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 项目名称: 海南(演丰)现代农业产业园 建设单位(盖章): 海南博大基业实业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年 9月环 境 保 护 部 制2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项目名称: 海南(演丰)现代农业产业园 评价单位: 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 评价人员情况姓名从事专业职称证书号职责签名勃海锋环境工程工程师b30060017编制潘 朋环境工程工程师b30060080900编制陈 密环境工程高级工程师b30060050700审核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海南(演丰)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单位海南博大基业实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夏经理通讯地址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联系电真邮政编码57000建设地点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立项审批部门海口市美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海美发备201367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农业服务业a 0519占地面积(平方米)1026005.13(1539亩)绿化面积(平方米)900300.45总投资(万元)59539.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96.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49%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6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根据2013-2017年中国产业园区建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产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据不完全统计,“十二五”期间,各地千亿级的产业园规划就有十余个,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的高峰期,投资规模达数万亿元。依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的要求,积极发展热带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精细高效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动热带特色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制定实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支持计划,建设示范基地,拓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空间的精神,在海南建设符合当地气候、人文、经济基础的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园,完全符合地方政府对于拉动区域经济、加快结构转型的精神。根据国家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十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精神,海口市委、市政府“以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城镇建设”的要求,在海口打造一个农业产业化和城乡统筹新城镇建设相结合的先行示范区也是当地政府的目标。通过2006年对于海南博大兰花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安徽晨华科技投资集团进入海南农业。目前,已在海南投资农业3亿多元,并在海口、琼中、白沙、昌江等地区储备了近2万亩的农业种植用地,进行沉香、铁皮石斛等产品的开发、种植。为项目在海南建设、运营奠定了基础。同时,以博大兰花为基础,安徽晨华科技投资集团已经在全国建立组建完整的销售团队、完善的销售渠道,通过 “海南(演丰)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能够实现集团对于海南农业资源的整合、发展,同时,依托“海南(演丰)现代农业产业园”能够使安徽晨华科技投资集团在海南打造一条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为将来企业把产业园区在其他区域的发展、复制,打下基础。整个规划面积为7696.21亩,建设集现代农业设施集群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产学研综合研发基地,热带作物种苗繁育中心,采后处理中心,现代农业交流合作中心,热带植物保护景区,休闲农业旅游等。由于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目前规划进行一期建设,面积为1539亩,因此,本环评只针对一期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有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海南博大基业实业有限公司委托,海南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工作,在对本项目的环境现状和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二、工程概况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地点项目名称:海南(演丰)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镇区2公里处;项目位置图详见地理位置图附图1。三、工程内容及规模1、建设内容本项目在原有种植地的基础上,建设植物工厂、组培中心、智能温室、简易温室、特色生态温室和农产品交易市场,种植的植物主要以兰花、热带植物园等,同时配套建设园区管理中心和配套设施,形成一个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示范项目。2、建设规模根据本项目的建设需要,一期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详见表1:表1 本项目各类功能区用地统计表类别占地面积单位国有农业出让土地331.15亩1植物工厂34.65亩2组培中心34.65亩3智能温室203.60亩4简易温室25.90亩5特色生态温室18.35亩6农产品交易市场14.00亩租地1142.55亩1荫棚435.00亩2简易温室216.90亩3兰花种植园212.90亩4热带植物园125.60亩5景观大道17.00亩6绿化及道路135.45亩建设用地65.30亩1园区管理中心6.20亩2农业配套设施59.10亩合计1539.00亩一期平面图见附图2。各区功能介绍如下:植物工厂:植物工厂区占地34.65亩,植物工厂是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植物工厂内开展栽培生产工作有别于传统设施农业,主要体现在生产主要依据植物各个阶段的生长环境需求(温度、湿度、光照、风力、养分等)人为给予最佳生长条件,将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提升产品品质,结合无土栽培、立体栽培、计算机管理系统等技术与设施缩减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及大大提升空间的利用率。植物工厂就是将农业生产技术与工业、电子、物流等众多专业领域的成熟技术进行综合的集成运用,体现农业生产活动过程的全方位工业化、自动化、精准化。植物工厂流程及设备介绍:活动植床:植床输送系统的应用将大大提升日常管理移动植株的工作效率、识别监管效率及减少人工操作成本等,且空间利用率可高达93%。植床可以在植床导轨上做横向移动,植物工厂一端留出专门的通道,配置一台植床转移车,负责植床的纵向转移,形成了完整的植床输送系统。系统由单体植床、植床导轨、植床转移车组成。生产中计算机以植床为单位进行搬运控制,每个植床应用无线射频技术(rfid)进行跟踪定位,在计算机操作界面上每个单元块各代表一个植床,操作人员可通过鼠标将植床移至植物工厂或作业车间内设定的目标位置,植床搬运系统自动执行植床运送作业,操作界面上各植床单元的颜色表示植床中盆花的生长期与栽培处理等信息。控制系统通过盆花栽培管理专家系统,根据盆花的长势对其进行植物工厂光照、温度、营养液配比、潮汐灌溉等栽培处理的自动化管理作业,控制系统数据库记录盆花生产期间的环境参数、生长参数和栽培处理信息,可随时调阅查询。植床空中输送系统:采用空中输送搬运植床能简化地面轨道布置,可完成植床码垛堆放、轨道间跳线搬运植床、植床洗涤等作业工作,空中输送作业也由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无需操作人员手动操控。地面行走搬运系统:此部分主要有植床地面输送轨道及地面输送车组成,植床输送轨道可以对植床进行横向或纵向输送,可由人工操作完成植床的移动,后者则可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完成。利用植床搬运系统,在生产实践中可满足多方位同时开展植床移动作业,种苗装盆后,通过盆花装床机的拾盆叉将盆花装入植床,植床装满盆花后通过植床输送轨道或植床搬运车自动搬运至植物工厂内指定位置,大大提高了整个栽培系统物流的灵活性和高效性。履带运输系统:履带运输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行业,是流水作业的必备装置,植物工厂应用履带运输系统大大增强了各个生产操作系统的协作能力和效率,提升了计算机运作的自动化、可控化。植床系统效果图植床地面行走系统植床地面行走系统植床地面行走系统植床排苗设备植床排苗多层履带运输系统分级分拣运输系统摄像分级筛选系统:摄像分级、筛选贯穿整个植物生产过程,在植物生长阶段的多次分级依据植物的冠径、株高、花朵数、花形、花色等不同的参数指标,通过电脑摄像分级系统对植物进行分级筛选工作,将不同生长状态的植物进行分级,针对植物个体生长过程中的差异性,为生产、管理、销售的规模化、标准化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影像分级装置分级软件操作界面影像分级作业影像分级作业组培中心:组培中心占地34.65亩,组培中心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应用广泛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是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在无细菌条件下利用植物微小组织进行批量无性繁殖植物种苗的技术。项目将建成海口热带农作物新品种开发及种苗生产供应中心,年供应优质种苗8000万株,成为我国海南重要的热带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孵化基地。图1 组织培养生产流程图智能温室:占地203.60亩,智能温室配备了由控制器自动控制温室天窗、遮阳系统、保温、湿窗帘/风扇降温系统、喷灌系统等设施,基于农业温室环境的高科技“智能”温室。智能温室将通过统一规划,结合世界上最先进的热带作物种植技术和方法,建设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最集中的热带作物设施生产示范中心。基地采用3g物联网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通过示范基地现场无线监控、集约网络化管理和远程网络管理平台实现超远程自动监控,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技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监控农作物生产的温度、湿度、肥料、农药等,对生产全过程实现控制,从而提升产品品质,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图2 智能温室 图3 简易温室简易温室:占地242.80亩,利用传统的防雨棚的基础结构,通过增加遮阴、防虫网、水帘风机、移动苗床架等生产设备,具备了一般温室对于植物生长条件的控制能力、拓宽了产品的种植范围,同时,可拆卸的防虫网、移动苗床等设施,进一步增加了简易温棚的使用机动性,实现了较高的性价比投入。荫棚:占地435亩,是为花卉、育种、苗木育苗等生长提供遮阳的栽培设施。在露地苗床上方搭建的遮阳设施,高度约为4m左右,支柱和横档均用镀锌铁管搭建而成,支柱固定于地面。使用时,根据植物的不同需要,覆盖不同透光率的遮阳网。荫棚不仅可以在夏秋遮挡强光进行遮阳栽培;还可以在早春和晚秋霜冻季节对园林植物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园林植物免受霜冻的危害。因此荫棚简单的实施就可以适当改变露天农作物的生长条件。热带植物保护园:占地125.60亩,为海口第一个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保护园将以根据海南独特的热带、亚热带珍稀植物为基础,在植物园内设置兰花园、黎药园、苗药园、沉香园、石斛园等独立的园中园,形成既可以分有可合的互动有机结构,是的游客在参观时不仅能够看到热带、亚热带的珍惜物种,又起到了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科研、科普的功能。光伏发电示范区:为了推广新能源示范区,并于农业种植有机结合,特在本区设置了3000m2的光伏发电农业示范区,即在原有大棚的顶端,布设多晶硅面板,大棚内种植一些农作物,能够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水肥一体化系统: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蔬菜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蔬菜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图4 水肥自动配置、管理系统图管理中心功能:远程监控及数据传输系统是依据植物生产环境的要求,利用计算机对生产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信息进行采集、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生产管理人员可通过计算机控制软件对系统实时监控及应用自动控制,不仅能大大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保证高质和安全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生物环境控制由定性(粗放)到定量(精细)的发展过程中。四、平面布置整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不规则长条形,园区西侧靠近演丰镇镇区,主要布设设施农业为主,如智能温室、植物工厂、光伏产业园区,并有兰花种植园、热带植物园等露天农业示范区。二期项目在整个规划园区的中间位置,紧邻一期,主要以配套设施为主,如园区管理中心、商业美食街等。三期在整个规划园区的西侧,主要有热带植物园和露天农业为主,即以休闲为主。整个园区总平面图见附图3和4。与红树林的位置关系。经过认真核对,并进行叠图分析后,本项目北侧边界靠近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见卫片图中的棕黄色线段。经过分析,项目北侧边界与红树林缓冲区相隔距离在100-150m,靠近项目边界的地块为当地农民鱼塘,靠近红树林缓冲区的地块为湿地。具体位置关系图详见卫片图和演丰镇总体规划图。五、公用工程给水:生活给水水源取自市政自来水管网。生产用水即农业用水取自地下水,水井布设位置详见总平面图。项目日常用水60 m3/d,最大时用水量100 m3/d。排水:所在地区未建立完善的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本项目办公产生的污水(项目区外),经隔油池、化粪池进行处理后综合利用于项目热带作物观赏区做农肥。废水做到完全回用,零排放。农业用水基本被植物吸收或者蒸发,不产生废水。供电:根据业主要求,企业生产特点,设计由两路电源供电园区总交电所,供电电压为10kv;再由园区总变电所引来,以10kv电缆埋地引入本项目新增变电所。在厂区内设变配电所一座,装机功率2000kw,内设两台1000kva变压器,高压10kv进线分别经跌开式熔断器直接向变配电所供电。六、劳动定员根据工程可研报告,结合项目具体情况,项目劳动定员约为100人。基层员工主要是当地农民和合作社成员,不在项目食宿。管理人员外地人居多,需要提供食宿。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选址范围内属于一般农田种植区,不存在移民问题。项目周围无工业污染源,故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本项目的建设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只是部分村庄林地及坑塘有所调整,施工中部分植被和地表有所改变,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本项目占地1539亩,政府提出先建小规模的示范工程,因此,建设单位在已取得用地手续的地块划出150亩土地,修建了10万m2的示范区,主要包括简易温室、荫棚和光伏农业示范区,主体建设并未动工。因此,需要对现有建设进行环保排查,对今后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1)环境空气本项目属于设施农业,修建的示范区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废气或粉尘等影响环境空气的污染。(2)噪声经过现场勘查,并无机械噪声大的机械设备,使用的水泵属于潜水泵,噪声较小,不会对周边环境噪声影响。(3)水环境本项目为设施农业,植物浇灌采用的是滴灌,并无废水产生,不会对水环境造成影响。(4)水土流失示范建设区属于新建项目,在与示范区临界的地方有裸露地表,在雨天存在水土流失的可能,而且部分大棚周边没有修建排水沟和沉砂池,无法及时排出周边汇集的雨水,对大棚造成一定的影响。(5)台风影响在做现场排查时,本项目已经遭受台风“威马逊”影响。本次台风“威马逊”是海南40年来有统计的最大一次台风,强力达到18级,破坏力大,而本项目就是台风影响的重灾区。本项目建设的示范区全部被台风摧毁,整个钢架都被吹的东倒西歪,无法继续使用,而荫棚由于透风性能好,破坏相对要小,一半荫棚可以继续使用。据估计,本次损失在5000万以上,由此可见,在今后的设计与建设中,抗台风应作为一项重要的因素考虑进去,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6)其他由于属于示范工程,建设过程并不是很规范,对于植物的用水量、化肥、农药使用量以及化肥农药存储场所都没有建设,日常管理较为混乱,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7)需要采取的措施经过上述环保排查,需要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完善排水沟系统。在每个大棚周边修建排水沟和沉砂池,并修建储水池,待泥沙沉淀后,可以回用。加强抗台风设计。除了再设计方面加强外,可以适当的购买一些保险,以降低运营过程中难以预料的风险。加强管理。在日常管理中,要严格管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除了做好贮存工作外,也要做好对化肥农药使用后的管理。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海口(演丰)现代农业产业园拟建设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镇区2km处,距离演丰镇红树林景区不到4km。南临海文高速,距市中心约26公里,距美兰机场约3公里,属于海口近郊区“半小时”经济圈。2、地形、地貌、地质:海口市属于海滨岗地,由于海蚀及构造作用,形成台阶式地形,市辖区范围内最高为第四级阶地上的群山岭,高程69.8m,一级阶地分布于沿海,标高5m以下,宽约0.3-0.4km,地势平坦,城区大部分建筑均在此阶地上。二级阶地标高为18m至25m之间,宽度达2.8km,地形平坦,三级阶地标高为3040m,高之洪积层,标高在80m以内,地形破碎,起伏较大。总体来讲,海口地势平缓,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西部自北向南倾斜,西北部和东南部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东和东北部为沿海小平原,境内最高处为马鞍岭,海拔222.2m,最低点为南渡江入海口,海拔0.4m。项目用地大部分地形为缓坡丘陵区,海拔2.5m16m之间,土壤除部分由新老沉积物或变质岩发育而来外,其余都由玄武岩风化而成,土层深厚,呈红色。3、气象、气候:本项目所在地属热带岛屿气候,夏长冬短,午热夜凉,历年未见霜雪,冬春多雾多旱,夏秋多雷暴雨,并有台风。多年平均气温23.8,绝对最低气温2.8,最高温度38.8,太阳辐射强,多年平均日照2210小时。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27mm。其中510月为雨季;9月为降雨高峰期,平均降雨量为300.7mm;12月至次年2月,月平均降雨量小于50mm;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量仅占全年的22。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152.4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5%。海口市北部临海,冬半年(10月至次年2月)劲吹东北季风为主;夏半年 (48月)盛行东风;3月和9月,是东北和东南风的转换季节,风向不定。年平均风速3.4m/s。每年410月是台风活跃季节,以8、9月下旬为台风高峰期。4、水文海南岛最长河流南渡江穿过海口市中部而入海。南渡江主流在市区长75公里,流域面积130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60.99亿立方米。南渡江流经市区的支流水系有鸭程溪、昌旺溪、三十六曲溪、铁炉溪。境内还有演州河、演丰河、白石溪、罗雅河、美舍河、五源河、芙蓉河等小河流。有凤谭、铁炉、东湖、风圮、云龙、丁荣、岭北、玉凤、沙坡等水库,总库容量15000多万立方米。海口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口河网地带和休眠火山口地带,潜水、承压水分布广泛。潜水含水层以南渡江三角洲潜水和玄武岩孔隙裂隙潜水为主,分布范围分别近800、400平方公里,水位单位涌水量分别可达14.6、30升/秒。地下承压水处于雷琼盆地,含水总厚度达200350米,老海口、秀英两段可采量共27万立方米/昼夜。地下热矿泉水处于琼北自流水盆地东北部新生代厚层,分布面积约200平方公里。5、土壤:海口市陆地面积为2304.84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175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63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153平方公里。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7.9万公顷,含水旱田4.1万公顷,旱地3.8万公顷;林地面积3.4万公顷;可开发利用的滩涂面积0.2万公顷、山塘水库0.42万公顷。主要土壤类型有玄武岩砖红壤、火山灰幼龄砖红壤、沙页岩砖红壤、带状潮沙泥、滨海沙土。土壤土种共8个土类,12个亚类,43个土属,110个土种。社会环境简况:1、行政区划及人口分布海口市,海南省省会,位于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地处海南岛北部,土地面积2304.84平方公里,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各种文化的交汇处。这里拥有“十佳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等美誉,曾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2012年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名单。演丰镇辖区面积119.78平方公里,耕地40845亩(其中水田17676亩,坡地23169亩)。全镇总人口25902人,辖有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61个村民小组,208个自然村,其中老区村庄196个。设有32个党支部,其中农村党支部13个。2、经济与社会发展(1)海口市概况综 合:2013年海口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0.58亿元,增长9.4%;来自海口的公共财政收入210.43亿元,增长14.4%,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3.17亿元,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510.38亿元,增长29.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6.26亿元,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3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134元,分别增长13.2%和13.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3%;城镇登记失业率1.32%;人口自然增长率8.18;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资源、环境保护:水资源保障状况良好。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5.39亿m3,人均水资源量1352 m3。总用水量为6.01亿m3,其中生活用水1.21亿m3,生产用水4.78亿m3,城市环境用水0.026亿m3。环境质量继续保持优良水平。2012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全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级标准的天数为264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6db,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7.6db(a)。全市重点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重点工业企业二氧化硫达标排放率100%,全市重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医疗垃圾和化学危险废物处置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生态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拥有公园19个,占地面积872.7ha;建成区绿地面积3672ha,绿地率达37.5%;绿化覆盖面积4090ha,绿化覆盖率达42%;公共绿地面积1392ha,人均公共绿地12m2;污水集中处理率87.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2)演丰镇概况2013年全镇农业生产总值30585.6万元,同比增长8.0%;乡镇企业总产值3912万元,同比增长6.3%;第三产业总产值3442万元,同比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9280元,着力推进省市区重点项目19个。全镇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2013年我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后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镇”、“海口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美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一是大力推进花卉产业发展,继续加强花卉长廊建设,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3150亩。二是充分发挥我镇资源优势,在我镇的塔市、山尾等村委会,发展养殖捕捞业,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虾塘养殖和水产品养殖,全镇水产养殖面积达11581亩。三是重视种植业发展和规划。全镇种植瓜菜面积达8600余亩,热带水果种植面积约9236亩。发挥区位优势,推进旅游产业。利用我镇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东寨港红树林、海底村庄、文明生态村、绿色慢行通道旅游项目,升级打造集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文化古迹、珍稀动植物为一体的旅游专线。结合我镇实际,借鉴其他地区旅游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独具演丰特色的海口红树林生态旅游度假景区、瑶城及长宁头农旅合一等乡村旅游项目。(3)东寨港红树林介绍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处于海口市和文昌市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11037,北纬1951201,属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有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以水禽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及区内生物多样性。历史:1980年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198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红树林类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0年,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开建,2004年晋升为国家林业局生态定位站,是国内唯一以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生态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湿地生态站。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评定为示范保护区。概况:保护区总面积3337.6 公顷,核心区面积1635公顷,缓冲区面积1167.1公顷,实验区面积535.5 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1578.2公顷,滩涂面积1759.4公顷。保护对象综述:该区主要保护对象有沿海红树林生态系统,以水禽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及区内生物多样性。植物:红树植物19科35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1科23种,半红树植物9科12种(其中真红树白骨壤和半红树许树同属马鞭草科),占全国红树林植物种类的97%,其中海南海桑、水椰、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正红树、尖叶卤蕨、瓶花木、玉蕊、杨叶肖槿和银叶树等11种为我国红树林珍稀濒危植物。动物:栖息的鸟类有194种,其中鸟类珍稀物种包括黑脸琵鹭、白腹鹞、白头鹞、斑头鸺鹠、橙胸绿鸠、鹗、褐翅鸦鹃、黑翅鸢、黑鸢、红隼、黄嘴白鹭、灰雁、领角鸮、绿嘴地鹃、普通鵟、小鸦鹃、游隼和原鸡等1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保护区最常见的鸟类有池鹭、小白鹭、大白鹭、牛背鹭、夜鹭、苍鹭、绿鹭、绿翅鸭、红脚鹬、青脚鹬、丝光椋鸟、棕背伯劳、铁嘴沙鴴和蒙古沙鴴等。鱼类有103 种,主要有鲷鱼、鲻鱼、中华乌塘鳢(土鱼)、中华豆齿鳗(土龙)和鲈鱼等。螃蟹主要有锯缘青蟹、沼潮蟹和相手蟹等;虾类主要有斑节对虾、口虾姑和鲜明鼓虾等。软体动物115种,主要有莱彩螺、紫游螺、斑肋滨螺、黑口滨螺、粗糙滨螺、红树蚬、棒锥螺、瘤背石磺、毛蚶、泥蚶、海月、近江牡蛎、僧帽牡蛎、团聚牡蛎、胖紫蛤、缢蛏、长竹蛏、文蛤、红肉河蓝蛤和珠带拟蟹螺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环境评价空气质量现状引用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二一四年七月公布的海南省2014年7月份环境空气质量月报中的数据,即:2014年7月份,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文昌、定安、昌江、陵水、澄迈、保亭、琼中、屯昌、白沙9个市县空气质量优级天数均为100%;万宁、临高2个市县空气质量优级天数比例分别为90.3%、96.7%,其余监测天数空气质量为良级,主要受可吸入颗粒物(pm10)影响。与6月份相比,文昌、万宁2个市县优级天数比例分别上升了10.0、37.0个百分点,其余市县无明显变化。图5 海南省环境空气质量图项目所在地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现状较好,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日平均浓度值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一级标准。2、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区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3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用地范围内无地表水体,所在区域无集中饮用水水源地。4、生态环境现状(1)植被分布情况经现场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目前大部分是农民的种植地以及荒草地,主要植被为人工植被。人工植被主要为经济作物。(2)植被组成状况在调查范围内,区域内无濒危野生保护动、植物分布。根据现场调查研究,项目所在地区主要为人工植被、自然次生植被与农业交替的生态区。评价区域内的动、植物种群单一,而且人工运营达10年以上,自然植被已不复存在,植物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栽种植物为主,自然植被包括灌木林,草丛等植物群落;人工植被主要是种植基地的经济作物,主要树种为槟榔、椰子树等果树;调查区内野生动物稀少,鸟类以农田鸟类为主,因此工程建设对动、植物物种迁移影响甚微。并且随着工程的结束,不利的影响将消失,项目建设的同时,应及时进行覆土并绿化种植,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是短期的, 在营运期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恢复。经过现场勘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可知,本项目占用的农用地中,农田和园地为主,占到80%以上,林地、灌木林地相对较少。农田和园地为传统耕作方式,生物量较低,而生物量相对较高的林地和灌木林地分布较少,只占5%不到,因此,总的来说生物量较低。生态结构来说,已经属于当地农民活动的区域,大部分属于人工植被,植被结构简单,动物分布稀少,只有常见的鼠、蛙、蛇等,总的来说,生态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甘蔗地林地水田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保持环境功能规划要求,即: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要求;声环境: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有关规定,项目区执行1类标准,保护目标主要是区域声学环境质量应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的1类标准要求。生态环境:保护好项目区及周边农田生态环境不被破坏。详见附图5。表2 环境敏感目标总计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位置执行标准环境空气瑶城村,113户,460人项目东侧300m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塘内村,85户,350人项目东南侧500m演丰镇边缘,25户,80人项目东侧2km生态环境演丰镇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距离划区北边界100m保护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不受破坏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如下:1项目区域空气质量执行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一级标准。标准值见下表3。表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摘录) 单位:mg/nm3标准污染物1小时平均日平均浓度单位一级标准一级标准so20.150.05mg/m3(标态)no20.200.08pm10/0.15co10.004.00pm2.50.0150.0352项目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1废水。项目区目前没有污水排放渠道及接纳水体,食堂、办公室及宿舍生活污水分别经隔油池、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回用于项目区域内热带植物观赏区做农肥施用。2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营运期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类标准。表4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laeq(db)昼间夜间7055表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laeq(db)类别昼间夜间155453、食堂油烟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饮食单位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油烟最低处理效率的规定,见表6:表6 油烟排放浓度限值 单位mg/m3 规 模小 型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60总量控制指标废水: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理回用于植物观赏区做农肥施用;生活垃圾定期清运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施工流程工程施工包括筹建工程、准备工程、主体工程及完建工程四个部分。各部分具体施工内容详见图1。筹建工程包括施工征地、工程招投标、前期手续报备等 准备工程包括场内交通、水、电、供应系统等设施、场地平整等主体工程包括植物观赏园主体工程建设等 完建工程装修、辅助设施等 投入运营图6 施工期工艺流程框图光伏发电示范区施工流程图材料运输组件组装金属屋顶安装发电车辆尾气、扬尘、噪声、水泥运输扬尘无污染噪声光污染、少量冲洗废水、废旧损坏电池图7 光伏发电工艺流程图水泥屋面安装混凝土搅拌废气、噪声、少量施工废水本项目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区,太阳能为清洁能源,基本无污染。施工期主要为成品太阳能板和支架组装固定工序,基本无污染。建设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工序:项目施工期间为组装成品太阳能板和支架,运输过程车辆运输扬尘、尾气以及水泥运输产生扬尘等;冲洗废水,屋顶施工机械噪声。运营期主要污染工序:太阳能为清洁能源,基本无污染。主要可能存在太阳能板反光对周围和上空产生光污染,同时还有清洗废水和废弃的旧太阳能电池丢弃产生污染。图8 光伏发电示范图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工程污染分析施工阶段主要是项目用地整治、供水管网建设、配套道路、管理中心建设等,污染分析如下:1、废气施工阶段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施工期间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所产生的扬尘。(1)施工扬尘粉尘的影响范围较广,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沿线道路两侧及施工现场,尤其是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更为明显,从而使该区块及周围附近地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增大。由于粉尘的产生量与天气、温度、风速、施工队文明作业程度和管理水平等因素有关,因此,其排放量难以定量估算。(2)汽车尾气尾气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和交通运输车辆,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nox、co和烃类物等。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数见表7。表7 机动车辆污染物排放系数污染物以汽油为燃料(g/l)以柴油为燃料(g/l)小汽车载重车机车co169.027.08.4nox21.144.49.0烃类33.34.446.02、水污染源分析施工期的废水排放主要来自于工人的生活污水、管理中心地基挖掘时的地下水和浇注砼后的冲洗水等。(1)生活污水施工期施工人员为50人,水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按人均日用水定额200l,污水产生系数0.85计算,则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为8.50m3/d,施工期内生活污水排放量约3102.67m3/a。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物及其水质浓度如下:cod:250350mg/l,bod5:180250mg/l,ss:150220mg/l;油类:2050mg/l;氨氮:2545mg/l;磷酸盐(以p计):3035mg/l。(2)施工废水管理中心地基挖掘时的地下水量与地质情况有关,浇注砼的冲洗水量与天气状况有关,主要污染因子是ss,其排放量均难以估算。该污水要进行截流后集中沉淀处理,处理后可以回用。3、噪声本项目施工期间的噪声源主要来自于水泥搅拌机、水泥浇捣机、土石方及建筑材料运输汽车等设备噪声,另外还有突发性、冲击性、不连续性的敲打撞击噪声。土地整治主要使用推土机,由于当地地势相对比较平坦,工程量不大,施工期很快结束;管理中心规模较小,施工期短,其声级程度详见下表8。表8 施工期间主要噪声源的声级值序号声源名称噪声级范围(距源10m处)db(a)1推土机78962搅拌机75883运输卡车85944挖土机80934、垃圾施工垃圾本项目主要工程是土地整治,由于地势相对平坦,临时堆土、开挖方量等较小,施工量相对较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较少,即便有少量弃土产生,也可以回用于地势较低的区域,整个工程不产生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还将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按1.0kg/人d计,施工人数为50人,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05t/d。对此,应及时收集,统一清运、处理。设施农业和光伏太阳能废弃骨架按照设施农业和光伏太阳能示范区安装量计算,产生的废旧配件为1.5t,可以回收作为以后的修理配件使用。施工期固体废物产生量较大,各类固体废物产生量详表9。表9 施工期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汇总表序号固废类别产生系数数量总产生量(t)来 源1生活垃圾1kg/人.d50人/d18.25t/施工期施工人员2废旧垃圾/1.5设施农业和太阳能光伏区二、营运期:1、水环境污染本项目水环境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来自管理人员。本项目雇佣的劳动人员主要是当地农民以及合作社成员,除了上班时间在示范园区,其余时间都在各自家里,产生的污水有限,本项目不做分析。生活污水:项目管理人员外地人居多,吃住都在园区生活区。按照一期规模,管理人员预计为30人,按照每人每天250l/d计算,产污系数为0.80计,则用水量为7.50m3/d,污水则为6.00m3/d。冲洗废水:主要用于冲洗光伏太阳能发电示范区的多晶硅面板,由于面板会有污泥等,影响多晶硅太阳能的转化效率,因此,需要定期清洗多晶硅面板,以保证太阳能转化率。按照每平方米需要水量3l水,则每次需要用水量9m3,每年按照2次冲洗,年用水量为18m3。表10 排水量统计表 单位:m3序号用水单位用水排水损失水量备注1冲洗水990按照每次计量2生活用水7.56.01.5按照每天计量3合计29.6629.2323.13表11 排水量污染因子统计表种类节点污染因子浓度源强拟采取的处理措施排放方式及去向生活区生活污水(1800t/a)codcr300mg/l0.54 t/a化粪池和隔油池清理后可以作为农肥使用ss200mg/l0.36 t/anh3-n30mg/l0.054t/atp5mg/l0.009 t/a植物用水量: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本项目属于设施农业,全部采用滴灌技术灌溉,种植的植物多以经济作物,用水量统计详见下表:表11续 设施农业用水量统计表类别占地面积单位用水定额(m3/亩)用水量m3国有农业出让土地331.15亩28496.251植物工厂34.65亩903118.502组培中心34.65亩852945.253智能温室203.6亩8517306.004简易温室25.9亩1203108.005特色生态温室18.35亩1102018.50租地1142.55亩153173.001荫棚435亩16069600.002简易温室216.9亩12026028.003兰花种植园212.9亩17036193.004热带植物园125.6亩17021352.00合计181669.25再用水量统计中,除了部分植物对水质要求较高外,使用地下水,而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种植园区,可以适当使用储水池和周边河流的水作为灌溉用水。本项目在使用化肥时,都是按照植物需求量补充必要的营养元素,使用的都是有机化肥,而且按照一定比例与灌溉用水一并施用。由于化肥都是溶于灌溉用水后,进入植物体内,部分渗入地下。渗入地下的水中化肥含量较低,随着不断的渗入,土壤及地下水各层会净化含有营养元素的水分,净化后的水基本与地下水无异,不会造成影响。进入土壤中的水,95%被植物吸收,4%多的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购服装合同样本
- dq兼职合同标准文本
- bot项目建设合同标准文本
- 股权众筹协议合同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无偿车辆使用合同
- 房产赠与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股份转让及代持股权协议书
- 纳税担保合同
- 担保合同的担保方式与范围
- 2024年1月份零碳建筑能效指标履约责任书
- 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1卷第12题出处及变式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四世同堂》
- 2024年人教精通版四年级下册英语期末专项复习-阅读理解
- 中医推拿基础培训课件
- 防电信诈骗安全教案
- 产品履历表完
- 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可用辅料及其使用规定
- 肺癌伴胸腔积液护理查房
- 健康管理中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
- 2024年中考化学复习把握中考方向共研备考策略
- 新闻宣传“三审三校”审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