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当前电子商务发展对国际贸易契约法治之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已被认为至少将加速国际贸易的进行速度达六倍以上,据保守估计至2002年亦将使国际贸易成长至四千亿 见加拿大工业部长1998年10月1日在加国首都渥太华“国家记者会”上之演说。,从而彻底改变贸易分配的版图。电子商务之发展对国际贸易及其相关法治之影响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至少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下列几项重大的影响:1、无纸化(Non-Paper)的交易环境;2、新形态的支付工具(Instrument)与媒介 (Mechanism);3、无国界的即时 (Real Time) 互动 (Interactive Movements);4、纠纷处理的模式调整。为了因应这些影响,国际贸易实务上首先发展出了电子数据交换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制度,所谓之“电子数据交换”,其传统意义系指,企业经由直接与特定企业联线(例如集团企业内或相关公司间)或经由加值网络 (Value Added Network ; 简称VAN) 之联线,构成某种电脑网络,而企业再透过该网络来交换下单、接单等商品交易讯息之相关电子数据交换 参见Nahid Jilovec. The A To Z of EDI and Its Role in E-Commerce 2 (1998)。通常,EDI所带来的冲击主要呈现在“取代纸张”(paper replacement)与“简化交易程序”(process elimination) 同上 上。电子化国际贸易契约之成立与生效当国际贸易契约之缔结透过网际网络来进行时,终将新生许多法律问题;盖对交易的各当事人而言,使“要约”与“承诺”意思表示合致的是数位讯息,已非传统的纸和笔。是以,如何传送其间之意思表示?而此一传送之意思表示之法律效力如何?科技的进步对现代商业所可能产生之影响,已远超过我们所能想象。在中世纪,传统之有纸贸易(paper-based transactions)取代以物易物之互易贸易,此一项革命性的突破,使贸易结构亦随之经历了相当大之变化。而今,网际网络所引发的突破将更加剧烈,长久以来广为接受之有纸化贸易,正在被与之相对应的电子贸易所替代,而向无纸化社会发展,在位元交易环境中,所有的商业活动将在虚拟市场(virtual marketplace)中进行。如前所述,在位元交易之环境中,当事人间既可不使用纸、笔来完成交易,传统之书面(writing)形式和签名,自将被电脑网络中所传输之位元讯息所取代。此一变化所隐含之法律意义,主要在于书面形式与签名之概念,将必须被重新加以界定。在过往的经验上来判断此事,吾等或许可以认为,如果任何交易或契约,其书面形式与签名的纸式原件(original paper copies)都能逐渐被电话、电传之类的事物所取代 Hamley v.Whipple , 48 N. H. 487 , 488 (1869 ) , 在该案中,the New Hampshires highest court 裁决:以电报进行的要约和承诺符合“欺诈法”(Statute of Frauds),而且行为人在书写要约和承诺时,是用带有一个普通笔杆的一公尺长的金属笔,还是一条一千公尺长的金属线所形成的“笔”,二者之间并无区别;在另一个案中,此一思考模式亦被适用在用于用手指握笔的方式书写过的“纸”上,用普通的红墨水书写与用一种更微妙的液体,所谓的电流书写,应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the New Hampshires highest court仍然受到“纸”此一传统概念之限制,其认为书写必须是在有形物体下加以进行的。但在Pike Indus., Inc. V. Middlebury Assoes. 一案中,法院裁决:以电报方式所作的签名不能被认为构成“欺诈法”(Statute of Frauds)所指的签名。换言之,即使电报可能被视为符合该法要求的有效书写形式,但通过电报所作的签名仍然不能构成有效的签名。该案所揭示之旨趣在于:当相应之法律规范缺乏确定性时,电子交易仍存在潜在的危险与无序。,那么它们当然也可以被数位讯息和电子加密形式的传输内容所取代。实则证诸目前国际间相关立法,如数位签章立法之发展,确实位元传输形式,已不再被认为是无纸化国际贸易之障碍。以当前发展最完备的美国统一商法典(Uniform Commercial Code)新修第2与2B条为例,已充分就所谓电子缔约(electronic contracting 参见1999年新修UCC Art.2,2-210-2-218。 ,以及资讯权(informational rights)买卖或授权之契约缔结方式有详尽之涵盖 参见前揭注14,1999年7月新修Uniform Computer Information Transaction Act 102,(38)条文。另联合国UNCITRAL所草拟电子商务模范法(UNCITRAL Model Law On Electronic Commerce)之被国际社会认可 请参见,资策会科法中心,网络vs.法律,第三章,注2(1999),以及国际商会(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有关UCP500之调整 参Boris Kozolchyk, The “Best Practices” Approch to The Uniformity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Law: The UCP 500 and The NAFTA 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s, 13 ARIZ. J.INTL 7 COMP. LAW 443 (1996).,均已充分反映出整体国际贸易环境配合EDI之发展所作之积极准备,一方面为国际贸易契约法制之发展奠基,更为一般电子商务契约之成立生效之与履行,树立良好的法律因应经验。国际贸易文书电子化对货物运送相关法制之影响除了前述契约领域之相关发展外,国际贸易契约法制中所关切的核心货物运送问题,并不会因交易环境的数位化而稍减。基本上,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契约法制下,货物运送是一种涉及银行授信、运送人履行交付货物与支付价金义务的核心过程。在过去,个方当事人彼此间之法律关系均受到法律之节制,换言之,当事人之交易方式均已有传统上可得遵循之惯例,如UCP,及法律,如民法、海商法、银行法等,相对的,当事人在法律之限制下,享受有较局限之自治空间 例如票据之流通性不得加以限制,再如海运提单为缴回证券等。而今,EDI全然透过相关契约建立起来的货物运送制度,因极端扩大其契约自由的可运用空间,一方面将改变原有的交易惯例,另方面更将冲击到原有的法制。原本,在闭锁系统下运作EDI并不须受到太多的关注,然则在其转向开放,并与全面性电子商务之发展合流后 其实,EDI的发展确实为电子商务发展奠立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当前日益普遍的安全电子交易机制(Secured Electronic Transaction),其侧重之加密(encryption)与参加契约的安排,在概念上均与EDI一致。唯一的差别应在于,EDI本身不涉消费者之直接权益,故政府可以不须过度介入其运作。,因牵涉公共利益之层面日益广泛,其对原有法制之冲击自然浮现,其中主要涉及下列几个领域的法律课题:金融、票券与提单、自律机制与管辖等。以金融方面的配合发展来说,电子资金移转(electronic fund transfer)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者在于“银行电子资金转移”(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EFTs),其系指任何一种籍由电子终端机、电讯工具、电脑或磁带等方式,指示或授权金融机构对另一帐户扣帐或入帐而进行之资金传送;并非利用支票、汇票或其他证券而进行,包括使用销售点自动转帐、自动柜员交易、直接存提资金,及电话方式移转资金等,但不以上述为限(15U.S.C.A. 1693a.(6))。举凡消费性支付、商业或贸易支付、票据交换或通关税费缴纳等,均可透过这些资金转移。,让国际贸易融资(trade finance)的工具亦在形态上有了重大的改变;以信用状交易为例,无纸化的环境,让贸易融资的速度加速,从而也扩大了贸易的数量。其次,电子提单(electronic bill of lading)与相关押汇单据的使用,则使传统以来视海运提单为缴回证券的商法规定受到冲击。再者,由于国际贸易透过EDI之发展所采行的诸多无纸文书,均系透过契约的安排,来串起契约当事人间在数位化交易环境下的法律关系,此种借重私法自治功能来建构数位化交易关系所显示出的自律机制,也正是当前电子商务环境下所追求之基本精神。然则不可讳言者,如何确保此种自律机制的良善运行,又如何提供参与者发生纠纷时,顺利解决纠纷以利交易环境之发展,却是当前重要之课题。尤其在跨国即时交易的背景下,各国对于前述数位化国际贸易环境所须之法律基础,尚未有齐一之建制步调,如何让业者能无虑的采行此种交易机制,实为迫切之课题。目前,国际间已有数项重要的发展值得加以关注;例如希望于2005年达成APEC地区贸易无纸化为目标,将在商品贸易上,将要求国内海关之通过过程无纸化 以台湾目前在货物通关过程自动化方面,已取得相当大之进展,籍由关贸网络(Trade Van)之联结,不论在收单、分估、验货、征税、放行等步骤都广泛使用电脑传输取代各式书面文件。及各国间海关资料交换之无纸化 目前台湾正与澳洲进行试验。解决问题之努力与尝试这些问题除一方面必须透过国家资讯网络基础建设(No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所谓国家资讯网络基础建设,简单的说,其包括了四通八达的通信网络,在网络上各种的应用服务及支援各项应用之技术、标准、法规等配合措施。详见.tw 网站上有关NII之说明。来处理外,近来民间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更是引领国际贸易进一步电子化的重要力量。例如,在宽频(broad-band)网络的基础上,消费者直接跨国消费交易的能力,已随当前网络消费金融(retail banking)机制的逐渐成熟,并牵动了原有国际贸易需求的方向,也影响到贸易相关产业的作业,从而发展出所谓的数位化产业(digital industry) 详见Hardy, Trotter, Property(and copyright) in Cyberspace, CHI LEGAL F 217(1996)。在这种产业结构下,业者除必须拥有参与网络交易之设备与能力外,更要知所调整其对智慧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 所谓的“智慧资本”,并不是指一堆博士关在研究室中埋头苦干,也不是指专利权、著作权之类的“智慧财产”(intellectual property),这只是智慧财产的一部分,智慧资本是无形无相的,它是一组人的智慧结合,一言以蔽之,凡是能够用来创造财富的知识、资讯、智慧财产、经验等智慧材料,就叫智慧资本,见汤玛斯史都华著,宋伟航译,智慧资本资讯时代的企业利基,智库文化(1999、01)。的理解与掌握,以转化产业结构。面对这些发展上的新课题,除政府应积极投入此方面建设外,当前贸易界对此方面的发展亦应有所认知,且应随着参与程度的增加,开始思考面临诸多法律问题时的因应之道。基本上,我们可以说,国际贸易电子化的现象,已然全面性的影响到原有法制结构的有效性。在传统的国际贸易契约法制结构中,国际惯例、国际法规与国内法律分别提供了规范国际贸易契约之法源基础。而今,国际惯例或法规则已配合此方面之发展有相当之调整;例如,前揭所提及联合国电子商务模范法(UNCITRAL Model Law on Electronic Commerce) 相关介绍请参见,资策会科法中心,前揭注22文。,此模范法乃试图消除至今电子讯息无法与纸张所传递之讯息具同等法律效力之障碍,从而对电子契约、电子文件之效力、书面性签名及仲裁等问题,提出规范标准以供各国参考;举例而言,数据讯息最受争议者应在于是否视之为“文件”(documents),可否容许法院采为证据。于联合国模范法乃于该法第四条中便规定:“一资料不得仅因其为数据资料即否认其法律效力。”另于第八条中禁止使用最佳证据法则(The Best Evidence Rule)及传闻证据法则(Hearsay Rule)。相对于当前国际法规的长足发展,各国在内国法的发展上,则系呈现步调与方向不一致的状况;目前,美国与欧洲具有领先地位 对电子商务之规范美国倾向采放任制,而欧洲采严格控制政策。,而日本、澳洲、加拿大等则在迎头赶上;至于在亚洲,新加坡可能是最积极者。例如,新加坡为展现其积极成为区域电子商务中心的企图心,于1998年6月29日通过电子交易法(Electronic Transactions Bill 1998),使其成为继德国、马来西亚、意大利等国之后,另一以体立法规范电子交易的国家,冀望透过该法能为新加坡创造安全可信赖的电子商务环境,并清楚界定交易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其主要参考法源为美国伊利诺州的电子交易法草案、美国统一商法典(Uniform Commercial Code)、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商务模范法、德国多元媒体法、美国犹他州与马来西亚的数位签章法等;采行广泛纳入并含盖各项争议的集中立法方式,基本上,本法案可谓集目前世界先进电子商务与数位签章立法之大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加坡欲发展成为“网络贸易国际中心”(a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rade over the internet)的强烈企图心 为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与政策环境,新加坡于1997年1月成立电子商务政策委员会(EC Policy Committee),该委员会辖下的“法规与执行研究组”(the Legal, Regulatory and Enforcement Study Group),于1998年4月间即提出电子交易法草案,而国会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即完成电子交易法之立法程序,可见新加坡之企图心。见资策会,前揭注22文,第四章,64页。实则,当前新加坡的努力,业已被具体定位为系就区域性交易闸门(gateway)地位加以规划 范建得等,前揭注15文,80页。我国之相关发展与检讨代结论数位化的科技带来了新的工业革命,也对国际贸易契约原有的信任基础、法律的基本原则与交易惯例产生根本性的冲击。以国际贸易的交易内容来说,原本GATT下的发展系着眼于商品(oods)之交易,而后及于服务(services),如今随软体与资讯(information)本身之交易发展成为跨国交易的重要内容,所谓线上(on-line)资讯授权(licenses of information)交易,带入了所谓第三类型的交易标的(subject matter),也颠覆了传统买卖契约对缔约行为、缔约过程、履约方式、损害赔偿、纠纷处理等法律规范之要求。为此,如前所述,美国统一商法典除针对传统的买卖条款Article 2 修正纳入电子缔约(electronic contracting)之规范外,更针对前述新型态交易所涉资讯权(informational rights)买卖所涉问题,制定出前述资讯交易法,其中对于电子媒介(electronic agents)自动搓合契约(automated contract)的成立方式,以及牵涉到电子签章的运用部分均有所涵盖。在该法1999年7月份提出的百多条文草案中,各方面的意见几乎将前揭提及的交易环境数位化所衍生相关法律问题军予以涵盖,虽然在美国法律的实务上,统一商法典并非规范国际贸易的依据,然其发展正引领着全球走向贸易契约法制的创新领域 盖UCC属各州自行引用,透过其州内立法来规范非州际贸易或非国际贸易之交易者,然UCC之相关规定,仍可经由联邦法院之授用,在所谓联邦习惯法(Federal Common Law)的领域中,发展出其地位。由于UCC已然成为美国当前处理交易事项最重要之法源,故此,此次的增订,配合其他诸如Article 2(有关 sales contract)条文的修正,已然为美国新的国内国际贸易法制奠基,更会随美国在WTO积极推动的电子商务交易架构而扩散。综上,国际贸易契约法制已随交易环境的数位化而调整,这种动力源自自律的要求,透过私法自治的功能来运作,然如前所述,诸多的问题仍有待法律制度的配合。目前,国际间有许多的立法发展,其中有联合国、欧盟、ICC、WTO、APEC等所主导或推动者;此外,美国在此方面展示之企图,以及其国内的网际网络源起地便所发展出的相关实务,均是值得我们重视或学习者。美国众议院法制委员会通过电子签章法案美国众议院法制委员会(The 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于10月13日通过全球及全国商务电子签章法案(the Electronic Signatures in Global and National Commerce “E-SIGN” Act),提供日后在跨州(跨国)商务场合中电子签章使用之法源基础。而此次法制委员会法案之通过,系以先前法院及智财权小组委员会(The 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s Subcommittee on Court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CIP)于10月7日所通过法案,作为讨论基础。法制委员会于研拟过程中,讨论到因美国各州对于赋予电子签章法源基础之立法工作进度不一,所以司法委员会必须通过立法,提供共同之国家层级电子签章适用规则,以填补日后可能产生的适用漏洞。法制委员会并提到,在各州尚未依据日前通过电子交易统一法案(Uniform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Act)所规范之标准,订定自己州层级电子签章法案以前,则必须先遵守此一国家层级电子签章立法所颁布之适用规则。法制委员会所通过法案,目的就是在赋予电子签章、电子文件其与现实中实体签章、书面文件等同之法律效力,使得日后电子商务交易场合中能够使用电子签章,但是今年四月商务委员会(the House Commerce Committee)亦曾通过类似立法,并且商务委员会所通过法案与法制委员会所通过法案,却存有些许内容之差别。第一,是对于国家层级立法之优先效力部分。司法委员会版本系居于补充规范之著眼点来进行立法,所以表明于各州尚未通过符合标准规定之州层级电子签章法案以前,此一国家层级电子签章适用规则必须优先适用,但是在州层级法案之内容部分,却允许各州依据自己不同情况,来订立与国家层级立法不同之例外规范内容。然而,商务委员会版本则是赋予国家层级立法优先适用之效力,不管州层级法案内容如何,如有歧异处国家层级立法得排除其而优先适用之,也就是其着眼点在于提供单一国家层级适用标准,各州不得另行订定法规排除适用之。第二,则是关于政府部门契约是否需要适用之部分。法制委员会版本仅规范人民间之商务交易行为,对于政府为其中一方当事人之契约并不纳入适用。而商务委员会所通过之版本,则是一并纳入规范,就算政府为一方当事人之契约亦须适用之。这些不同委员会版本所通过之内容差异部分,将送至众议院法规委员会(House Rules Committee)再讨论,以进行歧异处之整合工作。李科逸取材自 http: //briefs/news/asia/19991014j.htm1?rid=150/internet/19991014.htm/internet/19991007.htm全球商业联盟(AGB)提出“全球电子商务行动方案” 全球商业联盟(The Alliance for Global Business,以下简称AGB)于1999年10月提出“全球电子商务行动方案(A Global Action Plan for Electronic Commerce)”,就参与全球电子商务团体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共识,提出十大原则以及四项行动方案。AGB在今年的电子商务行动方案中,对于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十大原则:(一) 电子商务的发展应由民间部门主导,以反应市场力量。(二) 从事电子商务应在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中进行。(三) 政府干预需基于维持安定、合乎国际法规范、保护公众利益等原则下进行。(四) 建立各国家及国际性论坛让私有部门参与政策制订的机制。(五) 电子商务本质是国际化的,各国政府所制订的政策应与国际共同标准相协调。(六) 电子交易原则上应免税;若要予以课税,则应符合国际间可接受的标准,并以最简单的方式为之。(七) 电信基础建设的相关法规必须合乎国际间的公平竞争;各国应根据竞争法则逐步废除限制竞争的种种法则。(八) 使用者的保护(隐私、保密、匿名等相关法令与政策)应尊重个人选择、基于个人授权。(九) 企业进行电子商务,应允许使用者决定其本身的隐私、保密与匿名。(十) “全球资讯基础建设全球资讯社会”(GII-GIS)的建立,需倚赖互信机制,这些机制包括自律、教育、同意、资讯安全技术的创新,以及采用适当的争议处理机制。另外,基于上述十大原则,AGB进一步对“应用电子商务追求经济、社会的最大利益”、“电子商务与资讯基础建设、交易观点、资讯架构的标准、网域名称等问题”、“建立使用者与消费者的信任”、“建立数位市场的基本法则”等四大主题,提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探讨民间部门与政府部门在推动电子商务的实质工作上,应该分别扮演的角色以及采取的行动。AGB是结合一百四十多国的商业组织和资讯产业团体而成立,其主要成员包含Business and Industry Advisory Committee to the OECD(BIAC): 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mmission(GIIC)、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ICC) 、Woul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Alliance(WITSA)等,自1998年10月开始,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每年发表“电子商务全球行动方案”代表全球产业界提出他们的观点与建议报告,并以此向OECD、WTO、APEC等各个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进行游说,促进全球电子商务的发展。张智勇取材自:“A Global Action Plan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by Business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Governments”,2nd edition, Oct. 1999, 南韩通过电子商务基本法,赋予数位签章法效为了 清以电子讯息方式进行交易的法律效力,并籍以建立完善且有秩序的电子商务,南韩于今年的三月29日通过“电子商务基本法”(The Basic Law on Electronic Commerce),赋予数位签章合法的效力,并明订电子讯息(electronic messages)具有与纸本讯息相同的法律效力。且根据该法附录中的第一条规定,本法自将今年(1999年)7月开始生效。于该法第一条规定中,即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法的立法目的系在规范应用电子讯息方式进行交易的法律效力,以确保电子讯息的安全、可信性,维护公平的贸易,并且进一步建制完善且有秩序的交易、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其中许多的规范,也明白地宣示政府应设立相关机构,拟定策略、方针,进行研究,以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此法分为六章,共有三十四条规定,涵盖的范围包括总则、电子讯息的相关效力、电子商务的安全、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消费者的保护及其他事项,概略说明如下:一、 适用范围:本法将适用于所有使用电子讯息方式所进行的贸易或交易。二、 电子讯息的有效性:除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电子讯息不应该仅因为其为电子形式,而否认其与纸本形式有同等的效力。三、 数位签章的效力:除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由本法许可的认证机构所认证的数位签章,应赋予其与相关法律规定的签名或盖章有相同的效力。四、 电子讯息的证据性:在诉讼程序或其他法律程序中,电子讯息不应仅因为其为电子形式而否认其证据性。五、 电子讯息的保存:如电子讯息已符合法律规定的一定要件,则法律规定中关于文件或资料的保存,可以以电子方式行之。六、 认证机构的许可:政府可指定认证机构以确保电子商务的安全及可信赖性;该经许可设立的认证机构,可核发凭证以确认电子讯息发送者的身份。七、 认证机构的管理:为保护电子商务的参与者,并促进电子交易,政府应采取必要的政策,以管理认证机构的运作。八、 资讯系统的安全:进行电子交易者应采取相关保护措施,以确保资讯系统的安全性。九、 消费者保护:依据消费者保护法及其他相关的法律规定,政府应采取必要原则及措施,以保护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利益。杨静宜取材自 /legis/south_korea.html欧盟公布电子签章法指令欧盟于公元2000年1月19日正式分布电子签章法指令(Directive 1999/93/EC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3 Dec. 1999 on the a Commenity framework for electronic signatures)。这项指令的通过,象征欧盟设立一个崭新的法律架构承认电子签章法律效力(EU-wide recognition)。欧盟将依据服务自由流通原则(free movement of service),将过去手写签名的效力扩及电子签章,以确保线上交易的安全。本指令将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各会员国均须依据指令之规范,在2001年7月19日前完成会员国内国法律之调和。欧盟内部市场委员会委员F.Bolkestein表示,这项指令的通过是欧盟致力发展电子商务整体环境的先声:他表示到公元2005年预计将有一半以上的欧盟人口可以使用网络以及整合性的电子商务通路。电子签章的功能在于网络传递讯息时得确认发送讯息者身份,以及检视讯息内容是否遭到更改。这项电子签章法指令并未对电子签章作十分详尽的管制,而是就电子签章作出定义,并就提供凭证服务应具有之条件加以规范,来提供最低限度的安全性。这项电子签章法指令的重要规范如下:1、 法律承认地位(Legal Recognition):电子签章不能仅因其以电子形式存在,而给予法律上歧视。若电子签章之凭证、凭证机构与签章产品符合一定规范,所产生的电子签章推定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并在法律程序中具有证据力。2、 自由流传(Free circulation)原则:有关电子签章的产品与服务只要符合原产国(the country of origin)的法律规定,就得以自由流传。各会员国对于电子签章的服务提供者,不得采取强制许可(mandatory licensing)之规定。3、 科技中立架构(A technology-neutral framework)法律不能因科技的形式而予以歧视,而给予科技创新保留空间。对使用不同形式科技的电子签章(例如非对称性加密或生物特征辨识),给予法律上承认。4、 适用范围(Scope):本指令规范对公众提供服务的凭证供应者,基于当事人自治与契约自由原则,就根据私法契约所建立系统,例如银行体系(banking systems)与企业内部网络(Intranet)等,由于已经存在信赖关系(a relation of trust),并无加以管制的必要。5、 责任(Liability):本指令规范凭证服务提供者必须就其凭证内容有效性应负之最低责任程度,确保凭证与凭证服务得以在内部市场自由流通;以建立消费者信心,促使业者发展安全系统,而电子签章不受到限制或僵硬的管制。6、 国际方面(International dimension):为促进全球电子商务,本指令规范得经双边或多边协议,与第三国合作进行相互承认凭证之机制。戴豪君取材自 /comm/dg15/en/media/sign/99-915.htm/eur-lex/en/dat/2000/1_013/1_01320000119en00120020.pdf澳洲公布电子交易法草案澳洲联邦法务部(The Attorney-General)于今年(1999)1月28日公布电子交易法草案(Draft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Bill),并自该日起至2月26日为止,征询社会各界意见。此草案为澳洲政府发展资讯经济政策架构的一部分,反应澳洲政府对人民的承诺,确保人民享有资讯经济发展下的经济利益,提供产业界在资讯时代进入全球经济的机会,并减少资讯交易方面的成本。该项法案的目的是在促进资讯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商业方面所进行的电子沟通。此外,该法案也提供一种机制,让法案也提供一种机制,让业者、民众在与政府机关往来时,能够自由选择是否要采取电子方式来进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法案所采取的方式是,排除现行法律制度下使用电子方式所遭遇到的困难;给予电子化的商业行为与纸本式同等的法律基础,并且对于不同的技术形式也一视同仁。此法案的草拟,基本上是根据电子商务专家小组(Electronic Commerce Expert Group)的建议而形成。该团体是由法务部于86年7月间设立,负责研究电子商务所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以及国际的发展趋势。依其87年3月间提出的报告指出。联邦原则上应该依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于1996年所通过的电子商务模范法来制订法律,再根据该国实际状况加以修正。因此,本草案即采取电子商务模范法的方式来拟定。本草案的研拟主要根据二个基本原则,其一为机能性平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就是纸本式或电子式所进行的交易或处理,在法律上应同等对待;其二为技术中立,就是对于不同的技术形式不应有差别式的待遇。不过须注意的是,在所谓的机能性平等原则之下,必须符合一前提条件,也就是说电子式的往来或沟通必须先符合法律上规定的要件,例如该电子方式必须是可以信赖的,且可维持所沟通资讯的完整性,方可给予法律上的同等待遇。本草案共计三章十六条,主要内容包括:一、 明订法规的名称为“电子交易法1999”(Electronic Transactions Act 1999),并阐述其制订的目的是在肯认资讯经济对于澳洲未来经济的重要性,及促进电子交易等。二、 电子往来的基本效力:原则上,电子式往来或交易(transaction)不应该因为其进行的方式有部分或全部为电子方式,而否认其效力。三、 在澳洲联邦的法律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氯气瓶阀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数字信号处理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探索营养奥秘》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旋转窑垃圾焚烧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挂墙/窗夹式浴室换气扇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壁挂式杀菌空气净化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喷干乌龙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化学工程项目建设流程》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餐饮用调味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配花材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年级下册语文集备6写话《我想养一只小动物》课件
- 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思想政治课《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期中模拟考试卷答案
-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行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安徽省合肥市五十中天鹅湖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无答案)
- 《客舱安全与应急处置》-课件:灭火设备:机载灭火瓶
- 上海中考英语语法专项练习题集和参考答案
- 贷款利率浮动协议书
- (高清版)TDT 1055-2019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技术规程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 肿瘤科中医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