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整理.doc_第1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整理.doc_第2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整理.doc_第3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整理.doc_第4页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整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2二、试述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3三、什么是自然观? 简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思想和特征。4四、简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以及自然界系统演化的特点。5五、什么是人工自然?简述人工自然的发展历程和规律。6六、论述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的关系。8七、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9八、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本质与特征是如何认识的?10九、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动力是什么?11十、 科学方法论的立场与原则。12十一、辩证思维方法的特征。14十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15十三、 怎样理解18-19世纪社会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技术思想的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16十四、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与特征?17十五、技术体系具有哪些特征?19十六、怎样理解技术发展的动力?20十七、马克思主义对工程的本质与特征是如何认识的?21十八、工程是技术与非技术要素的集成,你如何理解工程师的社会责任。23十九、工程具有演化的特点,请从具体的工程案例出发说明之。24二十、试述马克思关于产业的论述25二十一、试述产业的本质和特征25二十二、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互动?26二十三、社会对科学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27二十四、工程的伦理规范中,伦理准则起到什么作用?28二十五、公众如何理解工程?29二十六、阐述社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30二十七、怎样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的与时俱进?31二十八、我国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2二十九、如何认识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32三十、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33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简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学科性质。1.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一般原理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总结。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研究和考察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和人通过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这里的“自然”,既包括“天然自然”,也包括“人工自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3.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组成部分,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主要就是在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中形成和完成的。自然辩证法也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观、科学技术工程产业观和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方法论,是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来把握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同时,自然辩证法又不同于普遍的哲学原理,它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居于一个中间层次。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概括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技术认识与实践中的应用,反映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交叉性质,它不仅研究自然界、而且研究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和在人类社会中展开与发展的过程,它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反思性的特点。4.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就包括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自然观、科学技术工产业程观、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方法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社会论。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做出科学的说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总体看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反映了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方法论研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活动中的普遍性方法的性质与规律。现代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方法论在现代科技工程产业发展的水平上,对各门各类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研究方法作概括和总结,来阐明科学问题与科学事实、科学思维、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技术研究与技术开发、工程中的系统方法论、基本系统方法、综合集成方法,以及产业化方法等新学科的方法论,并揭示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和过渡。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社会论主要研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与社会互动影响,追求五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使得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大大拓宽,并在七十年代围绕科学技术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开始形成了“科学技术与社会”(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这一广阔的研究领域。自然观、科学技术工程产业观、科学技术工程产业方法论和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社会论,这四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有了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才有了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辩证法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辩证法。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统一整体,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在现代,自然辩证法已经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产业观与产业方法论、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社会论,它是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二、试述自然辩证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相伴随的。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与我国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发展科学技术、实现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自然辩证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扩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并不断更换着存在的形态,在理论上不断走向成熟。早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经典著作中译本的出版,出现了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组织,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新中国成立初期,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被列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全国推广自然辩证法。建国初期,自然辩证法等著作,特别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篇文章就为人们广为学习,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被列为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介绍了苏联自然辩证法方面的研究成果,制订了我国自然辩证法发展远景规划,并通过召开全国范围的座谈会等形式,在全国推广自然辩证法。随后许多省市成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积极开展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紧密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开始了建制化过程,1978年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了全国自然辩证法第一次讲习会,进而创办了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机关刊物。80年代中期,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波震撼着整个世界,各个国家纷纷制订对策,各个领域的学者热烈地讨论,为自然辩证法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它把研究扩展到科技发展战略、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科技政策、科技工作管理、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批判分析当代各种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思潮等重大课题上,出现了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热潮,表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主要理论特色有: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属性和定位2、形成了系统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3、突出了自然辩证法的意识形态特征和理论教育功能。4、在具体理论上突出了“人工自然”理论三、什么是自然观? 简述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思想和特征。1 .自然观的定义: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在历史上主要体现在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是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理论基础。2.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先进思想,以及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没有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就没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1)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主张把自然界“当做整体、从总体上来进行观察”,“对自然界本来是怎样就把它理解成怎样”,这成为辩证思维方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在黑格尔辩证法中“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并“赋予了辩证法一个现代的科学的形态”;费尔巴哈“颠倒黑格尔体系的做法对马克思有深刻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重要来源。3.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思想有:(1)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它先于人而存在,是“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它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历史性属性,是人类史与自然史的统一。(2)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它不断地“生成着和消逝着”以及循环着,各种物质运动形式遵循客观规律且相互转化,其“运动的量是不变的”。(3)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4)用辩证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它反对孤立的、“非此即彼”的认识方法,主张从既有的事实出发,运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认识自然界。4.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征表现为:(1)实践性。它主张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对认识自然界起到决定作用。(2)历史性。它主张自然界的历史是人类生成的历史和自然界对人的生成作用的历史,认识自然界也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3)辩证性。它以实践论为基础,达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人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统一。(4)批判性。它取消了牛顿的“第一推动说”,批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错误观点,是“唯一把自觉的辩证法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出来并运用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四、简述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以及自然界系统演化的特点。1.系统自然观的主要思想系统自然观认为,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系统中的若干要素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统一,但主要是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自然界不仅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而且还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自然界的演化经历了从混沌到有序,再到新的混沌,再到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历程。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系统是自然界的存在方式,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第二,系统中的若干要素是线性与非线性作用的辩证统一,但主要是通过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所谓线性作用是指相互作用的量之间有比例关系,各个作用彼此独立,作用可以叠加,结果具有稳定性和必然性。第三,自然界是循环演化的自然界,演化的过程具有不可逆性,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理论以科学的方式揭示了自然界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演化过程不可逆性主要是指自然界演化过程不能反转,演化状态不可回归的运动形式。自然界演化的基本方式表现为分叉和突现。第四,“自然界经历了混沌有序新的混沌新的有序的循环发展过程。”序是表述客观事物或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范畴,包括有序和无序。事物的序可以分为三类:空间序、时间序和时空序。2. 自然界系统演化的特点从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中可以概括出系统自然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第一,系统性。系统作为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凸显了自然界的整体性和普遍联系等特征。恩格斯曾经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第二,复杂性。复杂性是指系统或事物具有复杂的性质或性状。复杂性通过许多形相呈现,每一形相都呈现了复杂性某一方面的本质特性,复杂性就是这些呈现的统一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既是简单的又是复杂的,复杂的事物具有简单性,简单的事物具有复杂性,但简单性毕竟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第三,演化性。系统自然观强调自然界在本质上是非稳定的、演化的,从历时性的维度来讲,过去、现在和未来不是等价的和同一的,而是非等价的和有差别的,时间是自然界演化的内在尺度。第四,广义性。针对人类社会发展出现的生态危机、人文危机和精神危机,系统自然观在研究天然自然系统存在和演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存在和演化的规律,并由此而形成了广义意义上的系统自然观。五、什么是人工自然?简述人工自然的发展历程和规律。1. 人工自然的定义:人工自然观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2. 人工自然的发展历程:(1)人工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论述了“人工客体”等概念和改造自然界的内容。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述了 “床”的概念(包括理念上的床、工匠制造的床和画家画的床)。古代中国创立了蕴涵着改造自然界思想的“五行说”,提出了“人胜天”、“制天命而用之”等改造自然界的思想。(2)近代人工自然观思想。培根在其新工具一书中,倡导学者传统和工匠传统相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人化自然”等概念,论述了以实践改造自然界的观点。马克思还提出了“人化的自然”或“人化自然”的概念。于光远曾于1961年提出了人工自然的概念。他提出了“人工的自然”和“社会的自然”,并主张“人工的自然”与“天然的自然”相对应,“社会的自然”和“纯粹的自然”相对应,“人工的自然”是“社会的自然”中的一部分。以后国内学者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上述自然观的相关论述为我们认识和研究人工自然提供了思想源泉,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的相关思想为我们认识和研究人工自然提供了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3. 人工自然观的规律(1)主体性。人工自然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所具有的属人的本质,强调了人在创造人工自然界过程中体现出的本质力量,凸显了人和自然界关系中的主体地位。(2)能动性。人工自然观不仅揭示了人类作为“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所具有的消极地顺从自然界的受动性等特征,强调了他们作为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所具有的积极地遵循并选择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的能动性特征,凸显了人在和自然界相互作用中所发挥的能动作用,而且通过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力图从忽视甚至违背自然规律的盲目能动性,转向遵循并选择利用自然规律的科学能动性,从能动性和受动性间的对立转向能动性和受动性间的辩证统一。(3)价值性。人工自然观不仅承认天然自然界对人工自然界的价值贡献,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价值诉求,而且通过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力图从忽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而只追求人类自身价值,转向自然界内在价值和人类自身价值的认识并重,从自然界内在价值和人类自身价值间的对立,转向自然界内在价值和人类自身价值间的辩证统一。人工自然观所强调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价值性,都是以强调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为前提或基础的,它追求主体和客体、能动性和受动性、自然界内在价值和人类自身价值间的辩证统一的目的,就是要实施人工自然界的生态化实践,实现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六、论述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生态自然观的意义:生态自然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强化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生态自然观对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同进化的一种社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自然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总要求:注重科学技术的生态价值,注重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和产业生态化,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树立生态价值观,增强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消费观念,改革在工业革命中形成的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从机械性思维到系统性思维的转变;政府制定保证和鼓励生态化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并以此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建立有约束力的生态文明制度(包括新的国际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等),发达国家要在其中尽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生态自然观为建立生态技术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依照生态自然观,人类应该平等地对待所有生命,应该遏制损毁或侵占生命存在环境的技术行为;应该通过发明和创新生态技术,建立生态技术体系。生态自然观告诉我们,技术使自然过程在人类社会生态系统中继续,人以及人类社会的出现,是地球上产生了人类社会生态系统,这是宇宙的演化过程、生命进化过程、技术的发展过程。以生态技术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经济基础。生态自然观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目前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庞大的人口数量却面对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物种生态濒危等问题。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不全面、不和谐、不可持续的方面,因此必须践行科学发展观,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符合生态自然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指导。按照生态自然观的要求,要建设生态社会,需要依靠生态技术的发明、创新及其运行来解决生产与生态环境的矛盾;要为创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提供制度和管理保障;在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消除各种社会矛盾,消除社会的贫富差距,进行生态的文化建设并促进社会的有机发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思想的重大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必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系统自然观,认识人工自然对于环境的破坏作用,树立生态自然观。七、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思想的基本内容。1. 对科学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是人类通过实践对自然的认识和解释,是实验的科学和真正的知识。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写道:“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实验的科学建立在感性和自然基础之上。“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科学只有从感性意识和感性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科学只有从自然界出发,才是现实的科学”。现实的科学首先是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建立在实践和自然基础上的科学,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般意识形式,就成为人们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2. 科学的分类与统一恩格斯在其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自然科学进行了分类。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研究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相互转化的运动形式。恩格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运动着的物体,并将科学学科划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这里的“历史”,即指“人类史”也包括“自然史”。作为唯一科学的“历史科学”,不是狭义上的“历史学”,而是指自然科学和人的科学(各种人文学科)。马克思指出了科学具有统一性,“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3.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推动近代哲学家进行哲学思考的动因,并不仅仅是精神的和思想的力量,自然科学和大工业才是根本性的推动力量。一个时代的哲学,也影响科学理论的发展。尤其一个科学学科在初创期,它的基础和边界是靠哲学来建立和规定的。4. 科学也是生产力马克思首次提出,科学作为要素参与了生产力的构成。“资本是以生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社会生产力也以知识形态显示出来。5. 科学发展的生产动因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科学不是靠自己本身来向前发展的,以机器为标志的大工业生产,是推动自然科学进步的根本动因。马克思说:“自然科学本身的发展,也像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一切知识的发展一样,它本身仍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6. 科学的社会作用(1)科学是革命的力量(2)科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 八、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本质与特征是如何认识的?1. 科学的本质英文中的“Sci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思是“静观的知识”,这种知识与实践的知识相区别。日本人在19世纪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主要是基于西方的“Science”都是“分科之学”。后来,康有为将这一翻译做法引入到中国。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中第一次公开使用了“科学”这这种译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在本质上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是一般生产力。人类自古以来就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中获得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并随着实践的发展将这些经验知识理论化,从而最终形成了科学知识。与此同时,从近代科学兴起之后,人类就将这些科学知识用来进一步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使科学知识获得了实际的价值。这表明人在自然界面前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可以通过科学和工业对自然界进行能动的认识和改造。马克思指出,科学也是一种劳动,是属于社会和精神领域的劳动。科学作为一般的劳动,属于“精神生产领域”,而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现,一切发明”。这就是科学的社会实践本质。马克思指出,科学同技术一样,已经成为一种生产力。随着现代工业将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 科学的基本特征(1)理性化的实证知识体系科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实证知识体系。马克思提出科学是“真正实证的科学”,“是真正的知识”。 “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和实验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条件”。 “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2)以感性基础的生产知识的活动科学的任务就是发现客观事实,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因此,科学是具有探索性的、创造性的生产知识的社会劳动。(3)推动历史发展的革命性力量科学是属于精神生产领域的活动,科学作为理性化的实证知识体系,是一般生产力。科学也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革命的力量”。(4)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具有双刃剑作用 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的科学,一旦与资本结合起来,就发挥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服务而与劳动相对抗的作用。科学一方面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成为控制人的一种力量。(5)是一种社会建制和文化现象从人类文明史和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精神创造方式,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既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性质和价值,同时科学又扎根于文化之中。(6)具有多种普遍的属性科学与其他知识相比,具有几种普遍的属性。如客观性和实证性,探索性和创造性,通用性和共享性等。九、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和动力是什么?1. 科学发展的基本模式(1)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科学发展的渐进形式是同一学科体系的进化形式,主要指在原有科学规范和理论框架之内,科学理论的推广、局部新规律新原理的发现、原有理论的局部修正和深化等。科学发展的飞跃形式是科学革命形式,主要指科学基础规律的新发现,科学新的大综合,原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核心理论体系的建立等。(2)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分化是指同类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变化、发展,或统一的事物演变成有差异的不同部分的事物。综合是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或体系。自然科学研究最初是以自然界整体为对象,探讨自然界的普遍特性和普遍法则,第一个成熟的学科是普遍(机械)力学,即牛顿力学。以后又逐渐分化出流体力学、热力学、电磁力学、量子力学等学科。光学最初是以光的微粒说为基本理论,后来又分化出光的波动说,最后综合为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论。后来,光学与电磁学也实现了综合统一。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突出的特点,就是在高速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当代产生的新兴学科大部分是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它们都兼有分化和综合的双重功能。(3)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继承是科学发展中的量变,它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累积性。只有继承已经发现的科学事实和已有理论中正确的成分,科学才能不断完善、发展、继续前进。但同时,只有在继承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才能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2. 科学发展的基本动力:(1)科学发展的外部动力科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科学需要社会提供各种条件,并从科学外部输入各种资源。科学外部的动力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国家层面的科研需求,社会生产需求,技术仪器和技术问题,国家政策引导,政府和企业的投入,教育和人才培养,文化价值观和人文传统等。(2)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科学系统外部的动力要与内部的动力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推动科学发展的作用。科学发展的内部动力来源于科学系统内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学研究手段的进步;科学家的研究兴趣与热情;科学问题历史和科学实验提供的题材;科学实验(事实)与科学理论(假说)的冲突,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冲突;科学学科的分化和专门化,从原来的学科中逐步分离出分支学科和相关学科,新学科研究对象范围变小,认识层次更深入,从而使得科学向纵深发展;不同研究团体学术观点的论争等。十、 科学方法论的立场与原则。1. 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立场: 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立场是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自然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其对象主要是自然领域的事物和现象,它本身是无阶级性的。但社会意识形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自然科学出现社会化趋势。而且,科学研究实质是一种生产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科学方法论的基本要素包括科学研究的主体、客体及科学过程。以研究主体为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活动的主体是人。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发展过程中的人。”科学研究主体的思想观点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中形成,既要受已有科学思想成果的影响,也要受社会的哲学文化思潮等意识形态的影响。恰如恩格斯所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是受到好的哲学支配还是坏的哲学支配。其次,自然史和人类史是统一的。“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马克思把历史归结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认为两种历史是有机统一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要面对和解决的最基本问题。生产力是人们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使用,也出现了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人口、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加以审视和思考。2. 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原则: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关于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普遍适用于自然及社会历史领域,对各门科学都具有指导意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立场,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实践性原则。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实践也是科学认识、科学发展的源泉和基础。在科学实践中人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问题的解决也是在实践中完成的。科学研究与科学实践离不开科学方法的运用,而科学方法本身也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了科学研究和科学实践主体,就无所谓方法。(2)客观性原则。自然科学是关于自然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自然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实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科学是无阶级性的,其是非评价往往有着客观标准可循。自然科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决定了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客观性原则。 “在自然界和历史的每一科学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不能将构想的东西塞到事实中去。(3)整体性原则。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辩证法可理解为“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不仅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的生命界与无生命界、自然与社会、思维与物质等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现代科学发展无不揭示了世界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性特征。在科学研究中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要坚持整体性原则。(4).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科学研究主体对于科学研究与方法,要采取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态度。有海纳百川的心胸和眼界,不将方法本身模式化或对之作僵化的理解。因为科学研究与科学发现,就是要不断地以新颖独特的角度、多样变化的方式方法去探索无尽宇宙世界的未知与奥秘。十一、辩证思维方法的特征。所谓辩证思维,是指将辩证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应用于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总体性的思维。它是与那种孤立、静止、片面的“形而上学”思维相对而言的,它在于防止知性思维片面化、绝对化和教条化。辩证思维包含了辩证逻辑,又不限于辩证逻辑。(1)分析与综合辩证统一。分析是主体在思维中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是思维从整体走向部分的过程;综合则是主体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方面的认识进行整合,全面地把握对象的方法,是思维从部分走向整体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抽象与具体辩证统一。人们认识事物是由感性经过知性到达理性的。人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的抽象认识上,还必须进一步弄清各个部分的各种抽象规定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每一个规定在总体中各占什么地位、各起什么作用,这就需要在运用综合方法的同时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把各个部分的各种规定按照它们本身固有的内在关系相互联系起来,从总体上把握这一事物,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由理性的抽象上升到理性的具体(思维中的具体)3.归纳与演绎辩证统一。通常来说,归纳是思维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演绎是思维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归纳和演绎这两种思维既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归纳与演绎的运行方向是相反的,但二者存在着内在的联系。4.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历史是指客观对象的发展过程以及人们认识客观对象的思想发展过程;逻辑是指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形式和规律,它是人们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必须遵循的。历史是第一性的,逻辑是第二性的。逻辑与历史统一,即客观现实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和内容,逻辑行程终归要由历史进程来决定。十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创造性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创造性思维就是在科学创造过程中起到作用的、不可或缺的所有思维形式,都可以称为创造性思维。狭义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的思路和独特的方式来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也就是在科学创造关键环节起关键突破性主导作用的思维形式。总的来说,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整合和灵活运用,它不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之外的第三种思维。尽管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在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创造中表现各异,但任何把某种思维形式作为创造性思维的唯一形式的看法都是片面的。(1).逻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主要指按固定的程序和规则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来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类型。它的基本要求是确定性、首尾一贯性,有固定的规范和一般表达式。在科学研究中,下定义、比较、分类、演绎、归纳和类比都是遵循特定的思维规则的最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2)非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并不是思维与智慧的全部,人的创造理性从必然逻辑到或然逻辑,再到非逻辑,其中的理性成分变小了,而创造成分却在加大。非逻辑思维方法是没有普通逻辑那样的逻辑通道、一般表达式和不按照固定的逻辑规则来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和方法。可以说,它是非常规的另类逻辑,是有待于认知科学进一步研究和揭示的逻辑。它具体包括形象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等具体形式。非逻辑思维具有超越性,如果说演绎是思维的走,归纳是思维的跑,类比是思维的跳,而想象、直觉、灵感就是思维的飞,飞可以跨越走、跑、跳不能跨越的障碍和鸿沟,实现思想突破。(3)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隶属于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体现了哲学思维的本性,它追求智慧的自我超越与完满,是为了建构的一种解构性思维活动。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导致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批判性思维不是对一切事物和看法都进行怀疑和批判,对于一切知识和信息都进行无根据的怀疑和批判,而是一种基于理性的、反思性的思维。随意地、无根据地怀疑和批判一切,只能使批判者误人歧途,离真理更遥远。十三、 怎样理解18-19世纪社会发展与马克思主义技术思想的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形成与其当时社会条件、思想背景和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为了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技术思想,必须全面深入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技术思想形成的背景和历史关系。(1)马克思、恩格斯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是大工业生产的时代,工业革命不仅仅是生产技术上的变革,而且最终导致了社会关系的深刻变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迅速发展。自18世纪下半叶至19 世纪 40 年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引发了英国及欧洲各国的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在欧洲主要国家建立起来。工业革命还引起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一方面体现在一个越来越富有、强大的资产阶级形成和发展起来,另一方面由于中等阶级、手工业者、小商人日趋衰败,大工业雇佣大量廉价的劳动力,造成了大量受压迫受剥削的贫困的无产阶级,于是社会逐渐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极分化。随着资产阶级经济、政治统治的加强,特别是 1825 年以来发生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充分地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激烈起来。在 1830 年和 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1838 年开始并持续 10 年之久的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和 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中,工人们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呼声,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特别是 1848 年欧洲革命和 1871 年巴黎公社起义,无产阶级为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自身的解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自发走向自觉。(2)马克思、恩格斯技术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首先,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上,黑格尔主张将历史纳入本体论的视域中,在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思辨过程中完成对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这种辩证思维是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根本所在。其次,技术史、工艺史和自然科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技术思想产生的重要理论背景。马克思在18世纪50年代就认真阅读英国化学家安德鲁尤尔的技术辞典和工厂哲学、波佩的工艺学历史、约翰贝克曼的发明史,并着重探讨了从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以及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两个转变时期的技术史。3. 马克思、恩格斯技术思想形成的自然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产生的重要科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这一时期,天文学、机械学、电学、磁学、化学、解剖学、生物学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众多科学发现中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合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1853年,英国人焦耳和汤姆逊完成了对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详细表述。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并由1858年魏尔肖提出的细胞分裂学说后得以完善。与此同时,两次技术革命成为19世纪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中叶,以纺织机械、蒸汽机的发明和机器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引发了英国工业领域的产业革命。19 世纪 70 年代,伴随第二次科学革命的展开,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开启了第二次技术革命。4. 马克思、恩格斯技术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不断清算自己原有哲学信仰的过程中,经历了新世界观理论体系的探索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过程是随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在1870年以后,面对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对自然科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并对科学进行了分类,同时也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自然科学方法论等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恩格斯系统的辩证自然观和科学观的理论。十四、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与特征?1. 马克思主义的技术本质观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活动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活动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其中技术理论是在科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中介。技术在本质上“揭示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以及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和由此产生的精神观念的直接生产过程”,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有力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与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的统一。它不仅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中,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条件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过程之中。2. 马克思主义的技术的特征(1)固有属性上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技术作为人用来延长人的自然肢体和活动器官的自然物,是客观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决定了技术实践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物质的运动规律,作为手段和方法的技术也必须依靠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创造出来,现代技术更是人类自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同时,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又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否则也难成为现实生产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对技术的制约使技术活动只有在社会的共同整合下才能产生和实现。(2)存在形态上的物质性和精神性 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活动方式”或“能动关系”,它不仅表现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是实践中改造自然的资料和手段,包含着物质因素,同时,技术还是“运用于实践的科学”,是“怎样生产”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或“操作方法的知识”,即实践的知识体系。理解技术范畴的这一特征极为重要,因为正是这使技术成为物质和精神之间的中介,起到一个由物质变精神、由精神变物质的桥梁作用。现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技术不仅延长了人的劳动器官,而且延长了人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成为人用以认识客观物质、人自身及其精神活动乃至部分代替人的大脑的智力活动的物质手段。(3)价值负载上的中立性与价值性 任何技术都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其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与技术的现实价值的统一。技术的内在价值是指客体具有的作用与主体产生某种效应的内在可能性,它规定者技术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属性;技术的现实价值是指现实的社会条件下技术客体作用于主体而产生的实际效应,它规定着技术的社会属性。技术的内在价值与现实价值不是绝对分开的。(4)外在体现上的主体性和客体性技术是人对自然的能动过程,人们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这些主体要素有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在现代技术活动中,经验性的技能、诀窍和规则仍然是必要的;然而,仅仅是主体的能力和知识还不能实现技术功能,技术还是精神向物质转化,知识转化为物质手段和实体的过程。(5)演化变迁上的跃迁性和累积性技术首先是发展变化的,在人类的不同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技术不同。在人类社会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往往直接或通过简单的工具对自然对象进行加工制作,这使材料加工技术在古代技术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技术又具有累积性。新的技术(群)出现后,原来的技术并非全部被否定掉,而是经过一个扬弃的过程,从而形成技术的多层次性和多种技术的相互融合特征。(6)作用范围的上国际性与民族性技术的国际性是指技术的本质目的是为全人类而不仅是为某一特定的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而服务的特性。技术的民族性是指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因受其本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而表现出来的对不同技术形式的选择。十五、技术体系具有哪些特征?1. 现代技术的宏观体系结构技术在宏观上由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也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结构。在现代技术中,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按照人工自然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