表证 (发 热 温病初起 头痛,无汗、咽痛,咳嗽等)用薄荷 辛凉疏散风热之功而治之,如银翘散 (薄荷、银花、连翘、荆芥、桔梗、 竹叶、甘草等)水煎服。兼咳嗽者可 用桑菊饮(薄荷同桑叶、菊花、杏仁 、桔梗、连翘等) n2、用于上焦风热之头痛目赤-用薄荷以 清散上焦风热;如薄荷、菊花、桑叶、蔓 荆子同用治风热头痛;或薄荷、牛子、栀 子、菊花、桔梗、甘草等同用治目赤咽肿 。 n3、用于麻疹初起,隐隐不透取薄荷 宣散透疹之功而治之,如加减葛根汤(薄 荷、葛根、连翘、牛子、蝉蜕等)水煎服 。(包括风疹) n4、用于肝气郁滞,胸胁胀痛用 本品以疏肝解郁。如逍遥散(薄荷、 当归、白术、柴胡等) n验方:治秋冬风热咳嗽:薄荷叶煎 鸡蛋,每晚1次(23个鸡蛋)或薄 荷加冰糖煎服。、治咳嗽:绿头萝 卜切细丝,加薄荷叶用香油炒熟食用 效果好。 n用量用法:610g,入汤剂。 n使用注意:阴虚发热多汗,肺虚咳嗽 哺乳期妇女慎用。 n歌诀: n薄荷味辛气香凉,疏散风热功效强; n温病初起上焦热,肝郁隐疹服之康。 蝉蜕别录 n处方用名:虫退、蝉壳、金牛皮 n性能:甘寒,归肺、肝经(质轻上浮)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 熄风止痉。 功效分析: 归肺达表则清肺热,开肺气, 以气为用 散表热,透疹毒。 入肝走筋达目,散肝经风热而 明目息风止痉。 故有诸功,实为清肺二经热之要药。 n应用: n 外感风热 n1、用于外感表证 用蝉 蜕 温病初起 n清散风热开宣肺气之功而治之。如蝉 蜕、薄荷、菊花、连翘、二花等,水 煎服。 n若表里热盛,口渴引饮,可用清解 汤(蝉蜕、石膏、知母、薄荷、甘 草等)水煎内服。 n若肌肤壮热,恶寒,无汗脉浮滑者 ,用寒解汤(蝉蜕、石膏、知母、 连召)若失音咽痛如桔梗、牛子、 蝉蜕等同用 n2、用于疹出不畅,皮肤瘙痒(麻疹 、风疹、痒疹、无疹之痒)-用蝉 蜕疏风散热,善于透发之功以祛邪 透疹,如快透散(蝉蜕、紫草、芍 药、木通、甘草等)或蝉蜕、牛子 、升麻、葛根等治麻疹。或用荆芥 、蝉蜕、白蒺藜、防风等外洗治风 疹瘙痒。 n3、用于风热诸证: 声音嘶哑或失音如蝉鸣散(蝉蜕 、牛子、大海、甘草、桔梗等) 目赤多泪或翳障如蝉花散(蝉蜕 、菊花、木贼)或蝉蜕无比散。 小儿惊风或夜啼如止啼散(蝉 蜕0.3g、钩丁3g、薄荷或羚羊角少 许)水煎服。 破伤风发热或痉抽如五虎追风散 (蝉蜕、防风、天麻、全蝎、南星等 ) 皆取蝉蜕清散肝肺二经风热之功而之。 用量用法:61015g。入汤剂。 菊花本经上品 n处方:杭菊(黄)、怀菊、亳菊、川 菊、贡菊、九月。 n性能:辛、香、甘、苦,微寒、归肺 、肝经。 n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功效分析: 辛香寒入肺能疏散肺 经风热。 n清香凉散有补益之功 甘寒养阴能制约肝阳 而不亢。 入肝经能散肝经的风 热之邪 苦寒清降又能清降热 毒之邪。 风热去,内不伤肝灼目则诸证自愈。故有诸功 。 n特点:行散清降之中兼有补性为眼科药。 n1、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用 菊花以清散上焦风热之邪,如桑菊饮 (菊花、桑叶、杏仁、连翘、桔梗、 芦根、甘草等)或桑菊感冒片治风热 表证。 目赤肿痛 如菊花、夏枯 草、决明子、蝉蜕等。 目暗不明 如杞菊地黄丸( 六 2、用于头目诸疾 味丸菊花、杞果) 头痛眩晕如菊花、草决明、 钩藤、白芍等。 用菊花平肝养肝清热之功而治之。 n3、用于痈疽疔毒热毒阻滞气血不行则生疮 痈,用野菊花以清热解毒,如五味消毒饮(野菊 花、公英、地丁、连翘、冬葵子)水煎服。 n用量用法:91520g,入汤剂。 n 总之:菊花性凉而清散,善清上焦风热 ,为眼科之要药,属风者可散,属热者可 清,阳亢者可平,阴虚者能养,通过不同 配伍治疗各种目疾。菊花品种较多,以怀 、亳、滁菊为上,其功效各有特点:白菊 (甘菊、怀菊、毫菊等)清散养肝,其清 泻力弱,多用于目疾。黄菊(金菊、杭菊 ,宣散作用强,多用于风热表证;野菊为 苦寒之品,解毒作用强,多用于外科痈肿 疮毒之证。 桑叶本经上品 n处方:冬桑叶、霜桑叶、炙桑叶、双叶 性能:苦、甘、寒,归肺、肝经。 疏风清热,清肝明目,清肺润燥。 n应用: n 发热头痛 n1、用于风热表证 咳嗽咽痛 用桑叶入肺 经疏散风热。如桑菊饮。 n 目赤涩痛 n2、用于肝经风热证 用桑叶以清 n 畏风流泪 n肝明目,如桑麻丸(桑叶、黑芝麻)或桑叶、 配菊花、木贼、生地、决明子、薄荷等同用。 n用量:51030g入汤剂。 n桑叶与菊花,均具辛凉之性,功用相近,但有 区别,故比较如下 : 菊花清肝力较大,且能养肝 又能 解毒,善治肝阳上亢及热毒疮痈。 散风热明目桑叶发散力较强,长于散肺热,又 能治咳,善治肝经实热及咳嗽。 均治风热表证,头痛目赤。 柴胡本经上品 处方:醋柴胡、(北柴胡、南柴胡) n性能: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入少阳胆经,走半表半里之 间 而和解退热。 n性升散而疏泄归厥阴肝经走里而疏泄肝郁 。 n 取其升浮之性以升举阳气。 为少阳之主药,少阳经头痛之必用之品。 n应用: 寒热往来,胸胁苦 满 1。用于邪入少阳之证 心烦喜呕,口苦咽干 目眩 用柴胡入少阳能解表和里,故为少阳经之主 药。如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潞 参、甘草、姜枣)一般感冒发热如柴葛解 肌汤(柴胡、葛根、石膏、黄芩、菊花羌 活、白芷、桔梗、甘草、姜枣)。若疟疾 之寒热往来可与青蒿、黄芩、常山等配用 。 胸胁胀痛不舒 n2、用于肝郁气滞证 月经不调痛经 柴胡善能疏肝解郁故为主治。如逍遥 散(柴胡、当归、白术、茯苓等)。 柴胡疏肝散(柴胡、香附、白芍、枳 实等)。若属肝胆湿热郁结之胁肋疼 痛,可配茵陈、栀子、黄芩等同用。 久泻脱肛 n3、用于气虚下陷证 子宫脱垂用柴胡升举 n 胃腑下垂 阳气之功而治之,如补中益气汤(柴胡 、黄芪、白术、陈皮、升麻、当归、潞参 、甘草)水煎服。 n此外,柴胡还用于跌打损伤,瘀血停于肋 下之肿痛,如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 当归尾、红花、山甲、酒大黄等)水煎服 。 n用量用法:61220g,入汤剂。 n使用注意:肝阳上亢、阴虚火旺者忌用。 n现代研究:有镇痛、镇静、抗炎、抗变态 反应,保肝、利胆、降血脂、抗病毒等作 用(含柴胡皂甙、挥发油)。 总之:柴胡为少阳之君药,厥阴之 妙剂,升阳之佳品,退热之良药。同葛根 能解肌退热(柴胡解肌汤)同大黄则解表 攻里如(大柴胡汤),同半夏、黄芩则和 解少阳(小柴胡汤)等。酒炒则行血调经 ,醋炒则疏肝解郁,鳖血炒则退阴分之热 。 n歌诀:柴胡苦辛气微寒,解表和里善疏肝 n 少阳寒热及疟疾,月经不调气下陷 葛根 葛根本经中品 n处方:干葛、粉葛、柴葛、煨葛根、葛根 炭 n性能:辛、甘、凉,归脾、胃经。 n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透疹。 气味具用: 特点:外散肌肤之热,内清阳明之火。 风寒表证项背强疼 如葛根汤(葛根、 麻黄 、 桂枝、甘草等) 1、用于外感表证 风热表证口渴心烦, 如柴葛解肌汤(柴胡 、 葛根、黄芩、石膏、白 芷、桔梗等) 用葛根解肌退热生津之功而治之。 n 湿热泻痢(痢疾) n2、用于腹泻症 用葛根 脾虚泄泻(肠炎) 以升阳止泻。如葛根芩连汤治痢疾。或七味 白术散(煨葛根、白术、党参、茯苓等) 治腹泻。 3、用于热病口渴或消渴证用葛根以 退热生津,如玉泉散(葛根、麦冬、花粉 、生地、玄参、五味子、糯米)水煎服。 n4、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温热毒邪内 蕴所致,用葛根以解肌透疹,如升麻葛根 汤(葛根、升麻、白芍、甘草)水煎服。 n 生用解肌肤热(透疹)生津止渴 。 葛根 煨用升阳止泻,止泻宜用 炒炭性变收敛,收敛止血。 n用量用法:920g,入汤剂。常与柴胡 同用以增强疗效。 n赋曰:“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 n葛花:解酒毒,取其散热利尿,促进酒 毒排泄,取其甘寒养胃,使胃阴不因酒 毒所伤,以达醒酒解毒之目的。 n葛叶:鲜叶,捣碎外敷,治金疮出血。 n葛藤:清热毒,治喉痹。 n歌诀:葛根气寒味甘辛 解肌退热兼生 津 n 阳明表热泻与痢 升阳透疹功效 真 升麻 本经 n性味特点:辛、甘、微寒. 性升浮外散, n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n用于麻疹不透。热毒证。 气虚下陷证。同葛根、柴胡作用 相近,比较如下: n n 葛根升阳明之清阳,解肌肤之 热,善治项背强疼及口渴泻痢。 柴胡疏发肝胆之阳气,解半表 发表升阳 半里之邪,善治寒热往来及肝 郁胁疼。 n 升麻宣发肺胃之热毒,散上焦 头目风热,善治头痛咽肿及疹 毒疮痈。 n共主外感风热及气虚下陷诸证。 牛蒡子别录 n处方:大力子、炒牛子、恶实 n性能;辛、苦、寒、归肺,胃经。 n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消肿, 特点:升散之中又有降泄之性. 应用: 咯痰不爽 n1、用于外感风热 用牛子 疏 n 咽喉肿痛 散风热而利咽解毒,如银翘散。 n2、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如加减 葛根汤。或牛子、荆芥、蝉蜕、薄荷、升 麻等。 n3、用于热毒疮痈用牛子以解毒消肿 ,如牛蒡解肌汤(牛子、连翘、枝子等) 水煎服。或牛子、二花、连翘、公英、地 丁等。普济消毒饮等。 n此外:用于痄腮、大头瘟、龋齿、大便燥 结等。 n用量:615g,入汤剂。 n注意:大便溏泻者忌用 总之:牛子辛苦微寒,辛散苦泄而 清热,外可疏风热透疹,内能泻热解 毒,又能润肠通便,故外感风热,热 毒内结,及麻疹、咳嗽均可选用。 n 蔓荆子清利头目,主正偏头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