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_第1页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_第2页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_第3页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_第4页
初二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及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知识点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二、同步习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中传播速度最大2、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_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而产生的。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3、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 而产生的,并经 传入人耳。4、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这说明:声波具有 。5、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6、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 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7、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 A真空 B木头 C空气 D水8、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9、在电影院内听不到回声,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A.墙壁反射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 B.墙壁吸音性好,传向墙壁的大部分声音被吸收了C.墙壁吸收了全部声音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物质温度()速度(m/s)空气20340水201450松木203320铁20490010、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下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 次敲击声。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 m。1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人是靠_发声的。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12. 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_,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_中传播速度最大。1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设计了图1-1-1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14.下列属于气体振动而发出声音的是( )A.丁东的鼓声 B.哗哗的流水声 C.隆隆的炮声 D.悦耳的歌声15.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B.传播声音的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C.声音在固体和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16.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_次声音,其中第一次声音是从_传过去的,最后一次声音是从_传过去的。17.某人站在山崖前大喊一声,2 s后听到回声,此人距离山崖多远?(设当时气温为15 )1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C.真空也能传声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19.在房间里谈话比在旷野里谈话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 )A.房间里的空气不流动,不利于声音的传播 B.旷野的空气比较稀薄C.在房间里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D.以上说法都不对20.电影院放映厅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洼洼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为了( )A.防止声音发生振动 B.减弱回声 C.增强回声 D.为了装饰剧场2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很快 B.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C.只要有物体的振动,人总能听到振动发出的声音 D.声音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与温度有关22.一根长约10 m的铁管,管内装满了水,一个人在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个人在铁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口处可听到(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 C.三次敲击声 D.四次敲击声23.天坛公园里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有( )声音的反射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声音在墙壁内的传播 利用回声增强原声的现象A. B. C. D.24.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夜宿,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_。25.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被_,这个现象表明_。如果在月球表面做这个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2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体现出的物理知识有_。(写出两点)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4.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5.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6.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性一、知识点7.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8.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9.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二、同步习题1、音调是指声音的_,它与发声体的_有关。2、物体振动得快,发出的音调就_,振动得慢,发出的音调就_。物理学中把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其单位是_,符号是_。3、响度是指声音的_,它与发声体的_有关。4、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的声音的_就不同。5、女同学说话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_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_的缘故。那么一个大声说话的男声与一个小声说话的女声相比,音调高的是_,响度大的是_。6、人的听觉上限的频率是_Hz,人们把高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人的听觉下限的频率是_Hz,人们把低于这个频率的声波叫做_。7、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实际上,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_。8、楼道里挂牌常写着“慢步轻声”,“轻声”是指减小声带振动的_。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10、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11、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 )A响度很大 B。传播速度大 C频率很高 D。振动时间长12、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A响度 B。频率 C。振幅 D。音色13、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响度太小 B声音响度太大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14、一个声源在振动,但是,人却听不到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 B一定是声音的频率过高或过低C一定是声源与人耳之间没有介质在传播声音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15、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时,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 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 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16、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如蝴蝶每秒24次,蜜蜂每秒300400次,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听觉:( )A能感到蝴蝶飞过 B能感到蜜蜂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飞过 D都不能感到它们飞过17、闭着眼睛听到熟人说话也可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C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D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18、弦乐器与管乐器发出的音乐有可能相同的是:( )A音调 B。音色 C响度和音色 D。响度、音色和音调19、人们在挑选新花盆时,常常将花盆拎起后轻轻敲击它,根据敲击声来判断花盆是否有裂缝,这是根据声音的哪一特性来判断?(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20、往保温瓶里灌开水时,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的水位高低,因为:( )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升高 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增大 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减小21、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梳子齿上划过,如图所示,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你发现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22、用复读机录下自己读书时的声音,听一听,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音,可别人听起来与直接听自己说话没有多大差别,这是为什么?你能找到其中的原因吗?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知识点10.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11.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 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 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 dB。12.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二、同步习题1、噪声是发声体做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常噪声是靠_传播的。2、人们以_(符号是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_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_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_dB就会影响人们谈话;长期生活在_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3、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考虑: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这是在_减弱噪声;在城市道路旁加装隔声板,这是在_减弱噪声;在工厂的工人戴噪声耳罩,这是在_减弱噪声。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D噪声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5、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环境声音不超过:( )A110dB B。50dB C。70dB D。90dB68 dB6、如图是某市区矗立的噪声监测及分贝数显示装置。从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 )A此处的噪声能使人失去听力 B此处的噪声能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C此时的噪声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D此时的噪声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属于噪声 B机床车间的机器工作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C优美的音乐人人爱听,它不可能是噪声 D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8、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广州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B市区内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9、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10、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_人们正常休息,_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_的声音产生_的声音,都属于噪声。11、图1-5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由图可知图甲是 的波形,理由是 ;图乙是 的波形,理由是 。12.下列所给出的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 A.公园里悠扬的音乐,人们在音乐中起舞 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C.教室里教师讲课时的声音 D.在会议室里人们发表讲话时的声音1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A.车辆刹车声 B.冲击钻发出的声音C.优美的小提琴声 D.音响设备发出的震耳的歌声14.有一闹钟正在响铃,将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使其响铃声音减弱,这是( )A.在发声处减弱噪声 B.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为了使闹钟的使用寿命延长15.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A.给摩托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 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C.利用声呐探测海水的深度 D.在纺织车间工人带上耳罩16.假如跟你住对面楼的邻居经常大声播放音乐,干扰你的学习和休息,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 A.赶快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C.将窗户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使声音跑出去 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17.由于洗衣机没有放稳所产生的振动噪声,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A.调节洗衣机的脚旋钮,使其平稳着地 B室内的人带上耳塞C把放置洗衣机的卫生间门窗关上 D在洗衣机内加更多的水18.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OK厅播放出十分响亮优美动听的音乐B.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C.看电影时,几个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表现十分开心D.公路上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五、声音的利用一、知识点13.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二、同步习题1下列利用声信息的有()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雨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螺栓是否松动C医生利用B超观察人的身体状况 D有经验的人选瓷碗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2蝙蝠通常是夜间活动,它飞行时发出一种_,这些声波碰到昆虫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_3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中国传统中医有“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的意思,它是利用声波能传递_4跟“回声”有关的现象是( ) A.夜深人静时说话声特别响 B.蝙蝠利用超声波捕蚊子C.船只利用声纳测定冰山距离 D.下雨时雷声总比闪电晚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 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个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接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听不见超声波和次声波,但有的动物能听见 B.次声波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C.通过监测超声波,可以监测火山爆发 D.用超声波照射过的种子发芽期会推迟,生长期会延长7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声音的响度太大 B. 声音的音调太低 C. 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 围 D. 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 8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1-7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9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验钞机 B微波炉C电视摇控器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10频率很高的超声波具有很好的方向性(即集中在一定的方向上传播),坚硬物(如石块)容易吸收超声波而被粉碎,松软的物质则能让其通过目前医学上治疗肾结石,可以不必做外科手术,只需用超声波碎石的办法,无损伤地将石块击碎而自然地从人体内排出,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我们的耳朵听不到 B 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我们的耳朵能听到 C 发生超声波的物体的振幅比发出次声波物体的振幅大 D 如果发出超声波的物体振动的振幅很大,我们就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第二章 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一、知识点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光的直线传播(1)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实例及应用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如图2l所示: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3)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 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二、同步习题一、光的直线传播、光速练习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C.光在大气中沿直线传播 D.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C.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D.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3.一工棚的油毡屋顶上有一个小孔,太阳光通过它后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个圆形光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孔的形状一定是圆的 B.太阳的形状是圆的 C.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D.光是沿直线传播的4.如果一个小发光体发出两条光线,根据这两条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可以确定 A.发光体的体积 B.发光体的位置 C.发光体的大小 D.发光体的面积5.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用照镜子整理自己的仪容B.湖边景物在湖中形成的“倒影”C.小孔成像 D.人在泳池边看到水的深度比实际的浅6.小明沿马路经过学校附近的一盏路灯,在经过路灯的过程中,人的影子长短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是( ) A.逐渐变长 B.先变长后变短 C.逐渐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属于光源 B.光只有在空气中才一定沿直线传播C.光年是时间单位 D.在不同介质中, 光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8. 在下列的一些生活场景中,利用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特点的是 ( )A.树阴下“躲太阳” B.用放大镜观察细小物体 C.对着平面镜梳妆 D.站在岸边观赏水中的游鱼9.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m/s。 太阳、月亮、荧火虫、斧头鱼,其中不是光源的是_ _。 光在 沿直线传播,请你列举一个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_。10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 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 。11.(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日食和月食水中倒影小孔成像 池底“变浅”黑板“反光”雨后彩虹。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月地球太阳12.如图所示是_成因示意图(选填“日食”或“月食”)13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上,大约用8min2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_ _m。14.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通过小洞向外看,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看到外面景物范围(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15.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1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中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7晴天在有茂密树荫的地面上,常常会看到许多圆形的小亮斑,这些小亮斑是( )A太阳的影子 B树叶的影子 C树叶间小孔的像 D太阳的像18发生日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球的影子落到地球上B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月球在中间C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并且地球在中间D月球不发光,它背着太阳的一面向着地球,所以地球上的人看不见它19如图所示,有个过路人,经过一盏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长 D逐渐边短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C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均匀介质里沿直线传播现象D早晨,我们在海边看到日出,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二、光的反射一、知识点3.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3)分类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二、同步习题(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 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2)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 A60 B30 C120 D150(3)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将平面镜转动角,入射光线保持不变,那么反 射光线的方向将改变( ) A/2 B C2 D0(4)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说法是( ) 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 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光的反射定律不适用于垂直照射 D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5)教室的墙壁对光产生的现象是( )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不发生反射 D两种反射同时产生(6)一条光线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 ) A入射角为45 B入射角为90 C反射角为45 D入射光线垂直物体表面(7)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右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8、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6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若入射角 增大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_(1) 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45角,现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线反射到竖直向下的水井 中,则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9、光的反射有_和_两种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_反射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现象10、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某点的光线可以有_条,以某一角度入射到镜面上某点的一条光线,有_条反射光线11、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_12、入射光线与镜面成15角,则反射角是_,如果将光线绕入射点向法线方向 转过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是_13、树在河里形成的倒影,树在地面形成的影子本质上没有区别( )14、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也在同一平面内( )15、雨后晴朗的夜晚,人迎着或背着月光走时,看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16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是地上暗处是水作图题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 (2)在下图中根据入射光和反射光的位置,确定反射面的位置 平面镜光屏EF图173如图17所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反射(填“镜面”或“漫”);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看到反射光(填“能”或“不能”),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同一平面内(填“在”或“不在”)。三、平面镜成像一、知识点(4)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物大小相等 2.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作用:成像、改变光路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二、同步习题1在河面上看到岸边树木的“倒影”( )A这是岸边树木在光线照射下的影子 B这是光线折射所成的像C这是岸边树木通过平静的水面所成的像 D这是岸边树木通过凸透镜所成的2如图所示,承承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饮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3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面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下面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不变B像向靠近平面镜的方向移动,像变大C像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像变小D像向靠近平面镜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不变4下列各图中,AB是放在平面镜前的物体,AB表示物体在镜中所成的像,正确的是()A B CD5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_镜,桥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湖面上桥的_像(选填“实”或“虚”) 6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如图所示),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_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m。7一只小鸟在秀丽的石门湖湖面上水平飞过,若水深为10m,小鸟距水面3m,映在平静湖水的鸟的“倒影”是 像(填“实”或“虚”),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8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表的像,小明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得出此时钟表的时间是_ 9某人站在穿衣镜前2米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米当他距镜面1.5米时,人与像间的距离是_米 10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试画出经平面镜MN反射后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和相应的入射光线11如图,AB,CD是由发光点S发出并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画出S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12如图所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为S1,当平面镜转过一定角度后,它的像为S2,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转动后平面镜的大致位置13图中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S的位置。14、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景物,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倒影”,则“倒影”是( ) A正立的实像 B倒立的实像 C正立的虚像 D倒立的虚像15、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 ) 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 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 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16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某点,这一点称为光的入射点。过入射点所作的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称为 ,入射光线与它的夹角称为 ,反射光线与它的夹角则称 。图4-517平面镜成像有这样的一些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 像;(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4)像和物上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2.018如图4-5,一束光线与水平方向成40O角射到平面镜上,结果反射光线竖直向下,那么,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图4-619在一个竖立的平面镜前3m处站着一个1.5m高的人,镜子的上下长度是1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A人与像的距离是3m B人在镜中像的高度为1mC人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D人与像的距离是6m20如图4-6是一个简易潜望镜的示意图,它里面有两块平面镜。这样的潜望镜A只能看到对方射来的光,看不到对方物体 B能看到对方物体,但是倒着的C能看到对方物体,且是正立的 D能看到对方物体,但是倾斜的21如图14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刻度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刻度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像与物大小的关系;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1)选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_;(选填“”、“”或“”)(2)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选填“”、“”或“”)(3)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图24白纸透明玻璃板支架22小丽和小强利用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实验台上已备有如图24所示实验装置,并且还备有两支10cm高的蜡烛A1、A2,两支8cm高的蜡烛B1、B2,两支5cm高的蜡烛C1、C2,火柴一盒。 在实验中小强看到:物体离玻璃板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于是小强认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但小丽质疑小强的说法,她选用蜡烛C1和蜡烛 (选填蜡烛对应的字母)进行实验,通过改变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C1到 的距离,观察到玻璃板后的蜡烛与 总是重合的,因此证明了小强的观点不正确。CABD23图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为点燃的蜡烛,C是和B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我们在玻璃板中看到B的像是因光的_所形成的虚像。当把C移到B的像所在的位置时,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C都不能使C与B的像完全重合,那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C”实际上是 所形成的虚像(选填“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或“蜡烛C本身”)。四、光的折射一、知识点4.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