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和辐照食品.ppt_第1页
转基因食品和辐照食品.ppt_第2页
转基因食品和辐照食品.ppt_第3页
转基因食品和辐照食品.ppt_第4页
转基因食品和辐照食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 辐照食品和 转基因食品 Tao Wu ,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Food Quality & Safety March 21, 2011 主要内容 l辐照食品的毒理学及安全性 l辐射的基本知识 l辐照食品 l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l辐射残留 l物理、化学变化 营养物质的变化;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 l微生物变异 l转基因食品的毒理学及安全性 l转基因食品的基本知识 l毒理学及安全性 第一节 辐照食品 日本地震 l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2号和3号机组的核泄 漏等级为5级, 4号机组的核泄漏等级为3级 l4级,则表示放射性物质小量释放,公众遭受 相当于规定限值的辐射影响,同时,核反应 堆堆芯和辐射屏障出现显著损坏,并可能出 现工作人员遭受致命辐射的情况。 l5级属于具有场外风险的事故,放射性物质有 限释放,此时核反应堆堆芯和辐射屏障出现 严重损坏 。 切尔诺贝利 特大事故 (7 级) 石棺 新安全封闭 辐射污染农产品 l核辐射污染食品 l核子或辐射紧急事故发生后,辐射物质会污染食物。蔬果等食 材或动物饲料的表面,会受到来自空气或雨水的辐射物沉淀污 染而具有放射性。随着时间累进,辐射会渗入食物内部,因为 放射性核种(radionuclide)会透过土壤转移到农作物和动物内, 或渗入河川、湖泊和海洋中,导致鱼贝类吸收放射性核种。 l碘盐抢购风波 l碘化钾使甲状腺发生饱和,防止对放射性碘的吸收。 l想靠吃碘盐预防放射性碘,一天要吃上25公斤盐才能达到所 需的剂量。 辐照在农业及食品行业中的应用 l应用范围主要有:进出口水果及农畜产品的辐照 检疫处理。低质酒类辐照改性。干果、脱水蔬 菜和肉类辐照杀虫。调味品的辐照灭菌。 l食品辐照保藏是指利用放射线同位素60Co或137Cs 的产生的射线,以及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等辐照食 品,使之抑制发芽、推迟成熟、杀虫杀菌、防止霉 变,从而达到保鲜或贮存的目的。 辐照食品会不会造成放射性污染? l1984年11月,经国家卫生部的批准有7项辐照食品( 马铃薯、洋葱、大蒜、花生、谷物、蘑菇、香肠)允 许食用消费,后来又有蔬菜、水果、粮食、酒类等20 多种食品通过了不同级别的技术鉴定。 l中国辐射食品占世界总量的1/3。 l安全性 l剂量小?辐射源不同? 放射性同位素与辐射 l有些同位素,其质子数 和中子数差异较大,其 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它 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指 数规律)衰变。 l自然界存在着一些天然 的不稳定同位素,也有 一些不稳定同位素是利 用原子反应堆或粒子加 速器等人工制造的。 l不稳定同位素衰变过程 中伴有各种辐射线产生 ,这些不稳定同位素称 为放射性同位素。 辐射线的种类 l衰变 - 粒子: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 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形成的氦原子核),并 且转变成一个质量数减少,核电荷数减少的新原 子核。 l衰变 - 粒子:在此过程中,一个原子核释放一个 粒子(电子或者正电子),分为+衰变(释放正电 子)和-衰变(释放电子)。 l射线通常伴随其他形式的辐射产生,例如射线, 射线。当一个原子核发生衰变或者衰变时,生成 的新原子核有时会处于激发态,这时,新原子核会向 低能级发生跃迁,同时释放粒子。这就是辐射。 食品辐照辐射源 l辐射源 - 放射性同位素 l 60Co辐射源 - 60Co经-衰变后放出两个能量不同的- 光子最后变为60Ni。 l 137Cs辐射源 - 137Cs经-衰变后放出-光子最后变为 137Ba。 制备方法:将自然界中存在的稳定同位素 59Co金属制成棒形、长方形、薄片形、颗粒 形、圆筒形或所需要的形状,置于反应堆 活性区,经中子一定时间照射,少量59Co原 子吸收一个中子后即生成60Co辐射源。目前 在商业上采用60Co作为-射线源。 辐射源 - 电子加速器 l电子射线 - 射程短,密度大,穿透力差,一般适 用于食品表面的照射。如对易腐食品辐射时,选 定适当的“加速能”,就可使射线不穿透食品内部 ,只进行表面杀菌。 lX射线 - X射线具有高穿透能力,可以用于食品辐 射加工。但是由于电子加速器作X射线源效率低, 而且能量中包含大量低能部分,难以均匀照射大 块样品,故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辐射 - 定义 l1. 放射性强度 - 度量放射性强弱的物理量 l放射性强度: 又称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性元素或同位素每秒衰 变的原子数。 lSI单位为贝可勒尔 (Becquerel,简称贝可 Bq)。 l1Bq = 1s-1 即每秒一次衰变。 l一克镭放射性活度为 3.71010Bq 。 l居里(Curie简写Ci)1 Ci = 3.71010 Bq, 1 Ci = 3.71010 Bq 。 l克镭当量 - 放射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即辐射源)和1克镭( 密封在0.5mm厚铂滤片内)在同样条件下所起的电离作用相等 时,其放射性强度就称为1克镭当量。 辐射 - 定义 l2. 放射性比度 - 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放射性物质 的放射性活度称为放射性比度 l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常附有不同质量数的同一元素的稳定同 位素,此稳定同位素称为载体,因此将一个化合物或元素 中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浓度称为“放射性比度”,也用以表示单 位数量的物质的放射性强度。 l3. 照射量(Exposure)是用来度量X射线或Y射线 在空气中电离能力的物理量,以往使用的单位为伦 琴(Roentgen,简写R),现改为Si单位库仑/千克 (Ckg-1),1伦琴=2.58 X10 Ckg-1。 辐射 - 定义 l4. 单位被照射物质所吸收的射线的能量称为吸 收剂量。 l吸收剂量的SI单位是焦耳千克-1, SI 单位专名是戈 瑞(Gray,简称Gy)。 辐射的杀菌作用 l电离作用: -射线的频率高、能量大,可使 物质的原子受到激发或电离,因而可起到杀 菌作用(冷杀菌)。 l辐射会引起食品及食品中的微生物、昆虫等 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有生命物质 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或破坏,达 到杀菌、灭虫,改进食品质量,延长保藏期 的目的。 lDNA链断裂 辐射杀菌的种类 l辐射阿氏杀菌 l此杀菌也称商业性杀菌,所使用的辐射剂量可以使食品中的 微生物数量减少到零或有限个数。在这种辐射处理以后,食 品可在任何条件下贮藏,但要防止再污染。剂量范围为10- 50kGy。 l辐射巴氏杀菌 l此杀菌只杀灭无芽孢病原细菌(除病毒外)。所使用的辐射 剂量使在食品检测时不出现无芽孢病原菌(如沙门氏菌)。 剂量范围为5-10kGy。 l辐射耐贮杀菌 l这种辐射处理能提高食品的贮藏性,降低腐败菌的原发菌数 ,并延长新鲜食品的后熟期及保藏期。所用剂量在5kGy以下 。 辐射的安全问题? l1. 辐射残留? l2. 物理、化学反应? l营养物质的破坏? l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 l3. 微生物是否会变异? 食品辐照会不会造成放射性污染? l1放射性的污染和放射性物质的诱发 l 食品辐照是外照射,食 品同辐射源不接触,不会 产生污染。 l要使组成食品的基本元 素变成放射性同位素需 10Mev以上的高能射线进 行照射;控制好射线能量 ,就能做到不引起感生放 射性。 食品辐射的化学效应 对营养物质的 破坏 l低质酒类辐照改性 l食品及其他生物有机体的主要化学组成是水、蛋白 质、糖类、脂类及维生素等,这些化合物分子在射 线的辐射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 l水 l大多数食品均含有丰富的水分,水也是构成微生物、昆虫 等生物体的重要成分,食品经辐射引起的水分变化十分复 杂。 l水辐射的化学效应可概括为: lH2O 2.7OH + 0.55H + 2.7e-水化 + 0.45H2 + 0.71H2O2 + 2.7H3O 蛋白质和脂类 l蛋白质 l辐射交联、辐射降解。 l蛋白质辐照时交联与降解同时发生,而往往是交联大于降解,所以 降解常被掩盖而不易觉察。 l脂类 l脂肪和脂肪酸被射线照射时,饱和脂肪比较稳定,而不饱和脂肪容 易氧化,出现脱羧、氢化、脱氨等作用。有氧存在时,由于会发生 自动氧化作用,饱和脂肪也会被氧化。 l辐射促进自动氧化过程可能是由于促进自由基的形成和氢过氧化物 的分解,并使抗氧化剂遭到破坏。 l维生素 l食品中维生素在辐射中的稳定性和食品的性质及成分有密切的关系 ,其损失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大。 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 低剂量辐照,食品的营 养损失是微不足道的。 食品辐射的化学效应 毒性物质的生 成 l毒性物质的生成 l照射会不会使食品产生有毒物质是一个很复杂的 问题。迄今为止,研究结果还未确证会产生有毒 、致癌和致畸物质。 l辐照食品的致癌、致畸、致突变研究 FAO、IAEA、WHO得出“剂量低于10kGy,辐照任何 食品不存在毒理学的危害,因此不需要进行食品 毒理学试验。” 3微生物类发生变异的危险 l至今尚没有人证明辐照微生物能增加其致病 性,或者被辐照的细菌增加了毒素的形成力 或诱发了抗菌力。因此可以这样说,食品辐 照不会增加细菌、酵母菌和病毒的致病性。 第二节: 转基因食品 第一节 转基因产品的基本知识 l主要内容 l第一部分: 什么是转基因产品? 转基因产品是如 何开发的? - 以植物产品为例, 转基因产品的研 发现状 l第二部分: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如何评估的? 美国、欧盟和中国在转基因产品安全评估方法上 的差别。 l第三节: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争论 什么是转基因产品? lGMO -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l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can be defined as organisms in which the genetic material (DNA) has been altered in a way that does not occur naturally. The technology is often called “modern biotechnology” or “gene technology”, sometimes also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 or “genetic engineering”. It allows selected individual genes to be transferred from one organism into another, also between non-related species. (FAO) l转基因产品是指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动植物的基因加以改变, 再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品种. (CNKI) 什么是基因? l有一些教材中把基因定义为为“有遗传遗传 效应应的 DNA片段”。 l基因的定义义是“含特定遗传遗传 信息的核苷酸序 列,是遗传遗传 信息的最小功能单单位”。 l存在很多争论,但一般是指当DNA是遗传遗传 物 质时质时 ,基因是有遗传遗传 效应应的DNA片段。当 RNA是遗传遗传 物质时质时 ,基因是有遗传遗传 效应应的 RNA片段。 为什么要发展转基因的产品? l获得有益的性状 l植物保护 l抗虫 BT(Bacillus thuringiensis)抗虫棉 l抗病毒 l抗除草剂 孟山都公司的 Roundup, 抗草胺磷 l抗逆性 耐寒,耐旱 l品质、营养或其它功能性 l1993年 转基因延熟番茄 (Flavr Savr tomato) 美农业部 批准商 业化种植, Calgene 公司 l1999年4月,金米开始结实,因为米粒颜色呈金黄色,富含 -胡萝卜素(维生素A原) 新型转基因产品不断推出 第一代转基因产品:抗除草剂、抗病虫性、抗逆 第二代转基因产品:以改良品质和增加营养为主 ,如富含维生素A前体的“金色大米”等 第三代转基因产品:功能性食品、生物反应器、 植物工厂以及高效生物能源等,不断向医药、化 工、环境以及能源领域拓展 如何进行? 传统育种植物 顺化基因植物 Cisgenic plant 转基因植物 Transgenic plant 植物基因组导入植 物自身基因,而不 含其他物种基因 有性杂交或者是 自然界的突变 转入外源基因 基因导入方法 - 农杆菌介导法转化 l就是将目的基因连于某一载体DNA上,然后 通过寄主感染受体植物等途径将个源基因转 入植物细胞的技术 。 其它转化方法 l基因或DNA的直接转移:DNA的直接转移是 指利用植物细胞生物学特性,通过物理、化 学和生物学方法将外源基因转入植物细胞的 技术。 l基因枪法: 基因枪法又称粒子轰击技术。这一方 法是用粒子枪把表面吸附有外源DNA的金属微粒 高速地射进植物细胞或组织。 lElectroporation:电击穿孔法通过高压电脉冲的电 激穿孔作用把外源DNA引人植物原生质体的方法 就称为电击转化法。 l超声波法 (sonoporation):声空化细胞穿孔。 l微注射法 研发过程 品质、性质基 因鉴定 基因优化传化到 作物体内 2007年全球种植转基因作物 总面积:1.143亿公顷,23个国家种植 4种作物:大豆(51%)、玉米(31%) 棉花(13%)、油菜(3%) 2类基因和性状:抗虫(Bt) 耐除草剂(CP4-EPSPS) 2007年种植转基因作物主要国家 美国 :5770 ,玉米增40%、大豆和棉花略减、油菜 阿根廷: 1910,大豆、玉米、棉花 巴 西:1500,大豆、棉花 加拿大:700, 油菜、玉米、大豆 印 度:620(940,66%), Bt棉 中 国: 380(550,69%),Bt棉 单位:万公顷 转基因作物应用的几个特点 1、转基因作物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19962007年12年间,年增长率在10以 上,2007年比2006年种植面积增加了12 2007年 作物全球面积转基因面积比例(%) 大豆9158.664 棉花351543 玉米14835.224 油菜275.520 合计301114.338 2、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应用快速增长 2007年 l23个种植国中,发展中12,发达11 l发展中国家面积占43%,增长21%,850万公顷 发达国家增长6%,380万公顷 五个主要种植转基因的发展中国家 印度、中国、阿根廷、巴西、南非 三大洲,26亿人,占全球40% 发展潜力大 2、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应用快速增长 发展潜力大 巴 西:2007增30%,350万公顷,绝对增长最快的国 家。资源禀赋好, 生产国大豆2,玉米3,棉花 6,水稻10 印 度:Bt棉 2002引入。连续3年面积增长最快,2007 增63%,产量翻番,曾经是全球棉花产量最低的国家, 现已成为棉花出口国 3、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优势明显 l2007年全球转基因作物市场价值69亿美元 l玉米32亿美元3520万公顷 l大豆26亿美元5860万公顷 l棉花9亿美元1500万公顷 l油菜2亿美元550万公顷 4、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异军突起 l2007年美国63%转基因玉米,78%的棉花是复 合性状 l复合性状是未来发展趋势,资源高效利用, 满足农民和消费者的多重需求 l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0国发展迅猛 年份 复合性状 (抗虫耐除草剂) 19980.3 19992.9 20003.2 20014.2 20024.4 20035.8 20046.8 200510 200613.1 200721.8 各国主要转基因作物商业化 美国 l商业化种植7种: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南瓜、番木瓜、苜 蓿 l目前已批准种植或食用18类,转化体超过100个 剪股颖(1个) 甜菜(3个) 油菜(11个) 番木瓜(2个) 菊苣(3个) 甜瓜(2个) 南瓜(2个) 大豆(13个) 棉花(16个) 亚麻(1个) 番茄(6个) 苜蓿(1个) 李树(1个) 马铃薯(20个) 小麦(1个) 玉米(24个) 水稻(3个) 烟草(1个) 各国主要转基因作物商业化 加拿大 l商业化种植:大豆、玉米、油菜 l目前已批准种植或食用的15类,转化体超过100个 小扁豆(1个) 甜菜(2个) 油菜(21个) 番木瓜(2个) 亚麻(1个) 南瓜(2个) 大豆(9个) 棉花(13个) 向日葵(1个) 番茄(6个) 苜蓿(2个) 马铃薯(20个) 小麦(7个) 玉米(25个) 水稻(8个) 各国主要转基因作物商业化 澳大利亚 l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棉花 l目前已批准种植或食用的转基因作物8类,转 化体超过64个 康乃馨(5个) 甜菜(2个) 油菜(7个) 大豆(7个) 棉花(13个) 苜蓿(2个) 马铃薯(13个) 玉米(15个) 各国(地区)主要转基因作物商业化 欧盟 l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玉米 l目前已批准种植或食用的转基因作物8种 菊苣(1个) 甜菜(1个) 油菜(6个) 大豆(1个) 棉花(8个) 康乃馨(11个) 玉米(15个) 烟草(1个) 各国主要转基因作物商业化 印度 l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主要作物:棉花。 l目前已批准种植棉花,15985、MON531、 MON757和1076等。 各国主要转基因作物商业化 中国 l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棉花 l已批准过生产应用:棉花、番茄、辣椒、番木 瓜、矮牵牛 l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大豆、玉米、油菜、 棉花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l问题所在 l心理作用 新鲜事物有忧虑是正常的 l人类健康 外源DNA能吃吗? Is the BT caterpillar toxin safe for consumption? Are there unintended effects on the plants more toxins or anti-nutritional factors? l环境角度: 生态学角度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人类健康 l营养物质的破坏。 l毒性化合物的产生。 l过敏物质。 l外源基因的转移。 l对人类食品链的影响。 l其它未知影响。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 环境 l外源基因转移到野生植物上,发展成超级杂 草。 l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l减少生物多样性。 安全或不安全的标准 lGRA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l历史上证明了其安全性 l毒理学测试 l转基因产品安全评估的核心是实质等同性原 则 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方法 l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遵循以科学为 基础、个案分析、实质等同性和逐步完善的 原则 l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l毒性 l过敏性 l营养成分 l抗营养因子 l标记基因转移 l非期望效应 评价的原则 l实质等同性原则 ( Substantial Equivalence) l实质等同性原则最早由国际经济互助开发组织于 1993年提出,并已经被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l该原则认为如果导入基因后产生的蛋白质经确认 是安全的,或者是转基因作物和原作物在主要营 养成分(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形态 和是否产生抗营养因子、毒性物质、过敏性蛋白 等方面没有发生特殊的变化的话,则可以认为转 基因作物在安全性上和原作物是同等的,也就是 说实质等同性原则认为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 品在对人类的影响方面是相似的。 实质等同性概念 lSE comparative assessment approach lRequires a GRAS comparator for the GMO l 比较两者的化学成分,大分子和小分子的营养成 分,毒素和抗营养因子 l实质等同性概念是安全性评价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l但实质等同本身并不是安全性评价,而是构建新 食品相对于其传统对应物的安全性评价这一框架 的起点 l这一概念被用来鉴别新食品和其传统认为是重组 DNA 植物食品安全性评价的最适当策略 根据该原则,转基因食品可分为三类 : 1、转基因食品或食品成分实质等同于现有的 食物。那么就可认为转基因食品和现有食品 是相同的。此时无需更多的考虑转基因食品 在毒理、过敏和营养等方面的安全性。 2、除了某些特定的差异外,与现有食品具有 实质等同性。这时应主要分析转基因食品与 现有食品之间的差异。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植 入的基因与几种蛋白质有关、是否会产生新 物质,基因操作是否改变内源成分或会否产 生新的化合物。 3、某一食品没有比较的基础,即它是一种全 新的食品,与现有食品相比较,没有等同性 。虽然这种新食品与现有食品没有可比性, 但并不是说这种食品就一定不安全。但是在 这种食品供应市场之前必须对其安全性和营 养性进行分析。首先应全面分析基因操作中 的各有关要素和基因产物特性。若转入的是 功能不很清楚的基因组区段,则应同时考虑 供体生物的背景资料。 评价的内容 l成分比较。包括主要营养素、抗营养因子、 毒素和过敏原。 l对植物来说包括其形态、生长情况、产量、 抗病性和其他有关农艺性状。 l对微生物来说包括分类学特征、定殖能力或 侵染性、寄主范围、有无质粒、抗生素抗性 和毒性。 l 对动物来说包括形态、生长生理特征、繁殖 、健康特征和产量。 局限性 实质等同性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标准来判别转基因作物 是否与原作物符合实质等同性原则,而在一 定程度上依赖于人的主观认知。另一方面这 一原则重视的是化学方法而疏于生物、毒性 和免疫学方面的分析,因而有一定局限性。 例如一种转基因作物与原作物即使有99%相 同,也不能否认剩余的1%有害的可能性,即 使只有70%相同,但若不同的主要表现在营 养成分上,也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测试就可以 。 毒性评估 l1.构效关系分析 l2.短期试验 l3.动物致癌试验 l4.人类流行病学调查 过敏性 -/es/esn/food/allergygm.pdf 过敏性 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评价方法 l美国 l欧盟 U.S. 方法 Product based lProduct-based regulation assumes that all organisms, including those that are genetically modified, carry similar safety considerations. As a result, regulators focus on risks related to the intended use of specific end products rather than on the processes deployed to create them in the first place l侧重于最终产品,而不是创建该产品的过程 EU方法 Process based lProcess-based regulation, by contrast, emphasizes the GM technology itself, requiring detailed case-by-case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s of all GMOs, both before and after their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food system。 lidentification of possib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M and non-GM crop ; l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safety, the food/feed safety and the nutritional impact of the identified differences, if any EU Regulations Vs US Regulations EUU.S. Process - based assessment Product-based assessment Separate regulations Existing food regulations SE used to limit toxicology data Established SE is sufficient for approval All GE proteins tested for toxicity, carcinogenicit y and teratogenicity Novel proteins are assessed for adverse effects 90 day feeding studies on whole plant Feeding studies required for non-SE products allergen assessment tree allergen assessment tree labeling required for all products Labeling required for potential allergens 中国方法 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 l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是有科学保证的?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论 支持派 l以美国、阿根廷、巴西为代表的食品输出国对 转基因技术持较积极和开放的态度 l他们认为:如果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得不到社 会支持,这一研究将被扼杀,并且强调,迄今 为止并没有发现转基因食品危害人体健康和环 境的确切证据。 l调查显示,有70%的民众对转基因食品持肯定 态度。 l美国人食用转基因食品已多年,超级市 场上有4000多种商品是含有转基因植 物成分的,还没有事例证明人吃了以后 会得病,甚至会引起死亡。 l加拿大、澳大利亚也是转基因食品的生 产大国,均有几千万人在吃,到现在为 止也没有个案例说明它有问题 。 反对派 l以欧盟和日本为代表的食品进口国则持反对态 度 l主要是由于90年代后期在欧洲发生了多起与 转基因食品无关的若干次食品恐慌,使民众对 食品安全性的信心下降。 l只有14%的英国人对转基因食品表示接受, 77%的公民反对在英国国内种植转基因作物。 l欧洲和日本均要求对进口的转基因食品实行标 签制,并严格限制进口。 l一英国科学家声称,转基因马铃薯会 减弱老鼠免疫系统功能 l美国康乃尔大学也发现,转基因玉米 会危害蝴蝶幼虫及其相关生态环境 l环保团体认为这种违反自然的转基因作物及 产品,未经长期安全测试,长期食用可能对 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注重 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欧盟国家,对转基因作物 更加排斥,因而抵制美国GMO产品的进口 。 中间派 l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认为,对转基因技术和转 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 l一方面,大力发展转基因食品可能会解决本 国的贫困问题 l另一方面,又担心发达国家会把本国不能接 受的或不安全的转基因食品输出到不发达国 家 我国的实际情况(谨慎派) l一方面,国家鼓励科研机构进行转基因 技术的研究 l另一方面,而对转基因食品投放市场则 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审查 转基因产品不安全的观点及证据-1 l1.美国把自己不敢吃的转基因食品拿到中国 做人体试验 ;中国人是小白鼠 l2. 1998年苏格兰一位名叫普兹太的免疫学家 ,转基因土豆对老鼠有毒,能损害老鼠的内 脏和免疫系统 ; l该项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都存在着问题 ; l这种转基因土豆(转入雪花莲凝集素基因的抗虫 害土豆)并没有上市 l已上市的转基因土豆、转基因西红柿和转基因大 豆对动物的健康和生理活动都无影响 转基因产品不安全的观点及证据 - 2 l3. 2005年5月22日,英国独立报披露了 转基因食品巨头“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秘密报 告。据报告显示,吃了转基因玉米的老鼠, 血液和肾脏中会出现异常。 l根据孟山都公司就此事发表的声明和提供的相关资料 ,所谓“血液变化和肾脏异常”其实指的是血液成分和肾 脏大小的差异,而它们都在正常范围内,并非病变。 l新西兰食品标准局 - 源于MON863的食品可被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