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实施中的校本培训研究 1、 历史背景1.1、培养新世纪教师的迫切需要与教师培训实效性低下之间的矛盾呼唤校本培训。 “振兴民族在教育,振兴教育在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当今人们的共识。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开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教师需要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20世纪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表明,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使“改革的重点已经从改革学校向改革教师培训,并加入文化社会实践及引导教学生活的价值观”。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而教师发展的关键是职后的继续教育。在继续教育中,从培训的主体看,可分为中央培训、地方培训和校本培训。在这一系列培训中,校本培训有其特殊的意义。校本培训面向全体教师,以本校教育的现实问题为着眼点,有利于在实践中训练和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从而提高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1.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与之匹配的教师培训体系,校本培训成为了中小学校面对的历史命题和现实命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怎样使广大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成为新课程实施中最关键的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因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程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的能力。新课程改革,各门课程均需实现“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根据本地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及本校教师的特点实现生成性,也对教师培训提出以校为本以加强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须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1999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以中小学校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突出了校本培训在教师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认为,适应教师在职教育或继续教育背景,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一起成长的校本培训,将使教师自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习惯、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进行认真而有效的思考和调整。1.3、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学校创造自己的特色,故教师培训也要以校为本。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各国关心的焦点是:谁在教育上夺取了优势,谁就能强占21世纪的制高点。新世纪中学校因该怎么办?如何把时代的脉搏,认准时代发展的走势,以明确的办学哲学为学校定好位,为学校发展制定好目标与规划,使学校在新世纪中充满生机与活力。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学校创办自己的特色,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是前提条件。但是,校本培训的建设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领域,校本培训的模式、校本培训的内容、校本培训的手段、校本培训的管理、校本培训的评价等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还不够充分,这些都是我们急需研究的内容。1.4、学校的现状与发展需要我们重视校本培训。2002年10月,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我们立足于现实,对我们学校在职教师的综合素养展开了调查研究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我们虽然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并且教师素质比以前确实有较大的提高,但对照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我们的实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教师的业务素质还不是很高,专业教师缺口比较大,这三个问题不解决,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话。况且我们也意识到,如果不乘这次课改东风,我们很有可能落在别人后面。所以改变目前教师培训和学习的态度,探索新的模式,使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已成为我们工作中的重点内容。2、概念界定 “ 校本培训”是把培训、教学、教研、科研紧密结合,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由学校自主确定培训内容和形式,自主组织实施的继续教育形式。其基本精神是立足于本职、本岗、本校,以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实践领域为阵地,将教师置身于终身教育的环境之中,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3、理论依据3.1、政策依据:2000年3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1999年2002年)及其实施意见的通知,方案要求:加强县以下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建立乡镇中小学教师培训点,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并强调:中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中小学校长是教师继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都要制定本校教师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各地要对中小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加强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 3.2、教育学依据新课程理论:第一,新的课程结构,不仅加强了学科综合,设置学科、社会等综合课程,而且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新课程的综合性决定了教师必须面向社会生活开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第二,建构主义课程观强调课程是经验,要求课程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互相联系,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第三,新的课程实行三级管理课程,学校必须自主开发校本课程,这就要求学校必须面向社区开发利用社区课程资源。总之,充分开发利用社区教学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课题。同样,充分开发利用社区培训资源,构建三级培训机构合力运行机制也就成了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课题。 3.1、方法论依据系统科学理论: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整体。从系统原理看,市、县、乡三级培训机构构成了一个系统整体,各子系统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它们的协同运作对校本培训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4、方法和措施4.1、建构校本培训管理体系。 在校本培训中,如何激发教师主动参与培训活动的积极性,让教师把参与培训活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和内在需要,影响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其中“建构校本培训管理体系”是关键。5.1.1、健全校本培训领导实施机构。我校建立的校本培训领导实施机构,是在校长的统一领导和指导下,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党支部、工会室、青年协会等部门既分工又合作,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校本培训的决策群体。其网络结构如下图:校长室(副校长) 制订计划、组织实施、负责考核评价。党支部、工会室 负责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校 教务处 负责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长教科室 负责骨干教师的培训。青年协会 负责新教师、青年教师的培训。4.1.2、确立校本培训目标系统。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旨在促进学校的发展,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自我超越的内在机制,成为真正意义的学习化组织。校本培训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把教学研究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和在职学校培训融为一体,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为此,我校对全体教师提出了如下培训目标:形成“一种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树立“两种精神”树立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智慧和创新精神。增强“四种意识”增强开拓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和未来意识。培养“五种能力”培养交流能力、合作能力、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的能力、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 在培训内容方面,由侧重于理论的师德修养、知识更新与拓展、教育教学原理、教育科研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集中培训体系,过渡到更强调实践的师德修养、基本功训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训练、教育科研能力训练的体系,既切合实际,又力求不断创新。目标的实现逐渐由模糊变清晰,这是校本培训区别于其他培训的分水岭。师德修养方面由学校校长、党支部、工会特别是学生家长考核或投票来决定;教学技能方面由教务处、青年协会组织的课堂教学创新评价、普通话等级测试、计算机等级考核、课件制作评优及骨干教师评选等来检测目标到达度;教育科研水平由教科室以课题研究成果评鉴及论文发表的档次与数量来检测。4.1.3、建立校本培训的支持系统。 研究中我们体会到,要使校本培训能够得以有效的实施,必须充分利用一切可获得的资源,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支持系统。为此,我校在原有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了“姜湾中心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库”,印发了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课程开发指南和开发校本案例,编制了“提质创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等特色资源库,开辟了动态交流点,从而为校本培训提供支持帮助。4.1.4、构建了校本培训评估系统。 我校校本培训评估系统主要有两方面构成: 一是教师专业素质综合评估。结合骨干教师考评,对教师全面进行师德修养、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水平、普通话等级、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等级、教育科研水平等的考核。按教育局制定的评估指标,学校组织评估。教师专业素质综合评估,对教师的继续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是校本培训质量周期评估。每个周期结束,由学校进行培训周期质量评估,达到质量标准的,转入新模式的培训。4.2、确立校本培训教学模式。行动研究是校本培训中最基本的一种培训方式。所谓行动研究,就是由社会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论认识,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国际青年百科全书)。在我们学校用行动研究培训教师,即是:以现代教育培训理论为指导,以解决校本培训中遇到的问题为主要任务,让行动者(教师)参与研究,培训者(学校或专家)参与实践,相互协作,面对校本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行动计划,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不断实现学校预设的培训目标。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我们确立了如下七种校本培训的教学模式:4.2.1、案例教学式案例教学由案例形成和案例运用两个阶段组成。案例形成包括前期准备、确定主题、情境描述三个步骤。案例运用包括案例引入、案例讨论、诠释与研究三个基本过程。进行时可根据需要分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案例教学方案,使教师针对案例进行学习、研究、反思、感悟、借鉴。4.2.2、问题探究式培训者首先深入教师之中,对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然后逐一进行探究教学。探究教学的一般步骤是:提出问题、讨论交流、专家点拨、反思总结。问题探究教学要引导教师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问题探究的关键是收集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为此,学校每年都要发放问卷调查表或找教师代表座谈,了解教师的学习需要以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使校本培训更具有针对性。 4.2.3、专题讲座式学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带共性的需求,每年确定几个重点专题,组织集中培训,如现代教育理论、信息网络技术、教学课件制作、课题实验结题等。专题集中培训应注意分层教学。比如,关于课件制作的培训,学校既要强调人人参与,同时又要承认因年龄差异而引发的信息素养的差异性。因此,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来要求每一位教师,尤其在培训目标更应该区分对待。如:青年教师必须掌握flsh动画制作,会利用frontpage等软件制作网络课件;中年教师必须掌握powepoint的使用,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而老年教师只要能操作计算机、会使用多媒体课件即可。4.2.4、示范-模仿式这种培训方式主要是针对我校近年来新教师比较多、新调入教师大多教学技能比较差的实际。该模式的一般程序是:定向、演示示范、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这种方式主要运用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培训中,培训者和学习者进行的是互动方式。 4.2.5、情境体验式教师的学习培训,如同学生的学习一样,应该在一种乐学的环境中进行。尤其就目前我校而言,教师的教学任务还比较繁重,工作压力也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为教师创设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校本培训的情境体验教学,就是要求在培训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该模式的一般程序是:创设问题情境、展示问题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4.2.6、自修-反思式教师根据自己需求,在培训者的指导下,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评价、自主完善。该模式的一般程序是:提出计划、自学研修、实践体验、专家指导、反思总结。 4.2.7、研训互动式学校有计划的进行教育科研立项和向上级申报立项,确定集体和教师个人承担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在课题的实验中,紧紧抓住实验中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同时,在培训教学中,培训内容又以课题项目为骨干支撑,给学习者以极大的吸引力。这样的培训,既提高专业知识,又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这种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 以上七种校本培训模式的确立,为学校实施校本培训形成了良好的格局,为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畅通无阻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3、做实校本培训实施过程做实校本培训实施过程,我们主要是从“入格”培训、“上格”培训、和“风格”培训三个层面进行的。其结构如下图:三个层面的校本培训结构示意图新教师层面全体教师层面骨干教师层面风格培训入格培训上格培训快速适应课堂教学促使教师上台阶率先成为科研型教师4.3.1、面向新教师的“入格”培训。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可以这么说,它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根本大计。抓住了新教师的培训,继续教育就有了主动权,教师培训的运行机制才能良性发展。我们对新教师的培训目标是:进一步加深对新教师道德规范的真实情感,进一步强化专业思想、调整师德规范,进一步掌握主要学科的教材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从思想上和业务上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缩短从一个合格毕业生成为一个合格小学教师的周期。新教师的培训,我们实行“一年四课制”,即入校前上好试讲课,三个月后进行公开展示课,下半年上好新教师竞赛课,年底前上好汇报课。加强对新教师常规教学各个环节的指导与管理,是新教师“入格”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通过“推门听课”、“一周一查”、“两周一辅”等形式,对新教师在备课与上课、作业与辅导、听课与评课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面对新教师较多的局面,将新教师与组内教师结对子,即新教师要向本组有经验的老教师(高级、一级教师)拜师,签订“导师带徒”合同,组内互相交流,向校内专家请教,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课堂教学,缩短教学与教研的过渡期,进而以教研促教学。为了提高新教师的研究能力,学校将新教师编制成一个研究小组。要求周一下午集中一小时研究语文,周二下午集中一小时研究数学。目前,他们已经形成了课下互相沟通教学情况的风气,有时遇到典型内容,或者是有必要研究的内容,都能及时地研究与研讨。同时,学校还鼓励他们组内申报研究课题,组内围绕课题集体备课,上研究课,之后每位教师和学校领导结合学习课改的体会来共同评课,促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除此之外,新教师还要根据业务自学计划进行业务自学,学习内容包括教育理论、小学教材、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等。4.3.2、面向全体教师的“上格”培训。4.3.2.1、举办“教师学堂”。 “教师学堂”每周开课一次,分“权威论谈”、“校长讲座”、“骨干报告”和“教科沙龙”四个栏目循环进行。 权威论谈“权威论谈”主要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就当前教育科学前沿理论及教改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象进行讲座。近几年,学校先后聘请了市教研室主任陈运林、特级教师王建军、省教科院洪教授洪卓周、原实验小学校长刘铎等为我校教师分别作了 “如何撰写新课程教学案例”、“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教师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小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辅导报告。 校长讲座“校长讲座”主要由学校校长对当前学校工作中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专题辅导,如: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创新理念和成功教师、理想教育、促进教师沟通有效途径、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教学、教育创新呼唤科研型教师、加强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等。 骨干报告“骨干报告”主要由我校获得过上级部门表彰的先进人物进行经验交流。如市数学学科带头人王小红老师作的“论两种不同的课程知识观”,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刘豫红老师作的“课堂评价视角”以及信息技术专用教师汤其斌所作的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等。 教科沙龙“教科沙龙”主张全员参与,交流教师们了解和掌握的先进教育科研信息和教改成果。学校多次召开教师座谈会,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了解当前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需求及希望能通过继续教育解决哪些问题。学校对收集的意见认真整理、讨论确定具体专题。 专题确定后,学校再根据每位教师的实际将任务落实到人,要求每位教师至少要承担1个专题,有的可能要承担2个专题,有的甚至要承担了非本学科的专题。 为了帮助各教师认真准备专题,提高专题质量,学校聘请了市教研室有关专家来校进行现场指导,解答相关疑难问题。学校还将所有专家的电话号码印发给每一位教师,以确保能及时与专家取得联系,随时进行咨询和接受指导。 教师写出讲稿后,一般先交给课题组进行审查,符合条件后,再在校内举行说课,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参加。说课完毕后,由领导、教研组长及全体教师一起评课,提出修改意见,并帮助补充有关资料。如此反复2次以上,使讲稿不断充实、成熟。在评课中,大家均本着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十分认真,而且要求每位教师均发言,指出问题不留情面。有的专题说课还请了教研部门和兄弟学校的教师代表参加评课。如果多次不能达到要求,就取消该专题,宁缺勿烂。从而保证了专题讲座的质量。“教师学堂”开课的时间安排在每周三下午,每次2小时左右,到目前为止,我校已聘请专家、教授和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开设专题讲座10次,重点对当前实施新课程的有关政策理论问题进行培训;学校正、副校长开讲座12次,有59名教师代表介绍了教改经验。“教师学堂”管理规范,气氛活跃。4.3.2.2、 开展读书活动。为了尽快提高教师的素质,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我们借鉴了企业学习型组织建立的模式,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教师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为教师购进新课程理念的有关书籍,制定必读书目,订阅了百种刊物,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物质保证。为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人文修养,我们先后组织教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我的教育理想、教你学礼仪、谁说你不行、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系列丛书,并展开了一系列大讨论,在讨论中教师的思想得到了升华。此外我们还组织学习了新课程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简明读本、教师的适应和发展等书,并且要求教师写出读书笔记、案例分析、个人反思,真正把学习纳入教师的实际生活中去,使教师能够在实践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4.3.2.3、 实施“研训一体”。 “一人一课”旨在练兵。“一人一课”一般以年级组为单位。课前执教老师先谈设计思路,然后年级组集体备课,提出中肯的建议;课中组内教师集体听课;课后按“执教人自述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互评年级组内教师点评执教人谈体会”的步骤进行评课。整个“一人一课”活动,要求年级组内教师人人发表意见,个个谈体会。通过“一人一课”活动,真正把课程改革落实到实处,使教师在活动中得到多角度、多层次的指导和帮助。 优质课以点带面。为了更好地展示教师在新的课堂理念下的教学,每学期我们都组织一次校内评优课,全校教师都参加,每人自选内容,或组内教师同上一个课题。通过个人精心准备,组内集体备课,由学校按学科或年级安排好日程,人人讲课。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组成评课小组,个别教师的教学标准达成度较低,领导与教师一道进行分析,帮助其对症下药,边学边改。当他们的教法渐已成熟,提出申请再次评估时,学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二次评估。 示范课典型引路。如何才能给老师们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指明方向?为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我们常请一些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有自己特点的教师在校内做新课程的示范课,给其他教师开拓思路,以供学习和借鉴,起到引路的作用。事实表明,“示范课”有利于促使教师互相切磋技艺,博采众家之长,充实提高自己。 研究课重在探索。我校开展的教研活动,一般以学科组为单位,不分年级、年龄和性别。具体到每一个研究小组,我们采取的是自愿组合或抽签来决定的方式。同一个研究小组成员要求上同一个教学内容,通过“微型课研讨课汇报课”三个环节来实现“自主探索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这种活动旨在引导教师“不唯教材、不唯教参”,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课程设计、学情分析和学习方法指导上。 汇报课旨在交流。我校教科室组织课题评价与验收活动,凡申报验收的教师都要展示一节体现自己研究专题的课。上这种课,有利于校内教研信息的交流,发挥信息动力的作用。老师们对这种课很重视,期望通过讲课,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教高的评价。听课的教师也想从别人那里多学一些经验来充实自己。通过以上五种形式,锻炼了教师,提升了教师授课水平,使课堂主要重地成为我校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舞台,使我校新课改的实施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实践结果告诉我们,只有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牛鼻子,才能落实新课程理念,教师的教学观念也才会得到不断的进步。4.3.2.4、 实施科研推动。我校把教育教学科研作为校本培训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之一,国家级、省级、市级共七个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促成了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尤其是我校独立承担的市级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是开展全员校本培训的又一载体。 在研究中,我们鼓励教师独立或自行组合选择在学校总课题之下的子课题。教科室及时进行选题、开题、结题培训,指导撰写研究论文,整理提炼研究成果;观摩听课,推门听课、互相听课、临床诊断等,为大家提供交流意见和看法的契机,既能达到资源共享,也是一种运用理论分析实践、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实际教学水平的机会;教科室还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教学研讨会,进行案例分析和研究;我们开辟的“校际交流”,与先进学校经常保持联系,有效地达到了师资、设备、信息的共享,相得益彰。4.3.3、面向骨干教师的“风格”培训。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仍然是当前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实施这一转变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组织力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研究,更需要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能力的素质型教师。因此,学校应该把骨干教师的培养作为自培工作的着力点,以次来带动学校自培工作的全面发展。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首先在教学上要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同时还要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否则就会容易困守在重复旧经验上,甚至在老一套方法的窠臼里不能自拔。实践告诉我们,教学与研究的脱节,对教师的发展和教学的发展是及其不利的。教师不仅要达到相应学历层次,而且必须具备适应新课改要求的能力和水平。这种能力和水平,不仅表现在常规性的一系列要求上,而且在新的形式下,应该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我们把教师设计为“长、宽、高”的立体形象。“长”就是知识面宽,不但要精通所教学知识,而且要了解其它学科知识,做到一主多副,成为“小百科”;“高”就是教学艺术高。也就是说,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认识。因此,对这些教师学校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创造条件让他们不断地发展。 实行“三导四定”。“三导”即:专人指导、重点指导和跟踪指导。“四定”即:定指标、定任务、定措施、定导师,并接受学校考核。 优先选派骨干教师到外校、外省市学习先进经验,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展示自我。为了加速骨干教师的成长,使他们在新课程实践中尽快成熟起来,我们积极推荐他们在市级、校级上示范课、教研课,我们还主动请省、市教研员来校指导,便于给教师提供更大范围内展示的机会。 送教下乡。我们根据兄弟学校的实际,选择本校骨干教师到兄弟学校进行主讲,做到送教到校,送课到乡。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兴安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答案
- 2024年海南客运从业资格证操作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南昌客运资格证考试内容及题型
- 2024年银川道路客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4年辽宁客运资格证摸拟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 2024年湛江客运资格证考试题
- 英语中避免重复与汉译中的重复翻译法
- 热轧不锈钢复合型钢-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 威能壁挂炉使用手册
- 科研机构油机管理要点
- 给老婆的保证书3篇
- 机场使用手册飞行区场地管理
- 低血糖处理流程
- 周口恒大名都项目施工日志(10月份)
- 铝挤成型工艺介绍
- 让那诺尔油藏简介
- 电信维基网注册指南
- 书籍设计赏析PPT优秀课件
- 制除盐水水成本核算
- 县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档案资料管理实施细则
- 市场营销-奔驰汽车营销策略及发展对策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