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解题能力.ppt_第1页
初中政治解题能力.ppt_第2页
初中政治解题能力.ppt_第3页
初中政治解题能力.ppt_第4页
初中政治解题能力.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政治解题能力 北京师大二附中北京师大二附中 李文燕 高考政治与初中政治命题的共性特征: 1、立足教材,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基础知识。 2、试题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注重知 识与生活现象的联系,强调时代特色,考查学生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注重人 文因素,突出主体探究意识。 初中:创新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开放性试题 答案的多元性,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大胆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一、学会方法最重要: 1、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符合思 维规律。 2、学懂理论,符合学科知识要求 。 3、学会解题方法,符合解题规范 。 1、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符合思维规律。 概念、判断、归纳、演绎、简单枚举法、三段论推 理、矛盾律、排中律等 例:1992年,美国“笨人俱乐部”的一项研究成 果“鸡是植物”。 推理如下: 鸡蛋是鸡生的,所以,鸡是“鸡蛋工厂” 鸡蛋工厂 Egg + plant eggplant =“茄子” 因为茄子是植物,鸡蛋工厂就是植物, 所以鸡也是植物 白头翁是一种鸟, 老张是白头翁, 老张是 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要一致 二、解题规范与解题方法 理解、记忆基础知识,有基本观点,看懂材料 1、选择(最佳) 例19.“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 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这句话充分说 明了发展教育和科学 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也是落实科教兴国的需要 关系到我们能否有效地把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关系到我们能否顺利实现现代化 关系到我们能否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国 力 A. B. C. D. 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等 例1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 选举法的决定。修改后的选举法增加了新内容。右 图反映的新增内容是 A.选举时应当设有秘密写票处 B.城乡选举“同票同权” C.应当确保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 D.代表候选人的近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计票人 2、主观题 有简答题、言行评析题、观点辨析题、材料 分析题等,信息量大、答案的综合性强。 给出材料(包括文字、图片、表格等), 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考查阅读提取信 息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归纳综合能力、迁移 能力等。 常规方法: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 第二步:回归教材,寻找知识 第三步:对应材料,规范表述 第一类 图表题 “上述材料 反映了什么 现象” 材料说明 了什么? (1)用“比较法”即“两看三 比一提炼”。 “两看”指一看标题,二看注释 。 “三比”即横比、纵比、合比, 比较表格中的数据,从中得出 变化和趋势;最后从图表的数据 或信息概括出结论。 (2) 从语文描述材料的数 据上升到政治术语、做到规范 表述。 主观题解题方法 例:问: (1)请你告诉他们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请你告诉他们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答:(1)2000年到2006年国家财政用于社会建 设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的规模逐年增加;社会 建设支出的增加快于经济建设支出的增加。 v例: v材料1:1949年,我国GDP总量只有358亿元人民币, 而现在我国一天创造的财富就达820多亿元。我国已 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外 汇储备国。 v材料2:建国初,我国居民收入的85%用于“吃”,能 吃饱饭是人们最大的心愿。而现在,人们不再为“吃 饱”发愁,不少人开始操心减肥,喝起了减肥茶! v材料3:新中国成立头10年,世界只有20多个国家予 以承认。目前,世界170多个主权国家与我国建立了 外交关系。在西方,流行这样一句话:到中国你可能 会失败,但不到中国,你已经失败。 (1)三段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GDP总量快速增 加,综合国力提高。 答: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 (3分) 人民生活由吃不饱饭转变为吃饱吃好,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新中国成立至今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我 国建交,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扩大 v 例:我国东、中、西部地区GDP及人均GDP比较(2002年) v GDP(单位:亿元) 人均GDP(单位:亿元) v 东部地区 70350 13095 v 中部地区 31096 7076 v 西部地区 15882 5540 v 注:GDP即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 量,人均GDP评价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比较(2000年 ) 1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单位:年) 东部地区 816 中部地区 787 西部地区 712 注: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教育发展状况的基本内容。 问:这两张表反映什么现象?请你将这两张表格联系起来看,可 得出什么结论? 第二类 事例填 表题 (1)问什么答什么,直截了当,不发 散。 (2)记忆术语、理解知识、读懂材料 例:名言警句或事例 民族精神的内涵 “天道酬勤”、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1771年,蒙古族土尔 扈特在远离故土140 多年之后重返祖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和为贵”、“与人为善” 勤劳勇敢(1分) 团结统一(1分) 自强不息(1分) 爱好和平(1分) v图标所属 经济成分 v 例:集体经济例 例:请你写出与左边图示所对应的经济成分。 国有经济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第三类 意义题 分析 的意义、 1立足书本,还要结合材料发散 。 2、面要广,点要多; 3、答案构成: 教材理论+材料概括 v例:为了更好地迎接北京2008年奥运会 ,北京市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工作思路 就是要抓好五大文明行动,其中礼仪文 明行动是重要内容之一。开展礼仪文明 行动,生活中讲礼仪有什么重要意义? (4分) v答:礼仪不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 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 象征(2分)。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 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 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 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2分)。 第四类 措施题 “我们应 怎样做, 请你对 此提出合 理化建议 ” 符合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1 从材料中找方法: 材料是负面现象,其反向就是 正确方法 材料是正确做法,只需对这种 做法加以概括、总结即可; 2 从课本理论中找方法; 3 从生活经验中找方法(例: 低碳生活我们应如何做?)。 例:你认为社会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排队礼 让”的文明行为需要推广普及?(至少写出3 条) 答:社会生活中还需要推广普及的文明行为有 :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保持公共场所卫生, 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遵守交通规则,红灯 停、绿灯行等。(每条1分,共3分。) 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给消费者提出有效的 维权建议。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更 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呢?请写出你的建议。 可先从思想角度考虑:法律、规则、观念、精神; 行动上角度考虑: 第五类 原因题 “为什么这样 做” “重要性” 依据、理由 1答案各要点必须 与设问的对象之间 有因果关系; 2.答题格式: 理论依据+必要性( 存在问题) +意义( 作用、积极影响) v例:2007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最新的中 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截止到2007年6月,中 国的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与2006年同期相比,中国 网民总人数增加了3900万,增长率为31.7%。在这股网络 大潮中,中学生成了其中的主力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 地全面地认识网络,某校八年级决定举行“中学生上网 利弊谈”的辩论会。(本题10分) v正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反方: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v问:假如你是反方辩手,你会选择这个学期课本中的哪 些内容作为你方观点的依据? v答:网络交往对象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如果使 用不当,会使人们借助网络将自己的阴暗心理进行无所顾忌 的宣泄,进而污染了网上交往环境;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一 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例如制造电脑病毒 攻击他人电脑,窃取他人的个人信息等;中学生如果缺乏自 控力,很容易陷入网瘾的旋涡,不仅会影响到学习,严重的 还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六类 辨析题: 有人认为: 你同意这一观 点吗? 上述材料的言 行正确吗,为 什么? (1)思路:“性质判断 理论依据后果影响表明 正确的态度和行为” (2)逐句分析或逐个分析 。 (3)正确的要指出言 行“符合”、“有利于 ”; 错误的应指出 “违背了 ”、“没有认识到”, 进一步指出“危害是” (4)回答时要求角度要全 、思维要辩证。 v例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 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截至2009年1月,我国制定现行有效的法律 达231件,行政法规600多件,地方性法规 70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600多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于 是有人就说:“只要构建起完备的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就能实现依法治国。”(7分 ) v 你同意这些人的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v 答:(1)不同意这些人的观点。(1分) v(2)构建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 治国的前提(2分)。 v 但是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仅靠有法可依 不行,还需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 究。 v 这就需要一切国家机及其工作人员关必须 依法行使职权(2分);同时作为公民个人 ,也要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 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2分)。 第七类 材料分析类 如何理解、 认识、看待 这些问题, 说明教材 中什么观点 等。 总体思路: 是什么; 为什么; 如何做。 材料分析类常见问法答题思路 1、给材料找 观点(归纳) 上述材料说明/表 明/反映/体现了 哪些观点? 材料说明/表明/ 反映/体现了 2、给观点分 析材料(演绎 ) 上述材料是如何 体现这一观点的 ? 材料体现/说明 了-,有利于- -,从而- 3、限定观点 ,分析材料( 深度) 运用*知识, 分析具体材料? 结合材料,谈 谈对*知识的认 识? *知识是- 应用*知识, 对具体材料进 行分析。 例2007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最 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截止到 2007年6月,中国的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与 2006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总人数增加了3900万, 增长率为31.7%。在这股网络大潮中,中学生成了 其中的主力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全面地认识网 络,某校八年级决定举行“中学生上网利弊谈”的 辩论会。(本题10分) 正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3)假如你是这场辩论会的主持人,请你围绕此 次辩论会的主题作最后的总结发言。(4分) v答:网络作为现代科技的成果,在给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