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晋南北朝坞堡的分类及与中世纪欧洲城堡的比较坞堡,或称堡坞、坞垒、坞壁,后世一般称为营、寨,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基本上以家族为核心,以血缘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地方组织,它既是一种经济组织,也是一种政治组织,是自卫组织也是自治组织,因为要自卫,所以要构筑军事设施,又往往带有军事色彩。每当战乱,政府的行政系统不能正常运转以维持社会秩序时,以往的乡里社基层组织往往被坞堡之类特殊的社会组织所取代。社会越动荡,封建秩序破坏地越严重,坞堡这类组织就会越广泛存在,数量越多,规模越大,内部组织也越严密,所带有的军事、经济、政治色彩越浓厚、明显。如:汉魏之际,封建统治秩序从上到下都破坏殆尽;在战乱严重地区,原先的乡官系统早已荡然无存。避居山林、流亡边鄙的士民百姓,聚合一处,相结相保,组成了大大小小的坞堡。没有远逃者,也就近据险筑堡,聚众结坞。由于汉魏之际乱离程度远比两汉之际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再加上东汉时期地主庄园的势力本来就非常强大,所以当时的坞堡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内部组织之严密都大大超过前代,堪称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第一个坞堡林立时期。坞堡既然是在动乱时代产生的,所以在那个时期势必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它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社会生产力,开发了新的经济区域,推动了少数民族的汉化,当然在南北对峙中成为一股缓冲力量。相反,一旦社会安定下来,国家逐渐走向统一,如果坞堡继续存在并强大下去,势必会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对峙,威胁到中央集权,所以孝文帝太和十年采纳了李冲的建议,推行三长制,取代以坞堡为基础的宗主督护制,再加上均田制的实施,众多坞堡势力逐渐衰落,但一直到清末民初,坞堡都曾间断产生过,只是由于具体历史条件变化而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性质也有些变化。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史上动乱时间最长的时期,大量的坞堡出现并在地方发挥其作用,坞堡林立,而且呈现出区域特色,不同地区的坞堡因功能不一样,形式也呈现出地方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堡按地区可分为中原(北方)坞堡与南方坞堡,而中原坞堡又因主导功能的差异又有不同的类型,南方坞堡不仅有土著人修筑的坞壁,也有北方人南迁而筑的客家民居。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坞堡的分类(一)中原坞堡:1、北方坞堡的大致特点:(1)具有坚固、周密防御设施和功能的城堡式建筑。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城之小者曰坞,天下兵争,聚众筑坞以自守。” 资治通鉴(卷87)M.北京:中华书局,1956可见这是一种具有防御性设施的城堡式建筑。坞堡既然是在战乱、流离之中兴起,故其建筑之时首先就考虑到它的防御设施。西晋八王之乱时,庚衰在禹山立坞,“于是峻险随,杜蹊径,修壁坞,树藩障缮完器备”。 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表明坞堡除选择险要地址外,还要有相应的防卫性建筑和设施。考古发掘所见坞堡建筑形制,如嘉峪关魏晋墓出土了七幅“坞”的画像砖,“坞的四周都画有高墙厚壁,有的在坞内还有高层碉楼,有的坞壁上设有望楼或敌楼”, 嘉峪关市文物清理小组.嘉峪关汉画像砖墓A.北京:文物出版社,1972(12)俨然一座小城堡,是为当时北方坞堡建筑的外观。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它们都有坚固的围墙和高大的碉楼,显示了其聚众自保的特征。这就为它的防御功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东汉末年“时汝南葛破贼万余人攻(许)褚壁”,许褚率众御敌,“贼不敢进”。 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可见这些坞堡防御功能之完善和可靠。(2)坞堡建筑规模宏大。坞堡的规模,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不尽相同,少则数十家,多则上千户,甚至数千家。东汉末,曹操以满宠为汝南太守,率兵“攻下二十余壁得户二万”。 同上据此平均每个坞堡为1000户,东汉汝南郡每户平均口数为5.19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则平均每个坞堡为五千一二百人。西晋末,榔鉴“举千余家俱避难于鲁之峰山”,后“众至数万”。 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永嘉之乱时,长广挺县人苏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 同上从上述数例观之,一个坞堡的人数从一千多人到数万人之间都有,而以三四百户,二千人左右者居多。(3)坞堡组织具有浓厚的宗族共同体色彩。坞堡内的居民有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实行宗族聚居的,也有以乡党关系或宗族、乡党兼而有之聚居的。但是其中以宗族聚居者或以宗族为基础吸收乡党等其他人员加人而组成者较为普遍。许褚,憔国谁人,“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 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由于以宗族关系聚居,因而有的坞就以姓氏命名,前秦符坚“率步骑二万讨姚袭于北地,次于赵氏坞”。 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坞堡中的基本组织或单位为家庭,举同族者,虽然上有宗主,族中仍旧是一个个独立的家庭组织,而非宗族。“但是它与一般个体家庭又有所不同,在坞堡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浓厚的共同体色彩。” 赵克尧.论魏晋南北朝的坞堡J.历史研究.1980(6)这些个体家庭之间的财产、身份地位表现得比较平均与平等,坞民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亦较为突出,尤以迁徙他乡异地坞堡为然。如,东汉末田畴在徐无山由坞民公推为坞主,他与坞众共同制订“约束”,然后“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由此可见这些坞堡中的个体家庭土地占有比较平均,坞主与坞众一样参加劳动,他们在生产中的均劳逸,生活中的互恤危难,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中的相对平等和民主,都体现了坞堡的共同体色彩。以上就是中原坞堡的大致特点,从上述特点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坞堡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类别,不仅反映在规模上,而且也反映在其功能性质上。2、中原坞堡的分类(1)带有基层政权和社会团体的双重色彩,政治性、军事性很强的这一类坞堡,集多中功能于一体。不仅在战乱的时候对平息叛乱有功,自我防御能力强,而且对所在地区有经济开发的功能。这样的坞堡势力强大,自治能力强,如果国家的政策对其不利时,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独霸一方威胁中央统治。但如果处理好的话,不但不会形成对中央的威胁,反而会促进社会的进步。这一类型的坞堡很多,像徐无山田氏坞堡、许氏坞堡、钜鹿李氏坞堡,但下面以徐无山田氏坞堡为例做简单的阐述。 徐无山,在今河北东部玉田县东北部。田氏坞堡的创立者田畴(169214年),字子泰,右北平郡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县)人,“好读书,善击剑” 三国志.魏志.田畴志,武双全,足智多谋,志操非凡,远近闻名。在讨伐董卓时,曾被许多官员推荐为使者,受到重用,为刘虞献策,但因刘虞未能听取田畴的建议而被敌人杀害,田畴为了给他报仇,北归家乡时,召集宗族全体成员及其依附者数百人扫地而盟,誓为君报仇,于是率众北入徐无山中,选择了一大片周围峰岭高险而中间平坦开阔的山间盆地。披荆斩棘,凿井筑屋,“躬耕以养父母”。远近百姓闻讯,相互传言,纷纷携幼扶老,归之如流水规模很大。田畴带领坞众进行农业生产,开发荒地,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共资奉,这反映了它的经济功能与文化功能,平均主义与民众的教化。而且曾多次帮曹操平定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曹操非常看重他,曾多次授以官职,皆被田畴拒绝,从这可知田氏坞堡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当然,田氏坞堡也有很强的政治性,田畴这个坞堡是有民主产生的,而且在其间明定了法规章程,建立健全了制度,严格组织管理。田氏坞堡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但以政治和军事功能为主导,具有双重性质。当然,田氏坞堡还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其“量时度理,进退合义” 田畴传.裴注引先贤行状.魏书,在社会基本安定下来之后,田氏顺应时势,自动地离开坞堡,不仅没有成为地方割据势力,而且在消灭分裂割据、解除积年边患、促进统一安定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理应充分肯定。(2)此类坞堡文化色彩浓厚,以“文教德化”为特色。避居之地往往迅速引来民人,聚落成坞。组织不甚严密,宗族势力和武装自卫力量薄弱,与徐无山田氏坞堡不尽相同,与谯县许氏、钜野李氏那类坞堡更不相同。此类坞堡多是避乱入山或远往边地的学者名士修筑,由于他们德高望重,才学渊博,所以避居之地往往引来民人,聚落成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辽东三贤”中的邴氏管氏坞堡。北海国(都城在今山东省昌乐县西)人邴原、管宁、刘政(并称为“辽东三贤”)及平原国王烈等均为一时名流,且相友善,汉末均避居辽东,那里由公孙氏割据,战祸较轻。邴原在辽东,“一年中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不绝。” 魏志.邴原志坞堡内德化大行,路不拾遗,辽东多虎,而“原之邑落独无虎患”。公孙度称雄辽东,犹赞誉邴原为“云中白鹤”。后十余年返归故里,“讲述礼乐,吟咏诗书,门徒数百,服道数十”,士大夫莫不倾慕,曹操称颂他“名高德大”,其重要谋臣荀许之以“一世异人,士之精藻”,而海内清议将他与大儒郑玄并列,“云青州有邴、郑之学”,魏国以其为清要之官 魏志.邴原志。管宁在辽东,结庐于山谷,“时避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 魏志.管宁传,后来居郡南者纷纷投归,“就之而居;旬月而成邑。遂讲诗、书,陈俎豆(礼器),饰威仪,明礼让,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公孙度)安其贤,民化其德”,“左右无斗讼之声,礼让移于海表。”管、邴两人密相往来,管虑邴因“性刚直、清议以格物(评论是非)”,已引起公孙度以下“心不安之” 魏志.管宁传,故暗中劝令邴西还。他在辽东避居30余年,还郡后固辞屡次征召,直到终老。他与邴原及原忘年交张范被誉为“龙翰凤翼,国之重宝。” 魏志.管宁传邴管两人建立的坞堡文化功能很明显,以教化为主,与田畴的坞堡性质完全不一样,没有看到军事、政治的色彩,是一种较特殊的坞堡形式。(3)此类坞堡经济色彩浓厚,但不是对地区经济的开发,而是相当于山寨型,在动乱时乘机烧杀劫掠,对地区的发展不但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更多的负担,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百姓无法安定生活。这类坞堡主要出现于西晋末年至十六国北朝初年,北方再度大乱,各色坞堡都有,逃兵散兵很多,所以这类坞堡就是由散兵游勇结合而成,乘机抢掠为业。如河内郡 (治所在今河南省沁阳县)督将郭默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率遗众自为坞主,以渔舟抄东归行旅,积年遂致巨富,流人依附者渐众。” 晋书.郭默传坞主集族权、财权、兵权、政权于一身,奴役广大“堡户”,以掠夺他材为业。这类坞堡与前面两种坞堡不一样,性质差异很大,所带有的影响也不一样,随着它的不断强大,性质逐渐趋向于山贼、海盗,是坞堡中的畸形。(4)此类坞堡的性质属于地主豪强武装,其坞众大多数是大族地主的部曲,佃客,平时生产劳动,有事当兵作战。坞主通常是雄霸一方的豪强地主,他们所建立的坞堡占地面积大,外墙高耸,四角建有碉楼。防御功能很强,是可供一个封建大家族起居所需的家堡合一的建筑。这是中原坞堡的典型,但坞主的权力过大,财权、兵权、政权集于一身,势必会奴役广大坞户,改变不了地主阶级的本质,统治相当稳固。北魏前期,面对遍地坞堡牢不可破的局面,朝廷只得顺水推舟,承认坞主所享权利合法,并在一些地区将坞主统治当作国家地方政权,形成了“宗主督护”制度。(二)南方坞壁南朝时期江南地区也有坞堡,但它与中原坞堡是不同的类型,南朝后期江南豪族兴起,坞堡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原发生了外族入侵的长期战役,中原地区的汉人为了躲避战乱,大规模南迁,坞堡的建筑技艺也带到南方,形成了客家,而他们仍保留自己的居住风格,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客家民居。1、南方土著的坞壁:南方的坞壁大多是一些“栅”、“寨”、“砦”等,一般是以木材构筑栅栏所成,其构筑形制与中原坞堡是不同的。江南的坞壁以木材构筑是与江南土著人民的日常民宅既以竹木构筑有密切关系,而且那种“干栏式”建筑也就是“栅”,史称构筑有密切关系,而且那种“干兰”式建筑也就是“栅”,史称岭南“俗多构木为巢,以避瘴气,豪渠皆鸣金鼎食,所居谓之栅”。 太平圜宇记M.光绪八年五月,金陵书局刊行 “地滨边海,人惟夷撩,多居栅以避时郁”。 同上由此可见岭南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干兰”式建筑就是“栅”,故江南土著的坞堡是由木材构筑而成的“栅”也就是很自然之事。“寨”也是一种“栅”, 时巴山陈定亦拥兵立寨” 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这位土著豪强的坞堡是“寨”,巴山在今江西崇仁县西南。熊昙朗“豫章南昌人也,世为郡著姓侯景之乱,稍聚少年,据丰城县为栅,莱黯劫盗多附之”。 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这位土著豪强的坞堡是“栅”,丰城在今江西丰城县。“。与此同时,“闽中豪帅,往往立砦以自保” 同上在今福建一带豪强所立坞堡被称为“砦”。从上可以看出,江南的坞堡也是在战乱时修筑的,都是为了避乱自保,同样具有防御功能,带有军事色彩,但我们可以推断这些“栅”“寨”“砦”规模不是很大,地缘关系是其重要的依据,应该是独立于国家而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自治权。 2、客家民居典型的客家民居也具有上述北方坞堡的三个特征,体现了其与古代中原坞堡一脉相承的性质和特征。 (1)客家民居也是具有坚固、周密的防御设施和功能的城堡式建筑。首先,它具有坚固、封闭的外围。客家民居不论其具体形制为方形或圆形,都具有这个共同特征,其外围墙壁均极其高大、厚重、坚固。故客家大屋有“围屋”、“围龙屋”、“土围”等形制。其实各种圆楼、方楼也是一种“屋”。围字之初文作“口”,说文解字:“口,回也。象回匝之形。”客家围屋之四周封闭或环环相套的特征与此义完全相合。同书又云:“围,守也。”义为防守自卫。前者为形,后者为义,两者互为作用,密不可分。具有围堡特征的客家大屋,就是坚固、封闭的外围及其防守功能的结合体。其次,屋内还有许多其他相关的防御设施。不仅在房屋周遭设置隙望和射击的小孔,而且在屋中必有高大的角楼,以为登高隙望和射击之用。为了应付可能发生的长期被围困,而建造仓储,掘井凿池。不仅屋内有水井,居宅门口亦必有“门口塘”,以为饮用、洗涤、防火之必备。客家大屋之内一般都有饲养牲畜的“猪栏”、“牛栏”,有晾晒粮食的“禾坪”,有巨大的“天井”、“花胎”等以保证充足的采光。总之,客家大屋对于人祸天灾均有着极其周密、精细的因应之道和防备手段,关起大门也足以维持相当时日的生存,一个大属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这与北朝人颜之推所谓“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颜之推撰.颜氏家训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是多么相像。正因为如此,所以其防御功能极其突出,如江西省安远县镇岗乡的尊三围,在土地革命时期曾是镇岗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3年陈济棠部44师围剿尊三围,每天出动飞机十余架次,对尊三围狂轰滥炸,并用大炮机枪等轰击,长达40余天,因围内弹尽粮绝才被攻破。 钟荣昌.赣南客家围屋-安远县镇岗东生围简介J.打印稿此与汉魏晋北朝中原坞堡在防御方面的特征和表现是多么相似。它之普遍选址于既能避开四战之地、都会所在,土著势力相对弱小,又有樵采、耕植和水源之便的“深险平敞”之地,也是一种战略上的自我防卫。总之,巨大的客家民居所具有的这些防御设施和体系与汉魏晋北朝中原豪族大宅和坞堡中常见的建筑形制及其防御功能是非常相似的。 (2)客家民居的规模也是非常巨大的。客家民居的规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巨大,而是一种超大型的建筑物,在一个大屋之内,“有房子四五百间,能住男女四五百人”。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这种规模或大于这种规模的房子在客家地区是相当普遍的,闽西客家土楼“规模最大的有四百个房间,可住八十户人家,六百多人”。 刘佐泉.客家历史与传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如此大规模的房屋,只有汉魏晋北朝时期中原豪族大宅和坞堡壁垒可与之相提并论。客家围屋,除常见的独立围屋之外,尚有以整个村落为围的巨大的村围,其规模更是大得惊人。笔者参观过的江西省龙南县里仁乡栗园围,始建于宋末,围内为一大村落,总面积约150亩,为李氏一姓所居,现住有200多户。村落四周为高大坚固之围墙,墙高四五米,上下两层射击孔,开东西南北四门,设置八个雕楼,俨然一座巨大的城堡。 (3)客家居处制度也具有浓厚的宗族共同体色彩。客家人一方面继承中原大宅的居处传统,实行宗族的同居共财;另一方面又继承中原坞堡制度的居处传统,在宗族共同体的基础上实行小家庭制度,即同居异财制度。因而客家人的宗族聚居方式就表现为同居共财与同居异财的交互结合,大家族与小家庭的相互作用,宗族内部的“共财”成份始终很突出。客家民居之所以能够在江南地区长期生存与发展,没被淹没在江南各族之中,就是因为实行了宗族共同体聚居,没有丧失其固有的社会、文化、习俗、语言特征,成为南方腹地独具特色的汉族民系。客家民居的建筑一是为了躲避战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被江南各族南化,当然还有是为了避免野兽,盗贼的侵害。综上,可知客家民居也具有中原坞堡的功能,在当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到这里为止,我们知道坞堡的存在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在战乱时代对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一旦社会恢复安定,坞堡这种组织必须铲除,否则会危害到国家的政权。坞堡不仅在北方存在,而且在南方也存在过,但他们的类型和性质却有一定的差异性,而且在不同时代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我们要准确理解坞堡这个概念不能局限于对其本身的琢磨,还应将其置身于外围,下面简单将其与中世纪欧洲城堡做比较,分析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点。二、与中世纪欧洲城堡的比较1、建筑目的的比较中国坞堡的修筑主要是在战乱时代为了避乱或平定外族侵扰而建立的一种民间地方组织,而欧洲城堡的修筑目的也差不多,但最初目的有点不一样。自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一直使用防御工事和土木工程。在公元第九世纪以前,欧洲从未出现过真正的城堡。但由于要反抗维京人的入侵,加上分散的封建政治势力的形成,从公元第九世纪到十五世纪之间,数以千计的城堡就遍布了欧洲。但有一点不同的是:中国坞堡的最初目的是防御,而欧洲城堡最初的建造目的是用作进攻的工具。城堡不仅是控制和主管周围土地的核心,同时可作为进攻的前哨战,在它的高墙内可以组织起一支小规模的军队,应付一场小规模的战争。2、修筑主导者及其目的比较中国坞堡可以由各色各样的人修筑,只要有足够的能力与声望,民众就会自动投入坞堡中,可以容纳各色各样的人。而欧洲城堡一般是地方上的贵族所有,城堡里居住的人有身份限制,有奴役性质,士兵一般居住于此。贵族建立城堡的目的是为了防护并提供一个由军事武力所控制的安全基地,作为专业士兵尤其是骑士的基地,并控制四周的乡间地区,奴役色彩浓重,而且当国王的中央权力由于各种原因而衰落后,由城堡所构成的网络以及它们所支援的军事武力,反而在政治上提供了相对的稳定。这与中原坞堡是不一样的,战乱时,由坞堡所构成的这块地区是比较安全的、稳定的。中国坞堡在战乱时,其一个目的就是对抗入侵者,而遍布的城堡和为了防卫而维持的大批士兵,不仅没有带来和平或相互防卫以对抗入侵者,反而助长了战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宣传素材设计协议
- 小学生线条课件
- 英语学习合同履约金约定
- 学校教职工会议会务工作流程
- 土建施工员对材料管理的职责
- 办公室装修材料供货合同
- 小学语言文字创新实践自查报告
- 三上语文教学计划的课后辅导建议
- 硬件销售代理协议
- 耗材及工具借用协议
- 枣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合同(示范文本)
- 中资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发展报告 2023-2024
- (2025)发展对象培训班考试试题及答案
- 胸腔积液诊断与治疗
- 晨光医院救护车驾驶员考试题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GNSS测量原理及其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护理专业实践报告5000字范文
- 2024年度昌平区养老院食堂餐饮服务承包合同
- 矿业权评估师岗前培训课件
- 二年级家庭教育讲座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矿山生态修复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