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2编.ppt_第1页
语文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2编.ppt_第2页
语文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2编.ppt_第3页
语文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2编.ppt_第4页
语文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第2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年湖北卷) 20.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50字 。(4分) 【答案示例】1、浣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踏 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 声,叽叽喳喳的打闹着归来。 2、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寂静 。一阵风吹来,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话 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 是这般地无忧无虑。 (10年湖北卷) 21.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 。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 场白。要求:紧扣主题;表达得体,富有文采; 不写称呼语、问候语;不超过60字。(4分) 【答案示例】1、“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 奇书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让我们 走进宝山,去欣赏他们的璀璨与绚丽吧。 2、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宝钗的思想写照,“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的生活环 境,红楼梦诗词文质兼美。今天我们将对它进行专 题鉴赏,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 【试题分析】1、点明鉴赏红楼梦诗词;2、号召学 生积极参与;3、尽量使用红楼梦中的诗词。 (10年天津卷) 22.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 的对联 ,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在 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3分) 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旧丰神 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 就像谁 答案:戏剧社【】 文学社【】 摄影小组【】 解析:考查语言准确、鲜明、得体。“现面目”“留旧影”,表现 了摄影的特点。写学术研究。“妙句”“毫端”表明是创作。 是说书信。“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 装谁,谁就像谁”形象的卸除了演员的特点。 (10年天津卷) 24、给下面这组漫画的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分别解 说每幅画面,要求:标题不得为“无题”。而解说应符合 情景。每幅画面的解说不得超过12字。(6分) 标题符合画面内容,画面解说符合情景,有创意。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扩展语句和简明准确”的知识, 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图文转换的题目要注意图中突出、夸张的部分 ,也要注意图中变化的地方。 (10年福建卷)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 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相约上海用欢快的歌舞、款款的 深情,_;江河情缘通过多瑙河与长江跨越时空的深情 对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世 界共襄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人民 的真诚祝愿。 (1)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1分) _改为_ (2)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A描写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真实故事 B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 C吹响了“潮平浪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代号角 D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妙景象 (1)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运用能力。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 大华丽,不能用来形容文艺晚会,可以用丰富多彩。 误区警示:对成语的把握不到位,望文生义,没注意成语的适用 对象,就可能照成无用。 答案:示例:“美轮美奂”改为“丰富多彩”。 12010年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得体,准确、鲜明、 生动”,能力层级为 D。 2“简明”是简要、明晰。使对方能够明白 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此点可以落实 在病句中考查,也常和压缩语 段、正确运用 常见的修辞方法等一起考查。“连贯 ”考查的 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 题,保持语言连贯 ,需要兼顾话题 (共同的 话题 )、句序(合理的句序) 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 面,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 一致。“ 得体”,就是指能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 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 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 和谐一致,分寸得当。 3“准确”,一是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 , 文字与事实相符;二是目的性明确,语 言确切,措辞得当。“鲜明”主要是指观点 的表述要鲜明,爱憎分明,不能模棱两 可。“生动”主要是指在把握文体特征的基 础上,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扬长 避 短,进一步增强表达效果,使人物形象血 肉丰满,创设 意境深远。另外,要能够 运用并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比喻、 拟人、夸张、借代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往往能使语言新鲜活泼、生动有趣,富 有表现力。 4作为语 言运用中实用性强、覆盖面宽 而又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准确、鲜明 、生动,简明、连贯 、得体”是语文高考 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且分值相对较 大。 (1)突出语言连贯 ,简明悄然升温 近三年的高考试题 中,考查语 言连贯 的 试题 占了绝大部分。语言的简明在被“冷 落”一段时间 后悄然升温,直接考查的有 用简约 的文字点评新闻、用简洁 的语言 表达一幅漫画的寓意等。 (2)重在综合运用 近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传递 了一个非常明 确的信息: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 简明、连贯 、得体”往往与扩展语句、仿 写句子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如写 运动会入场解说词 、向某作家谈读 其作 品的感受并提出问题 、根据诗句写电影 镜头 脚本、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串 联词 等。 (10年湖北卷) 20.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 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 不超过50字。(4分) 【答案示例】1、浣完衣服的少女拎着水桶 ,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 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的打闹着归来。 2、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 寂静。一阵风吹来,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 的喧哗。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 银铃摇动般响亮,是这般地无忧无虑。 21.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 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 一则开场白。要求:紧扣主题;表达得体,富 有文采;不写称呼语、问候语;不超过60字。 (4分) 【答案示例】1、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 世奇书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 让我们走进宝山,去欣赏他们的璀璨与绚丽吧。 2、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宝钗的思想写照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的 生活环境,红楼梦诗词文质兼美。今天我们将 对它进行专题鉴赏,希望同学们积极发言。 (10年天津卷) 22.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 容适合的对联 ,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 示祝贺。(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3分) 现出庐山真面目 留住秋水田丰神 藏古今学术 聚天地精华 常向秋山寻妙句 又驱春色入毫端 天涯雁寄回文锦 水国鱼传尺素书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 ,谁就像谁 答案:戏剧社【】 文学社【】 摄影小组【 】 解析:考查语言准确、鲜明、得体。“现面目”“留旧影”, 表现了摄影的特点。写学术研究。“妙句”“毫端”表明是 创作。 是说书信。“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 ,谁装谁,谁就像谁”形象的卸除了演员的特点。 24、给下面这组漫画的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分别 解说每幅画面,要求:标题不得为“无题”。而解说应 符合情景。每幅画面的解说不得超过12字。(6分) 标题符合画面内容,画面解说符合情景,有创意。 【命题意图】此题考查“扩展语句和简明准确”的知识 ,能力层级为D级。 【解析】图文转换的题目要注意图中突出、夸张的部 分,也要注意图中变化的地方。 1(2009年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 横线处 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 ,_。_,_。 _,_,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 手。 专门训练军 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 件侦破等方面 它的嗅觉细 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 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 同恶狼猛斗 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衔接 。解答此题,可以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进 行局部排序。本题中的“危险的事”应与 中的“同恶狼猛斗”对应,根据中“这 种特殊的天赋”可以判定该句应放在之 前,放在(谈听觉)和(谈嗅觉)之后。 这样顺序就可以排出来了。 【答案】 B 2(2009年北京卷)今年10月1日,北京将 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聚会游行,隆 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有 市民建议,受阅部队中应有“抢险 抗灾部 队方阵”和“维和部队方阵”,群众游行队 伍中应有“志愿者队伍”和“城市外来务工 者队伍”。 请从上述“方阵”或“队伍”中选择 一个, 拟写一段现场 解说词 。 要求:突出该方阵或队伍的特征,赞誉 其风貌;语言简洁 得体;不少于100字。 _ _ 【解析】 本题要求拟写解说词,考查的 是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题干要求赞誉 其风貌,其实就是要我们展示这几类人的 精神风貌。解答此题时可以考虑这几类人 的所作所为,对社会的贡献,他们身上所 体现出来的某种精神,然后用简洁得体的 语言表述出来。 【答案】 方阵:看,迎面走来的是我 们英勇的维和部队,保卫世界和平是他 们的责任,展现大国风范是他们的使命 ;紧跟着向我们走来的是抢险 抗灾部队 ,这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部队,整齐的队 列,高昂的斗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 不息、不畏艰难 、敢于抗争的英雄气概 ,展现的是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爱国 情怀,高扬的是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 队伍:看,迎面走来的是志愿者队伍, 高昂的斗志,挺拔的身姿,自信的微笑, 向我们诠释 着“无私奉献、友爱互助、共 同进步”的内涵。他们追求的是真、善、 美,得到了心灵的满足,灵魂的升华。 紧跟其后的是城市外来务工者队伍,他 们与城市共同成长,他们用汗水推动了 城市的发展,他们,必将成为城市的主 人。 3(2009年全国卷)下面是“沈阳全民读 书月”活动的标识 ,请从构形角度说明标 识的创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不超过65个字。 _ 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 贯,同时也是对考生读图能力的考查。题 干中明确要求(其实也是答题提示)从构形 角度分析其创意。首先应仔细观察标识, 像书本,像字母“S”“Y”,两本翻开的书之 间画的是眼睛,再联系“沈阳全民读书月” 这个名称,可以猜测其标识有开卷有益、 读书使人明智等意义。另外,答题时要注 意语言简明,不啰唆,不超出字数限制。 【答案】 该标识 以“书”和“沈阳”的首写 拼音字母为设计 元素,体现了活动的主 题与地域;翻开的书和两书交汇处 的眼 睛,对“开卷有益”作出微妙的表达。 4(2009年四川卷)下边是一张汶川特大 地震中抢运伤员 的照片。这张 照片震撼 人心,请对 此写几句简明得体、鲜明生 动的话,表达你的颂扬 之情。(100字以 内) _ _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简明 、得体、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此题, 首先要读懂图片,明确表达重点表达 颂扬之情。然后结合题干分析“为什么要 颂扬?”图片显示的是抢运伤员的情景, 之所以震撼人心,一是因为伤员和抢运者 非亲非故,二是因为抢运很危险,要爬山 。最后在答题时要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尤 其是对偶、排比等的运用,可以增强语言 的感染力,使颂扬之情更真、更浓、更醇 。 【答案】 说什么非亲非故?道什么生人 熟人?你们肩上扛着生命垂危的同胞,同 胞的安危牵着一颗颗滚烫的心。山高算个 啥,翻过去!无路也要行,踩着乱石登! 这就是大爱无疆!还有什么情比这更长吗 ?没有!在灾难面前,我们的同胞唱出了 一首爱的赞歌。 1语言表达简明 要想做好此类题 目,考生必须加强对自 己分析能力的培养。首先应多读书 ,培 养语感;其次要多练习 ,熟能生巧;最 后在练习 中还要归纳 一些技巧。具体说 来,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仔细辨析并列短语或句子成分之间是 否有交叉关系或重复的,如有则酌情删 改。 (2)对语 段中混入的冗余语句,可用话题 提取法加以排除。 (3)对歧义造成的语意不明,则要有针对 性地进行修改。 另外,综合性考查中常以字数限定来考 查简 明,可采用以下方法解决: (1)用简称或合称。如:“东盟”“欧共体”“ 教科文”“京沪”等。 (2)用文言词语 代替现代白话词语 。由于 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 主,而现代汉语 以 双音节词为 主,故可省掉不少字。 (3)恰当使用代词。如果前文对某一对象 已有陈述,后文再次涉及该对 象时可以 用相应的代词替代。 2语言表达连贯 连贯题 常考常新,可谓热 中之热。解答 连贯题 ,概括来说,第一,要综观 材料 ,把握材料的中心;第二,要弄清材料的 陈述对象,语段的结构特点、感情基调 ,主要句子的句式特点等;第三,语句的 连贯 不能只注重语言形式的连贯 ,应看 句子的内容是否前后照应,意思是否连 贯顺畅 。具体来说注重三个“抓”: (1)抓中心 一个句群,虽然由若干句子组成,却表 述一个中心。句序的安排必然围绕这 一 中心。因此抓住了句群的中心,就抓住了 要害,对句序的认识 就会由暗到明。分 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如总领 句、总结 句 、过渡句、解说句、观点句、材料句等) ,是抓中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句群的中心 ,大多用一个关键句表达。这一关键句 往往放在段首,也有放在段尾的。 (2)抓思路 从总体上看,句群中的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 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的关系。从局部 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 、递进、转折、因果等逻辑关系。理顺句序,要尽可 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 从文体来看,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或空间为顺 序 ;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 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或总分、或 并列、或对照、或层进;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 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 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 空间、逻辑)。 (2)抓思路 从总体上看,句群中的小层次一般呈现出相并(并列、 对照)、相承(顺接、层进)、相属(总分)的关系。从局部 看,句与句之间往往呈现出并列、承接、解说、对比 、递进、转折、因果等逻辑关系。理顺句序,要尽可 能多地确定出必然相连接的句子,找到“句链”。 从文体来看,记叙文的句序常常以时间或空间为顺 序 ;议论文的句序,常常把观点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 放在中间,把总结句放在后面,结构形式或总分、或 并列、或对照、或层进;说明文同议论文一样,往往 把事理句放在前面,把材料句放在后面,因为材料是用 来说明事理的,材料的内部又遵循一定的顺序(时间、 空间、逻辑)。 3抓标志 1)关联词语 的呼应。 2)暗示性词语 的运用 关键词语 的重复出现,相同句式的重 复出现。 句子之间的对应 关系(内容上、形式上) ,也往往体现出语言顺序的一致性,肯 定、否定的一致性。 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议论 角度一致。 3语言表达得体 对“语言表达得体”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生活化与时代化的色彩,如拟写祝福语、设计 广告词等。这就要求考生: (1)多注意生活中的对话 ,多看一些书信、广告 ,体会它们用语得体的妙处。 (2)对有些谦敬辞要加强记忆 ,再与同学多练习 几次,就可掌握表达时如何运用敬辞谦辞,做到 得体。 (3)对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多加揣摩,仔 细体味说该话时 的场合、背景、双方的身份等 。 二、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1语言表达准确 “准确”指在正确解读题 目及相关材料的基 础上,把握住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 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 运用 、句式选择 、语气选择 等方面完全符合 表达目的。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 的各 种题型中均有考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符合特定的情境。 (2)符合事理及对象。即符合特定的人物 身份和地位,正确运用谦敬称呼。 (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书面语庄重 典雅,口语则 通俗易懂。它们并无优劣 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 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 畅、句子的完整等语法规范。 2语言表达鲜明 “鲜明”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表达的观 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感情色彩、 事物的形象色彩)要分明。简而言之,鲜明就 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本考点一般出现 在修改病句、拟广告词、写邀请信等题型中 。 (1)精确选用词语 在运用词语 方面,注意对动词 、形容词、副 词的选用,不要使用“可能”“大概”“也许”“左 右”等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 感情色彩词语 的选用。感情色彩鲜明的 褒贬义词 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 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只要结合 好语境,同样也可以具有强烈的表达效 果。表达时,如果能做到色彩鲜明,则 可以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特征。 (2)恰当选用句式 在语言表达中,注意句式的变换 ,一定的 句式表达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 会产生变化。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 ,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句来加强语气,使自 己的观点更加鲜明强烈。注意整句与散句 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 贯通、意义鲜 明,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 能给人深刻而鲜明的印象。另外,如能恰 当地运用反问、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 也能增强语言的鲜明感。 3语言表达生动 “生动”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 具体形象可感。对于“生动”的考查在语言表达简明得 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与扩展语句和修改病句 等题目中均有体现。 (1)恰当选用词语。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使用的词 语具有生动传神的表现力;使用色彩浓重的词语, 这里主要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词语的语体色彩。 (2)恰当选用句式。在语言表达中,相同的意思,用不 同的句式来表达,就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在选择句式 时,应注意特殊句式与常用句式、长句与短句、陈述 句与疑问句的穿插交错,注意语句的整散变化等。 (3)恰当使用修辞方法。恰当地使用修辞方 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 并增强语势 。如比喻可使表达更形象生 动;比拟是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或把甲 物乙物化,使描绘对 象生动形象,表意 丰富;排比可加强语势 ,充实内容,加 重感情;反问可强调语 气;夸张是为了 强调和突出,以加强语气,烘托气氛, 增强联想,增强表达效果;对偶是为了 增强语句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 畅等。 1(2010年东北三省三校)依次填入下面 一段文字横线处 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 一组是 ( ) 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心之间不是隔 绝不通的。_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 块基石,也成为中国文化千年来的一个精 神祈向。 孔子说“兴于诗”,就是以诗歌来开发人性 人心的根本。 尽心尽情的精神,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 、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A B C D 【解析】 由确定B项。 【答案】 B 2(2010年全国大联考)依次给下面一段文字横 线处 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一转眼,不知怎样以来,整个燕园竟成了二月 兰的天下。_。_。 _;_。_。_。 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 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 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 便绽开了小花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 相间 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 人们的注意 花型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 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 朵,千朵,万朵 A B C D 【解析】 语段描写对象为二月兰,自然 要对二月兰作说明,可确定首句为; 介绍花型和颜色,紧随;紧接强调 “没有什么特异之处”;表示转折,写二 月兰分布广,“以多胜”;和紧承简 略描写二月兰的生长过程。本题选自季羡 林先生的散文二月兰。 【答案】 C 3(2010年广东汕头)依次填入下面横线 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是 ( ) 爱者和被爱者,都有一种庄严,_ 。那样缱绻缠绵,真是要惊动天地啊! _。生命这样挥霍耗损,泪潺潺流 尽,所剩的也便只是一块斑驳褴褛,却还 犹自傲然、兀立着的生命的骸骨吧! 海的咆哮,暴怒,不息止的纠缠 之爱 ;岩石的沉默、固执,永不屈服,永不退 让 岩石的沉默、固执,永不屈服,永不退 让;海的咆哮,暴怒,不息止的纠缠 之 爱 它们依傍、亲昵、回环;它们用近于 愤怒、毁灭的爱相拥抱 它们用近于愤怒、毁灭的爱相拥抱; 它们依傍、亲昵、回环 A B C D 【解析】 根据“爱者和被爱者”的顺序选 ,根据“这样挥霍耗损”顺序选。 【答案】 A 4(2009年宜昌调研)下面是从老舍茶馆 中选取的一个片段,请根据语境分析画线句 的含意。 宋恩子 我出个不很高明的主意:干脆来个 包月,每月一号,按阳历算,你把那点 吴祥子 那点意思! 宋恩子 对,那点意思送到,你省事,我们 也省事! 王利发 那点意思得多少呢? 吴祥子 多年的交情,你看着办!你聪明, 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_ _ 【答案】 同样是“意思”,但前后含义不 同:“那点意思”是要钱的委婉说法;“不 好意思”是指钱太少,说不过去。实际上 是暗示王利发不要给得太少,否则就会跟 他过不去。 5(2010年南昌调研)在下文的空白处填上适当 的句子,做到概括恰当,语意连贯 ,每句不超 过6个字。 话说时文之弊,其弊有三。 _。衣服如果合体,本无所谓长短。 文章也是这样。可是多年来屡有人呼吁“短些”,可见文 章中是有些矮子穿长衣服的 _。空无一物的文章也不多见,“半 空儿”可真不少 _。读起来疙里疙瘩,感到嘴皮子吃 力;顺文索解,感到云山雾罩,似懂非懂。有人称这种 文章是“朦胧文”,我说不是“朦胧”,是“生涩”,读起来 如同啃生柿子,涩得缩不回舌头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和语言表达 连贯的能力。一般说来,根据材料所提供 的内容加以概括即可,同时要注意三个要 点之间的连贯,这可能会被考生忽视。作 答时可用“一曰二曰三曰”, 也可以用“首先其次再次”或 “第一第二第三”。 【答案】 示例:一曰冗长拖沓 二曰内 容贫乏 三曰隐晦生涩 6(2010年黄冈3月质检 )下面是广州市 和武汉市春节期间的天气预报 表,请据 此任选一市写一段温馨的解说词 ,简要 介绍天气情况(不得出现数字),并为市 民出行提出建议。要求:用语亲 切、自 然,60字左右。 城市名 称 天气状 况 温度风力风向 空气状 况 广州晴转多 云 1621 南风23 级 较差 武汉中到大 雪 82 北风68 级 良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 、生动的能力。要善于用形象生动的描写 转换表格中的平实说明和数据。 【答案】 示例一:春节期间,广州市 天气晴好,习习 南风和融融春光将伴您 走亲访 友、远足郊游,美中不足的是空 气质量较差,请做好防护。 示例二:春节期间,武汉市瑞雪飘飘 , 银装素裹,空气清新,但凛冽的北风和 雪天会给您的出行带来不便。请注意防 冻和防滑。 7(2010年江西九校联考)请用“像那么 ”的句式,续写三个句子,使“野花”的颜 色更生动形象。 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个山脚,在轻轻荡 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 、黄、蓝、白、紫,五彩缤纷,_ ,_, _。 【答案】 像江南的织锦 那么华丽 像天边 的彩霞那么耀眼 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8(2010年海淀区期中练习 )观察下面的 漫画,自选角度,写一段鉴赏 文字。(60 字左右)(画面所题诗 句为“小桌呼朋三面 坐,留将一面与梅花”) _ 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漫画的鉴赏能力。 “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表现 一种恬淡、自然、豁达的人生境界。考生 要注意三点:一要能紧扣画面的整体或某 一方面的特征进行赏析;二要有自己的看 法或感受;三要语言流畅。 【答案】 示例:这幅画构图简练 ,表 现三位好友品茗赏梅的闲适情怀,画右“ 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的题 词,与画境呼应,表现出一种恬淡、自 然的人生境界。 9(2009年东城区示范校质检 )观察下面 漫画,完成(1)(2)两小题。 (1)请向没有见过这 幅漫画的人介绍这 幅 漫画,不超过140字。 _ _ (2)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_ _ 【解析】 题目要求考生“向没有见过这 幅漫画的人介绍这幅漫画”,并概括“漫画 的寓意”。作答第(1)题时,考生要仔细观 察画面的内容,包括文字。必须介绍的内 容有:喇叭、“报喜”、大钟、“警钟”、耳 朵、眼睛。要求方位表述清楚,顺序合理 。解答第(2)题时则必须联系现实中相应的 社会现象。 【答案】 (1)漫画的右侧是一个正在响的 喇叭,喇叭上的花束上写着“报喜”两字。 左侧是正在鸣响的钟,钟身上写着“警钟” 两字。漫画中央是一个头戴小帽身着中山 装的男子。他的两只耳朵都长在靠近喇叭 的一边。他的靠近喇叭的眼睛圆睁,而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