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中威纸业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东莞市中威纸业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东莞市中威纸业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东莞市中威纸业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东莞市中威纸业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 环 评 证乙字第3106号东莞市中威纸业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 东莞市中威纸业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报告编写时间:2013年5月东莞市中威纸业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目录第一章.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背景11.2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21.3环境保护目标2第二章.项目基本概况及工程分析22.1改扩建项目基本概况22.2改扩建前、后工艺分析102.3改扩建前、后水平衡分析11第三章.改扩建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43.1.改扩建前环保存在问题143.2.改扩建后环境污染源及防治措施分析15第四章.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30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分析315.1.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315.2.运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32第六章.建设项目政策、法律相符性376.1产业政策相符性376.2规划的相符性376.3环境选址合理性396.4、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406.4小结41第七章.环境风险分析427.1.风险识别及评价工作等级427.2.风险事故分析427.3.风险防范措施437.4.制定应急预案477.5.结论51第八章.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论证528.1.改扩建后环保处理设施技术论证528.2.环保措施经济性论证57第九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58第十章.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5910.1.环境管理5910.2.环境监测59第十一章.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61第十二章.公众参与6212.1公众调查形式6212.3公众参与结论64第十三章.结论65第十四章.联系方式6614.1建设单位联系方式6614.2环评机构联系方式6670第一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随着造纸行业资源节约、可持续的发展,回收利用废旧纤维资源再造纸已成为造纸行业的共识。为满足我国纤维纸板市场的快速增加的要求,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东莞市中威木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经营范围:产销:木纤维厚纸板(禁止用化学法制浆)、纸制品。2004年,建设单位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写的东莞市中威木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通过了项目环境影响审批,审批文号见东环建2004408号。环评审批主要内容:年生产工业厚纸板33000吨/年,允许设置机械磨浆工序,禁止用化学法制浆。2台 6t/h的链条式燃煤锅炉(型号为szl6-1.25-a)为生产供汽。允许日产生产废水2400吨,排放量不超过300吨/日,排水去向为东江南支流东莞水道。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广州茵绿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环保设施制定了废水、废气处理设计方案,于2004年通过了东莞市环保局初步设计审批备案,审批文件见东环建备20041057号。项目内环保设施于2008年通过了市环保局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竣工验收工作,验收审批意见见东环建200830183号文。2010年,建设单位名称申请变更为东莞市中威纸业有限公司,获得东莞市环保局的批复,审批文件见东环建2010s-0883号文。在项目投产后,生产工艺经过几次改进与调整,增加了相应压榨、烘干机组等生产设备,提高了生产能力,增加了废水回用水量。拟改造并扩建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完善环保设施建设,淘汰使用8年以上的燃煤锅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广东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和要求,该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东莞市中威纸业有限公司委托,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详细了解项目的内容、并对拟建工程进行现场踏勘后,按照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办建设项目改扩建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1.2 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表 1-1 环境功能级(类)别与评价范围环境类别评价级别功能级(类)别评价范围地表水三级gb3838-2002中类东莞水道:原排污口上游500米,至下游1.7千米大气三级gb3095-2012中二级以项目锅炉烟囱为中心,半径为2.5公里的圆形区域。声三级gb3096-2008中3类厂界外200米包络线以内的区域环境风险二级大气:项目为中心的3km评价范围地表水:同地表水影响评价范围地下水三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20km2区域内评价范围1.3 环境保护目标表 1-2 项目环境敏感点一览表环境因素敏感点名称方位距离(m)敏感点规模属性水环境东莞水道东面15中等河道类东江南支流西面426中等河道类大气环境东莞市卫生学校西南400在校1000人学校,二类区罗沙幼儿园北1300在校800人洪梅第二小学西南2000在校820人道滘中南学校东北偏东2000在校1500人道滘四联小学东北2050在校1210人粤晖园西南偏南920旅游景点,最多人次2000人旅游景区南丫村东南8506000人居住区,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北丫村东8705000人大罗沙村北9202850人尧均村西16002000人夏汇村西北2200约2000人乌沙村西南21503100人注:距离指敏感点与项目烟囱的直线距离。图1-1 项目环境敏感点分布图第二章. 项目基本概况及工程分析2.1 改扩建项目基本概况2.1.1. 项目名称、位置(1) 项目名称:东莞市中威纸业有限公司改扩建项目(2) 项目建设单位:东莞市中威纸业有限公司。 (3) 建设地址:东莞市道滘镇大罗沙村粤晖路x235东侧,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752.81,北纬225858.51。改扩建前、后项目,建设地点不变。改扩建项目在原厂区内建设。地理位置见附图1。四至图:项目东面紧邻河道为东莞水道南丫河段,南面是闲置的土地,西面紧邻粤晖x235道路,里对面为东莞卫生学校和东莞旗峰纸业有限公司。项目周边四至图见附图2 。2.1.2. 项目建设规模变化及平面布置改扩建前,项目总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8500平方米。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时,项目改扩建工程已经完成新增设备安装与调试,完成了混合废纸浆车间扩建,完成混凝沉淀一体化处理设施建设,已完成了一个原料仓库和一个成品仓库的建设,正在进行新燃生物质锅炉组及锅炉房基础设施施工建设,拟扩建并改造废水二级生化处理系统,增加建设深度处理系统,辅助建设废水事故池和初期雨水收集池,及原料及固废堆放场和“雨污分流”等环保、排水辅助设施。本项目改扩建工程的已建、在建和拟建内容具体见表2-1。占地面积不变,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表 2-1 改扩建后主要工程一览表改扩建改扩建内容工程属性(在建、已建或拟建)1原料变更增加废纸原料的使用量,取消枝丫及木材原料,替换为废纤维板原料(纤维厂残次产品和边角料)已经变更2产品产量变化厚纸板产量增加,年产量至6.5万t/a产量已经增加3新建车间新建一个成品仓库和原料存储库;新建混合废纸浆生产车间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4设备替换与淘汰(1)淘汰枝丫木材热磨机械法制浆生产的相关设备,热磨机、鼓式切片机等;(2)淘汰使用2台 6t/h的链条式燃煤锅炉(型号为szl6-1.25-a),更换为燃生物质锅炉组(szw10.5-1.6-t)(含12吨/时蒸汽锅炉和3吨导热油炉)(1) 热磨机等设备已经淘汰;(2) 正在进行新锅炉房建设(2012年底完成投入使用)5增加设备新增纤维分级筛、水力碎浆机等设备已经增加并投入使用纸机增加纸板烘干大缸、压榨设备等,详见表3-4 已经增加并投入使用6生产工艺调整(1)、主要的生产工艺流程不变,取消枝丫木材纤维生产工艺,增加混合废纸浆生产工艺;(2)、提高纸机的压榨、干燥能力工艺已经改变;生产能力提高7废水处理设施改造(1)新建两座混凝沉淀池*,增加循环回用水量,不再使用气浮池;、扩建改造二级生化处理池,提高生化处理效果;增加深度处理系统、拆除原气浮池后,场地用于建设初期雨水收集池;、完善厂区内生活污水和食堂废水初级处理池建设,近期生活废水和食堂废水进入厂区污水生化处理设施目前已经建成混凝沉淀池;拟扩建和改造二级生化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和建设初期雨水收集池;拟健全完善厂区内生活污水和食堂废水初级处理设施和排入厂区内二级生化系统处理8锅炉房改造新建一间燃生物质锅炉房及相关废气排放、处理设施,铺设蒸汽新锅炉房与生产车间的蒸汽输送管道,原有锅炉房拆除后,用于扩建废水生化处理池新锅炉房正在建设,锅炉正在进行安装,待新锅炉正式投入使用后,原锅炉房拟拆除9固废污染防治建设完善废纸原料堆放场所、固废堆放场所的防渗、防雨、导流、挡水等相关措施拟建完善10食堂油烟及废气治理安装油烟收集、净化装置,改用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为燃料,设置排油烟管道通至宿舍楼楼顶拟改造2.1.3. 投资情况改扩建前,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人名币,其中环保投资100万元。本次扩建项目投资3500万元人名币,其中环保投资134.5万元。改扩建后,项目总投资6500万元人名币,其中环保投资234.5万元。2.1.4. 生产规模变化改扩建前,年生产主要产品为工业厚纸板,年产量为3.3万t/a。厚纸板200800g/m2,改扩建后,预计年产量由3.3万t/a增加至6.5万t/a。每天生产纸板量约100 t/d,消耗废纸原料量约36 t/d,枝丫木材消耗量约84 t/d。2.1.5. 能源及水消耗变化改扩建前、后能源及水资源消耗情况变化见表2-2 。表 2-2 能耗及水消耗情况序号名称日消耗量年用量变化量来源1车间用水451 m3/d148830 m3/a-29370 m3/a附近河道河水2锅炉用水83m3/d27390 m3/a+6270 m3/a市政供水(1+2)新鲜用水量534 m3/d176220 m3/a-23100 m3/a/单位产品耗水量2.71吨水/吨产品-3.33吨水/吨纸/3生活用水27 m3/d8910 m3/a-4455 m3/a市政供水4其他用水10 m3/d3300 m3/a+0 m3/a中水回用5生物质成型燃料70.6 t/d23300 t/a+23300 t/a外购6煤燃料0t/d0 t/a-16093 t/a/7液化石油气165kg/d54.45 t/a+54.45 t/a厨房燃料,外购8生产用电54167度1787.5万度/a+467.5万度供电所9蒸汽消耗量280 m3/d92400 m3/a+31350 m3/a锅炉供气5+8综合能耗(折标煤消耗量)45.247tce/d14932 tce/a+1572 tce/a/单位产品能耗229.7 kgce/t纸板-175.172 kgce/t/2.1.6. 改扩建工程主要变化(1)生产工艺原料的改进改扩建后,增加废旧纸使用量,工业废厚纤维木板代替枝丫木材原料使用,既减少木纤维浆使用,淘汰高耗能热磨机,热磨机械法制备木浆生产。减少了原林木材的使用,节约了生产电能消耗,又减少了热磨木浆过程中高浓度污染物量的废水产生,降低了有机污染物排放。(2)纸机生产线干燥和压榨能力的提升该厂使用的纸机为2400mm多网多缸纸板机,原生产线有烘干大缸39只,7套压榨机组;扩建新增35只烘干大缸,扩建后纸机生产线现有烘干大缸74只,13套压榨机组,压榨能力提升。改扩建后纸机车速在100 m/min。比改扩建前纸机车速55m/min提高了近一倍。生产产量大大增加。纸板产品规格在600g/m2。 2.1.7. 环保工程提升内容(1)改善混凝效果,提高废水回用率改扩建前,废水物化处理采用气浮混凝方式,气浮处理量已不适应生产废水量增加问题,气浮处理效果差。改扩建后,废水物化处理方式采用混凝沉淀一体化方式,建设两座混凝沉淀一体化池,延长废水混凝沉淀停留时间,改善了细小纤维沉淀效果,提升了废水回用水水质,提高了废水回用率。(2)生化处理能力得到提升为解决生化阶段废水处理后出水污染物氨氮等超标,废水排放不稳定问题,改扩建后,对生化废水处理系统进行扩建和改造,废水生化处理采用“厌氧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氧化+两段好氧接触氧化+悬浮生物滤池+后续混凝沉淀+折点加氯氧化”组合工艺。这种处理工艺增加了污染物水解酸化和氧化处理时间,加强了生化处理能力。同时为保证废水氨氮和总氮达标排放,在生化处理后增设深度处理单元,采用悬浮生物滤池和最终混凝沉淀后处理,同时增设折板氧化反应池,通过使用次氯酸钠盐化学氧化去除出水中残余的氨氮或总氮污染物,可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3)锅炉烟气治理措施改进项目改扩建后,建设单位淘汰燃煤锅炉,采用生物质燃料锅炉。锅炉烟气治理安装低氮燃烧器,控制烟气中氮氧化合物排放;锅炉烟尘治理安装锅炉自带旋风除尘器(陶瓷多管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采用新一代xl型高效低阻旋流式水膜麻石除尘塔控制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可以有效地减少锅炉烟气中污染物排放,达到减排的要求。2.1.8. 改扩建工程设备变化情况改扩建前、后项目主要设备变化见表2-3 。表 2-3 改扩建主要设备变化清单编号生产车间设备名称污染工序类别型号、规格改扩建前(台或套)改扩建后(台或套)增减量(台或套)备注1原木纤维浆生产车间鼓式削皮机噪声,木屑,主要污染b*21810-1淘汰2热磨机噪声,电辐射,废水,主要污染jm9f10-1淘汰3立式旋翼筛废渣,次要污染zsl-13220保留4磨浆机噪声,次要污染450mm20-2淘汰5废纸制浆车间高浓水力碎浆机噪声,次要污染zdsa- 8m3110保留6平光振筛粗渣,次要污染zsk-3110保留7立式旋翼筛废渣,次要污染zsl-13110保留8斜网废水,主要污染15 m2110保留9磨浆机噪声,次要污染380mm01+1新增10废纤维板浆生产车间预热器废蒸汽,次要污染3m6m2m01+1新建11低浓度碎浆机噪声,次要污染10m301+1新建12平光振筛废水,主要污染zsk-3110保留13磨浆机噪声,次要污染450mm110保留14立式旋翼筛废渣,次要污染zsl-13220保留15斜网噪声,次要污染15 m2220保留16混合废纸浆生产车间低浓度水力碎浆机噪声,次要污染20m301+1增加17双锥体高浓除砂器杂质,次要污染-01+118纤维分离机粗渣,次要污染zdf-501+119斜网废水,主要污染15 m202+2新增20纤维分级筛粗渣,次要污染1.5m2110保留21双盘磨浆机噪声,次要污染450mm110保留22立式旋翼筛废渣,次要污染zsl-1340-4淘汰23纸板生产车间纸机生产线噪声,废水,主要污染2400mm多网多缸220保留两条纸机生产线主要设备23-1真空回头辊机噪声,次要污染550mm2950mm2套1套-1套淘汰23-2真空回头辊机噪声,次要污染700mm/800mm2950mm0套2套+2套增加23-3主压榨机噪声,次要污染650mm/700mm2900mm2套0套-2套淘汰23-4主压榨机噪声,次要污染650mm/700mm2950mm0套1套+1套增加23-5正压榨机噪声,次要污染700mm/650mm2900mm1套0套-1套淘汰23-6正压榨机噪声,次要污染900mm/850mm2900mm0套2套+2套增加23-7托辊压机噪声,次要污染650mm2900mm0套1套+1套增加23-8托辊压机噪声,次要污染850mm2900mm0套1套+1套增加23-9烘干大缸废蒸汽,次要污染3000mm2900mm2只3只+1只增加23-10烘干大缸废蒸汽,次要污染2500mm2900mm1只1只+0只保留23-11烘干大缸废蒸汽,次要污染1500mm2900mm36只70只+34只增加23-12光压辊机噪声,次要污染650mm2900mm2套0套-2套淘汰23-13光压辊机噪声,次要污染850mm2900mm0套2套+2套增加23-14正压榨机噪声,次要污染1200mm/1150mm2900mm0套3套+3套增加23-15纤维分级筛噪声,次要污染3m20台1台+1台增加24分切机噪声,次要污染2台2台0台保留25锅炉房6t/h燃煤链条锅炉固废、废气,主要污染szl6-1.25-a2台0台-2台淘汰26燃生物质锅炉组(含12t/h蒸汽锅炉和3吨导热油炉)固废、废气,主要污染szw10.5-1.6-t0组1组+1组新增27燃煤锅炉烟气处理设施一套次要污染1套0套-1套淘汰28生物质燃料锅炉烟气处理设施一套次要污染0套+1套1套新增29废水处理站相关的处理设施主要污染改扩建设施见表8-1110保留2.1.9. 项目人员及工作时制改扩建前、后项目人员及工作时制不变。项目生产有职工135人,在厂区内食宿。生产工况:全年生产330天,每天24小时,分3班。2.1.10. 改扩建前、后给水排水情况改扩建前、后,生产车间使用来自东莞水道南丫河河水。生活用水及锅炉用水来自市政自来水。改扩建前,生产废水经气浮混凝处理后大部分回用,生化处理后排向东莞水道南丫河段。生活污水经厂区自建初级沉淀池处理后通过厂区下水道排向东莞水道南丫河。改扩建后,生产废水先经过一体化混凝池处理后回用将达到94.2%,剩余与生活污水一起再进行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排放去向为东莞水道南丫河段。总废水排放量不变,每天不超过300m3/d。在市政管网联通厂区管网后,生活污水接入道滘污水处理厂处理。总废水量不超过300m3/d。2.2 改扩建前、后工艺分析改扩建前后,除生产原料发生变化外,主要的生产工艺基本上没有变化。本项目生产产品为灰色工业厚纸板,无需进行脱磨、漂白处理,故不涉及脱墨、漂白工艺过程。生产过程包括制浆和造纸两个过程。制浆采用简单的机械碎浆、筛浆、磨浆等生产工序,造纸包括抄浆、上网、压榨、干燥、剪切等生产工序。制浆包含三种浆的制备过程。图 2-1 纸板生产环节相关工艺说明见表2-4.表 2-4 相关的工艺说明序号工艺阶段工艺说明1碎浆在水力碎浆机械剪切力下,废纸或木纤维板碎解成一定浓度的浆料2水力沉沙池在水力作用下实现纤维浆与砂子等重杂质的分离3振筛浆料净化,去除杂质4选筛分级筛选出合格的纤维浆5浓缩提高浆料浓度,方便后续磨浆工序5磨浆疏解废纸浆或木纤维浆成纤维状,赋予纤维一定的特性便于成纸6冲浆根据产品的要求,调节不同浆料的比例7上网纸浆成型,脱水8压榨用机械方法尽量压干湿纸,去除水分,减轻干燥部的干燥负荷9干燥进一步去除纸板中的水分,提高纸板质量10压光机提高纸板的表面光泽度、平滑度和紧度11切纸机把纸幅卷成纸卷并切成白纸板2.3 改扩建前、后水平衡分析改扩建前,生产废水经简单处理后循环使用,循环用水补充清水量约22.5 m3/h(约540 m3/d)。每天在废纸纤维碎浆机处补充河水水量约300 m3/d。同时因生产过程中蒸发水分量约240 m3/d,则总补水量为540 m3/d。生产废水排放量不超过300 m3/d。单位产品新鲜用水量6.04 m3/t。制浆和造纸生产过程(含锅炉用水)中用水量12344 m3/d,单位产品生产用水量123.44 m3/t。生产全过程生产回用水量11740 m3/d。生产用水回用率为94.9%。末端处理前,生产废水排放量2400 m3/d,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24 m3/t 纸板产品。低于造纸行业最高允许排放量(60 m3/t)。改扩建前,虽然工艺改进,但是改扩建前后产污、排污环节基本不变。改扩建后,生产车间用水和排污环节:(1)生产车间用水和排污环节:生产车间用水环节:包括制浆车间用水和纸板车间用水。制浆生产过程中用水包括碎浆、振筛或旋筛或分级筛处、上网部配浆稀释用水,还有木纤维板预热用水。网槽处网布清洗需要较清洁的水冲洗,其中部分使用过滤后河水,约438 m3/d;部分来自生化处理后中水,约300 m3/d。排污环节:制浆车间内筛分或斜网过滤纤维浆处产生废水,具体来自于旧报纸浆斜网部、卡浆工艺中斜网处、废纤维板浆振筛处,去向为厂区废水调节池。网槽下白水未回用的部分进废水调节池。废水末端处理前,废水排放量约7605 m3/d。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为38.61 m3/t。小于造纸行业基准废水排放量60 m3/t。生产回用水环节包括生产过程内部循环用水和混凝处理后回用水两部分。(i)生产过程内部循环用水环节:纸浆筛分后废水部分回流到碎浆,网部白水收集后回流到碎浆、筛分和纸浆调浆部位。废水调节池中少量废水用到废木纤维板预热过程中。(ii)混凝处理后回用水用水环节:混凝处理后中水大部分回用到纸浆碎浆工序(7043 m3/d),生化处理系统后少部分用于网部处网布的清洗(300 m3/d)。用水水质要求:碎浆、筛分及配浆工序用水水质要求不高,仅起到稀释调浆作用。网槽处网布需要需要用较为清洁的水清洗,网槽下设有过滤装置过滤悬浮物质,保证网布清洗干净,保持良好的过滤性能。每天定期抽取过滤后清河水,因河水含盐量低,电导率也较低(小于1ms/cm),不至于循环用水中盐分过度累积引起设备腐蚀。因碎浆、筛分及配浆工序用水量较大,为节约用水,混凝处理后中水可再回用到这些工序中。(2)锅炉软化水和清洗废水进入锅炉除尘水池沉淀后用于喷淋除尘。锅炉软化水和清洗废水含较高钙、镁盐份,可以经简单沉淀后用于锅炉除尘。根据水平衡分析,整个生产(锅炉用水、制浆和造纸)过程中用水量约20302 m3/d,则单位产品生产用水量约103.07 m3/t。生产过程中回用水量(含循环用水和中水回用)19768 m3/d,则整个厂区生产过程(含锅炉用水)补充新鲜水量约534 m3/d(生产用水量生产回用水量),故单位产品耗清水量约2.71 m3/t。生产用水回用率97.4%。生活污水产生量27 m3/d,排放量24.3 m3/d,近期生活污水每天分批次地与生产废水一起经二级生化处理达标排放。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不超过300 m3/d。扩建前后,总废水排放量不增加。(2)物料平衡:从物料平衡图可知,物料原料为废旧纤维厚木板、废旧报纸、废旧书纸,在进场时含有塑料绳、铁丝等物质,先通过分拣去除部分非纤维杂质。逃料环节在浆料制备过程中浆料除渣过程筛出的粗纤维浆料。细小纤维随着生产废水内部循环回流到生产中。粗纤维浆料可以再收集贮存送到碎浆机处机械化碎浆打散再利用。第三章. 改扩建环境污染防治措施3.1. 改扩建前环保存在问题(1)目前项目使用的2台燃煤锅炉(szl6-1.25-a)已经投入使用8年。依据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和关于印发东莞市污染企业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原则的通知(东府200855号)中提到的企业配备锅炉原则的相关规定,到2010年淘汰所有4吨/小时以下(含4吨/小时)和使用年限超过8年以上的10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项目使用的燃煤锅炉需要更换为燃生物质燃料锅炉。(2)根据环保监测站对项目生产废水、锅炉废气处理监测数据来看,改扩建前项目生产废水污染物达不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要求,codcr、氨氮和总氮等污染物存在超标排放。锅炉废气污染物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烟尘排放超过广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765-2010)排放限值要求,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总量已超出项目排污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烟囱高度达不到扩建前环评审批要求。(3)目前,项目周边区域还未铺设市政管道,生活污水不能纳入道滘污水处理厂处理。厂区一般生活污水只经过初级处理,食堂含油废水未设立隔油除渣池处理,直接进到下水管道排放到项目附近的东莞水道南丫河段,存在生活污水不达标排放。存在单独的生活污水排放口。不符合扩建前环评报告中提到的环保要求(生活污水在市政污水处理设施未投产使用前,项目的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一起处理达标后排放)。(4)目前项目厂区内未建立清浊分流的排水系统,没有与厂区周边的雨水管网联通,没有建设初期雨水收集池,遇到雨天厂区内污染物随雨水进入附近地表水体中,污染水环境。(5)废纸原料中拣选出废塑料绳、非纤维杂质、锅炉灰渣等固体废弃物随意露天堆放,没有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建设固废贮存场所、挡水围墙和导流沟,并做防渗、防雨等措施。防尘喷淋废水未进行有效收集进行处理,进入厂区排水管道排入到附近地表水体中。(6)员工食堂厨房炉灶未使用清洁能源为燃料,油烟未进行收集及净化处理,达不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环保要求。(7)改扩建前,废水处理工艺气浮混凝池混凝效果较差,中水回用水质浑浊,污染物在循环过程中累积,导致纸机网布堵塞和设备腐蚀,纸板产品质量差,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生化处理排放出水存在不达标排放,特别是总氮、氨氮超标。3.2. 改扩建后环境污染源及防治措施分析3.2.1. 废气污染源及防治措施3.2.1.1、废气污染源分析(1)燃生物质锅炉废气改扩建后,生物质锅炉组使用成型生物质燃料约23300 t/a。企业提供的新建锅炉组引风机风量在32250 m3/h 44634m3/h。风量取42000 m3/h计算,则锅炉废气产生量见表3-1。表 3-1 燃生物质工业锅炉的产污一览表序号参数产污系数产生量产生浓度mg/nm3最大小时排放源强kg/h排放限值mg/nm31烟气量332.64106nm3/a/2so217s千克/吨-原料39.61 t/a119.085.0503nox1.02千克/吨-原料23.77 t/a71.453.02004烟尘2千克/吨-原料46.6 t/a140.085.8830注:二氧化硫的产排污系数是以含硫量(s)的形式表示的,其中含硫量(s)是指生物质收到基硫分含量,以质量百分数的形式表示。生物质中硫含量以0.1%计。(2)废蒸汽纤维木板在敞口预热器中预热,部分蒸汽散失到空气中,并夹带着少量甲醛废气。纸板在烘干部位受热有部分热气产生;蒸汽回流管道为减压排气口,在排气口处有蒸汽散失到大气中。(3)食堂废气食堂废气包括油烟废气和燃料废气。项目改扩建后,内部员工人数不变,产生的油烟排放量也不变,每年产生的油烟量93.56 kg/a。食堂内部更新油烟净化处理装置,净化处理效率须达到60%以上,排放的油烟量约为37.42 kg/a。项目改扩建前,食堂以燃生物质木材为燃料。建议项目扩建后,采用清洁的能源燃料,如使用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4)机动车尾气厂区内叉车及运输车辆排放的机动车尾气,属于无组织排放。3.2.1.2、污染防治措施(1)锅炉废气防治措施根据生物质燃料锅炉组燃料量估算锅炉烟气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以及通过对比几种除尘设备除尘效率和除尘特点,本次改扩建后,新建锅炉烟气处理设施可采用的废气治理工艺方案为“低氮燃烧器+机械预除尘+过滤式预除尘+湿式水膜除尘”相结合工艺,安装自身再循环低氮燃烧器,把部分燃烧烟气吸回,进入燃烧器,与空气混合燃烧,燃烧温度降低,nox减少。机械式旋风除尘器采用锅炉配套的陶瓷多管旋风除尘器,过滤式预除尘采用布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采用新一代xl型高效低阻旋流式水膜麻石除尘塔。锅炉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见图3-1。水膜除尘烟囱排放锅炉烟气旋风除尘低氮燃烧器布袋除尘图3-1 改扩建后锅炉烟气处理流程图根据工程资料,废气处理组合工艺脱硫效率在60%左右,除尘效率约9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可减少约16%的产生量。处理后的烟气由引风机引到烟囱高空排放,烟囱高度30米。原烟气处理设施不再使用,在厂区混凝沉淀池东北方向建设新的锅炉房和废气脱硫除尘设施,原排放烟囱随之移动到新建锅炉房处使用。除对锅炉烟气进行有效控制外,最主要的环节就是要对生物质燃料选料、储存、保证燃料有合适的空气量充分燃烧等是控制燃生物质锅炉效率的最重要途径。原料储存时要采取防潮防雨措施,适度调节一次供风量和二次供风量比例,既可以保证燃料充分的给氧量,有能够防止燃料在燃烧过程中发生烧结,腐蚀锅炉。处理后的燃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废气排放执行广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765-2010) 中新建燃气锅炉排放标准。从以上环保技术分析,锅炉废气污染治理措施是可行的。(2)食堂废气污染防治措施项目改扩建后,食堂油烟废气必须安装集气收集罩和油烟净化装置,净化效率不低于60%,净化处理后油烟废气由管道高空排放,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标准,排油烟高度不低于15米。项目改扩建后,采用清洁的能源燃料,如使用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属于较清洁能源,产生的废气可以直接排放,无需污染控制措施。(3)废蒸汽污染防治措施建议建设单位对蒸汽冷凝水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尽可能的再回收蒸汽管道冷凝水和蒸汽,节约能源。纤维板预热过程中产生的废蒸汽并夹带的甲醛废气,为无组织排放。在项目运营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正常操作,对操作员工加强防护措施,防止被烫伤和甲醛中毒。对员工采取防护措施是可行的。(4)厂区机动车尾气防治措施车辆废气控制措施:进出厂区的车辆及作业车间保持正常行驶,定期维修叉车,及时保养。逐步淘汰燃油叉车,改为电叉车。加强厂区绿化,净化空气。采取的机动车尾气治理措施操作方便,技术上可行。(5)废水处理站恶臭治理措施在废水处理站周围种植吸收恶臭的植物,绿化措施易操作,可行。3.2.2. 废水污染排放及防治措施3.2.2.1、生产废水污染排放及防治措施生产过程中无脱墨、漂白工序,没有脱墨废水和漂白废水产生。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水是机械碎浆、抄纸产生的废水。项目的废水可分为以下3部分:(1)纸浆车间废水主要是纸浆筛分过程产生的废水,该废水成分以固形纤维悬浮物为主,预计废水产生量约2800 m3/d。(2)纸板车间废水这部分主要由造纸机网部、真空压榨等工序脱出的白水,纸机网下白水中纤维含量较低,相对澄清,大部分白水经过滤纸浆纤维后可直接回流到配浆池处用于稀释上网浆料,筛分处筛浆处。未内部循环的白水进入废水调节池。排入废水处理混凝沉淀池车间总废水量约7605 m3/d。其中混凝处理后中水约7043 m3/d在回流到碎浆车间碎浆。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处理的生产废水排放量573 m3/d。生化处理后部分废水回用到纸机网槽处清洗网布,其余再进行废水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3)生产废水污染防治措施a)新建混凝沉淀一体化处理池改扩建后,为提高循环使用水利用率,满足废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建设单位于2012年5月前完成建设一座混凝沉淀池(1#)(高13米,直径13米)和一座高8米,直径14米混凝沉淀池(2#)。生产废水先经过斜网过滤较大纤维后,再进入到水质调节池,由污水提升泵提升到一体化混凝沉淀池通过搅拌和絮凝作用物化处理,不再使用原有的气浮混凝池。混凝沉降后细小纤维在混凝池池底聚集后由污泥管道送到污泥浓缩池,回用到生产车间。澄清上清液通过管道送至废水中间池。新建混凝沉淀池大大提高了废水处理能力和增加了混凝沉淀时间,增强了混凝去除效率。b)改扩建现有废水生化处理系统根据废水处理设计改造方案,拟将在现有废水处理设施基础上,改扩建二级生化处理系统:新建水解酸化池和好氧活性污泥池,加大水解酸化和好氧处理系统停留时间,增设好氧出水和污泥回流,增强废水脱氮效果。把原有的水解酸化池改造成接触氧化池,主要是增加好氧接触氧化池容积,提高好氧水解生化能力,减少废水中污染物排放到水体中。c)增建废水深度处理系统为进一步地去除废水中有机物、ss、氨氮或总氮污染物,设计建设悬浮生物滤池,将原二沉池改造成最终物化混凝处理单元,通过投加适量混凝剂保障出水ss的达标,最后将原废水排放池部分池体改造成化学氧化法折板加氯池,投加适量次氯酸钠盐去除残余的氨氮。改造后废水处理工艺采用“物化混凝沉淀+厌氧(水解酸化)+好氧活性污泥+生物接触氧化+悬浮生物滤池+后端物化混凝+折点加氯化学氧化”,具体流程见图4-8。为降低生产废水回用过程中盐分、微生物物累积,建议混凝单元混凝剂采用高效的有机混凝剂代替传统的无机混凝剂,即不会增加废水的盐分,又可提高混凝效率,降低混凝出水的cod,同时减少混凝剂的投加量,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定期向生产用水中添加杀菌药剂,抑制微生物生长。或者为降低混凝剂使用量,同时定期对废水进行混凝烧杯试验确定最佳的药剂投加量,适当调整减少pam的投加量,减少药剂的消耗量,节约经济成本。图3-2 改扩后废水处理工艺流程3.2.2.2、生活污水防治措施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完善三级化粪池沉淀池,和对食堂废水设置隔油、除渣池。扩建后的生化处理池可接纳厂区的生活污水。在项目周边还未铺设市政管网接入道滘污水处理厂之前,生活污水须建设生活污水污水管道与厂区污水处理站联通,分批次地排入改扩建的厂区废水二级生化处理设施。改扩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时应该考虑到生活污水的处理量而建设。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一起处理后排放,排放执行广东省水污染排物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纸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制浆和造纸联合生产企业排放标准(codcr、氨氮执行表3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其他指标执行表2:制浆和造纸联合生产企业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两者较严格的标准。项目不单独设立生活废水的排污口,与生产废水一起共用一个排污口,排放到东莞水道南丫河段水体。在市政污水处理厂管网建设连接投产后,食堂废水经隔油隔渣及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一起排入市政下管网,接入东莞市道滘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处理达标执行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表 3-2 扩建后废水产生和排放量汇总表污染源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及量产生*1消减量排放*2生产废水(废水改扩建全部完成后)废水量(万t/a)250.97241.889.09codcr浓度(mg/l)4001/60排放量(t/a)10041.1110035.665.45bod5浓度(mg/l)1474/12.4排放量(t/a)3699.223697.991.13氨氮浓度(mg/l)302/5排放量(t/a)757.91757.460.45总氮浓度(mg/l)/12排放量(t/a)/1.09ss浓度(mg/l)800/9.2排放量(t/a)2007.722007.100.84生活污水(近期规划)废水量 (万t/a)0.8910.0890.802codcr浓度(mg/l)400/60排放量(t/a)3.5643.0820.482bod5浓度(mg/l)250/20排放量(t/a)2.2272.0670.160ss浓度(mg/l)220/30排放量(t/a)1.9601.7190.241氨氮浓度(mg/l)25/5排放量(t/a)0.2230.1830.040动植物油类浓度(mg/l)30/10排放量(t/a)0.2670.1870.0803.2.2.3、初期雨水收集治理措施项目需要对初期雨水对厂区内地面冲刷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考虑到东莞最近几年最大暴雨重现性计算初期雨水量,项目应建设容积至少为53 m3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池雨水通过泵送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同时完善建设厂区内雨水收集管网和市政雨水管网联通,收集后初期雨水分批次地进厂区废水处理站调节池处理,后期雨水直接排放到市政雨水管网。雨水收集池建在厂区废水处理站原气浮池用地上。3.2.3. 固体废弃物产生及控制措施(1)人工分拣出来的塑料绳、铁丝等非纤维杂质,可再利用的物质如铁丝、塑料绳分别存放交予废物回收商回收;不可用的物质交予环卫部门运至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场焚烧。(2)纸浆车间除渣、筛选出来的高纤维含量渣可以经清洗除砂后再回用到碎浆车间制备纸浆。(3)燃生物质锅炉炉灰含钾、镁、氮、硫等元素,可用于土壤肥料,交予园林绿化单位使用。锅炉灰渣堆放场地时要防止雨水冲刷和灰尘飞扬,场地建设需要防雨、防渗漏、导流沟等措施,严禁露天堆放或倾倒到河流中。(4)废水处理站初沉池、混凝沉淀池等浓缩污泥也含有较多纤维渣,可以回用到碎浆车间再利用。生化污泥池和污泥经浓缩后除污泥回流外其余生化污泥经压滤脱水后及时交予具有严控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或部门处理处置。环评建议污泥压滤机采用板框压滤机,污泥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可到达65%左右,减少污泥外运过程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未及时拉运的生化污泥临时堆放场所必须符合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的有关条款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标准规范要求建设管理。(5)生产过程中产生生活垃圾定点堆放,交予环保部分运至垃圾焚烧场或填埋场处置。食堂垃圾交予餐厨处理单位处置。生产过程产生的固废特别是锅炉灰渣和非纤维杂质须按照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规进行固废存放管理,一般固废堆放场所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理场污染控制标准(gb15899-2001)建设管理,防止二次污染。禁止固体废物无露天随意堆放,禁止在未采取防渗措施的场所堆放、贮存、处置固体废物,禁止在项目附近地表水沿岸堆放固体废物,禁止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到河道中。同时加强废纸原料和纤维木板废料的存储、贮存,防止废纸原料乱堆乱放,堆放区加盖遮雨顶棚,防止原料堆放过程中二次污染现象的产生。3.2.4. 噪声污染源及控制措施运营期间污染防治措施:对噪声水平较强的声源,通过合理布局、利用墙体遮挡、采用基础减震等措施控制噪声污染,使项目界厂环境噪声达标。3.2.5.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白水收集池、废水处理水池、化粪池等底部的防渗层设施应进行充分的地下防渗处理。 (2)项目厂区须实施“雨污分流”,合理设置雨水管道,项目建设雨水收集池,收集厂区内初期雨水,分批次地进厂区废水处理站调节池处理。后期雨水通过路旁设置的雨水管道收集,最终进入市政雨水管道。禁止初期雨水进入生产废水管道排放到河道中。(3)pam 、pac等化学混凝的存放区,以及分拣出来的非纤维杂质及锅炉灰渣等堆放场所做好防渗、防雨等措施,存放区域或固废堆放场所外围设置导流沟,导流沟做好防渗处理。在靠近东莞水道厂界完善厂区地表径流挡水墙。(4)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按照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的有关条款规定进行贮存、处理处置。一般性固废污染物,定点堆放,并按照一般性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