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论》word版.doc_第1页
《消化性溃疡论》word版.doc_第2页
《消化性溃疡论》word版.doc_第3页
《消化性溃疡论》word版.doc_第4页
《消化性溃疡论》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病。其主要特征是多发病、自然病程长,且治愈停药后复发率甚高。通过介绍消化性溃疡的诱因,浅谈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并引起在校大学生的重视。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治疗;预防;在校大学生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它既“古老”又“年轻”。考古学家解剖古埃及木乃伊时,曾经在干尸中发现过溃疡病的痕迹,所以说此病不可谓不“古老”。说它“年轻”,是因为,对溃疡病的研究,直到最近十几年来才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和进展,例如甲氰咪呱和奥美拉唑等新药物的开发,使百分之八十的溃疡病病人在4至8周内就可治愈,这与过去漫长的治疗过程相比,可谓神速。说溃疡病“年轻”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患上此病。据相关统计,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的溃疡病患者的年龄平均了3到4岁,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出现这样的趋势,是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一、发病机理 近年来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一)胃酸分泌过多 一旦大脑皮层受到过度和持久的刺激,功能发生混乱,以致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增加,使胃和十二脂肠粘膜受消化、侵蚀而发生溃疡。有人认为“无酸就无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绝不发生在无胃酸分泌或分泌很少的人。胃酸是由胃壁细胞分泌的,壁细胞的总数称壁细胞总体;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酸基础分泌量和最大分泌量均明显高于常人。故壁细胞总体的增多,胃酸分泌随之增高,形成了发生溃疡的重要因素之一。(二)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呈螺旋状或S形、微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属于弯曲杆菌目、螺旋杆菌科、螺旋杆菌属。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在幽门螺杆菌粘附的上皮细胞可见微绒毛减少,细胞间连接丧失,细胞肿胀、表面不规则,细胞内粘液颗粒耗竭,空泡样变,细菌与细胞间形成粘着蒂和浅杯样结构。正是由于幽门螺杆菌的发现以及对症根除治疗,使得消化性溃疡不再是一种病程漫长、久治不愈且频频复发的疾病。 (三)粘膜防御机能受损在正常情况下,胃和十二指肠粘膜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和丰富的血液供应,并由粘膜分泌出大量的粘液附在粘膜上,形成足够的防御能力。但在一定条件下,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功能紊乱,削弱了对胃酸的中和及对胃粘膜的保护,胃、十二指肠壁血管痉挛,供血减少,从而使胃、十二指肠粘膜防御机能受损,胃酸、胃蛋白酶对粘膜组织自身消化而形成溃疡。除此之外,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例如环境因素:长期吸烟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而且吸烟会加重患者溃疡的症状。而暴饮暴食或不规则进食可能破坏胃分泌的节律性。据临床观察,咖啡、浓茶、烈酒、辛辣调料、泡菜等食品,以及偏食、饮食过快、太烫、太冷、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均可能是本病发生的有关因素。 二、诊断要点及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可表现出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餐后痛多见于胃溃疡,空腹时疼痛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少数患者(约1015%)无上述典型症状,更有患者以消化性溃疡并发症如溃疡穿孔、上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为首发症状。(二)体征 消化性溃疡缺乏特异性体征,多表现为局限于上腹部的压痛。但当出现并发症时,可伴有相应的体征,如幽门梗阻时可出现胃型和胃蠕动波,溃疡穿孔时可有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等等腹膜炎相关体征。除上腹疼痛外,尚可有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嗳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食欲多保持正常,但偶可因食后疼痛发作而惧食,以致体重减轻。(三)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可对消化性溃疡作出最直观的诊断,并可取活体组织做病理检查和H pylori检测。内镜诊断应包括溃疡的部位、大小、数目及溃疡的分期及Forrest分级。对于胃溃疡,应常规取活体组织做病理检查。(四)X线钡餐检查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于消化性溃疡有诊断意义的表现包括直接征象(龛影)和间接征象(局部痉挛、激惹及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消化性溃疡诊断常以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诊断线索,根据其胃镜下具体表现及病理结果,做出明确诊断。对于那些不适合做胃镜检查的患者,如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不配合胃镜检查等,可选择X线钡餐检查。(五)疼痛特点1、长期性 由于溃疡发生后可自行愈合,但每于愈合后又好复发,故常有上腹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整个病程平均67年,有的可长达一、二十年,甚至更长。 2、周期性 上腹疼痛呈反复周期性发作,乃为此种溃疡的特征之一,尤以十二指肠溃疡更为突出。中上腹疼痛发作可持续几天、几周或更长,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全年都可发作,但以春、秋季节发作者多见。 3、节律性 溃疡疼痛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节律性。在一天中,凌晨3点至早餐的一段时间,胃酸分泌最低,故在此时间内很少发生疼痛。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常在二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制酸药物后缓解。一部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由于夜间的胃酸较高,尤其在睡前曾进餐者,可发生半夜疼痛。胃溃疡疼痛的发生较不规则,常在餐后1小时内发生,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出现上述节律。 4、疼痛部位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多出现于中上腹部,或在脐上方,或在脐上方偏右处;胃溃疡疼痛的位置也多在中上腹,但稍偏高处,或在剑突下和剑突下偏左处。疼痛范围约数厘米直径大小。因为空腔内脏的疼痛在体表上的定位一般不十分确切,所以,疼痛的部位也不一定准确反映溃疡所在解剖位置。 5、疼痛性质 多呈钝痛、灼痛或饥饿样痛,一般较轻而能耐受,持续性剧痛提示溃疡穿透或穿孔。6、影响因素 疼痛常因精神刺激、过度疲劳、饮食不慎、药物影响、气候变化等因素诱发或加重;可因休息、进食、服制酸药、以手按压疼痛部位、呕吐等方法而减轻或缓解。三、前景展望(一)一般治疗和预防 主要方法是使患者了解本病的发病诱因及规律,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1、保持和建立正常的生活、饮食规律,睡眠要充分,避免过度疲劳及情绪紧张,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心情,消除焦虑。2、每日三餐要定时,尤其是早餐不可少,切忌暴饮暴食,忌食粗糙刺激性食物,多食高纤维饮食,戒烟戒酒,季节变化时注意保暖。3、禁用能损坏胃粘膜的非甾体类消炎药(如消炎痛、保泰松等),避免发病与复发诱因 。4、参加适当的运动及保健(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使胃肠蠕动加快,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份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5、溃疡病的发作期应注意休息,疼痛剧烈合并出血时要卧床,并及时治疗,有黑便及45岁以上患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二) 药物治疗1、制酸药物的治疗 通过中和胃酸使胃酸减少来缓解疼痛,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类,可溶性的有碳酸氢钠,虽该药止痛效果快,但长期大量使用时副作用较大,故临床上不单独使用;不可溶性的有碳酸钙、氢氧化铝、氧化镁等,碳酸钙用量多时,可引起高钙血症,久服还可引起肾功能损害,用药应定期查血钙和肾功能一般不长能期服用。为了减少副作用,增强治疗效果,常用一些复方制剂如:胃舒平、胃疡宁、铝镁合剂、乐得胃等。2、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 幽门螺杆菌是诱发胃炎、溃疡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也是溃疡复发的主要诱因之一。伴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病人,除用抗胃酸分泌治疗外,均需积极给予抗菌治疗以根除幽门螺杆菌。3、中医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胃脘痛”范畴,按辩论施治,可分为:第一,脾胃虚寒型。治则为温脾健胃、益气建中,代表方为黄芪建中汤加减。第二,肝郁气滞型。治则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加减。第三,胃阴不足型。治则为滋养胃阴,代表方为一贯煎或麦冬汤加减。第四,血阏型。治则为化瘀通络,代表方为失笑散加减 。4、手术治疗 除上述方法之外,对于消化性溃疡,还可以使用抗酸分泌药物或胃粘膜保护剂等来治疗。四、在校大学生与消化性溃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发生消化性溃疡已成事实, 该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更严重的是如果该病不及时治疗一旦并发了出血、穿孔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我们应该:(一)纠正不良生活、饮食行为习惯要重视吃好早餐, 养成一日三餐按时进餐的生活习惯。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如辣椒、醋、咖啡等。还有一些罐头食品都会伤害胃黏膜, 高脂和甜食均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 也应少吃。此外, 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幽门螺杆菌感染, 不要暴饮暴食, 不酗酒。学习、休息尽量安排妥当, 保证饮食和休息时间。(二)适当减压适当减压, 保持精神愉快, 避免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晚上不要熬夜、不通宵上网, 更不能使用提神剂, 防止过度劳累。(三)开展戒烟活动在学校开展控烟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 如条件允许最好设立戒烟帮助中心。(四)改变不科学的审美观因为以瘦为美的审美观而导致了部分大学生, 尤其是女大学生进行节食的现象日益增多。经常节食使得胃粘膜分泌的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多, 使得胃肠粘膜直接受到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袭。所以我们应当改变不科学的审美观,崇尚自然美,注重心灵美,树立正确审美观。不过高脂食品和甜食能增加胃酸分泌, 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期大量摄入。参考文献:1周海港,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浙江临床医学,2004,6(1):48492赵辉,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现状口,天津药学,2003,15(6):70-713秦昌中,柳州地区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特点,内镜,1996(13):22244郑芝田,消化性溃疡,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8205王丽凡,57例消化性溃疡治疗体会,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45466邓驰,168例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的探讨,中国医药指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