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10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基础自考试题.ppt_第1页
全国2010年10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基础自考试题.ppt_第2页
全国2010年10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基础自考试题.ppt_第3页
全国2010年10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基础自考试题.ppt_第4页
全国2010年10月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基础自考试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年全国高考四川理综 生物卷分析 四川省生物特级教师 夏茂林 一、试题的评价 平稳:教改的需要 平和:人性化的体现 二、试题回顾及分析 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15N标记的苯丙氨酸饲喂小鼠后,在其 体内检测不到15N标记的酪氨酸 B. 当体内脂肪的分解速度加快时,意味着糖 类的供应不足 C. 肝细胞中内质网的功能出现障碍,脂蛋白 的合成受阻 D. 肝糖元和肌糖元去路的差异,与所在细胞 功能密切相关 A 2.下列关于几种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繁 殖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根瘤菌通过生物固氮,制造了含氮养料 和含碳有机物 B、接种到培养基上的青霉菌,进入对数期 能大量积累有毒素 C、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 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在新形 成的噬菌体中都能检测到32P C 3.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 矿质元素含量。为探究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 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 下做了模拟实验,测得数据如表。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蒸腾比率:植物消耗1摩尔水,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微摩尔数 。 A、CO2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施磷肥 的效果更明显 B、两种CO2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 洲蕨 C、由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 D、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CO2浓度都高于355molmol-1 C 项项目物种355molmol-1的539molmol-1的 不施磷肥施磷肥/20kghm-2a-1不施磷肥施磷肥/20kghm-2a-1 净净光合速率 /molm-2s-1 欧洲蕨 2.183.743.625.81 石楠1.376.765.4315.62 蒸腾腾速率 /molmol-1 欧洲蕨1.402.372.223.86 石楠0.250.660.712.10 4.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 叙述,正确的是 ( )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 起骨骼肌不自主战粟 B、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底部,可以引 起上肢的运动 C、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 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 D、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 给下一个细胞只能是单向的 D 5.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 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 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 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 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 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B 30.(22分)回答下列、两个小题。 .将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成一种特定的细胞(命名为 M细胞),再将M细胞移植到糖尿病模型小鼠(胰岛细胞被 特定药物破坏的小鼠)体内,然后小鼠的血糖浓度,结果如 图所示(虚线表示正常小鼠的血糖浓度值)。请回答相关问 题: (1)实验用的胚胎干细胞 取自小鼠的早期囊胚,取出 胚胎后一般用 酶 将其分散成单个细胞。(1分) (2)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判定M细胞已具有 (1分) 细胞的功能。说明判定的理由 (3分) 。 胰蛋白 胰岛B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 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3)用胰岛素基因片段做探针,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和M 细胞进行检测。请在下表的空格中填上检测结果(用 “+”表示能检测到,用“-”表示不能检测到)。(2分)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胚胎干细胞通过 (2分 )定向分化为M细胞。 (4)若将M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重组细 胞能否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 (1分),请说明理由 (2分 )。 + + - +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胰岛素基因的表达) 能 细胞核含有该物种所特 有的全套遗传物质(细 胞核的全能性) .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某种C3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变 化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 积累最多的时刻是 。(2分) (2)在12:00左右出现光合作用强 度“低谷”,此时叶片气孔处于关闭状 态的数量增多。请比较图中B、C两个 点对应的时刻, (1分) 时刻叶肉细胞之间的CO2浓度相对 较高, (1分)时刻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3 化合物的含量相对较大。 (3)研究发现,在其他环境因子相对稳定时,植物根 系部位土壤相对吸水是导致气孔关闭的主要因素。请 据此推测图中C、D两个点对应的时刻中, (1 分)时刻根系部位土壤溶液的浓度较高。 E B点(或10:00) C点(或12:00) C点(或12:00) (4)研究还发现,当土壤干旱时,根细胞会迅速合成某 种化学物质X。有人推测根部合成X运输到叶片,能调 节气孔的开闭。他们做了如下实验:从同一植株上剪取 大小和生理状态一致的3片叶,分别将叶柄下部浸在不 同浓度X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得的有关数据如 下表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启程度越大) 以上方案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来并加以修正。 若表中数据为方案完善后得到的结果,那么可推测,随着培养液 中X的浓度增大,叶片蒸腾作用强度 (1分) a.样本量太小。应“取叶片若干,等分为三组”。 (2分) b.缺乏空白对照。增加1组,将叶片的叶柄下浸在不含X的培养液中 (2分) 降低 31(20分)大豆是两性花植物。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 的遗传实验: (1)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 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 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组合 母本父本 F1的表现现型及植株数 一子叶深绿绿 不抗病 子叶浅绿绿 抗病 子叶深绿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绿抗病217株 二子叶深绿绿 不抗病 子叶浅绿绿 抗病 子叶深绿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绿不抗病113株 组合一中父本的基因型是_ (1分) ,组合二中 父本的基因型是_ (1分) 。 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 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 _ (1分) ,其比 例为_ (2分) 。 BbRR BbRr 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 3:1:6:2 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 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 (2分) 。 将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再将这些植株的叶肉细胞制成不同的原生质体。如要 得到子叶深绿抗病植株,需要用_ (3分 )基因型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 请选用表中植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要求在最 短的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 组组合 母本父本 F1的表现现型及植株数 一子叶深绿绿 不抗病 子叶浅绿绿 抗病 子叶深绿绿抗病220株;子叶浅绿绿抗病217株 二子叶深绿绿 不抗病 子叶浅绿绿 抗病 子叶深绿绿抗病110株;子叶深绿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绿抗病108株;子叶浅绿绿不抗病113株 80 BR与BR、BR与Br 用组合一的父本植株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 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材料。(2分) (2)有人试图利用细菌的抗病毒基因对不抗病大豆进行遗传改良 ,以获得抗病大豆品种。 构建含外源抗病毒基因的重组DNA分子时,使用的酶有 (1分)。 判断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的标准是_ (1 分) ,具体的检测方法 _ (2分) (3)有人发现了一种受细胞质基因控制的大豆芽黄突变体(其幼 苗叶片明显黄化,长大后与正常绿色植株无差异)。请你以该芽 黄突变体和正常绿色植株为材料,用杂交实验的方法,验证芽黄 性状属于细胞质遗传。(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 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培育的植株具有病 毒抗体 用病毒分别感染转基因大豆植株和不抗病植株,观察比较植株 的抗病性 三、2009年四川高考理综卷 生物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 考查 2009四川高考理综卷生物试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 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等内容 ,主干知识分值占89%,其中:细胞学占13.9%、新 陈代谢占22.9%、生命活动的调节占27.8%、遗传与 变异占23.6%。 2、全面考查的基础上,考点有所变化 今年的试题与前几年相比,考点有较大的变化 ,在生物与环境(前几年每年都有一道选择题)、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等前几年每年必考的地方今年 考点较少,加强了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代谢的内 容,注重了一些“冷点”知识的考查。如第4题B选 项考查了的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各地的理综考试 很少涉及到)和第5题A选项考查了非特异性免疫 的知识,31题(1)考查了基因频率计算等。 3、注重试题的传承性和创新性 每年的高考在前一年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如 31题(1)题小题随机交配与2008重庆31题题 小题一致,31题(1)题、小题与2008 四川卷31题(1)、(2)基本一致,两道大题考 查的知识点很相似,2009更细、更多。 4、立意鲜明,凸显能力考查 41、突出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第1题涉及三大物质代谢的过程,代谢与健康、代谢与细胞 器的关系、血糖平衡的调节等知识;第3题涉及根瘤菌的功能、 代谢类型、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次级)代谢产物、影响 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途径的因素、病毒的复制及复制特点 等知识。 非选择题,不仅对考生运用知识和分析推导能力考查得淋漓 尽致,同时考查了学生准确使用生物学术语,恰当组织语言, 科学描述生物学过程和现象的能力。如31题(3)要求考生熟练 运用遗传基本规律进行分析,然后用遗传图解来表述生物学过 程。 42、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是生物科学素养中的核心要素 。2009年的四川理综生物试题进一步加强了实验性 、探究性、以考查能力为主题型的设计。如第4题以 模拟实验数据为背景考查考生的分析和探究能力。 30题I题以小鼠胚胎干细胞定向培养和小鼠的血糖浓 度值变化曲线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实验过程和实 验结果的分析能力。30题II题(4)改变了原来单一 考查书写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结果,而是要求学生 根据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对实验的叙述作出评价并 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探究。31以遗传实验作背景 材料,围绕实验结果设置情景或设问,使考生从具 体实验操作的情境出发,探究和解答遇到的生物学 问题,将探究能力的考查贯穿其中。 43、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 全卷7个生物试题中共有7个图表,其中曲线图3 个,表格4个,30题使用了2个图2个表,这些图表中 蕴涵了大量的信息,加大了试题的阅读量,有效考 查了大纲要求的考生“会鉴别、选择试题中给出的相 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 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另外试题设计注意了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如,30题题以气孔开闭调控为情 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实验技能和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31题(1)题要求考生运用孟 德尔遗传规律设计一个杂交育种方案,旨在考查考 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有于生产实践的能力。 5、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生命,关 注健康 如1题、4题、5题、30题的考查,就是要求 学生关注糖尿病的发生,生命活动调节、免疫等 知识。 6、难度适中,利于课改 四、卷答题分析 1、物理、化学、生物卷抽样得分情况 分数段22题题23题题24题题25题题26题题27题题28题题29题题30题题31题题 0-011022 5659 12438 21717 1084 3409 19386 10226 902 3493 012 188 3326 2473 371 2841 7 2708 953 2106 l一21996 2737 2557 4434 1651 1981 47 4781 1934 4431 2311438 285 11164 1971 1426 3204 7327 5116 2957 5083 3470 2589 3713 4457 2543 3903 43 2471 3544 4695 454754 376 2661 2541 2527 3853 296 4354 3851 4331 565619 3540 2361 4042 2915 3794 7069 4893 4019 4236 67346 612 2007 1654 3582 2480 9 1152 3906 3958 785008 3346 2011 388 3853 2177 2042 2283 3756 3402 8911 3846 245 111 4336 4440 1922 2902 3409 2618 9一10644 2443 174 59 4790 1947 1 380 3026 1811 10一11434 6505 209 19 4136 1026 5284 812 2567 1736 ll1212 495 208 8 4141 4428 72 1254 2302 1050 1213523 1333 113 2 2502 1105 1 54 2095 476 13141018 537 168 2 2541 339 373 126 1442 319 14一153 662 117 0 563 2952 367 1322 80 15一160 8726 138 1 918 790 41 1617979 143 0 573 10 17一18 31 0 307 2 18一19 95 0 121 0 1920 0 86 1 2021 12 2l一22 5 平均分4.28 8.72 3.09 2.03 8.59 6.74 3.73 4.02 7.87 5.31 2、生物卷抽样情况 满分平均分得分率 第30题227.870.36 第31题205.310.27 二卷4213.180.31 3、典型错误分析 3、1“双基”的掌握存在空白点和漏洞 第一,处于“识记”层次的知识,很多考生不能准确作答。如, 第30题第部分(2),很多学生将“胰岛B细胞”答成“胰岛细 胞”、“胰岛A细胞”、“胰岛B(或M细胞)细胞能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等。30题第部分第(3)小题,不少 考生只答了“基因的表达”。第31题(2)中构建重组DNA分子 需要用的“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在选修教材P50明确 指出;转基因大豆遗传改良成功(实质:重组DNA分子进入受 体细胞,受体细胞表现出特定的性状)以及相应的检验方法, 在选修教材P53都有明确叙述。 第二,处于“理解、应用”层次的内容,有些是可以在教材中找 到“原型”的。如,第30题的两个坐标图都是常规图,中的图 形在选修P14练习中有类似训练;中的图形在必修第一册 P56复习题三中也有类似训练。但这些题的得分率也并不高。 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