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第10章.ppt_第1页
《经济学基础》第10章.ppt_第2页
《经济学基础》第10章.ppt_第3页
《经济学基础》第10章.ppt_第4页
《经济学基础》第10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高专财经管理类精品教材 经 济 学 基 础 黄泽民 编著 主讲:李飞星 1 n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n论语 n博晓古今,可立一家之说 n学贯中西,或成经国之才 n博观约取,仕里夺尊 n纵横驰骋,商海弄潮 2 微观经济 学 宏观经济 学 创始人 斯密,1776 凯恩斯,1936 研究对象 个别企业,个别家庭 ,个别市场 国民经济整体 研究前提 完全信息,完全理性 ,市场出清 资源未充分利用 中心内容 价格理论 收入理论 3 富裕中的贫困 n荷兰医生孟德维尔(B.Mondevill)于1712年 出版蜜蜂寓言,或个人劣行即公共利益 :蜜蜂越奢侈,生活越富裕,蜜蜂过于 节俭,蜂群越衰落。 n凯恩斯从这个寓言中得到启发,出版就 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将这个问题 称为“节俭的悖论”(Paradox of Thrift) 4 凯恩斯革命: n萨伊定律(萨伊法则):供给创造需求 n凯恩斯革命:需求创造供给 5 重要参考文献: n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伦敦 :麦克米伦出版社 nKeynes, John Maynard, 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1936,London: nMacmillan n2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n3曼昆.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0 6 第 10 章 经济学基础 第 3 编 国民收入核算 7 n本章内容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名义GDP与实际GDP 物价指数 目的要求 初步解读国民经济 了解国民收入核算 掌握核算方法 熟识常用经济指标 经济学基础 第 10 章 8 问题: n1、1999年亚洲金融风暴是怎么形成的?其 影响如何? n2、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其 影响如何? n3、中国威胁论是如何影响世界的? 9 宏观经济研究: n经济总量 n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 n经济周期、经济增长 n就业与失业 n物价 n国际收支 10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1.1.国民经济核算两大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两大体系 (1 1)物质产品平衡体系)物质产品平衡体系 物质产品平衡体系是经互会组织根据会员国的实践物质产品平衡体系是经互会组织根据会员国的实践 经验,制定的适用于计划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经验,制定的适用于计划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 (简称(简称MPSMPS)。)。 (2 2)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1953195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公布了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公布了“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体系”。这套体系就是通行于世界各国的。这套体系就是通行于世界各国的 SNASNA体系,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 方法。方法。 11 n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更加科学: n1)用价值代替产品,可以相互比较 n2)计算劳务的价值,不再只限于物质产品 12 国民收入 n国民收入: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 期经济活动业绩的数量指标,具体来说, 国民收入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 投入的生产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 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13 n库兹涅茨在题为“国民收入”的一篇论文 ( 载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十一卷,1933) 中认为,国民收入可以从三种不同角度下 定义:1)指一个国家的人民所生产的商品 和劳务的总价值;2)指一个国家的人民由 于协作生产这些产品和劳务所取得的收入 ;3)指这些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样的 双重身份的居民从他们的收入中消费的商 品和劳务。 14 n因此,这种广泛意义的国民收入,在许多 国家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由于采用的 资料来源和包含的内容的差别,采用了各 有特定涵义的不同的指标来表示,每种指 标衡量一种事物,最适宜于回答某一特定 问题。它们主要是: n(1)国民生产总值(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 n(2) 国民生产净值(NNP,Net National Product) 15 n(3)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Domestic Product) n(4)国内生产净值( NDP, Net Domestic Product ) n(5)有特定意义的(或称狭义的)国民收 入(NI, National Income) n(6)个人收入(PI,Personal Income) n(7)可支配的个人收入(DPI,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16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2. 2.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总量指标国民收入核算体系总量指标 (1 1)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服务 的市场价值总和。的市场价值总和。GNP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 (2 2)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 场价值总和。场价值总和。GDP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 成果。成果。 17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3 3)GNPGNP与与GDPGDP的换算关系的换算关系 GNPGNP与与GDPGDP的关系是,的关系是,GNPGNP等于等于GDPGDP加上国外要素净加上国外要素净 收入。收入。 所谓所谓“国外要素净收入国外要素净收入”,指本国公民投在国外,指本国公民投在国外 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减去外国公民投在本国的资本和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减去外国公民投在本国的资本和 劳务的收入。劳务的收入。 GNPGNPGDPGDP国外要素净收入国外要素净收入 18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4 4)GNPGNP与与GDPGDP的区别的区别 在核算对象上,在核算对象上,GNPGNP按国民原则,按国民原则,GDPGDP是按国土原是按国土原 则;在经济属性上,则;在经济属性上,GNPGNP是个收入概念,是个收入概念,GDPGDP是个生是个生 产概念,换句话说,前者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后产概念,换句话说,前者强调的是获得的原始收入,后 者则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者则强调的是创造的增加值。 一般讲,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一般讲,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二者 相差数额不大,但如果某国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相差数额不大,但如果某国在国外有大量投资和大批劳 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工的话,则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往往会大于国内生产总 值;反之亦然。值;反之亦然。 19 问题: n1、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人的劳务收入要 如何计入GNP、GDP中? 20 答案: n这个美国人的劳务收入要计入美国的GNP (作为正项)、但不计入美国的GDP中; 同时计入日本的GDP、GNP(作为减项) 中 21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3. 3.理解理解GDPGDP这一概念时应特别注意把握下列几个限定词:这一概念时应特别注意把握下列几个限定词: 第一,第一,“ “在某一既定的时期内在某一既定的时期内” ”首先,首先,GDP GDP 是一个是一个 流量,是一个在某个时段里发生的量。其次,必须是当流量,是一个在某个时段里发生的量。其次,必须是当 年的,上年过的、来年的都不算到当年年的,上年过的、来年的都不算到当年GDPGDP中来。中来。 第二,第二,“ “一个国家之内一个国家之内” ”;GDPGDP是按照国土原则来统是按照国土原则来统 计核算的总量指标。只要是在考察的国家或地区的主权计核算的总量指标。只要是在考察的国家或地区的主权 范围内,无论本国(地)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常住范围内,无论本国(地)居民还是外国居民,凡是常住 者,其要素产出都予以统计核算。者,其要素产出都予以统计核算。 第三,第三,“ “生产的生产的” ”; GDPGDP是生产性的,换句话说,以是生产性的,换句话说,以 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为核算对象。这样计算出来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为核算对象。这样计算出来 的总量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景气变化的总量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经济景气变化。 22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第四,第四,“ “产品与劳务产品与劳务” ”;不仅包含人们通常生产性消;不仅包含人们通常生产性消 费和生活性消费的产品和劳务,也包含教师、医生、公费和生活性消费的产品和劳务,也包含教师、医生、公 务员、部队官兵等提供的服务。务员、部队官兵等提供的服务。 第五,第五,“ “最终的最终的” ”;也就是计算当年新增的部分,要;也就是计算当年新增的部分,要 把中间产品的价值去掉,以避免重复计算。把中间产品的价值去掉,以避免重复计算。 第六,第六,“ “市场价值市场价值” ”;也就是说,;也就是说,GDPGDP是一个价值指是一个价值指 标,产品和劳务的是以市场价格计算的。标,产品和劳务的是以市场价格计算的。 第七,第七,“ “所有的所有的” ”;这些产品和劳务,只要是当年为;这些产品和劳务,只要是当年为 交换目的而新生产出来的,无论其是否经过市场交易,交换目的而新生产出来的,无论其是否经过市场交易, 都要计算。都要计算。 23 最终产品 n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 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 n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 产品用的产品 24 n 例: 棉 纱 布 衣 n 价值:20 40 60 80 n 中间产品 最终产品 商品的总价值是80元, 而不是20+40+60+80=200元 25 n判断一个产品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的 依据是这个产品的价值是否继续转移。 26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中间产品与增加值中间产品与增加值 的区别:的区别: 27 问题讨论: n设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为100,而销售出 去的最终产品为95,没有销售出去的5怎样 反映到GDP中来? 28 答案: n没有销售出去的5表现为企业存货的增加, 存货增加是投资(I)中的一部分,相当于 自己购买自己的产品,只不过这种投资可 能是非意愿的。 29 关于机器设备等耐用生产资料的计算问题: n设:2000年生产一台机器,价值为100万元,使用 期限为10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费10万 元。 n问题1:这台机器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n问题2:在2000年2010年10个年度的GDP中是否 要计入这台机器的折旧费? n问题3:怎样解决机器价值的重复计算问题? n问题4:GDP与NDP哪一个概念在使用中更为广 泛? 30 n问题1:这台机器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n 分析:这台机器的价值还需转移到其他产品中 去不宜看作最终产品。应当看作中间产品。这 台机器的价值是在本年度生产的应当计入本年度 的GDP,不宜随折旧计入以后年度的GDP,故应 看作最终产品,不宜看作中间产品。为了解决 这一矛盾,产品价值是否转移以年度为界。在本 年度价值不转移在本年度即为最终产品,在以后 年度转移,在以后年度即为中间产品。 n答案:在本年度看作最终产品,在以后年度看作 中间产品。 31 n问题2:在2000年2010年10个年度的GDP 中是否要计入这台机器的折旧费? n答案:要。这台机器的价值已计入2000年度 的GDP之中,如果在以后10个年度的GDP 再计入这台机器的折旧费,就会造成重复 计算。本不应如此。但折旧是各年度最终 产品价值中的一个项目,若剔除这一个项 目,最终产品的价值就得不到完全反映。 32 n问题3:怎样解决机器价值的重复计算问题 ? n在GDP之外,再定义一个新概念,国内生 产净值(NDP) n NDP=GDP折旧 n问题4:GDP与NDP哪一个概念在使用中更 为广泛? nGDP。具有客观性。 33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44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 (1 1)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GDP),如前所述。是指一),如前所述。是指一 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 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的市场价值总和。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NDP)(NDP),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新增加的产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新增加的产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I)(NI),是指,是指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索个国家各种生产要索( (劳动劳动 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 )的收入之和,也就是工的收入之和,也就是工 资、地租、利息、正常利润之和。资、地租、利息、正常利润之和。 34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个人收入个人收入(PI)(PI),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来,是指个人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来 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那些不会成为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那些不会成为 个人收入的项目个人收入的项目( (如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的利润、如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的利润、 社会保险金,再加上那些不是来自个人要素收入的项目社会保险金,再加上那些不是来自个人要素收入的项目 ( (如政府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等如政府转移支付、企业转移支付等) )就是个人收入。就是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DI),是指,是指个国家的所有个人个国家的所有个人 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从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个人可以支配的全部收入。从 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缴纳的税收,就成为个人可以自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缴纳的税收,就成为个人可以自 由支配的收入。由支配的收入。 35 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 n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生活必须品的支出 n对需求富有弹性的产品而言,关注的是个 人可任意支配收入 36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2 2)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的关系 根据上述五个总量的定义,可以将国民收入核算中根据上述五个总量的定义,可以将国民收入核算中 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如下: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NDP)(NDP)国内生产总值一折旧国内生产总值一折旧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INI)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净值- -间接税工资间接税工资 利息地租正常利润利息地租正常利润 个人收入(个人收入(PIPI)国民收入一公司所得税一公司)国民收入一公司所得税一公司 未分配利润一社会保险金未分配利润一社会保险金 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企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企 业向个人的转移支付业向个人的转移支付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DI)个人收入一个人所交纳个人收入一个人所交纳 的税收(所得税)的税收(所得税) 37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1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类别 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如图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0-110-1所示:所示: 38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2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在市场经济运行模型中设置三个价值流量测量点,在市场经济运行模型中设置三个价值流量测量点, 如图如图10-210-2所示,形成了三种基本核算方法。所示,形成了三种基本核算方法。 39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2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1. 1.支出法支出法 支出法,又称为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最终产支出法,又称为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最终产 品法。品法。 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将一个国家在一年内它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将一个国家在一年内 消费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进行加消费者所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支出进行加 总总, ,来计算该年内全社会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来计算该年内全社会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与劳务 的市场价值总和。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GDPGDPC CI IG G(X-M)(X-M) 40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2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2 2 收入法收入法 收入法,又称要素所得法、要素收入法,要素成本收入法,又称要素所得法、要素收入法,要素成本 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法,这种方法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将各种生产要素所得 到的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到的收入相加起来,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得 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和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和企业家才能所得到的利 润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然后再从国民收入中推算出润相加起来计算国民收入,然后再从国民收入中推算出 国民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说,用要素所得法计算应为国民生产总值。从理论上说,用要素所得法计算应为: : GDPGDP要素收入间接税要素收入间接税 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间接税减津贴减津贴 41 n间接税:不由生产者承担而由消费者承担 的税收,如销售税、流转税 n津贴:就指政府津贴,弥补企业生产的损 失,相当于负税,即减少企业税收,不要 交税,所以要从间接税中减去。 42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2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3. 3. 生产法生产法 生产法,又称部门法,它是根据提供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法,又称部门法,它是根据提供产品和劳务的 各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各部门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 它反映了国民收入从各个不同部门的来源,所以又称为它反映了国民收入从各个不同部门的来源,所以又称为 部门法。在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部门法。在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 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新增加的价值。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新增加的价值。 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商业、服务业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 政、家庭服务等部门则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政、家庭服务等部门则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 。 GDPGDP 部门增加值部门增加值 43 n美国的GDP内容见下表: n美国2002年GDP(单位10亿美元) n资料来源:商业现状调查,美国商业 部经济分析局,2004年1月 44 国内生产总值 10480.8 消费 7385.3 耐用品 911.3 非耐用品 2086.0 服务 4388.0 投资 1589.2 固定投资 1583.9 非住房投资 1082.2 住房固定投资 503.7 私人存货变动 5.3 净出口 -426.3 出口 1006.8 进口 1433.1 政府消费 1932.5 联邦政府 679.5 非国防支出 438.3 国防支出 241.2 州及地方政府 1253.1 45 国民收入的核算问题 n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n1)政府转移支付 n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n3)购买普通股票 n4)购买一块地产 46 答案: n1)政府转移支付是否要计入GDP? n答:不要。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 税收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 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 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 换发生。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 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 残疾人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才给以救济 47 n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是否要计入GDP? n答:不要,因为生产出来时已经计入过。 n3)购买普通股票是否要计入GDP? n答:不要。因为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增加 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 设备和存货的行为,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 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 产经营活动。 48 n4)购买一块地产 n答:不要,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 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 动。 49 n2、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 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出售给B、C和消费 者;其中B购买A的产出200美元,C购买A 的产出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出售给消费 者;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出售给消费者 ;C年产出6000美元,其中A购买3000美元 ,其余出售给消费者。 n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 多少?2)计算GDP为多少? n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 入。 50 答案: n1)A的价值增加为:5000-3000=2000(美元 ) nB的价值增加为:500-200=300(美元) nC的价值增加为:6000-2000=4000(美元) n合计价值增加为:2000+300+4000=(6300 美元) 51 n2)最终产品价值为2800+500+3000=6300( 美元),式中2800、500、3000分别为A、B 、C出售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 n即GDP为6300美元 n3)国民收入为6300-500=5800(美元) 52 n3、已知某国某季度的国民收入统计数字如 下:工资100亿元,间接税减津贴10亿元, 利息10亿元,消费支出90亿元,租金30亿元 ,投资支出60亿元,利润29亿元,政府购买 商品的支出30亿元,出口额60亿元,进口额 70亿元。 n试用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计算GDP。 53 答案: n1)支出法: nGDP=C+I+G+X-M=90+60+30+60-70=170 (亿元) n2)收入法: n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减津 贴=100+10+30+29+10=179(亿元) 54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3 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缺点 首先,经济中的一些数字无法真实计算。首先,经济中的一些数字无法真实计算。 (1)(1)经济中的一经济中的一 些非法活动无法计入些非法活动无法计入GDPGDP。 (2)(2)经济中的一些非市场活动无法经济中的一些非市场活动无法 计入计入GDPGDP。(3)(3)各种偷税、漏税活动无法计入各种偷税、漏税活动无法计入GDPGDP。(4)(4)在经济在经济 生活中,还有些项目很难精确计算,比较典型的是家务劳动。生活中,还有些项目很难精确计算,比较典型的是家务劳动。 其次,国民收入只反映经济情况其次,国民收入只反映经济情况, ,不能反映经济福利情况不能反映经济福利情况 (1 1) GDPGDP不能反映人们在精神上的满足或不满足。(不能反映人们在精神上的满足或不满足。(2 2)GDPGDP 不能反映闲暇给人们带来的享受。(不能反映闲暇给人们带来的享受。(3 3)GDPGDP不能反映生活质不能反映生活质 量的变化。(量的变化。(4 4)GDPGDP只不反映哪些产品能给人们生活带来福只不反映哪些产品能给人们生活带来福 利,哪些不能。(利,哪些不能。(5 5)GDPGDP统计的是总量,并没有反映出社会统计的是总量,并没有反映出社会 产品在各类人群中的分配情况产品在各类人群中的分配情况 55 10.1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 10 章 10.1.3 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缺点 再次,国民收入指标国际比较上的困难。不仅是因为各再次,国民收入指标国际比较上的困难。不仅是因为各 国运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在统计口径上的不同而带来的国运用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在统计口径上的不同而带来的 比较困难,就是在用同一种国民收入统计方法的各国之间,比较困难,就是在用同一种国民收入统计方法的各国之间, 由于各国商品化程度与市场化程度的不同、产品结构与产品由于各国商品化程度与市场化程度的不同、产品结构与产品 价格水平的不同,加上由于各国统计资料的完备性不同等原价格水平的不同,加上由于各国统计资料的完备性不同等原 因,都会带来各国在因,都会带来各国在GNPGNP之间产生准确比较的困难。之间产生准确比较的困难。 国民收入核算问题的纠正。国民收入核算问题的纠正。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美国经济学年代,美国经济学 家托宾和诺德豪斯提出了家托宾和诺德豪斯提出了“ “经济福利尺度经济福利尺度” ”(简称(简称MEWMEW)的概)的概 念,萨缪尔森提出了念,萨缪尔森提出了“ “经济净福利经济净福利” ”(简称(简称NEWNEW)的概念。以)的概念。以 使其能反映出国民经济给人们带来的福利程度。使其能反映出国民经济给人们带来的福利程度。 56 绿色GDP n1997年世界银行开始使用绿色GDP国民经 济核算体系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真实 财富。 n绿色GDPGDP资源消耗环境破坏 n虽然目前核算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的问题 ,但是一个趋势 57 问题: n1、北京、上海、深圳的人一定比其他城市 的人幸福吗?为什么?农民一定不幸福吗 ? n2、东莞的经济增加对东莞人带来了什么? n3、后进地区或国家如何在经济增长与可持 续发展中平衡? n4、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妇女的价值严 重低估,为什么? 58 10.2 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 10 章 10.2.1 名义GDP与实际GDP 1 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名义名义GDPGDP,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即现期价格)计(即现期价格)计 算的一年算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所生产的全部最终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市场价值总和 。 影响影响名义名义GDPGDP变化的因素变化的因素(1 1)商品和劳务实际产)商品和劳务实际产 出量的变化出量的变化; ;(2 2)市场价格的变化。)市场价格的变化。 59 10.2 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 10 章 10.2.1 名义GDP与实际GDP 2. 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实际实际GDPGDP,是指在一年内该国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是指在一年内该国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 品与劳务按某一基年的品与劳务按某一基年的市场市场价格计算得出的价格计算得出的货币货币总量。总量。 由于不同年份的实际由于不同年份的实际GDPGDP按同一基年的按同一基年的不变价格不变价格计算得计算得 出,出, 剔除了剔除了在不同年份中因价格变动对在不同年份中因价格变动对GDPGDP的影响的影响。实实 际际GDPGDP反映了这一时期内反映了这一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中实际产出数量中实际产出数量 的真实变化的真实变化情况情况,便于不同年度,便于不同年度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之间的比 较。较。 实际实际GDPGDP名义名义GDPGDPGDPGDP平减指数平减指数100%100% 60 10.2 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 10 章 10.2.1 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名义GDPGDP实际实际GDPGDP 1010年间名义年间名义GDPGDP增长增长= =(330-135330-135)/135=144%/135=144%; 1010年间实际年间实际GDPGDP增长增长= =(235-135235-135)/135=74%/135=74%; 61 10.2 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 10 章 10.2.1 名义GDP与实际GDP 基数基数 62 10.2 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 10 章 10.2.1 名义GDP与实际GDP 3.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用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同一年的人口数量,则用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除以同一年的人口数量,则 可以得出当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得出当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的计算公式是:的计算公式是: 某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某年某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某年GDPGDP当年人口数量当年人口数量 这里所用的人口数量是当年年初与年末的人口数平这里所用的人口数量是当年年初与年末的人口数平 均值,或者是年中均值,或者是年中( (当年当年7 7月月1 1日零时日零时) )的人口数。的人口数。 63 人均GDP的作用 n如2006年世界银行公布: n2005年中国GDP总量为2.229万亿美元 ,位 居世界第4,但人均GDP排名第128位 n排名在世界第一的是美国:12.455万亿美元 n 排名第二的是日本:4.505万亿美元 n排名第三的是德国2.781万亿 n第四中国:2.229万亿美元 64 n第五英国:2.192万亿美元 n第六法国:2.110万亿美元 n第七意大利:1.723万亿美元 n第八西班牙:1.123万亿美元 n第九加拿大:1.115万亿美元 n第十巴西:0.794万亿美元 65 n2009年日本人均收入达到37800美元,美国 42240美元 n2009年中国GDP总量是49100亿美元,人均 GDP是3711美元,排名第124位 n2010年中国人均GDP近4000美元,经济总量 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 收入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程度 66 n美国投资专家罗杰斯曾预言,中国有可能 在2025年前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 体。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奥尼尔则称 ,中国有可能在2027年前挑战美国的老大地 位。 n中国科学院在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中预测 ,2050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世界首位。 67 10.2 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 10 章 10.2.2 10.2.2 物价指数物价指数 1.GDP1.GDP平减指数平减指数 GDPGDP平减指数,又称平减指数,又称GDPGDP缩减指数,缩减指数,GDPGDP紧缩指紧缩指 数,或折算系数,是指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数,或折算系数,是指没有扣除物价变动的GDPGDP增长率增长率 与剔除物价变动的与剔除物价变动的GDPGDP增长率之比。增长率之比。 GDP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基础比平减指数的计算基础比CPICPI广泛得多,涉及全广泛得多,涉及全 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 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 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 68 10.2 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 10 章 10.2.2 10.2.2 物价指数物价指数 2. 2.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 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 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CPI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 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CPI稳定、就稳定、就 业充分及业充分及GDP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 ,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 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 “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 济活动会根据济活动会根据CPICPI的变化来调整的变化来调整” ”。 69 10.2 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 10 章 10.2.2 10.2.2 物价指数物价指数 CPICPI的计算公式是:的计算公式是: 核心消费物价指数。所谓核心消费物价指数(核心消费物价指数。所谓核心消费物价指数(Core Core CPICPI),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 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目前,我国对核心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目前,我国对核心CPICPI 尚未明确界定,美国是将燃料和食品价格剔后的居民消尚未明确界定,美国是将燃料和食品价格剔后的居民消 费物价指数为核心费物价指数为核心CPICPI。 70 10.2 名义GDP与实际GDP 第 10 章 10.2.2 10.2.2 物价指数物价指数 3. 3.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 生产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 PPIPPI),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生),是用来衡量生产者在生 产过程中,所需采购品的物价状况;因而这项指数包括产过程中,所需采购品的物价状况;因而这项指数包括 了原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等三个生产阶段的物价资讯了原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等三个生产阶段的物价资讯 。 PPIPPI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一组代表性生产要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一组代表性生产要 素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素费用。由于企业最终要把它们的费用以更高的消费价 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者物价指格的形式转移给消费者,所以,通常认为生产者物价指 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数的变动对预测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是有用的。 核心生产物价指数。将食物及能源去除后的指数,核心生产物价指数。将食物及能源去除后的指数, 以正确判断物价的真正走势。以正确判断物价的真正走势。 71 10.3 重要经济指标 第 10 章 10.3.1 10.3.1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 问题:问题: 1 1、评价一国富裕程度用什么指标?(、评价一国富裕程度用什么指标?(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2 2、评价经济发展变化用什么指标?、评价经济发展变化用什么指标? 72 10.3 重要经济指标 第 10 章 10.3.1 10.3.1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 1. 1.产业结构比例产业结构比例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中的 比例是最重要的国民经济指标之一,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比例是最重要的国民经济指标之一,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 济所处的发展阶段。济所处的发展阶段。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 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 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 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 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等。 73 10.3 重要经济指标 第 10 章 10.3.1 10.3.1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 2. 2.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 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 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可分为国有、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可分为国有、集 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 、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 部分。部分。 74 10.3 重要经济指标 第 10 章 10.3.1 10.3.1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 3.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 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 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 。其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其反映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 ,反映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以及零售,市场的,反映社会商品购买力的实现程度,以及零售,市场的 规模状况。是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社会零售商品购买力规模状况。是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社会零售商品购买力 、社会生产、货币流通和物价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资、社会生产、货币流通和物价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资 料。料。 75 10.3 重要经济指标 第 10 章 10.3.1 10.3.1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 4. 4.货币存量货币存量 货币存量或者说流通量与货币定义有关。货币存量或者说流通量与货币定义有关。M0M0流流 通中的现金;狭义货币通中的现金;狭义货币M1M1M0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企业活期存款机关 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广义货币广义货币 M2M2M1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 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1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M2不仅反映现实不仅反映现实 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M1增速较快,则增速较快,则 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 市场活跃。 市场活跃。 76 10.3 重要经济指标 第 10 章 10.3.1 10.3.1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 5. 5.外汇储备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 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 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 外国货币的资产。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广义 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 金、国外有价证券等。金、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77 10.3 重要经济指标 第 10 章 10.3.1 10.3.1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 6. 6.热钱热钱 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热钱,又称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 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 投机性资金。投机性资金。 在外汇市场上,由于此种投机性资金将有贬值倾向在外汇市场上,由于此种投机性资金将有贬值倾向 货币转换成有升值货币倾向的货币,增加了外汇市场的货币转换成有升值货币倾向的货币,增加了外汇市场的 不稳定性,因此,只要预期的心理存在,唯有让升值的不稳定性,因此,只要预期的心理存在,唯有让升值的 货币大幅波动或实行外汇管制,才能阻止这种投机性资货币大幅波动或实行外汇管制,才能阻止这种投机性资 金的流动。金的流动。 78 10.3 重要经济指标 第 10 章 10.3.1 10.3.1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 7. 7.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FDI,是一国的投资者跨国境投入资,是一国的投资者跨国境投入资 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 的投资活动。的投资活动。 截至截至20072007年底,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年底,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6307630亿亿 美元。自美元。自19921992年起我国已连续年起我国已连续1616年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年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 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79 10.3 重要经济指标 第 10 章 10.3.1 10.3.1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 8 8贸易顺差或逆差贸易顺差或逆差 贸易顺差或逆差。在一定的时间里贸易顺差或逆差。在一定的时间里( (通常按年度计算通常按年度计算 ) ),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甲方的出口金额大 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 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对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对 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 国际贸易的顺逆差直接影响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国际贸易的顺逆差直接影响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 进而影响到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进而影响到与其他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 80 10.3 重要经济指标 第 10 章 10.3.1 10.3.1 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 9.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