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2404 号 崂山区中、北崂旧村改造项目崂山区中、北崂旧村改造项目 环环境境影影响响报报告告书书 (简简本本) 建设单位:青岛畅远置业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2014 年 5 月 ii 目录目录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1 项目背景.1 1.2 建设规模及内容1 1.2.1 平面布置2 1.2.2 工程投资及实施进度.3 1.3 位置及周边环境3 1.4 政策相符性1 2 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现状 2 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2 2.2 声环境质量现状2 2.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2 2.3 评价范围和评价因子2 2.4 环境保护及控制目标3 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5 3.1.1 废气.5 3.1.2 噪声.6 3.1.3 污水.7 3.1.4 固体废弃物.7 3.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7 3.2.1 废气7 3.2.2 噪声8 3.2.3 污水9 3.2.4 固体废弃物9 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9 3.4 外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影响.9 3.5 环境风险分析.9 4 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10 4.1 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10 4.2 营运期环境管理计划10 5 公众参与公众参与12 5.1 公众参与的意义与作用12 5.2 公众参与总体原则12 5.3 公众参与的途径与方式12 5.4 第一次媒体公示的结果12 6 评价结论评价结论 14 7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15 1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11.1 项目背景项目背景 按照城市城中村改造计划以及中、北崂社区旧村改造的要求,青岛畅远置业有限 公司作为投资建设单位决定在崂山区李沙路西侧,对原有的中、北崂旧村进行拆迁改 造,承担中、北崂旧村改造工程。青岛市崂山区政府已将本项目列为区重点工程,项 目用地依托城市道路形成一大三小四个组团,工程规划总用地面积约 24.53 万 m2,规 划总建筑面积约 34.3 万 m2,总设计居住户数 1301 户,居住人口约 4553 人。 青岛市建设委员会以青建房字200713 号下发了青岛市城中村(居)改造领导小组 办公室关于中北崂片社区和张村河河南片社区旧村改造项目的初审意见 ,青岛市规划 局崂山分局以青规崂规条字201025 号下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又以 青规崂规条字201113 号下发了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02-07-06 地块)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青岛畅远置业有限公司委托中国海洋大学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国海洋 大学在对拟建项目现场勘查、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项目有关资料、区域环境资料的 分析,编制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2 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规模及内容 根据青岛市规划局崂山分局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201025 号、2011 31 号文件要求,中、北崂旧村改造工程总规划用地面积 245288.7m2,规划总建筑面积 342955.6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240270.8m2(住宅建筑面积 229139.1m2,配套建筑面 积 11131.7m2) ,地下建筑面积 102684.8m2;总设计居住户数 1301 户,总居住人口 4553 人。设计地面停车位 1121 个、地下停车位 275 个。 项目各组团的用地和住宅建设详细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1。 表 1-1 项目用地和住宅建设详细经济技术指标 单位:m2 地块编号地块 a地块 c地块 d合计 占地面积(m2)138130.052257.654901.1245288.7 地上建筑面积(m2)138130.047239.854901.0240270.8 住宅建筑面积(m2)136425.345312.847401.0229139.1 其中居住区配套面积 (m2) 1704.71927.07500.011131.7 地下建筑面积(m2)82554.4020130.4102684.8 容积率1.00.901.0 建筑密度(%)352020 绿地率(%)403535 2 总户数(户)4614903501301 总人口数(人)1613171512254553 停车位(个)6922654391396 地上停车(个)5192653371121 地下停车(个)1730102275 1、组团a(地块编号:02-07-06)为商品房住宅用地,用地面积138130.0m2,规划总 建筑面积220684.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8130.0m2,地下建筑面积82554.4m2,拟建 低密度住宅楼110栋(3f、序号a1-a89、a98-a110,2f、序号a90-a97) 、综合楼1 栋(2f) ,总设计居住户数461户,总居住人口1613人,建筑密度35.0%,绿地率40%。 设停车位692个,其中地面停车位519个,地下停车位173个,地下车库为1层建筑。组 团a设有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各1处,布设在2层的综合楼中。 2、组团 c(地块编号:02-07-09)为回迁安置房住宅用地,用地面积52257.6 m2,规 划总建筑面积 47239.8m2,拟建住宅楼 17 栋(5f、序号 c1-c17)、安置房会所 1 栋 (3f),总设计居住户数 490 户,总居住人口 1715 人,建筑密度 20%,绿地率 35%。 设地面停车位 265 个。组团 c 设有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各 1 处,布设在 3 层的安 置房会所中。 为了中、北崂村拆迁户的尽早安置,本项目组团 c 已于 2006 年 10 月开始建设, 于 2008 年 4 月完成了 10 栋 c 组团安置住宅楼 (c1、c2、c4、c5、c6、c7、c9、c10、c11、c12)的建设。根据中、北崂片区整 村改造规划,项目涉及到的原中、北崂村村民住户,计划随本地块的改造全部进行就 地拆迁安置,目前有 370 户的拆迁居民已回迁,剩余 120 户拆迁居民待其他 7 座安置 楼建设完毕后回迁。 3、组团 d(地块编号:02-10-02d1)为回迁、商品房住宅用地,用地面积 54901.1m2,规划总建筑面积 75031.4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54901.0m2,地下建筑面积 20130.4m2,拟建住宅楼 31 栋(其中 3f 商品房住宅楼 28 栋,序号 d1-d28、6f 回迁 住宅楼 3 栋,序号 d29-d31) 、配套综合楼 1 栋(3f) 、9 班幼儿园 1 栋(3f) ,总设计 居住户数 350 户,总居住人口 1225 人,建筑密度 20.0%,绿地率 35%。设停车位 439 个,其中地面停车位 337 个,地下停车位 102 个,地下车库为 1 层建筑。组团 d 设有 社区居委会、社区警务室各 1 处,布设在 3 层的综合楼中;9 班幼儿园布置在项目主进 口的南侧。 1.2.1 平面布置平面布置 根据建筑规划设计,基地形状呈不规则形状,依托城市道路形成一大二小 3 个组 3 团,每个组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会所、幼儿园等公共设施布置在两条城市道路 的交汇处,内外兼顾。西、南两面临山,东部为谷口,可远望崂山胜景。项目景观对 周边和区内自然景观进行了充分的保护和利用,将 3 个组团有机联系在一起,统领小 区绿化环境。 项目地段周围地势中间低,西高东低,总体竖向设计顺应地势,形成自西向东、 自北向南逐渐生起的建筑布局,使建筑的主要朝向面对没有建筑的山坡。各组团布置 低密度的住宅,同时针对局部地形多变的特点,设计了多种单体住宅,以便与不同的 地形有机结合,力图营造田园氛围的居住环境。 1.2.2 工程投资及实施进度工程投资及实施进度 1、本项目总投资约3.6亿元,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青岛畅远置业有限公司自筹解决。 2、拆迁补偿与安置方案:本次改造采取房屋补偿方式,每处被拆迁安置房屋只能 选择一种安置方式。每户被拆迁人按1:1给还安置面积(带院算面积),安置房多余 面积按优惠价格出售。拆迁期按24个月计算,应安置房屋每月给予搬家补助费,在规 定时限内签订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的每一被拆迁户,一次性给予优惠的拆迁补助费。 3、本项目总建设周期预计为 24 个月。项目计划于 2014 年 10 月开工建设,计划 2015 年 8 月完成拆迁、基础工程,计划 2016 年 2 月完成土石方、住宅主体的建设, 2016 年 7 月完成商品房、公共设施、小区绿化等基础建设,2016 年 9 月底完成整个地 块的开发建设并投入使用。 1.3 位置及周边环境位置及周边环境 中、北崂旧村改造工程选址在原崂山区沙子口镇中崂村、北崂村的基地内(李沙路 中段西侧)。中、北崂村位于崂山风景名胜区的边缘区域、午山山脉的东坡,是崂山风 景名胜区的西大门,其东面紧邻李沙路和沙子口中心区,距离沙子口镇中心约 1km。 项目规划用地组团 c 北侧、规划红线 12m 靠近崂山区于哥庄的居民住户;组团 d 东侧、规划红线 12m 靠近 8 栋 5 层居民楼。 项目地理位置见图 1-1 所示;敏感目标分布见图 1-2 所示。 1 图 1-1:项 目 地 理 位 置 图 项目所在地 2 图 1-2: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 1 1.4 政策相符性政策相符性 根据成交确认书 ,青岛环宇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城市建设集团房地产开 发有限公司、青岛恒泰君和置业有限公司组成联合竞买体对本项目地块进行了招牌挂 竞买;同时 3 家公司分别出资 15%、35%、50%共计注册资本 1000 万元成立了青岛畅 远置业有限公司,由青岛畅远置业有限公司负责本项目的建设。本项目土地用途为居 住用地。本项目在用地范围内建设居民住宅,其建设内容符合土地用途作为居住用地 的要求。 根据青岛市规划局崂山分局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青规崂规条字 201025 号) 、 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02-07-06 地块) (青规崂规条字2011 13 号) ,项目用地符合青岛市崂山区建设用地规划。 根据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本建设项目选址位于规划中的 住宅用地,符合国家用地政策。 项目所在区域内由崂山区政府牵头编制了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片区控制性详细 规划并组织实施,城市公建配套设施陆续开工建设,随着项目的投入使用,排水、 燃气、供热等公用设施将同步建设完成,并逐步完善。本项目计划于 2014 年 10 月开 工建设,于 2015 年 9 月底投入使用。届时本项目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沙子口污水 处理厂处理。项目给水由青岛市市政管网统一供给,用电由青岛市统一供给,供热由 青岛汉河热力集团热电站提供的城市集中供热,居民生活用燃气由青岛泰能热力集团 提供。 因此,无论从城市发展规划还是项目周围配套设施情况等方面考虑,项目选址是 可行的。 2 2 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现状 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地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基本满足生活居住的要求。 2.2 声环境质量现状 经现场监测,各环境噪声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均不超标,均能满足声环境质 量标准 (gb 3096-2008)表 1 中 1 类区噪声限值要求。 2.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地块西南侧的景观水塘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要求。 2.3 评价范围和评价因子 2.3.1 评价范围 参照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有关规定,根据本项目排污特点、 周边自然和社会环境特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确定本次评价范围为: 1. 大气环境 项目施工期排放的废气主要包括施工期扬尘;营运期排放的废气主要是炊事废气 和地下车库进出车辆产生的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较 小。本项目属房地产项目,根据项目周边环境状况和废气排放情况,重点评价 本项目 地块边界外扩 500m 的范围。 2. 声环境 施工期噪声评价范围确定为施工场界处及场界外敏感目标处。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居民楼、配套公共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其自身属于敏感保护 目标。因此,营运期噪声评价范围确定为项目各地块边界外1m处并外延至周边敏感目 标。 3. 水环境 项目投入使用后,所排放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由各地块内污水管网收集后排 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沙子口污水处理厂处理。因此,确定本项目水环境评价范 围为各地块污水排放口与受纳污水管道接口处,并对污水排入市政管网的可行性、沙 子口污水处理厂接纳本项目污水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4. 生态环境 3 本项目占地 24.53ha,小于 2km2,项目区不属于敏感区,不涉及生态敏感性目标, 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地块内水土流失、改变景观格 局等方面;营运期主要表现在对土地利用、城市景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根据环境 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确定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本项目用地范 围内的地表植被及动物,并适当考虑周围地区。 2.3.2 评价因子 根据项目排污特征以及周围环境特征,确定环境质量现状和影响的评价因子如下: 1、大气环境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so2、no2、pm10、pm2.5。 影响评价因子:油烟、烟尘、so2、nox、co、hc、颗粒物。 2、声环境评价因子 现状和影响评价因子均为等效连续 a 声级。 3、地表水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ph、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磷酸盐。 影响评价因子:codcr、bod5、ss、氨氮、动植物油。 4、生态环境评价因子 现状评价因子:土地利用类型、生物多样性、生物量、植被、水土流失、景观。 影响评价因子:土地利用类型、生物多样性、生物量、植被、水土流失、景观。 2.4 环境保护及控制目标 1、施工期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北侧:距项目用地红线北界约 12m 的居民住户; 东侧:距项目用地红线东界约 12m 的居民楼; 项目自身:地块施工期和公共配套设施运行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已建成入住的 c 组团 10 栋安置楼; 生态环境:项目南、西侧午山山体(平顶山、烟台山) 、地块内景观水塘。 2、营运期主要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项目自身:公共配套设施运行可能产生环境影响的相关居民楼;可能受外部道路 4 (李沙路)交通噪声影响的居民楼。 具体位置如表 2-1 所示。 表 2-1 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方位、距离、影响人数 时间序号敏感点名称性质 相对项目 方位 距场界最近水平 距离(m) 影响人数 1居民住户居住n12100 2居民楼居住e12320 3 建成入住的 c 组团 10 栋安置楼 居住en-630 施 工 期 4 午山山体(平顶山、 烟台山) 、 地块内景观水塘 景观s、w- 1项目本身人居-4553营 运 期 2景观水塘景观ws- 5 3 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3.1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3.1.1 废气废气 施工期废气主要来源于基础工程中土石方开挖阶段产生的扬尘;土石方、建筑垃 圾及建筑材料等运输过程产生的二次扬尘;运输车辆及一些动力设备运行产生的燃油 废气。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有: (1)在土石方开挖和回填等扬尘污染较严重的阶段,要保障洒水抑尘工作落实到 位,洒水量和洒水频率要按扬尘量的多少而定。施工地块距离敏感点较近时,避免在 大风天气施工,还要增加洒水量和洒水频率;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禁止长期堆放, 若在场地内堆存时间较长,应覆盖防尘网并定期喷水压尘;短时间裸露的地面要进行 苫盖;对易起尘材料进行覆盖。 (2)土石方、建筑材料、建筑垃圾运输时,要进行必要的遮盖,并且如果在土路 上运行,要对道路进行洒水降尘;车辆行驶应按规定路线进行;途径敏感目标时应减 速慢行。 (3)道路保洁方面,采用混凝土硬化出入口、施工场地内的道路和作业场地,设 置冲洗轮胎水池和高压水枪,车辆驶出工地时对车轮进行冲刷,保持出场车辆清洁, 泥浆和污水未经沉淀不得排入城市管网。 (4)沿施工场界设置不低于 2.5 m 的硬质材料连续围挡(围挡应设防溢座) ,防止 物料、渣土外泄,围挡对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有明显作用,当风速为 2.5 m/s 时可使 影响距离缩短 40%;建筑物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特别是在敏感目标较近处施工时, 必须在项目区与敏感目标间设置必要的围挡。 (5)土石方开挖等高扬尘污染阶段施工之前,应及时公告或通知周边居民。 (6)施工单位应当根据青岛市防治城市扬尘污染管理规定的规定,在工程开 工前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和作业记录台帐,并指定专人具体 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各类工地的主要出入口处或主要位置应设置 醒目的环保施工标牌,标明下列内容:工程项目名称、防治扬尘污染采用的措施、环 保负责人的姓名和监督电话等,并上报主管部门,施工时由相关管理部门监督进行。 (7)由于该项目施工过程中约有 7 万 t 土方需要回填,因此应该在施工工地内合 6 理设置土石方堆放场地,堆放土石方应采用密目网覆盖,并设置围挡,场地内定期洒 水。 (8)在施工场地设置专人兼管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堆放、清运和处置,堆放场 地应远离敏感目标,并避开敏感目标的上风向,建筑垃圾、工程土渣应及时清运,在 48 小时内不能完成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工地内设置临时堆放场,临时堆放场应当采取 围挡、遮盖、洒水、喷洒覆盖剂或其他防尘措施。 (9)施工期间燃油机械设备较多,对燃柴油的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等,需安装 尾气净化器;运输车辆禁止超载,不得使用劣质燃料。 (10)施工现场采用清洁能源液化气等为燃料,禁止烧煤、沥青、橡胶、塑料、 皮革及其它产生有毒、有害烟尘或恶臭气体的物质。 根据同类型工程的实践表明,上述环保措施切实可行,效果良好,可以大幅度减 小施工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 3.1.2 噪声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挖掘土石方噪声、土建工程机械噪声和运输车辆产生的交 通噪声等。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保措施主要有: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制定施工计划时,尽可能避免高噪声多台设备同时施工;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时 间,尽量避免噪声较大的作业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同时,严格按照青岛市的有关规定, 夜间禁止施工。确需夜间施工的工序,必须报请青岛市崂山区环保局批准,并公告附 近居民。避免在居民休息等过程中施工。 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因本项目距离周边环境敏感目标较近, 可采取先建设距敏感点最近的楼座,以此形成声屏障,再依次建设距敏感点较远的楼 座的方式,可大大降低对其的影响。 (2)合理布局施工现场 沿施工场地四周设 2.5m 高连续围挡;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 避免局部噪声级过高;由于本项目施工场区较大,对于噪声较大的固定施工机械应尽 量设置于场地中心,尽可能增加与敏感目标之间的距离;合理布置塔吊的位置,塔吊 建议布置在拟建楼体内侧,以同步而起的高楼作为遮挡降低噪声对敏感目标的影响。 (3)降低设备声级 7 选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可从根本上降低源强,选低噪型运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 噪声声级能比同类水平其它车辆降低 1015db(a),不同型号挖土机噪声级可相差 5db(a)。同时加强检查、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保持润滑,紧固各部件,减少运行震 动噪声。整体设备应安放稳固,并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有条件的应使用减振机座, 降低噪声。 (4)隔声处理 对噪声较大的施工设备,如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升降机等,尽量远离保护目 标并可进行局部围挡,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减少施工交通噪声 由于施工期间交通运输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严禁超 载,限制大型载重车的车速,对运输车辆定期维修、养护,减少或杜绝鸣笛。 (6)加强管理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一线操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对一些零星的手工作业,如拆装 模板、装卸建材等,尽可能做到轻拿轻放。 根据同类型工程的实践表明,上述环保措施切实可行,效果良好,可使施工期噪 声对周围声环境和敏感目标的干扰减小到最低程度。 3.1.3 污水污水 施工期污水主要为施工驻地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整个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量约 为 9180t,地块施工场地内修建临时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沙子 口污水处理厂处理。项目用地范围内水体周围应设置围挡,防止其水质受到污染。施 工期雨水经过沉淀后用于场地洒水。 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污水对周围的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 3.1.4 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 开挖出的土石方全部外运至相关部门指定的合法堆放场地;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 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存放,将可再利用部分进行回收,其他成分外运至相关部门指 定的合法堆放场地,而对于废涂料、废油漆及其包装物,必须妥善收集,委托有资质 的单位处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定期外运至城市垃圾场处理。 3.23.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3.2.1 废气废气 营运期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燃气废气、油烟废气和地下停车场进出车辆产生的 8 汽车尾气。 采取的环保措施为: (1)居民厨房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收集过滤后排放,对周围大气环境不会产生较 大污染影响。 要求幼儿园的经营单位应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选用油烟 净化设施,以确保油烟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db37/597-2006) 以及青岛 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纲要(2013-2016 年)中的相关规定,油烟净化设施的最低去 除效率达到 90%。净化后油烟于所在建筑楼顶 1.5m 高处排放,与周围住宅楼距离大于 20m。 (2)地下停车库规划设有通风系统,采用机械排风方式进行通风换气,其排风口 高度应高于地面 2.5m,且排风口位置应尽量远离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距离应大于 10m) ;对于设于建筑物侧墙的排风口,其高度也应高于地面 2.5m。 (3)项目种植绿化林木和草坪,促进吸尘和阻尘作用,减少尘埃飘扬,增强空气 的净化能力。 (4)对垃圾集中收集点进行严格管理,日产日清,定时外运,夏季天气炎热时进 一步缩短垃圾暂存时间;垃圾装箱操作过程中喷洒除臭剂;安排专人及时清理打扫; 做好防渗、防漏措施,防止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下渗造成污染。 以上措施切实可行,可有效降低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2.2 噪声噪声 项目营运过程中噪声主要包括进出车辆噪声,地下车库进、排风口噪声,各地下 车库内的风机房、水泵房等设备运行噪声、地下换热站噪声,采取的环保措施为: (1)对于车辆噪声,在小区平面布置时,尽量远离住宅楼,且小区内应设置路障, 车辆进入小区后减速慢行,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2)地下设备间选用低噪声设备,主要产噪设备均设消声器,设备安装采取防振 减噪措施,机房门采用密闭隔音门,所有水泵等产噪设备基础均设减振器,并在水泵 与管道接头处设置隔振喉。所有通风系统的主风管上均采取消音措施管道采用弹性吊 支架,支架固定点避开承重柱,管道穿墙孔采用柔性材料填堵。 (3)在换热站设计中,选用低噪声设备,设备安装采取防振减噪措施,机房门采 用密闭隔音门。所有水泵等产噪设备基础均设减振器,并在水泵与管道接头处设置隔 振喉等。在采取上述措施,换热站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明显的影响。 9 (4)为降低地下车库进、排风口噪声值,建议在进、排风口安装消声百叶窗。并 且进、排风口要距离住宅楼 10m 以上,可有效降低进、排风口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项目配套设施对周围环境以及居民楼影响较小。 3.2.3 污水污水 幼儿园食堂废水进行隔油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沙 子口污水处理厂处理。对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管道做好防渗、防漏,以免污水 渗入地下,造成环境污染的转移。 3.2.4 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 项目建成入住后,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建议垃圾收集点采用有盖垃圾箱,分类存 放,日产日清,当日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商业垃圾主要为外包装垃圾,大多为 可利用的物品,由相关单位统一回收处理。幼儿园食堂隔油池产生的废油脂集中存放, 由有资质的单位定期回收利用。采取以上措施后,营运期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的环境 造成污染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主要污染因素是常规性的,针对其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技术 上是成熟的、可靠的。 3.3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项目建成后,将通过人工栽培花草树木,采用乔灌木、草地结合的绿化方式,对 改善和美化周围生态环境,抑尘、降噪都有良好的作用。 3.43.4 外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外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区域外环境可能对本项目造成影响的污染源为:项目区东侧的李沙路产生的交通 噪声。经预测分析,交通噪声对住宅楼居民正常生活影响较小。 3.53.5 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分析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以下简称风险导则)要求,环境风险评 价应将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作为评价工作的重点。项目 为居民住宅,主要建设住宅楼,入住后无重大风险源,项目建设的环境风险处于可接 受水平。 10 4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管理计划 4.1 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 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安排专职或兼职环保管理人员,执行施工期有关环保方面 的规定,接受青岛市环境保护局的指导和监督检查,搞好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主 要的环境管理工作是: 1)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产尘部位的洒水,保持清洁;大风天气有专人负责遮盖 散状建筑材料。 2)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要设专人清扫运输车辆车轮带下的泥土;施工中进出入口的 沙石、泥土等应用遮盖物覆盖或袋装清运,防止运输过程中散落。 3)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建筑垃圾,要进行分类堆放,充分利用其中可再 利用部分,其他的定期外运至指定的合法场地处理,严禁随意抛撒建筑垃圾;施工场 地生活污水通过在施工场地内建临时化粪池,定期清掏外运;施工期降雨应加强施工 场地的围挡,防止因携带泥沙流走,造成水土流失。 4)施工期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建设施工现场的有关管理规定,做到文明施工,夜 间禁止施工,昼间施工时也应尽量调整各种机械和车辆的噪声高峰值,将噪声对敏感 目标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因特殊需要要在夜间施工的,要向环保局崂山分局办理审批 手续,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4.2 营运期环境管理计划 项目投入使用后,各机构单位均接受环保部门的指导和检查监督,共同搞好项目 的环保工作。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性质,在项目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分别说明如下: (1)绿化管理 项目建成后加强绿化带的建设与保护,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树种和花草,且与周围 的人文景观建设相匹配,确保区内绿化的有效性。区内的园林绿化应由专人负责。定 期浇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购服装合同样本
- dq兼职合同标准文本
- bot项目建设合同标准文本
- 股权众筹协议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无偿车辆使用合同
- 房产赠与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股份转让及代持股权协议书
- 纳税担保合同
- 担保合同的担保方式与范围
- 2024年1月份零碳建筑能效指标履约责任书
- 国内外化工发展情况及安全形势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四世同堂》
- 2024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期末专项复习-阅读理解
- 中医推拿基础培训课件
-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
- 产品履历表完
- 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
- 肺癌伴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 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
-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把握中考方向共研备考策略
- 新闻宣传“三审三校”审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