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基本背景.ppt_第1页
管理的基本背景.ppt_第2页
管理的基本背景.ppt_第3页
管理的基本背景.ppt_第4页
管理的基本背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学原理 王艳芳 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 2009.8. 教材及参考书目 l管理学(第二版),张玉利 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l管理学原理(第6版), (美)斯蒂芬P罗宾斯 (Stephen PRobbins) (美)戴维A德森佐 (David A DeCenzo)等著,毛蕴诗 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12月。 l管理思想的演变(美)丹尼尔A雷恩著,孔令济译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 l西方管理学名著提要,孙耀君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5年7月。 关于“管理学”的“4W1H1A” lWhy: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 l在现代社会,只要有组织就存在着管理。 l无论是营利性组织(工厂、商店、银行、酒店等) ,还是非营利性的组织(医疗卫生、教育、科研; 公共交通、电力、铁路、市政),或者政治组织( 各类政党、各级政府)。 l只要在组织之中,每个人就都加入了管理或被管理 的队伍之中。而组织向管理者或被管理者提出了管 理水平的要求。 lWho:谁来学? l现在的管理者或被管理者,以及未来的管理者或被 管理者。 lWhat:学什么? l做人的道理,作管理者的道理,管理的思想与理论,管 理的实施。 lWay:学习的道路? l学习的道路就是人生的道路; l人的全面发展(实践+学习)机遇(寻求+把握)勇气(出 众心智)成功(人格的完善+人生价值的体现) lHow:如何学? l理论结合实践。识别管理学的框架结构、概念、方法, 学习用管理视角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lAim:学习的目标? l通晓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将管理学转变为管理,并付之于实践中去。 管理小故事分粥 l有7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他们想用非暴力的 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 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l大家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试验了以下几种方法: l(1) 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 l(2) 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 l(3) 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 l(4) 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 和制约; l(5) 每人轮流值日分粥,但分粥的那个人最后一个领 粥。 问题:您认为哪种方法能建立一种机制,使分粥的效率最高 、效果最好? 分粥的不同结果 l(1) 指定一个人负责分粥;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 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结果总是主持 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结论是:权力会导致腐败 ;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l(2)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虽然看起来平 等了,但是几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而且有 剩余,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 了资源浪费。 l(3) 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 位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公平分粥,但没多久,他开始 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 l(4) 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 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等互相扯皮 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大家也很不满意;可见, 如果制度效率不高,就要吃凉粥,就要影响当初制定制 度时所想达到的那个目的。 l(5) 每人轮流值日分粥,但分粥的那个人最后一 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 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 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七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 定无疑将享用那份最少的。 分粥故事的启示 l启示之一:要构建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中,最基本的是决策层和执行层。故 事中,分粥者是谋划决策者,取粥者是执行者 。把分粥与取粥分开,就是将职责与权利分离 。这样才能让谋划者尽心谋划,提高决策的科 学水平,降低决策风险;让执行者全力执行, 将决策落到实处;用通俗的话说,叫“不能既当 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l启示之二: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 l分粥者是“指定”、“轮流”,还是“推选”,对分 好的粥是分者“先取”还是“后取”,是管理方法 问题,也是管理机制问题。管理机制是否合 理,直接关系到管理效率。 l分粥的5种方法中,显然是“轮流分粥、分者后取”的 机制最为合理,因而效果也最好。如果只是“轮流分 粥”,而没有“分者后取”,就会出现第二种方法的不 良效果;如果只是“分者后取”,而没有“轮流分粥”, 分者即便分得再平均,他也只能天天吃那最少最凉 的一份,就显得有失公平。 l启示之三:要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l制度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 有效的管理方式。在一个团队里,制订出一套好的 制度,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l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制度才是好制度?好制度的标 准就是责任与权利平衡、公平与效率兼顾。管理者 和被管理者都有各自的责任与权利。分粥者必须尽 平均分配的责任,而没有为自己或他人多分或少分 的特权。唯有责任与权利的平衡,才能真正体现公 平和提高效率。 l毫无疑问,第五种分粥制度优于有效率而无公平的第一 、三种制度,也胜于有公平而无效率的第四种制度,更 强于既无公平也无效率的第二种制度。它既方便快捷地 实现分粥目的,又有效地解决吃饭问题,还增强了内部 团结。 l管理的真谛在“理”不在“管”。管理者的主要职责就是建 立一个像“轮流分粥,分者后取”那样合理的规则,让每 个人按照规则进行自我管理。这对管理者来说,比事无 巨细、事必躬亲要有效得多。 l以严格、正规著称的军队管理,就是以整套的条令条例 和规章制度作为管理的依据和标准,实现管理目的的。 这些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是古今中外军队管理经验的 结晶。 l每一个管理者或被管理者都应该自觉执行,落到实处, 并与时俱进,针对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补充、完 善,以提升管理的水平。 管理学原理的框架结构安排 管理学原理 第一篇 管理基本认识 第二篇 管理与环境 第三篇 管理基本活动 第四篇 管理创新与发展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背景 第十章 控制 第十一章 管理创新规律 第十二章 当代重大管理 创新理论评价 第七章 组织 第八章 人员配备 第九章 领导 第六章 计划 第四章 组织与环境关系 第五章 管理与社会责任 第二章 管理与管理学 性质与特征 第三章 管理思想与管理 理论的发展演变 第一章 管理的基本背景 第一节 管理的全球化背景 第二节 管理的知识经济阶段 第三节 管理的哲学背景 第一节 管理的全球化背景 一、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二、全球化内涵与特征 三、经济全球化原因 四、经济全球化正面与负面效应 一、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1.第一阶段。1492年到1800年是全球化的第一个阶段 。 它是在国家层面上发生的西班牙发现美洲,英国 殖民印度等,世界距离从一个庞大的尺寸,变成了中 等尺寸。 2.第二阶段。1820年或182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00 年是全球化第二阶段。这是在公司的层面上,市场和 劳动力造就了全球化。世界从中等大缩为小尺寸。 3.第三阶段。开始于2000年的为第三个阶段,世界变成 “迷你型”的了。这一阶段全球化的主要元素是个人。 个人拥有着各自的机会进行全球化,与其他个人进行 竞争。需要强调的是,个人不单指西方人,是指世界 各种肤色的个人。 二、全球化内涵与特征 (一)全球化内涵 (二)全球化特征 (一)全球化内涵 l目前讲的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 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l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讲,从物质形态看,全球 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 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 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 、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 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 冲突与融合。 l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 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 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 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 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 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二)全球化特征 1.高度的流动性和高度的开放性 2.高度的渗透性和高度的互补性 3.高度的集约性和高度的垄断性 4.高度的依赖性和高度的异步性 5.高度的风险性 三、经济全球化动因 l经济全球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 史发展的必然,它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动因: 1.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是根本动因。 2. 来自发达国家的内在动因 3.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内在动因 四、经济全球化正面与负面效应 l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单纯从人类社 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角度、从提高生产力的标准 来看,经济全球化的确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以及世界产业规模的扩大,会引起生产与消费从 结构到地点上的变化,会刺激各种新技术的研究 与开发同样经济全球化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 应,这些影响对具体国家和具体领域的影响也随 各国政策选择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正面效应 (二)负面效应 (一)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 1.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 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2.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 3.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 优质服务的好机会 4.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5.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6.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7.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 8.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二)经济全球化负面效应 1.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 2.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 3.现行的全球经济运行规则不尽合理,大多有利 于发达国家 4.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5.使发展中国家所付代价巨大 6.对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 第二节 管理的知识经济阶段 一、经济发展阶段 二、知识经济含义与特征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观念变化 四、知识经济对管理的影响 一、经济发展阶段 l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阶 段,现逐步开始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 (一)农业经济阶段 (二)工业经济阶段 (三)知识经济阶段 (一)农业经济阶段 l自人类文明起,农业经济阶段持续几千年,直到19世纪 。在这一经济发展阶段中,人们采用的是原始技术,以 简陋的梨、锄、刀斧等为主要的生产工具;生产劳动主 要以农牧业为主,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和生产 多集中在土壤和人口密集的地区;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马 车、木船等。手工业有一定的发展,但规模很小,仅处 于从属地位。 l在农业经济阶段,生产的分配主要按劳动力资源的占有 来进行。尽管在少数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地的占有起重 要作用,但就整个世界而言,生产的分配主要按劳动力 资源的占有或通过土地占有的劳动力资源来进行得。生 产力水平很低,人们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抵御自然灾害 能力很弱,生活十分贫困。教育很不发达,文盲、半文 盲占大多数,人才基本上固定在一处,很少流动。 (二)工业经济阶段 l自19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取得了很大 发展。工业革命使机器设备代替了农业经济时代的手工工具,生产以工业 为主,交通工具也由马车、木船等发展成为汽车、火车、轮船和飞机。科 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提高。由于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能被人 类开发利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多,人类从事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自然资源已不 再仅仅局限于土地,而是发展到铁矿石、煤、石油等多种资源。但由于人 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发展机器生产所必须的资源很快成为短缺资 源,开始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 源的占有。 l在工业经济阶段,进行了一次社会大分工,商业劳动开始和生产劳动分离 ,专门的商业部门开始出现,产品交换的内容和规模大大增加。随着生产 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被纳入到商业领域,成为可交换的商品,交换的 形式也日趋复杂。工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而市场的 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了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专门的服务性行 业也开始产生。 l这一时期,人的生活水平比农业经济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抗拒自然灾害 的能力有所增强。人口因基本温饱问题的解决而大大增多,教育、科学、 文化事业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人才流动的自由性增大。同时,由于生产 发展的不平衡开始加剧,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原材料和半成品与工业 制成品之间的差价使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拉大。 (三)知识经济阶段 l知识经济是在20世纪最后1/4时间内,在世界范围内萌芽并发展的 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继工业经济之后,人类经济发展的第三个阶 段。在这一阶段上,生产主要以高新技术为主,科学技术的发展使 知识代替资源(自然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知识形态生 产力的物化使人类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的能力和开发利用新型富有资 源的能力都大大增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显现。因 此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属于智力资 源消耗型的经济。 l在知识经济中,虽然大多数传统产业仍然是基础产业,如工业经济 中已有的农业、矿业和传统工具的运输业等,且都不会消亡,但传 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必然会大大降低,传统产业的产值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必然会减小,传统产业的从业人数也会大大减少 。与此同时,知识经济将通过高新技术的注入对传统产业进行创新 和改造,使传统产业产品中的知识含量大大提高。知识经济作为一 个时代,它既不同于以手工工具推动社会发展的个体经济时代,也 不同于以机器推动社会发展的规模经济时代,而是以知识为主导、 与载体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的经济时代。 二、知识经济含义与特征 (一)知识经济的含义 (二)知识经济的特征 (一)知识经济的含义 l知识经济就是以人类高度发展的知识为最重要的生产 要素并以信息经济为核心产业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生 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结果。从工业经济向知识 经济化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产业升级。在知识经济 时代到来之际,我们有必要了解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 点。以及由此给管理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l知识经济的概念有多种,但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织(OECD)在1996年的“科学、技术和产生发展”报 告中,首次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一概念。 这意味着,知识经济已开始登上历史舞台,21世纪的 世界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l综合表述:知识经济就是智力资源的占有、投入和配 置、知识产品的生产(产生)、分配(使用)为最重 要因素的经济。 (二)知识经济的特征 l与以往经济形态相比,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 、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是依赖于知识或 有效信息产业之上的,它强调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主张敏捷制造和个性化商品的规模生产,它是能 够按照用户需要进行有效生产和服务的经济。 l主要特征: 1.产品制造模式转向知识密集产品,伴随而来的是柔性制造系 统时代的到来,制造竞争中劳动力成本作用降低 2.需求和制造业的模式向服务活动转移,尤其是向知识密集的 服务活动 3.投资正流向高新技术商品和服务部门,特别是信息和通信技 术方面。 4.服务活动的全球化 5.就业方式的改变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观念变化 l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运用和传播 的知识经济,正日益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知识经济使 人们的思维发生巨大的变化,知识经济对经济发展的非线性 跳跃增长、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节约日益紧缺的自然 资源消耗、改变现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l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速度”的要领被更新 2.“经济含量”的概念被改写 3. “产业结构”概念的变化 4.“资源”的概念被突破 5.“竞争”的概念有了新的内涵 6. “效率”概念全面更新 7. 人类对“自我”认识不断深化 四、知识经济对管理的影响 (一)一般影响 (二)具体影响 (一)一般影响 1.管理需要更多的知识 2.管理的范围得到了扩展 3.管理对象更加分散 4.产业间相互结合增多,管理更加复杂多样 (二)具体影响 1. 传统的企业管理职能发生变化 2. 企业管理呈现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的特征 3. 资产管理和投入无形化 4. 管理组织扁平化、虚拟企业出现 5. 以知识和人才管理为主的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6. 人本原理的变化与实施 7. 网络营销的挑战 8. 集体领导 9. 民主决策 10.可持续发展观 第三节 管理的基本哲学观 l在不同的社会经济阶段,人类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基本 哲学观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农业经济的循环增长观、 工业经济的无限增长观、以及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观”等。这些思想的变迁反应了人类在追求自身发 展中对人类发展方式、对人类与其其周围世界关系认 识的提高。寻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的和谐、 协调、持续发展是现代发展的主题,也是管理的核心 主题。 一、可持续发展观问题的提出 二、可持续发展观涵义与特征 三、可持续发展观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观问题的提出 l主要来自环境问题的恶化。 l1.自然资源的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l2.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l3.生态系统平衡破坏 二、可持续发展观涵义与特征 (一)已有可持续概念的分析 (二)可持续发展概念 (三)可持续发展观特征 (一)已有可持续概念的分析 1.从自然属性定义(即所谓生态可持续性) 2.从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