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职业病防治形势.ppt_第1页
江苏省职业病防治形势.ppt_第2页
江苏省职业病防治形势.ppt_第3页
江苏省职业病防治形势.ppt_第4页
江苏省职业病防治形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职业病防治形势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朱宝立 1 职业病相关事件回顾 开胸验肺-河南省新密市张海超 云南水富-12名返乡农民工病死 铅污染事件-陕西东岭(300个孩子血铅超标 ) -武冈铅污染 -昆明东川区 -邳州市运河镇 -甘肃省徽县 湖南镉污染-湖南浏阳 2 开胸验肺 原因-隐瞒职业史; -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办法存在问题; -企业与服务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 -机构水平、人员责任心; 3 4 职业病诊断难 职业危害接触史认定难: 缺劳动关系、职业史、场所检测评价、健康监护资料监管缺位 诊断标准操作性较差 职业性肿瘤(苯所致白血病) 尘肺 职业性哮喘 诊断机构缺乏必要的条件 诊断医师知识面窄 用人单位守法意识淡薄 劳动者维权意识弱、维权途径有限 诚信缺失 社会保障不完善关键 医疗、就业、生活、养老 5 为什么需要许可 涉及安全、健康 平衡多方利益:市场机制不能调节 专科技术 无利可图或微利 责任大、压力大 没有禁止其他机构参与 6 7 少部分法律制度不完善、不严谨 违法责任不对应 保障制度不健全 部门职责不明确 权利义务不对等 部分标准科学性、操作性较差: 白血病、尘肺病 部分法律规范之间不协调: 危害因素目录、申报、监护、职业接触限值 有法不依、执行不力 执法责任制不落实: 不作为未被追究责任 8 多头管理互相推诿 卫生、安监、劳动 项目立项管理部门 行业主管部门 体系不健全 行政体系不健全 监督体系不健全 技术体系不健全 服务体系不健全 行政监管与技术指导分离 现场、临床、实验室分离 科研、教学与实际分离 9 管理机制混乱 外部混:法律政策、上下、地域不一致、 内部乱:边缘化 协调机制缺位 外部:安监、社保、规划 内部:监督、法制、医政、疾控、应急、基本药物 运行机制缺如:机构定位、规模、职能不明确 补偿机制缺乏:资源、经费、收费政策短缺 激励机制缺失:税、费政策,精神激励缺 保障机制缺陷: 医疗、就业、生活、养老等不完善 10 完善法律规范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标准 理顺关系 调整职能、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健全体系 完善机制 融入初保、医保、社保、新农合改革中 11 职业病防治与环境疾病防治相结合 注意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新危害 加强职业病防治技术、方法研究 加强职业卫生政策研究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普及与均等化 公众教育与健康促进 12 开胸验肺后果-修改制度(诊断鉴定办法、 诊断标准、职业病防治法 ) -权利与责任划分 -专业队伍的冲击 -劳动者过度维权 13 一、江苏省职业病防治状况 1、职业病危害严重,职业病发病数居高不 下,且在近年有高发趋势。 2002年至2008年,全省各类职业病新发病 例4734例,从2006年起,我省职业病发病 人数一直位列全国第四位,2006年至2008 年新发职业病数分别为814例、1099例和 1032例,尘肺病及职业中毒是我省主要的 职业病,分别占总新发病例的75%、16% 。截止2008年底,尘肺现患病例达19581 例。 14 2009年全省13个市报告职业病报告卡新发 病例1105例,涉及28个行业10大类职业病 ,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和其他职业病外 均有发病,主要是尘肺病、急慢性职业中 毒性疾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职业 病。 接触粉尘引起的尘肺病例数最多,共758例 ,占总病例的68.60%;其次是慢性职业中 毒性疾病,共229例,占总病例的20.72% ,再次是急性职业中毒性疾病,共53例, 占总病例的4.80% 15 导致尘肺病的粉尘种类主要有矽尘、煤尘 、水泥尘、电焊尘。 导致慢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主要是二硫化 碳、汞、正己烷、苯四种化合物。 导致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种类主要有氨 、一氧化碳、光气等 16 尘肺病平均发病工龄10-19年,其中期、期 、期的平均发病工龄均为10-19年。 无锡地区占首位,222例,尘肺病占无锡地区发病 总数的85.14% ; 其次是南京地区,192例, 二硫化碳、汞引起的 慢性职业中毒占南京地区发病总数的88.54%; 第三位是盐城地区,174例, 尘肺病占盐城地区 发病总数的94.25%; 第四位是苏州,尘肺病、慢性正己烷中毒占苏州 地区发病总数的87.12%。四个地区占发病总数 的67.97% 17 职业病行业分布特征 机械行业新发病例数最多共166例,占发病 总数的15.02%; 其次煤炭行业159例,占发病总数的 14.39%; 第三是建材行业132例,占发病总数的 11.95%; 第四是轻工行业127例,占发病总数的 11.49%; 四个行业发病总数占总发病数的52.85% 18 职业病企业规模分布特征 新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小型企业411例,占总 发病数的37.19%。 其次大型企业299例,占总发病数的 27.06%。 第三是中型企业180例,占总发病数的 16.29% 19 据分析,由于一些职业人群特别是农民工 职业健康体检率较低,加之职业病具有迟 发性和隐匿性特点,每年实际新发职业病 数远高于报告情况。 20 2、 职业病危害范围广,中小企业危害突出 我省职业病危害广泛分布在煤炭、化工、 机械、建材、汽车制造、医药、电子、船 舶制造、冶金、电力等30多个行业。其中 ,中小企业情况尤其突出,部分用人单位 工作场所劳动条件恶劣,工艺落后,缺乏 必要的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突出,监管 难度大。 21 2006年,省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企业职业病 危害状况调查显示,18.8%的职工接触不同 类别的职业危害;2007年调查发现,江苏 境内有毒化学品生产及使用企业总数为 8708家,137万职工不同程度接触有毒有害 化学品。 据估算,我省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 者约1500万人。 22 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覆盖率低,职业卫生 服务体系有待加强。 2009年度共检测企业4237家,其中大、中 、小型企业分别为271、1012、2750家, 规模不详204家。共检测点数75595个。苏 州市检测1729家单位、检测点数20373个 ,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总监测量的42.2% ,常州及无锡市分别位于第二、第三位。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189项、控制效 果评价311项 23 2009年度全省80家职业健康监护服务机构 参与了健康监护卡职报工作,涉及企业 3771家、职工613978人,实检323289人次 ,疑似职业病病例3882人,疑似职业病检 出率为1.2%,职业禁忌证人数为4331人, 调离人数为1563人。 在13个省辖市中,实检人数最高的是苏州 市(89456人)和无锡市(54093人),最 低的是宿迁市(349人)和淮安市(7025人 ) 24 据估算,我省劳动者平均的健康监护服务 覆盖率不到10%,大量的农民工等流动劳 动者没有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一些职业病 未及时得到诊断治疗。 25 截止2010年5月,全省现有109家职业卫生 服务机构,其中具有职业病诊断资质的25 家,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88家,职业卫生 技术服务资质的80家,与职业卫生技术服 务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26 4、职业病危害呈转移蔓延趋势。 高污染、重危害企业向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转移。 进城务工人员和各类企业中的农民工成为遭受职 业危害的重点人群,据估计我省约有2000万外 来务工人员,他们绝大多数工作在生产第一线, 由于劳动关系不固定,流动性大,接触职业病危 害的情况十分复杂,他们的健康没有得到有效的 保障,其健康影响难以准确估计。 27 5、职业病对劳动者健康损害严重,经济社会损 失巨大。 尘肺病等慢性职业病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愈,伤 残率高,严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安全。因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按每人每年 10万元计,我省就高达20亿元,并且以每年0.8 亿元的速度逐年递增。由于职业病存在一定的潜 伏期,尽管职业健康监护的水平不断提高,但职 业病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存在高发势头。 28 6、职业病危害事件时有发生,并已成为影 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职业病发生对劳 动者来讲往往是不可逆性或是致命性的, 后果严重。 江阴郑生贵职业性白血病上访事件 去年苏州联建公司发生的正己烷中毒事件 今年发生的沛县“四乙基铅”中毒事件都是 典型的职业病危害事件。 29 我省近年来也发生多起影响较大的职业病相关群 体性事件. 2004年昆山发生三氯乙烯中毒死亡事件 2007年无锡某电池公司发生职工“尿镉超标”事件 2009年苏州联建“正己烷”中毒事件; 2009年邳州铅污染事件 2009年大丰铅污染事件 2009年滨海铅污染事件 2010年沛县“四乙基铅”中毒事件; 2010年无锡新区发生不明气体吸入反应事件; 这些仅是冰山一角,据了解,我省每年均发生十 多起职业中毒事件,造成人员中毒死亡。 30 二、江苏省工作进展 (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1、省委省政府把职业病防治工作摆在重要 位置 先后制修订了江苏省职业病防治条例 、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 出台江苏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 31 江苏省职业病防治规划(2010 2015年) (一)总体要求 围绕保护劳动者健康这一根本目标,建立 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用人单位 负责、行业规范管理、职工群众监督的防 治工作体制 ,立足省情,突出重点,全面 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 健康发展。 32 (二)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标本兼治、 重在治本,控制职业病危害源头,采取工 程技术、个体防护和健康管理等综合治理 措施,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 2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既着眼长远,不 断完善制度和监管体系;又立足当前,着 力解决目前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3宣传动员,社会参与。广泛开展职业病 防治宣传教育,增强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 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 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33 (三)工作目标 到2015年,全省主要职业病发病水平明显下降,职业 病防治监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工 伤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劳动者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具体指标为: 1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基本 控制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光气、硫化氢 、一氧化碳、氯气、农药、三氯乙烯等主要急性职业 中毒事故比2008年下降20,主要慢性职业中毒得到 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2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负责人、劳动者职业卫 生培训率达到90以上,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 报率达到8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告知率和警 示标识设置率达到90以上。 34 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 上,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等主要危害因素 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 4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预评价率达 到60以上,控制效果评价率达到65以上。 5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体检率达到60以上,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 人剂量监测率达到85以上。 6基本实现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工伤保险全覆 盖;职业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及妥善安置,各 项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35 7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护等职业病防治 的监督覆盖率比2008年提高30以上,严重 职业病危害案件查处率达到100。监管网 络不断健全,监管能力不断提高,对中小企 业的监管得到加强。 8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完善与职责任务相 适应、规模适度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网络。化 学中毒和核辐射医疗救治的能力建设和管理 得到加强,职业病防治、应急救援能力不断 提高。 36 二、主要任务 (一)落实用人单位主体责任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用人单位是 职业病防治的第一责任人,设置或指定职业 卫生管理机构或组织,配备专职或兼职专业 人员,设立职业健康监督管理人员,制定职 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 管理措施。 2落实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制度。 37 3对工作场所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申报、监 测、评价与控制,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的 工作场所、环境及条件。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 说明。取得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配备应急救 援人员和必要的救援器材、设备,制定应急救 援预案。 4加强劳动者健康管理。 5规范用工行为。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 应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 危害等内容,依法参加工伤保险,落实有害作 业岗位津贴和女职工特殊保护政策。在高危行 业推行职业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制度。 38 (二)加大职业病危害源头控制力度 2010年底前初步建立、2015年底前全面推 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治前期预防机制,从 源头有效控制职业病的危害。经投资主管 部门核准或备案的建设项目,对可能产生 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 危害预评价,竣工验收前进行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并按有关规定报经卫生行 政部门审核、审查、验收,职业病防护设 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投入生产和使用。 39 (三)抓好重点职业病防治工作 1尘肺病防治。以矿山、建材、机械、船 舶制造等矽肺、煤工尘肺、电焊工尘肺危 害突出的行业为重点,开展工作场所粉尘 治理专项整治行动。 关闭粉尘危害严重、不具备防治条件的小 矿山、小水泥厂、小冶金厂、小陶瓷厂等 ,明显减少作业环境粉尘危害,降低尘肺 病发病率。 40 2重大职业中毒防治。 以轻工、化工、电子等有毒化学品生产、 销售及使用行业为重点,强化重大职业中 毒防治专项整治,开展职业中毒隐患排查 ,对生产设施、设备、场所进行治理,实 施重大职业中毒隐患防范治理示范工程。 加强对新化学品的监管,省内首次使用的 新化学品,使用单位应该按规定向有关部 门报送化学品毒性鉴定资料并经登记注册 或者批准后方可使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改善劳动条件,有效防范重大职业中毒 事件的发生。 41 3职业性放射性疾病防治。加强对核技术 应用行业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和放射卫生监 管,落实接触放射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 测和健康监护管理制度,实施放射性职业 病危害防治技术和措施,降低职业性放射 性疾病发病率。 42 (四)提升职业病防治能力 1完善职业病防治监管体系。 省及省辖市卫生、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要 明确相应的机构负责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 ,县级卫生、安全生产监管等部门要配备 专职监管人员。2015年底前,各级职业病 防治监管队伍、执法装备及后勤保障等方 面的建设基本满足职业病防治监管工作需 要。 43 2加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按照区域覆盖、合理配置的原则,充分利 用现有资源,加强人才培养和设施配备,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撑体 系。 建立省级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委员会,承 担对全省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方面的技术 指导和咨询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专业人 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与基本职业卫生服 务相适应的基层专业人才。 44 3提高职业病防治信息化水平。依托现有 信息传输网络或电子政务网络,加强职业 病防治信息系统建设,及时收集、分析相 关信息,掌握职业病发病规律和动态趋势 ,开展职业病监测和预警,逐步实现职业 病防治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规范管 理。 45 (五)强化职业病防治监督管理 各地要针对本地职业病危害特点,加大对 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人群的监督检 查力度。积极探索职业病防治监管新举措 ,稳步推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工作, 开展职业病防治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将企 业职业病防治的主要指标纳入卫生城市、 卫生城镇的考核标准。 46 (六)完善工伤保险制度 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政策体系,继续推进各类企 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积极探索并完 善工伤预防与工伤康复、工伤补偿相结合的工伤 保险制度。到2015年,基本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 ,确保工伤人员按时享受各项待遇。 (七)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 普及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学法、守法 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和用人 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广大劳动者的职业 病防治知识培训,积极推进作业场所健康教育。 47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将职业病防治重要指标和主要任务纳入经 济社会发展计划,制定本地区职业病防治 规划,明确职业病防治目标,层层分解任 务,落实具体措施,扎实推进职业病防治 工作。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 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健 康及其相关权益的违法行为, 48 (二)坚持齐抓共管 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 、江苏省职业病防治条例和职业病防 治工作职责分工,切实履行职能,加强协 调配合,完善部门协调机制,形成齐抓共 管的良好局面。 49 (三)加大经费投入 各级政府要按有关规定落实职业病防治补助政策 ,卫生、财政和价格等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职业病危害评价、检测、诊断 和鉴定的政策。用人单位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 危害、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 价、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 训等费用,按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 支。建立多渠道的职业病防治筹资机制,鼓励和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职业病防治。 50 (四)完善法制保障 逐步健全职业病防治法规、规章,制订完 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与管理、职业健康监 护、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及医疗救治等技术 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明确建设项目职业卫 生审查、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发放、工伤 保险等方面的程序和要求,建立健全职业 卫生技术服务收费、工会维权等配套制度 ,努力提高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制化、规 范化水平。 51 (五)强化考核评估 各级政府应根据本规划要求,结合当地实际, 抓紧制订当地职业病防治规划和行动计划并组 织实施。建立职业病防治考核、评估体系,通 过自查、抽查、中期评估、终期评估等方式, 对规划目标实行年度考核、评价,督促指导各 项规划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各有关部门每年 要开展自查,做好年度总结,并向当地政府职 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交年度报 告。省有关部门要适时开展规划实施的督查和 评价工作。 52 2、卫生及有关部门制定配套办法 江苏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审定程序 、 江苏省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 江苏省职业病报告管理办法 江苏省职业病诊断医师管理办法 江苏省放射诊疗许可证管理办法 江苏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办法 江苏省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江苏省作业场所检测规范 江苏省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表(试行)53 江苏省农民健康工程工作要点 江苏省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 处理预案 江苏省化学恐怖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预案 及江苏省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医疗卫生 应急处理演练考核办法 江苏省职业性中暑事件医疗卫生应急处 理预案 江苏省急性职业农药中毒事件医疗卫生 应急处理预案。 54 江苏省健康企业标准 正在联合发展改革委出台加强我省建设 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的通知、苏州市及部 分县、常州的金坦出台加强建设项目职 业卫生审查的通知 55 (二)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完善专家库 1、人才培养 职业病诊断医师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化学中毒应急救援 企业职业病防治人员培训。 2、成立专家库 职业病诊断鉴定专家库、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评 审专家库、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专家库、卫 生应急专家委员会(化学中毒) 56 (三)加强队伍建设,完善职业病防治网络 1、依法开展服务机构的认可 2、完善装备,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57 3、建立完善我省职业中毒应急体系建设 省级中毒应急救援和核辐射基地初步建立 江苏省卫生厅等八厅局联合下发了 “关于在全 省范围内开展毒源普查并建立全省毒源数据库 的通知”,此项工作已进入验收阶段。 完成了全省开展突发中毒事件应急能力调查工 作, 制订完善我省化学中毒应急体系规划。 58 4、全国率先启动职业病网络直报工作 为规范我省的职业病报告工作,省卫生厅 在国内率先发文正式启动网络直报工作, 对人员进行培训,完善报告系统,组织报 告抽查。 59 5、推进各项试点工作 职业病哨点检测试点 江苏省化学物体内蓄积量调查 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试点 创建健康促进示范企业活动 新化学品毒性监测和预警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