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咏物诗鉴赏 初步感知: v蝉 v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v诵读解意 v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 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v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 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v手法:托物言志 v卜算子咏梅 v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 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 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v1、诵读解意 v2、形象分析 梅花 v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 境烘托) v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 渝。(正面描写) v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v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 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及虽然粉身 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v5、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2、环境 烘托。 v特点归纳: v1、既然是咏物,就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 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曲尽 其妙 v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v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是主要的手法 ,也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v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 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v步骤归纳 v1、“读清”全诗。 v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 和内在品性。 v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 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v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v方法介绍: v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 的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 理想。鉴赏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v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v 既然是咏物诗,当然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 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 似,那也不是一首好的咏物诗。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 而且要神似。 v 如“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 情。薄宦梗犹泛(行踪漂泊不定),故园芜已平。烦君最 相警,我亦举家清。”(李商隐蝉)这是一首咏物诗 ,以蝉喻作者自己。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由于自命高 洁,总是食不果腹;虽然竭尽全力地叫,也是白费精神, 得不到同情。这实际是说诗人自己。下面四句则直抒胸臆 。三联上句说自己官位低微,无所归依;下句说田园都荒 芜了,还做这个官干什么呢?透出要辞官归隐的心意。尾 联又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 醒悟到自己和蝉一样清苦。作者是怀着崇敬和同情的心情 写蝉的,用蝉来警戒自己,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 即使政治环境恶劣,也永远不变初衷。 v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v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 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 气节。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志趣爱好以及观察 角度的不同,即使写同一事物,他们也往往会有 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当然不是所 有的咏物诗都含有诗人明确意识的寄托。但是一 首优秀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 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透过所咏之物, 或流露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 隐含生活的道理。这就是我们在读解时要细加领 悟的。 v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v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或拟人,或比喻 ,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 v 柳 v李商隐 v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v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v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 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 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 涯。 v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v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v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 1、“ “逐逐” ”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 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2 2、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 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 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 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 柳的悲叹之情。柳的悲叹之情。 3 3、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 多舛的悲凉心境。)多舛的悲凉心境。) v咏柳 v曾巩 v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v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v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倚东风势便狂-小人依仗势力,得志便猖狂 飞花蒙日月-蒙蔽主上,使朝政黑暗(痛恨) 天地有清霜-不会得意太久,必定没有好下场(警告 ) 通过对柳树通过对柳树“ “倚得东风势便狂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飞花蒙日月” ”的的 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 “天地天地 清霜清霜” ”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古剑 高鹗 一条秋水万黄金,千载谁明烈士心。 夜半虚堂雷雨入,壁间惊起老龙吟。 1.咏古剑,但诗中并未出现“剑”字,试问作者是怎样 咏出古剑的意象的? 作者运用比喻修辞格,将古剑比作“秋水”和“老龙 ”,分别写出了古剑出鞘时如秋水般明净的光芒,有 如龙吟般跃跃欲试的剑声。 2.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想 感情。 诗人以剑自喻,表明心迹,前两句中的“谁明”二 字则表明“烈士心”无人理解,古剑不能为世所用; 后两句则从被闲置不用的处境展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