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杰扬公司成长策略研究.doc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杰扬公司成长策略研究.doc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杰扬公司成长策略研究.doc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杰扬公司成长策略研究.doc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杰扬公司成长策略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杰扬公司成长策略研究学 院 管理学院专 业 工商管理年级班别 2009级 2 班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5月摘 要在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它们在促进创新、提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等多方面都显示了巨大的生机与活力。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常存在缺乏管理理论指导、“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导致中小企业“夭折”率偏高。我国许多小企业经历了成功的创业之后,在进一步发展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而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或者很快走向灭亡,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关于小企业成长的研究成为大家所共同关注的课题。本论文选择杰扬公司为研究对象,杰扬公司是一家从事财税代理服务的小型企业,该企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首先,本论文阐述了企业成长的相关理论。接着,分析了财税代理行业的宏观环境,并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杰扬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并通过SWOT矩阵模型分析了该企业的内部环境,挖掘出影响该企业成长的因素。最后,针对企业的性质和成长过程中的存在的各种管理问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适用于企业快速、持续、和谐成长的策略建议。关键词:成长策略,企业管理,心力管理,中小型企业AbstractIn China, the privat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economic status. They have showed great vigor and vitality in promoting innovation, employment, economic growth, and many other aspects. However,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re is usually a lack of management theory guidance and they just like feeling the stones, leading to the high rate of collapse. A lot of small business has stopped growing or vanished soon after carving out successfully. This has brought a tremendous losing to the society and the owner. So, more and more research subjects on small business have already come to the center of attention.On the study of Jie Yang, Jie Yang company is a small business of fiscal and taxation agency. The problems the company facing at present are probably puzzling a great number of the congeneric company. Firs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enterprises. Then, we analyzed macro environment of the fiscal agent industry and used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to analyze Jie Yang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n our industry, and used SWOT matrix model to analyze the companys internal environment, finding out the impact of the growth in the enterprise. Finally, based on the nature of the business and its existence of the management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n a view of people-oriented, found out rapid, sustainable and harmonious growth strategise for enterprise.Key words: Growth strategy,Enterprise management,Effort management,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目 录1 绪论1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状况21.2.1 国外研究情况21.2.2 国内研究情况41.2.3 企业成长理论的评价41.3 研究方法51.4 研究的内容及结构52 相关理论概述72.1企业成长理论72.1.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72.1.2 成长经济理论82.2 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82.2.1 外部因素82.2.3 内部因素102.3 SWOT分析112.4 心力管理理论113 杰扬公司发展现状分析123.1 公司概况123.2公司的发展历程143.3公司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153.3.1 公司组织结构不合理153.3.2 控制系统不完善153.3.3 客户沟通能力有待提高163.3.4 公司激励制度不完善163.3.5 人才流失严重164 杰扬公司成长环境分析174.1宏观环境分析17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174.1.2 经济环境分析17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184.1.4人口与地域环境分析184.1.5技术环境分析194.2 竞争环境分析194.2.1 行业现有的竞争状态194.2.2 新进入者的威胁204.2.3 替代品的威胁214.2.4 客户的还价能力214.2.5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214.3 杰扬公司SWOT分析224.3.1 优势分析224.3.2 劣势分析234.3.3 机会分析244.3.4 威胁分析255杰扬公司成长策略265.1优化公司组织结构265.2 提高管理者及员工的综合素质275.3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285.4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295.5 构建促进公司成长的企业文化305.6 对员工实行心力管理325.7 对外开放与服务创新34结论35参考文献36致谢351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意义小企业在发展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细胞,在一个国家的经济“金字塔”中占据着最基础的部分。没有小企业就不可能有大中企业,一是因为大企业都是经过小企业发展而来的,二是大企业离不开小企业的分工与协作。尽管目前世界各国关于小企业的定义和划分标准不尽相同,但是小企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却是大体一致的。各国小企业在数量上大体占95%以上,就业人数约占65%,产值占50%左右。在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往往更具创新意识。因为小企业实力不强,面临更大的生存危机,它们要想在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创新。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日本,50%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是由小企业进行的;在美国,1982年每100万人的技术创新数量,小企业为36.35个,大企业仅为31个;在英国,小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贡献,1965-1969年为23%,1975-1979年则上升到29%,19801983年进一步增加到38%。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新增就业机会,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新的生力军1杨宜勇以小企业的发展拉动就业增长J求是,2002(5):181。我国小企业虽然起步较晚、基础差,但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提供的数字,到2004年我国的中小企业数占全部企业数的99,就业人员数的75以上,新增工业产值的70左右,出口总额的60以上,全部税收的45,所实现的增加值超过全国GDP的55。但是,我国许多小企业经历了成功的创业之后,在进一步发展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而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或者很快走向灭亡,从而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损失。中国小企业为什么普遍寿命较短,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而且很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对于小企业成长理论、影响因素及策略的深入研究,首先对于杰扬公司的顺利成长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私营小企业能够顺利地突破成长的瓶颈,健康、持续地成长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状况1.2.1 国外研究情况1. 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国外关于成长理论的发展有着较长一段历史,最早是由古典经济学派在分析分工规模和经济效益时提出了关于企业成长问题,认为规模经济是决定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亚当斯密在研究工人创造的生产力时明确了影响或制约企业成长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其互相关系,企业是在市场范围内的影响中成长,这是最早关于企业成长的理论分析,然而该理论只强调市场范围对企业成长的作用,而没有考虑到其他宏观环境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马歇尔对企业成长的理论有进一步研究,他认为规模经济影响企业成长的同时,外部经济、企业家生命有限性和垄断这三个因素也影响着企业的成长,并首先提出企业成长是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有较大突破2刘国光中小企业成长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225-226。2.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就是企业规模调整理论。企业成长的动力和原因就在于对规模经济以及范围经济的追求。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只是作为一个生产函数。新古典理论中的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调整产量达到最优规模水平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利润最大化目标既定,所有约束条件已知的情况下,根据最优化规则进行的被动选择,企业没有任何主动性的余地3林汉川,魏中奇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56-170。3.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论 从新制度经济学来看,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边界扩大的过程,分析企业成长因素也就是探讨决定企业边界的因素,企业成长的动因在于节约市场交易费用。科斯认为,企业的出现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但也带来了管理成本。管理费用和交易费用的两相比较决定了企业规模的大小。当企业的管理费用小于交易费用时,就应当增加企业规模;当管理费用大于交易费用时,就应当减小企业规模:当管理费用等于交易费用时,企业的规模就达到了极限,也就是达到企业的最大适度规模 4Ronald H.Coase.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J. 1937。4. 后凯恩斯主义的企业成长论 后凯恩斯主义在微观经济问题上独具特色,它把企业目标定义为增长最大化。其价格理论不是关注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确定企业产品的稀缺性,而是关注通过价格来保证企业的增长潜力。在企业成长方面的贡献是:在企业增长率最大化的目标假设下,构建一个把企业产量决策、投融资决策和定价决策融为一体的企业成长模型5张谊浩后凯恩斯主义的企业理论J经济管理,2002(1):19。5. 企业成长的制度变迁理论 对企业成长制度变迁理论的探讨,钱德勒是从历史和宏观角度进行探讨的。钱德勒认为从组织制度上可以把企业分为古典企业和现代企业。企业制度变迁是随企业经营规模扩张而出现的,同时它又是维持和促进规模扩张的必要条件6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由于企业成长意味着一部分原先的市场交易内部化于企业之中,这就需要企业内部的行政协调机制的相应发达,因此,企业成长的重要方面就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6. 彭罗斯的内部资源学说彭罗斯的内部资源学说被认为是现代企业成长理论的基石,该理论认为企业总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企业拥有一定的现有未利用资源是成长的前提,现有未利用资源不仅来自企业内部,更重要的是来源于企业新吸纳的社会资源和市场份额,企业使用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资源所产生的服务是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内部资源理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企业资源一企业能力一企业成长”的总体框架。 企业利用资源的能力,尤其是管理能力,是决定企业成长的关键,同时企业能力还决定了企业成长的速度、方式和界限7Edith Penrose.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J. 2009。7. 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随着管理学科的发展,纯粹从管理学角度研究企业的成长又催生了管理者理论、成长战略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管理者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者是企业成长的直接主导者,企业成长的动力来自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壮大的追求,该理论将企业成长与公司治理结构联系起来,突出了公司治理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成长战略理论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分析企业发展与成长方向的选择,论述了市场份额、产品开发和多元化经营等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引导人们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研究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组织管理理论侧重于组织结构、职能与权力的研究,将企业成长视为组织变革的过程,强调在变革过程中“危机”的作用,“危机”使得企业由一种组织结构变为另一种,而这种变革的过程便是企业成长的过程。随后还产生了生态学成长理论,相比于前者,则更关注外部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该理论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企业成长,将企业视作环境中的有机整体,因此企业的成长和灭亡是必然过程,其中外部环境是直接主导其生存、发展和灭亡的力量8陈炳富,周祖成企业伦理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15-16。1.2.2 国内研究情况相比于国外学者,我国学者对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比较滞后。我国学者对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杨杜在企业成长论中把经营资源作为其研究的关键概念,探讨了经营资源的数量、性质、结构和支配主体特征等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并指出成长中经济性产生的原因是来自未利用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成本结构改善、人力资源的成长以及企业间的影响四个方面9杨杜企业成长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特别强调未充分利用的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动力源泉,指出企业成长包括量的成长和质的成长,即企业成长不仅仅是一种规模和数量的扩张,还必须包括质的变化。 张玉利对企业成长模式进行了修正,他认为仅有规模经济和多样化经营两维是不够的,应当增加企业竞争能力这一因素,并据此提出了三维空间企业成长模式。其理论主要有两点:一是在企业成长过程中,竞争力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强,当企业规模超过最佳规模后,竞争力又开始下降;二是在企业成长过程中,企业因达到最佳规模而走上多样化经营道路,由于多样化经营效应,导致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但企业的多样化率超过最优多样化率时,企业的竞争能力呈现停滞或下降趋势10张玉利,徐海林中小企业成长中的复杂性管理及知识显性化问题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4):18-23。我国学者黎志成认为企业成长取决于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实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的能力和潜力。它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程度11徐歆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的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9。它不是指有利于企业成长的各个因素:即企业成长的促进力(动力),而是指企业成长的促进力(动力)和抑制力(阻力)的合力所可能产生的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能量和发生的作用。企业的成长与动力和阻力形成的合力具有同向的函数关系,用数学公式可表示为: F(t)=(t)f(t),(t)O,tO其中, F(t)为企业成长力;(t)为企业成长力与合力之间的函数关系, 当(t)=Constant,即常数时,企业的成长力与合力成正比关系;f(t)为企业合力,也就是影响企业成长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力的矢量和。1.2.3企业成长理论的评价目前国内外企业成长理论提供了丰富的企业成长理论,国内虽然相对还比较少,但也有不少国内专家在企业成长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所以目前国内外企业成长理论尽管比较丰富,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系统性比较强,理论比较丰富,但基本都是基于国外企业特别是国外大型企业研究,因此在国内实用性不强。然后,国内专家学者对企业成长的研究基于中国国内企业的情况,因此比较适合中国国情,但是这些理论基本都是基于大型国有企业情况,鲜有涉及中小企业,特别是服务型企业的成长理论更是空白。 1.3 研究方法本文着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重各种管理学方法的应用,研究过程中没有拘泥于某一种方法,而是针对杰扬公司成长过程中的主要不平衡问题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1)历史考察法。本文从企业成长相关理论的发展历史的梳理中,探讨基于企业环境分析的基础进行企业成长研究的历史合理性与必要性。(2)运用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的专著、学术期刊、网站、内部资料,了解有关企业成长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公司成长问题分析的有关理论。(3)运用实证分析法及战略管理理论中环境分析法,分析了公司成长的现状,探讨了公司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公司制度、人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为杰扬公司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1.4 研究的内容及结构本文以杰扬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在分析该企业成长的内外环境基础之上,探讨影响其成长的内外部因素及所面临的问题,再进一步来探讨优化公司管理问题的对策,从而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论文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并总结了国内外对论题的研究情况,此外还阐述了本篇论文的内容、方法及结构。第二章为相关理论部分,介绍了企业成长理论、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SWOT分析和心力管理理论相关知识,为后面相关问题的研究做铺垫和准备。第三章是提出问题部分,描述了杰扬公司的概况和发展历程,并提出了杰扬公司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是分析问题部分,运用SWOT分析法、波特五力分析法等对杰扬公司所处的环境及内部资源进行分析,提出杰扬公司进行公司治理的必要性。第五章是解决问题部分,在基于理论与实际的相结合的基础上,针对杰扬公司成长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公司治理措施,以保障公司的健康成长。最后是结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篇论文所完成的工作,对论文进行一个总结。2 相关理论概述2.1企业成长理论2.1.1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在经济学里,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又称:“规模利益”,指随生产能力的扩大,使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开始,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分工也必然更详细,最早的规模经济概念便由此产生。规模经济的研究是从单个工厂开始的,一个工厂的生产效率往往与它的生产规模有一定的联系。在生产技术条件不变并生产同类产品的条件下,生产规模越大,工厂的生产效益将随之增加,产生规模经济。但是,这种趋势并非没有限度的,当生产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时,生产效率反而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逐步下降,产生规模不经济。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规模经济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专业化程度提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分工也必然更详细,员工各司其长,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工人的熟练程度也随之增加;规模的扩大可以有效地分摊费用,并有利于资金的周转,例如当规模扩大后,分推到每一件产品的固定成本就会随之减少;运输、采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批量的经济性。范围经济(Economics of Scope)指由厂商的生产范围而非规模扩大带来的经济,即当同时生产两种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时,所存在的状况就被称为范围经济。范围经济认为只要把两种或更多的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就比分开来生产的成本要低,因此很多企业进行多样化或多元化经营,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范围经济来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成本,也可以挖掘潜在机会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甚至有利于企业分散经营风险,总之都是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性。人们通常认为企业发展成长的关键在于其自身能否更经济有效地运作,而企业资源的更有效利用必定会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和销售其产品(或服务)能力的提高。而无论规模经济还是范围经济无疑有益于生产成本的节约,对企业而言,规模增大以及经营多元化的增强不仅得到了经济性,并且有助于公司治理的完善、企业形象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认同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企业成长中在各自发挥着潜在的作用,使企业经营效益增加和企业质量提升,在同样市场环境中,两种经营方式不仅优化了企业资源配置,也对企业成长产生推动作用,是促使企业持续成长的根本动力12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1.2 成长经济理论成长经济(Growth Economics)是站在管理学的角度对企业成长的动力进行的分析,相比于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的大量或多样生产而带来的成本降低,成长经济更强调企业内部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市场中,一些小企业在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与大企业形成抗衡并发展壮大,其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了资源;而有些大企业凭借其强大的规模和经营多元化优势却依然会发生亏损和倒闭的情况,也是其资源配置效率逐渐下降的结果。因此,成长经济和经营规模以及经营范围无关,持该观点的人认为经营资源的配置主要在于“有效”的问题上,而不在于“多少”的问题。资源企业成长能力外部环境图2.1 成长经济理论2.2 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2.2.1 外部因素对企业来说,影响其成长的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具体环境两种。其中宏观环境是指企业本身不能对其施加影响,只能通过调整自己来适应的大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人口与地域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是由政府机构、各种公众团体和约束行为的法律等所组成的。这些因素常常制约、影响企业的经营行为,特别是影响企业较长期的投资行为。首先,国家政局稳定是营造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基础,也是为企业正常的经营提供保障。特别是在涉及对外贸易的企业中,国内外政局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能否持续;其次,政治法律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政府制定的方针政策,例如物价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等,都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带来影响。政治环境很大程度上引导着企业产品生产和市场营销的方向。法律环境则为企业规定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政治与法律相互联系,共同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经济环境是另一个影响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居民收入与支出、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银行利率、货币供给等因素。企业与经济环境发生的互相影响最为直接,例如消费者收入与消费的变化带来的经济状况的改变,并由此带来的市场需要变动以及生产销售方式变化,都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指的是在一定社会形态下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的总和,它们共同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经营发展。企业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其经营活动的方式方法必然有所区别,如企业应当针对不同的文化环境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组织不同的营销活动等。人口与地域环境包括企业所处环境的人口数量、教育状况和地理特征、自然资源等等因素。前者影响着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计划的制定,后者则影响着企业更多决策的形成,例如地理位置、资源的获得难度都将影响到企业的运输方式、成本控制以及长远的战略规划等。外部宏观环境在影响着企业成长的同时也互相影响,无论哪种环境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自身存在着各种信息、能量的交换,也通过影响企业以及产生的反作用而互相改变。影响企业的具体环境是指直接与企业日常经营产生紧密联系的中微观层次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竞争状况、市场需要和产品的市场评价等等。市场中如果存在着较为有力的竞争对手,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紧迫感,在行业内企业为了保持市场份额、获得预期利润,就要在竞争中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提高技术水平、加快资金周转等。企业只有不断完善自身才能够在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对企业来说,竞争对手的压力是企业成长的最有效动力。市场需要和产品的市场评价,尤其是产品市场占有率都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战略,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收入、利润等经营成果。2.2.3 内部因素企业成长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目标、企业人力资源、企业制度与文化以及企业创新意识等。企业目标是指实现企业宗旨所要达到的预期成果,不仅包括短期内预期实现的目标,也包括企业远期的战略规划,因而企业目标直接影响着企业成长的方向与速度。企业目标能够指导企业资源分配方向、激励员工工作、衡量经营活动成效、创造良好声誉和品牌形象等。没有目标的企业是不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只有树立了企业运营的目标,企业的存在才是有意义的。企业人力资源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企业员工素质,即企业基层员工的能力、态度和信心等;另一方面是在企业有领导权、能够直接参与和进行决策的实际管理者的素质。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成果,不仅企业员工的技术、知识,而且其工作热情、归属感和团队精神都会影响工作的实际成效,并因此影响着企业成长的速度。同时,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最重要特征,不同的企业之所有能够在市场中有不同的表现,企业管理者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与竞争状况,甚至直接决定着了企业的生存与灭亡。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与企业运营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通过影响信息沟通质量、组织应变能力、目标考核机制等因素作用于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企业的组织结构设计合理并且与企业特征相适应,能够提高企业横向和纵向信息沟通效率,对目标的执行具有更及时的反馈,并且在应对市场变化和不确定因素上能够发挥更为灵活有效的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企业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和持久发展的本质所在。而企业创新能力和成果的产生关键在于企业培养和保持良好的创新意识,不仅是企业家如此,乃至整个企业内部都应当树立一种革新求异的开创精神。企业创新的过程不完全等于企业成长,但企业成长的动力究其根本是源于企业创新的动力,对一切效率的追求实际上是对企业方方面面的不断革新13王建军企业成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6)。2.3 SWOT分析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的企业战略分析方法14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霍斯基森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0-52。其中战略内部因素“能够做的”: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外部因素“可能做的”: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即优劣势)集中在一起,然後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2.4 心力管理理论“黑松林”董事长刘鹏凯的表述是:“心力管理”注重员工心智模式的培育与思维方法的教化;注重培养员工对企业生存发展环境从认知阶段到认识阶段,再到认可阶段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注重启发员工从源头思考、认识与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实现从“人本”到“心本”,从“心本”到“心力”行为的飞跃,从而推动企业执行力和竞争力的有序实施15张德,余玲艳,刘泱中小企业的成功范式心力管理解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0-116。心力管理的对象是人心,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善用其心、自净其心、消除恶心、增加爱心、发自内心、将企业员工的心之所及,转化为力之所达。坚持以人为本,灌输了知心、聚心、塑心的方法论,以和谐出效率为驱动机制,心力管理就是靠提升企业的软实力,通过人本和心本,发挥思想和人的威力,最后实现绩效的提升和企业竞争的实际优势。这是中小企业以软补硬的取胜之道。3 杰扬公司发展现状分析3.1 公司概况杰扬公司是广州市一家经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专门从事财税代理服务的小型企业。该公司于2007年成立,主要从事代理记帐、财务顾问、税务咨询服务。公司刚开始是由三位从事会计行业十几年的资深前辈所创立。在公司成立之初的前两年,由于公司规模小,人员缺少,公司发展很艰辛。高层管理人员一直未能建立起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的发展非常缓慢。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才真正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走进企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到2012年,公司规模已经逐渐扩大,公司已经拥有了自己稳定的业务来源,步入了平稳发展阶段。但是,在公司的后期成长中,公司内部却出现了管理一团糟,优秀人才纷纷跳槽的被动局面,公司陷入发展困境之中。迫于竞争环境的威胁,公司也进行了内部制度改革,但是并没有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驱动力,公司一直处于维持状态。杰扬公司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众多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面对的问题。目前公司总体的组织结构为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由于公司跨区域的特点、历史原因、具体人员素质问题形成了今天董事会领导下的2个区域总经理负责的局面。公司目前的组织结构如图3.1 所示。图3.2 所示为杰扬公司人员学历状况,可以看出,对于这个专门提供专业知识技术的企业来讲,主要人员为本科和大专学历的员工。图3.3 所示为杰扬公司人员年龄分布状况,图3.4 所示为杰扬公司目前员工职称分布。由以上各图表,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杰扬公司是一批年轻人为主体,具有较高的学历,但工作经验不足的公司16王天飞天智公司成长策略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董事会 天河区总经理 番禺区总经理财务部行政部业务部财务部行政部业务部图3.1 杰扬公司目前的组织结构图3.2 杰扬公司人员学历状况图3.3 人员年龄分布情况图3.4 员工职称分布3.2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初创:杰扬公司成立于2007年,公司的老板原是在一家国企里从事会计主管的工作,有着丰富的会计从业经验。期间也曾担任过会计培训机构的讲师以及兼职会计职位。后来和其他两个发起人一起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刚开始,生意开展得很艰辛,客户也就只有十几家,客户来源也只限于他们所认识的朋友、亲人的小型私人企业。虽然是低端的客户市场,但他们始终坚持“专业、优质、热心”的服务宗旨,为客户节省不必要的开支,从而争取更大的效益,为此得到了更多客户的信任。由于当时小企业数量正在增大,财税代理市场需求大,有些客户也争相去寻求可信任的代理公司去管理他们的财务,于是老顾客就把他们的客户或亲戚朋友的公司介绍给了杰扬公司,自此杰扬公司的客户越来越多,由原来的十几家增加到三十多家。快速成长阶段:由于杰扬公司拥有了自己稳定的客户来源,经过两年的努力,公司的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60多万元,公司员工数量由原来的3人增加到了15人左右。客户也由原来的纯低端市场过渡到中高端市场。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多,公司规模也逐渐扩大。公司经过两次搬迁,由一个独立狭窄的办公室扩散为四个办公室。因我们的客户大都在广州天河区,为了使我们的服务覆盖范围扩大,公司高层决定在2012年的上半年开辟了番禺区的分点。在此基础上,把新开辟的点定位为业务开发点,寻找外包商,积极扩展市场。稳定发展阶段:经过了四年的探索发展,公司终于步入了平稳发展阶段。业务由原来单一的代理记账业务延伸到多样化业务,如会计人员培训、税务代理、管理咨询等。业务的多样化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因此,在这个阶段杰扬公司把重力转移到了业务扩张上,增加业务人员,为公司寻找更多的客户源。后期成长阶段:近两年来,公司的业务虽然有所提升,但公司业绩一直处于维持状态。由于公司重力一直放在业务扩张上,加之管理层管理经验不足,现阶段公司内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组织结构混乱、内部控制不足、人才严重不足、客源流失等,公司陷入发展困境之中。迫于竞争环境的威胁,公司必须进行内部制度改革,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3.3公司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3.3.1 公司组织结构不合理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杰扬公司目前的组织机构形式主要特点为:基本为传统的直线型组织结构。首先,纵向组织结构具有组织中每一位管理者对其直接下属有直接职权;组织中每一个人只能向一位直接上级报告,即“一个人,一个头”;管理者在其管辖的范围内,有绝对的职权或完全的职权。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职权明确、联系便捷及管理成本低。缺点是在组织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所有管理职能都集中由一个人承担,是比较困难的,同时部门间协调差,有违专业分工的原则,整体效率低。其次,杰扬公司办公室地点分为两个区域,分别是天河区和番禺区。虽然办公地点只有两个区域,但是公司的业务范围还涉及到越秀区、开发区、白云区等几个地点。平常由于人员外出工商局、税局等机构办事还需跨地区办公,造成员工的办公分散性很强,管理难度很大,公司的日常经营决策分散,致使管理成本很高。加之公司人员、办公场所过于分散,有碍于成员间的内部沟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杰扬公司实行的直线型织结构其实是非常不适应公司的发展战略的。3.3.2 控制系统不完善由于杰扬公司近两年成长迅速,业务扩展很快,公司相应的控制系统并未完全建立起来。公司是由三个合伙人发起设立。权利高度集中于合伙人手中,违背了人和组织所依赖人发展的理念。同时,发起人虽然职业经验丰富,但是缺乏管理经验及管理能力,又不能将权利下放,集中决策导致公司决策效率低下,决策准确性差,而分散的决策在没有很好的控制系统约束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导致公司整体管理涣散,员工思想混乱,危害公司的经营决策增多,公司经营成本增大,最终导致公司业务虽多,而实际收益很低的局面,公司经营陷入高度风险之中。3.3.3 客户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公司的一个重要的竞争资源就是客户。不同规模的代理公司一般都有不同的客户群体。对于杰扬公司来说,它的客户群体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如何留住老顾客和吸引新顾客是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任务。会计人员一般都有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能力,但他们通常在管理经验和技能方面有所欠缺。客户与公司建立的委托代理关系必定会给双方带来风险。因此,加强与客户沟通的能力是现阶段杰扬公司会计人员面临的一大考验。3.3.4 公司激励制度不完善从以上公司的业务发展状况来看,杰扬公司自2009年建立之初,从单一的代理记帐业务扩展到注册公司、税收筹划、纳税申报、内部审计、工商税务注册年检、财税咨询等全方位的会计服务。由于业务层次已经逐渐由低端服务像高端服务过渡,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工作内容繁琐且枯燥,与之前单一的代理记帐业务相比,杰扬公司目前的业务发展状况使得会计人员开始变得不堪负重。加上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正规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制度,尤其是会计从业人员岗位的层次差异很大,造成员工内部收入相差很大。收入差距过大,员工就会根据自己的收入调整自己的行为,低收入就会导致工作质量的下降。杰扬公司对于激励制度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员工的持续工作积极性隐患,这将阻碍公司的长期发展。3.3.5 人才流失严重 因为杰扬公司属于中小企业,对一些员工吸引力不够,加之现行财税代理公司从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比较低,尤其与一些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公司相比,工资水平差距更大,因此,难免会使一些员工思想出现波动并出现人员流动的情况。人员流动在公司里面来说是正常的,但是人员流动给工作的交接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一方面,由于新进入员工对交接工作不熟悉或是没有任何经验,使得正常的工作进度无法进行,从而影响到工作质量;另一方面,公司的流失人才从个人的利益出发他们会选择独立代理来获取较高的收入,将公司原有的客户带走,给公司业务收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4 杰扬公司成长环境分析4.1宏观环境分析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中小企业的主体是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在政治层次上给予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相同的地位尤为重要。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把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了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要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从政治层次上对中小企业予以肯定。2003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标志着在中小企业的立法上,我国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这些政治领域的重大突破和法律法规的健全,为我国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为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蓬勃发展打下了基础17李洁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2:49。几年来,中国政府在扶持和支持外包服务产业的发展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努力。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包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政策措施。在2007年3月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表示,“今后,中国政府工作中的一个新重点,是提升中国在外包行业中的地位。2006年10月,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授予成都、西安、上海、深圳和大连为我国首批以承接外包为重要功能的“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意味着我国服务外包基地的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2007年12月,广州正式成为第12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作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之一,广州为服务外包行业提供的发展环境更为宽松,在市场准入、人员培训、平台建设等有关政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4.1.2 经济环境分析进入21 世纪, 亚洲经济开始复苏并恢复较快的增长,美国和东欧各国的经济继续增长,今后510 年内,世界经济将可能在较平稳的轨道上运行。世界经济平稳均衡的发展,会给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背景。而在世界经济步入一个良性发展时期的同时,我国的经济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国内政局稳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活力不断增强、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等是我国经济发展有利的内部条件。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将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从市场环境来看,随着银行等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服务机构专业化技术的增强,以及新兴的专业技术公司(财务代理公司、收账公司等)出现,财务外包的市场基本已具备。如一些银行已经开展了针对企业的各种理财业务,如网上银行、电子结算业务、票据产品业务、投资理财业务等都提供“一对一”的服务。当今银行与企业关系的改善和变革使得原来必须由企业财务人员亲自操办的一些业务和控制管理活动可以交由合作银行完成。企业对财务外包的需求,让很多会计师事务所、财务代理公司看到了商机。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一直都是中国奉行的美德,因此,一些公司宁愿自己什么都做,也不愿借助外来的帮助。由于中国特殊的文化氛围,认为外包会让企业失去控制、受制于人。国内的很多政府和企业还没有树立起外包的观念,对外包还存在着抵触。文化理念的差距会影响外包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观念改变之后才会接受先进的管理方式。在中国,代理服务公司都在人们的眼中就是“中介”,在一些人看来“中介”一般都是不可信的、不专业的,他们认为中介公司就是为了榨取的他们的钱,因此,有时候作为中介性质的服务代理商都会被别人冠上不讨喜的罪名。而在外国,企业就比较欢迎中介公司,因为他们觉得寻找代理服务会更加节约成本,效率也会更进一步的提高。4.1.4人口与地域环境分析广州作为广东省会,是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珠三角经济的核心,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为990万。首先,广州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城市供电、供气、公交、地铁等公共事业稳步发展,通信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接着,广州市地处珠江水系的东西北三江交汇点,水路陆路航空便利,形成了发达的交通网络。建成了黄埔港,内港港口,新沙港区等大型港口及白云国际机场等航空运输场。最后,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而广州作为全国的一个经济发展中心吸引了上千万的劳动力,劳动力充足廉价是吸引中小型企业的关键要素。广州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南方高校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全地区共有高等院校80所。当局以巨资兴建的全国最大的大学城之一广州大学城也在2004年投入使用。这对于知识密集型的财务外包行业来说是一大区域优势。4.1.5技术环境分析IT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公司应对经济全球化,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通行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必备的手段。 互联网的延展性和灵活性使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对企业的约束化为无形,市场可以无限制地延伸到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从而为服务外包跨越时空障碍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企业进行信息收集、加工、传递的成本变得极为低廉,企业协作的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