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第二讲.ppt_第1页
大学语文复习第二讲.ppt_第2页
大学语文复习第二讲.ppt_第3页
大学语文复习第二讲.ppt_第4页
大学语文复习第二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唐宋诗 一、概述 1、唐诗之盛:作家作品众多;题材广泛; 形式完备;风格流派众多;艺术手法丰富 。 2、唐诗分期:初、盛、中、晚。 宫廷诗人、上官体、杜审言(“文章四友” 之一)、初唐四杰:陈子昂 山水田园诗:王维(自然清雅诗中有画) 孟浩然(冲淡自然不乏壮逸之气) 边塞诗派:高适(风骨遒劲,现实主义) 岑参(语奇体峻,浪漫主义) 李白(豪放飘逸,浪漫主义,诗仙) 杜甫(沉郁顿挫,现实主义,诗圣) 刘长卿:五言律诗(五言长城) 韦应物:高雅闲淡(与柳宗元并称韦柳) 以钱起、卢纶为代表的“大历十才子” 大历诗人李益以边塞诗见长 新乐府诗派:元稹、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补察时政, 泄导人情”,浅切平易,诗人还有张籍王建 ,诗被称为“张王乐府” 韩孟诗派:刻意追求奇险,力矫大历诗风。韩愈“ 以文为诗”奇崛险拗,孟郊风格瘦硬奇警,“郊寒 岛瘦”,贾岛姚合并称“姚贾”(晚唐体),李贺以 怪诞诡奇著称,风格幽冷绮艳,另有柳宗元、刘 禹锡等 小李杜:杜牧众体兼长,七绝尤高,李商隐无题 诗深情绵邈典丽精工。 以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为代表的批判现实派 以司空图、韩偓为代表的隐逸派 3、北宋诗歌:白乐天体(王禹偁)、晚唐 体(寇准、魏野、林逋)、西昆体(杨亿 、刘筠、钱惟演)。 北宋中期诗文革新运动:伴随着政治革新 和儒学复兴而勃起,欧阳修是诗人革新运 动的核心人物,与梅尧臣、苏舜钦等人共 同致力于诗歌革新,成为宋诗革新的开创 者。他们有意学习李白的自由奔放和韩愈 的以文为诗,也推崇平淡自然的诗风,共 同促进了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风气的形 成,对矫正宋初的诗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奠定了宋诗的基本格局。 。 王安石:北宋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前期 近于欧阳修梅尧臣,后期多写内心感受,“ 王荆公体”“半山体”) 苏轼:北宋诗坛顶峰人物(有意学习李杜 韩欧,晚年又学陶,其诗融合各家独标一 格“以文为诗”) 黄庭坚:苏门四学士之一,江西诗派代表 4、南宋诗歌: 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诚斋体)、范成 大(四时田园杂兴古代田园诗的集大 成者)、陆游(爱国诗派的旗帜)、尤袤 四灵派:以徐玑、徐照、翁卷、赵师秀为 代表的永嘉派 以戴复古、刘克庄等为代表的江湖派 文天祥汪元量郑思肖林景熙刘辰翁爱国诗 人的“宋亡之诗史” 二、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1、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其诗情景交融 ,浑然一体,语言平易清旷,风格冲淡自 然不乏壮逸之气 。 2、情景交融 三、李白将进酒 1李白生平、主要代表作品、地位。 2、诗人豪放的自我形象。 3、分析诗中“愁”的内涵:怀才不遇、报国无 门的忧郁和苦闷。 4、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豪放的自我形象。 全诗以劝酒来张扬诗人的自我形象。在这首诗中, 诗人的形象有外在和内心两个方面。从诗人的外在 形象看,它是一个狂放不羁的人物。这次是朋友请 他喝酒,按礼不该张扬,但李白毕竟是李白,他不 但主动要求朋友“杯莫停”听他唱劝酒歌,反客为主 ,而且竟然说出“主人何为言少钱”这样不合常情的 话和作出让侍者用皮衣换酒之举,充分表现了他无 拘无束、坦荡豪放的个性。从其内心来看,这首诗 主要是通过作者的慨叹和自白,层层揭示了他复杂 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的理想,他的自信,他的傲 岸不屈和不慕功名富贵,以及他的悲愤和无奈,都 得以充分的展示。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一个具有 独立人格的豪纵不羁的诗人自我形象就有血有肉、 栩栩如生,给读者以难忘的印象。 四、杜甫新婚别 1、杜甫生平、字号、代表作品、成就。 2、本诗借新婚写离乱的表现手法。 这是杜甫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善艺术性相结合的代 表作。诗作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极为典型的,诗人 在这里大胆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虚构,新娘子由 开始的不满战乱造成的“暮婚晨告别”的人生悲剧, 到她“沉痛迫中肠”的心理矛盾,再到最后毅然勉励 丈夫“努力事戎行”,把战争环境中的人物思想感情 的发展变化写得相当充分,十分符合战乱的环境和 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女主人分的个性语言使读者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登高的抒情特色。 4、背诵登高。 五、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1岑参,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 2这是一首风格奇峻峭拔的边塞诗。作者 以豪迈乐观的情怀,颂扬了出征将士不畏 艰险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奏捷凯旋的必胜 信心。 3、景物描写的特色。 六、白居易长恨歌 1白居易生平、字号、艺术成就、文学主 张、新乐府运动、代表作品等。“歌”,是 诗体的一种。 2、双重主题说:一方面批判统治阶级因荒 淫腐朽招致祸乱,一方面同情二人生离死 别的不幸遭遇。 3、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 叙事、写景与强烈的抒情相结合,在叙事 中抒情。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 人物形象刻画鲜明而生动。 语言精美,声调流畅。 七、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 亦难) 1李商隐生平、字号、艺术成就、代表作品、风 格特点。 2比喻用法及象征意义。 以“春蚕”“蜡炬”两个比喻尤为著名。春蚕吐丝直 至生命的尽头,以有形之实物,状无形之感情; 只要蜡炬未烬,就会流泪不止。这是镂心刻骨之 言,可以惊天地,泣鬼神。“东风无国”象征着爱 情遭遇了不可抗拒的外来压力;“百花残”象征爱 情的枯萎;“蓬山”“青鸟”则象征了绝望之中的一 丝希望。 3、背诵。 八、陆游关山月 1、陆游的生平及诗歌成就。 2、本诗的结构特点。 第四章唐宋词 一、概述 (一)词的产生与发展流变 1、唐五代词 温庭筠(词风秾艳香软,树起了“诗庄词媚 ”的界碑)、韦庄 花间派:赵崇祚收温庭筠、韦庄、孙光宪 等十八家词人作品编花间集,这是中 国最早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派由此而得 名。 冯延巳 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 李煜:前期多写宫廷享乐生活和艳情,后 期多写降宋后的亡国奴生活及情怀。在内 容上突破了男女私情的局限,直接写自己 的生活,抒发个人的情怀,扩大了词的题 材范围。王国维“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 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中 肯地评说了李煜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两宋词 晏殊、欧阳修 张先“张三影” 柳永:对词史的贡献 苏轼:以诗为词 秦观: 周邦彦 李清照词论,力主 词“别是一家” 岳飞、张元干、张孝祥 辛弃疾:以文为词 姜夔 吴文英 (二)、词的婉约与豪放 、婉约派 、豪放派 (三)、宋词的成就与地位 二、温庭筠菩萨蛮 1、生平及地位:温八叉,“温李”“温韦”,确 立了“词为艳科”的观念,奠定了词在中国 文学史上的地位。花间派之祖。 2、女主人公的形象 妆前慵懒情态及妆成之华美娇艳,表现女 子空虚的精神生活及幽思苦情。 三、李煜浪淘沙 1、生平及地位: 2、倒叙、比喻、白描 3、背诵。 四、柳永凤栖梧 1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 字耆卿,世称柳七、柳屯田。 2柳永对词发展的贡献。 拓展了词的表现内容。 发展和完善了慢词的体制。 大量使用铺叙,扩展了词的叙事容量。 柳永词通俗,“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他是文人词中的通俗派代表。 3思想内容:怀人抒情之作,通过漂泊异 乡游子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意 中人无限缠绵的情思和诚挚不渝的爱情。 4、语言特色:造语新巧、典雅;巧妙地化 用前人诗句;不避俚俗,浅切易解。 五、晏殊鹊踏枝 1晏殊:晏元献,多为“娱宾遣兴”之作, “富贵词人”,珠玉词。 2这是一首临秋怀远之作。 3、拟人及借景抒情手法。 4、王国维之三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 火阑珊处。 六、苏轼定风波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三苏,以诗为词。 2词人的自我形象:(1)不畏挫折、乐观豁 达的“大丈夫”;(2)脚踏草鞋,心境淡泊的 闲人形象。 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含义: (1)表层涵义:不用去理会那猛烈的风雨,就算 雨点能穿过密林,把树叶打得啪啪作响又如何呢 ?这丝毫不会影响我吟咏长啸,信步前行时的那 份悠然自得;(2)这其实是诗人对人生所持的豁 达态度的折射:不管生活道路上碰到任何坎坷磨 难,都应当泰然处之,保持自己的高洁情怀。 4.人生态度:(1)不畏人生挫折,能有超然物外 的旷达胸怀;(2)坚持对高洁人格与美好事物的 追求。 5.背诵 七、秦观鹊桥仙 1、生平及词风:苏门四学士。 2、作者的爱情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 在朝朝暮暮。 3、情景交融 4、背诵。 八、李清照永遇乐元宵 1、李清照字号、艺术成就、代表作品、作 品集。易安体:清照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 词苑中, 独树一帜, 自名一家,人称“易 安体”。其词艺术技巧甚高,力求创新,语 言清丽雅洁,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提炼 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弃 疾所谓的“易安体”。 2、铺叙和对比手法。 上阕用写景和借设问来表达感情,就是采用了层 层铺叙的办法。,下阕写“中州盛日”汴京的青春 女子元宵节的游兴,也是采用铺叙手法,从多个 角度进行了充分的描写。铺叙手法的运用,使得 写景更充分,抒情更尽致。对比手法在此词中更 为突出。词的上阕是写“今”,下阕主要是忆“昔” , 自然形成了当今的“元宵佳节”和“中州盛日”的 “三五”的对比。下阕之中,又以昔日之欢乐幸福 和今日之寂寞悲苦作对比。此外,“香车宝马”的“ 酒朋诗侣”和“如今憔悴、风鬟霜鬓”的作者之间, 冷落的“帘儿底下”和街上的欢声笑语,也都构成 鲜明的对比。此词通过多重的对比,将国家盛衰 、个人哀乐的无限感慨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九、辛弃疾摸鱼儿 1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爱国词,“英 雄之词”。稼轩词。 2本词表面上写伤春及男女情事,实际上 表达作者对国势衰微的忧虑及政治上屡受排 挤、壮志难酬的悲愤,寄托遥深。上阕惜春 ,伤风雨之无情;下阕咏怀,哀时局之可悯 ,身世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